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例子還很多,不再抄列。這裏講的大半是:參禪學詩都要下功夫,“功到自然成”,一朝悟透,詩句便能超然。至於禪的內容,基本上沒有涉及。
錢鍾書《談藝錄》中,也引了許多關於詩禪關係的例子,並發表了很精闢很深刻的意見。請讀者自行參閱,不再抄錄。
唐宋時代開始的有關詩與禪的意見一直對後代文藝理論的發展以及詩歌的創作,起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在中國文藝理論史上,如果沒有援禪入詩的活動,中國詩歌的創作和理論,將會是另一種樣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二、詩與禪的不同之處
上麵引證的唐宋諸家學說,都把詩與禪相提並論。其中必有道理,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詩與禪必有共同之處,這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在對共同之處作細緻的分析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先對二者不同之處稍加闡述,這能夠加深對共同之處的理解。
從表麵上來看,詩與禪的不同之處,是非常明顯的。禪宗最初是主張“不立文字”的。這其實是繼承了佛家的傳統。從歷史上來看,釋迦牟尼時代,文字還不流行。印度古代,包括婆羅門教在內,師徒都是口口相傳。最初既無抄本,當然更談不到印本。到了很晚的時候,印度教徒還不允許把他們的聖經寶典《吠陀》排印出版。佛教《大藏經》裏麵,有幾部講佛祖生平的經,講到他年幼時學習了多少多少“書”(文字)。這些經都是晚出的,不代表釋迦牟尼時代的真實情況。佛陀不重文字,經中屢有記載,如《大方廣寶篋經》卷上雲:“不著文字,不執文字”,等等。所以我說,禪宗“不立文字”,是繼承了印度佛教傳統。後來禪宗卻從“不立文字”發展成為“不離文字”。這又是為什麽呢?這是一個頗為微妙的問題。下麵我還會談到。
禪是這樣,詩則不同。錢鍾書說:“了悟以後,禪可不著言說,詩必託諸文字。”這就是詩與禪的不同之處。
三、詩與禪的共同之處
這是本篇論文討論的重點。做詩與參禪本來是兩種迥乎不同的活動。
我在上麵已經說到,在禪宗興起以前,中國詩歌已有極長的歷史。在歐美國家,沒有什麽禪宗,也都有傑出的詩歌創作。可見詩與禪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在中國,在禪宗興起和流行以後,在某些詩人身上,詩和禪竟變得密不可分。原因何在呢?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但又並不很容易回答的問題。我先籠統說上幾句。禪宗的理論和實踐進入中國詩,是同佛教思想進入中國哲學,幾乎是同步的。二者都是濫觴於兩晉南北朝,初盛於唐代,大盛於宋代。原因是明顯的。佛教入華以後,給中國人提供了一個觀察宇宙和人生的新角度,使人耳目為之一新。立即接受下來了。這種解釋跡近常識,似乎可以不說;但是不說又似乎不行。不說則很多現象無法講清楚,詩與禪就屬於這一類。說完了這個籠統的解釋,還有很多細緻深入的解釋要去做。可是這絕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在下麵的論證中,很多地方都會碰到這種解釋,要請讀者自己去心領神會了。
對於詩與禪的共同之處,過去的中國詩人和學者和今天的中國詩人和學者,都發表了許多精闢的見解。一言以蔽之,他們發現,詩與禪的共同之點就在“悟”或“妙語”上。我舉兩個當代的造詣精深的學者的意見,以概其餘。第一個是錢鍾書。他在《談藝錄》二八《妙悟與參禪》這一節中說: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採而有所通,力素而有所入也。學道學詩,非悟不進。或者不好漁洋詩,遂並悟而非之,真因噎廢食矣。高忠憲《困學記》雲:“平日鄙學者張皇說悟,此時隻看作平常,自知從此方好下功夫耳。”陸桴亭《思辨錄輯要》卷三雲:“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隻是古人不喚作悟,喚作物格知至。古人把此個境界看作平常。”按劉塤《隱居通議》卷一論悟二可參閱。又雲:“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斷,悟頭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然得火不難,得火之後,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後火可不滅。故悟亦必繼之以躬行力學。”下麵還有非常精彩的意見,文長不具引。請讀者自行參閱。鍾書君的意見是切中肯綮的。我覺得陸桴亭認為“人性中皆有悟”,就有禪宗色彩。
第二位學者是敏澤。他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寫道:“禪”與“悟”宋代禪宗廣泛流行,士大夫知識分子談禪成風,以禪喻詩成為風靡一時的風尚。其結果是將參禪與詩學在一種心理狀態上聯繫了起來。參禪須悟禪境,學詩須悟詩境,正是在“悟”這一點上,時人在禪與詩之間找到它們的共同之點。
敏澤的意見也是切中肯綮的。鍾書君與敏澤異曲同工,一脈相承,都說到了點子上。我自無異議。
但是,我總還感到有點不滿足。他們講“悟”或“妙悟”,隻講了這一種思維活動,好像是一個沒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這似乎有點空,需要補充一下,才能顯得完整而切實。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回答:
第一,什麽叫“悟”?
