我們怎樣到的那爛陀,現在也記不清楚了。對於這個地方我真是"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內,這地方不僅是佛學的中心,而且是印度學術中心。從晉代一直到唐代,中國許多高僧如法顯、玄奘、義淨等都到過這裏,在這裏求學。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裏麵對那爛陀有生動的描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玄奘傳》裏對那爛陀的描述更是詳盡:


    六帝相承,各加營造,又以磚壘其外,合為一寺,都建一門。庭序別開,中分八院。寶台星列,瓊樓嶽峙;觀竦煙中,殿飛霞上。生風雲於戶牖,交日月於軒簷。加以淥水逶迤,青蓮菡萏,羯尼花樹,暉煥其間。庵沒羅林,森竦其外。諸院僧室,皆四重重閣。虯棟虹梁,綠櫨朱柱,雕楹鏤檻,玉礎文。甍接瑤暉,榱連繩彩。印度伽藍,數乃萬千;壯麗崇高,此為其極。僧徒主客,常有萬人。


    對於玄奘來到這裏的情況,這書中也有詳盡生動的敘述:


    向幼日王院安置於覺賢房第四重閣。七日供養己,更安置上房,在護法菩薩房北,加諸供給。日得贍步羅果一百二十枚,檳榔子二十顆,豆蔻二十顆,龍腦香一兩,供大人米一升。其米大於烏豆,作飯香鮮,餘米不及。唯摩揭陀國有此粳米,餘處更無。獨供國王及多聞大德,故號為供大人米。月給油三升,酥乳等隨日取足,淨人一人,婆羅門一人,免諸僧事,行乘象輿。


    除了玄奘以外,還有別的一些印度本地的大師。《大唐西域記》裏寫道:


    至如護法、護月,振芳塵於遺教;德慧、堅慧,流雅譽於當時。光友之清論,勝友之高談,智月則風鑒明敏,戒賢乃至德幽邃。


    看了這段描述,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座極其壯麗宏偉的寺院兼大學。四層高樓直刺入印度那晴朗悠遠的藍天。周圍是碧綠的流水,水裏麵開滿了荷花。和煦的微風把荷香吹入我的鼻中。我仿佛看到了上萬人的和尚大學生,不遠千裏萬裏而來,聚集在這裏,攻讀佛教經典和印度傳統的科學宗教理論,以及哲學理論。其中有幾位名揚國內外的大師,都享受特殊的待遇。這些大師都峨冠博帶,姿態肅穆。或登壇授業,或伏案著書。整個那爛陀寺遠遠超過今天的牛津、劍橋、巴黎、柏林等等著名的大學。梵唄之聲逖雲霄,檀香木的香菸繚繞簷際。夜間則燈燭輝煌,通宵達旦。節日則帝王駕臨,慷慨布施。我眼前是一派堂皇富麗,雍容華貴的景象。


    第69節:別印度(14)


    我仿佛看到玄奘也居於這些大師之中,住在崇高的四層樓上,吃著供大人米,出門則乘著大象。我甚至仿佛看到玄奘參加印度當時召開辯論大會的情況。他在辯論中出言鋒利,如懸河瀉水,使他那辯論的對手無所措手足,終至伏地認輸。輸掉的一方,甚至抽出寶劍,砍掉自己的腦袋。我仿佛看到玄奘參加戒日王舉行的大會,他被奉為首座。原野上氈帳如雲,象馬如雨,兵卒多如恆河沙數,刀光劍影,上沖雲霄。戒日王高踞在寶帳中的寶座上,玄奘就坐在他的身旁……