第二,“悟”到了什麽東西?
這都是相當重要的問題。據我涉獵所及,好像還沒有哪個學者明確而完整地提出這樣的問題,回答也就更談不到。我現在不自量力,試著來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
先談第一個問題。《說文》:“悟,覺也。從心,吾聲。”這說明,這個字是中國早就有的。可是自從佛教傳入以後,在漢譯佛經中,“悟”就變成了一個佛教術語,被賦予了以前不可能有的含義。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我們先看一看,在梵文和巴利文中與漢文“悟”字相當的是些什麽字。歸納起來,梵文和巴利文約略有三個動詞與“悟”字相當:
第一個是budh,前麵可以加上詞頭pra等等,意思是“醒”、“覺”、“悟”;
第二個是vid,前麵可以加上詞頭sam等等,意思是“知道”;
第三個是j,前麵可以加上詞頭等等,意思是“知道”。
其中以第一個budh為最重要。漢譯“佛陀”,在梵文和巴利文中是buddha,是budh的過去分詞,意思是“已經覺悟了的人”“覺者”“悟者”。佛祖就是一個“覺者”“悟者”。可見這個“悟”字的重要意義。我的第一個問題:什麽叫“悟”?答案:這就叫“悟”。
第二個問題:“悟”到了什麽東西?必須同上麵說的這些東西聯繫起來,才能給予準確的答案。光是“悟”,絕不能成佛,必定是“悟”到了什麽重要的真理,才能成佛作祖。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回答要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小乘層次,算是低層;一個是大乘層次,是高層。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大徹大悟,成了佛。他悟到的當然還是小乘的真理。內容是什麽?雖然他沒有明說,其實還是頗為清楚的。他成佛後在鹿野苑首轉法輪,講的應該就是他不久前悟到的真理。關於首轉法輪,各種語言的佛經上有大量的記載,說法雖不盡相同,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可靠性毋庸過分懷疑。為了把初轉法輪的內容比較詳盡地介紹出來,我從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的《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一《轉法輪品》中把如來說法的內容抄在下麵:
錢鍾書《談藝錄》中,也引了許多關於詩禪關係的例子,並發表了很精闢很深刻的意見。請讀者自行參閱,不再抄錄。
唐宋時代開始的有關詩與禪的意見一直對後代文藝理論的發展以及詩歌的創作,起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在中國文藝理論史上,如果沒有援禪入詩的活動,中國詩歌的創作和理論,將會是另一種樣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二、詩與禪的不同之處
上麵引證的唐宋諸家學說,都把詩與禪相提並論。其中必有道理,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詩與禪必有共同之處,這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在對共同之處作細緻的分析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先對二者不同之處稍加闡述,這能夠加深對共同之處的理解。
從表麵上來看,詩與禪的不同之處,是非常明顯的。禪宗最初是主張“不立文字”的。這其實是繼承了佛家的傳統。從歷史上來看,釋迦牟尼時代,文字還不流行。印度古代,包括婆羅門教在內,師徒都是口口相傳。最初既無抄本,當然更談不到印本。到了很晚的時候,印度教徒還不允許把他們的聖經寶典《吠陀》排印出版。佛教《大藏經》裏麵,有幾部講佛祖生平的經,講到他年幼時學習了多少多少“書”(文字)。這些經都是晚出的,不代表釋迦牟尼時代的真實情況。佛陀不重文字,經中屢有記載,如《大方廣寶篋經》卷上雲:“不著文字,不執文字”,等等。所以我說,禪宗“不立文字”,是繼承了印度佛教傳統。後來禪宗卻從“不立文字”發展成為“不離文字”。這又是為什麽呢?這是一個頗為微妙的問題。下麵我還會談到。
禪是這樣,詩則不同。錢鍾書說:“了悟以後,禪可不著言說,詩必託諸文字。”這就是詩與禪的不同之處。
三、詩與禪的共同之處
這是本篇論文討論的重點。做詩與參禪本來是兩種迥乎不同的活動。