    所有這一些幻象都是非常美妙動人的。但幻象畢竟是幻象,一轉瞬間,就消逝了。書上描繪的那種豪華的景象早已蕩然無存。我眼前看到的隻是一片廢墟。連斷壁頹垣都沒有,隻有從地裏挖掘出來的一些牆壁的殘跡。"庭序別開,中分八院",約略可以看出來。到於崇樓峻閣,則隻能相尋於幻想中。如果借用舊詩詞的話,那就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我們在這一片廢墟中徘徊瞻望。撫今追昔,感慨萬端。雖然眼前已沒有什麽東西可看,但是又覺得這地方很親切,而為之流連忘返。為了彌補我們幻想之不足,我們去參觀了旁邊的那爛陀展覽館。那是一座不算太大的樓房,裏麵陳列著一些從那爛陀遺址中挖掘出來的文物。還陳列著一些佛典,記得還有不少是從斯裏蘭卡送來的東西。所有這一切,似乎也沒能給我們留下多麽深刻的印象。隻有玄奘的影子好像總不肯離開我們。中國唐代的這一位高僧不遠萬裏,九死一生,來到了印度,在那爛陀住了相當長的時間,攻讀佛典和印度其他的一些古典。他受到了印度人民和帝王的極其優渥的禮遇。他回國以後完成了名著《大唐西域記》,給當時的印度留下極其翔實的記載,至今被印度學者和全世界學者視為稀世珍寶。在印度人民中,一直到今天,玄奘這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我們在印度到處都聽到有人提到他。在中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在他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中,列舉了埋頭苦幹的人,拚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明白地說這些人都是"中國的脊樑"。他雖然沒有提到玄奘的名字,但在"捨身求法的人"中顯然有玄奘在。我們同魯迅一樣,對宗教並不欣賞,也不宣揚,但玄奘卻不僅僅是一個宗教家。對於這樣一位高僧,我平常也是非常崇敬的。今天來到印度,來到了他長期學習生活過的地方,回想到他不是很自然的嗎?他的影子不肯離開我們不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嗎?我們撫今追昔,把當時印度人民對待玄奘的情況,同今天印度人民熱情款待我們的情況聯想起來,對比起來,看到了中印友誼的源遠流長;看到這友誼還會長期存在下去,發展下去,我們心裏就會熱乎乎的,不也是很自然的嗎?我們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那爛陀。回望那些廢墟又陡然化成了崇樓峻閣,畫棟雕梁,在我們眼裏閃出異樣的光芒。


    我們從巴特那,乘坐印度空軍的飛機,飛到菩提伽耶,在一個小小的比較簡陋的飛機場上降落,好像沒用了多少時間。


    這裏是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聖跡。根據古代佛典的記載,釋迦牟尼看破紅塵出家以後,曾到處遊行,尋求大道。碰了許多釘子,曾一度修過苦行,餓得眼看就要活不了了,於是決定改弦更張,喝了一個村女獻給他的粥,身體和精神都恢復了一下。最後來到菩提伽耶這個地方,坐在菩提樹下,發下宏願大誓:如果不成正道,就決不離開這個地方。


    這個故事究竟可靠到什麽程度,今天的佛教學者哪一個也不敢確說。究竟有沒有一個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否真到這裏來過呢?這些問題學者們都提起過。我們來到這裏參觀訪問,對這些傳說都隻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聽一聽的話,也會覺得很好玩,很有趣,也可以為之解頤。至於追根究底去研究,那是專家學者的事,我們眼前沒有那個餘裕,沒有那個興趣。就讓這個地方塗上一些神話的虹彩,又何嚐不可呢?眼前的青山、綠水、竹籬、茅舍,比那些宗教祖師爺對我更有內容,更有吸引力。


    同在那爛陀寺一樣,法顯、玄奘和義淨等等著名的中國和尚都是到這裏來過的。他們留下的記載都很生動、翔實,又很有趣。當然他們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對這一切神話,他們都是堅信不疑的。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那種堅定的信仰。我們隻是踏在印度土地上,想看一看印度土地上的一切現實情況,了解一下印度人民的生活情況,如此而已。對於菩提伽耶,我們也不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生的遠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一生的遠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