我在上麵已經說到,在禪宗興起以前,中國詩歌已有極長的歷史。在歐美國家,沒有什麽禪宗,也都有傑出的詩歌創作。可見詩與禪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在中國,在禪宗興起和流行以後,在某些詩人身上,詩和禪竟變得密不可分。原因何在呢?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但又並不很容易回答的問題。我先籠統說上幾句。禪宗的理論和實踐進入中國詩,是同佛教思想進入中國哲學,幾乎是同步的。二者都是濫觴於兩晉南北朝,初盛於唐代,大盛於宋代。原因是明顯的。佛教入華以後,給中國人提供了一個觀察宇宙和人生的新角度,使人耳目為之一新。立即接受下來了。這種解釋跡近常識,似乎可以不說;但是不說又似乎不行。不說則很多現象無法講清楚,詩與禪就屬於這一類。說完了這個籠統的解釋,還有很多細緻深入的解釋要去做。可是這絕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在下麵的論證中,很多地方都會碰到這種解釋,要請讀者自己去心領神會了。
對於詩與禪的共同之處,過去的中國詩人和學者和今天的中國詩人和學者,都發表了許多精闢的見解。一言以蔽之,他們發現,詩與禪的共同之點就在“悟”或“妙語”上。我舉兩個當代的造詣精深的學者的意見,以概其餘。第一個是錢鍾書。他在《談藝錄》二八《妙悟與參禪》這一節中說: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採而有所通,力素而有所入也。學道學詩,非悟不進。或者不好漁洋詩,遂並悟而非之,真因噎廢食矣。高忠憲《困學記》雲:“平日鄙學者張皇說悟,此時隻看作平常,自知從此方好下功夫耳。”陸桴亭《思辨錄輯要》卷三雲:“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隻是古人不喚作悟,喚作物格知至。古人把此個境界看作平常。”按劉塤《隱居通議》卷一論悟二可參閱。又雲:“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斷,悟頭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然得火不難,得火之後,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後火可不滅。故悟亦必繼之以躬行力學。”下麵還有非常精彩的意見,文長不具引。請讀者自行參閱。鍾書君的意見是切中肯綮的。我覺得陸桴亭認為“人性中皆有悟”,就有禪宗色彩。
第二位學者是敏澤。他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寫道:“禪”與“悟”宋代禪宗廣泛流行,士大夫知識分子談禪成風,以禪喻詩成為風靡一時的風尚。其結果是將參禪與詩學在一種心理狀態上聯繫了起來。參禪須悟禪境,學詩須悟詩境,正是在“悟”這一點上,時人在禪與詩之間找到它們的共同之點。
敏澤的意見也是切中肯綮的。鍾書君與敏澤異曲同工,一脈相承,都說到了點子上。我自無異議。
但是,我總還感到有點不滿足。他們講“悟”或“妙悟”,隻講了這一種思維活動,好像是一個沒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這似乎有點空,需要補充一下,才能顯得完整而切實。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回答:
第一,什麽叫“悟”?
第二,“悟”到了什麽東西?
這都是相當重要的問題。據我涉獵所及,好像還沒有哪個學者明確而完整地提出這樣的問題,回答也就更談不到。我現在不自量力,試著來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
先談第一個問題。《說文》:“悟,覺也。從心,吾聲。”這說明,這個字是中國早就有的。可是自從佛教傳入以後,在漢譯佛經中,“悟”就變成了一個佛教術語,被賦予了以前不可能有的含義。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我們先看一看,在梵文和巴利文中與漢文“悟”字相當的是些什麽字。歸納起來,梵文和巴利文約略有三個動詞與“悟”字相當:
第一個是budh,前麵可以加上詞頭pra等等,意思是“醒”、“覺”、“悟”;
第二個是vid,前麵可以加上詞頭sam等等,意思是“知道”;
第三個是j,前麵可以加上詞頭等等,意思是“知道”。
其中以第一個budh為最重要。漢譯“佛陀”,在梵文和巴利文中是buddha,是budh的過去分詞,意思是“已經覺悟了的人”“覺者”“悟者”。佛祖就是一個“覺者”“悟者”。可見這個“悟”字的重要意義。我的第一個問題:什麽叫“悟”?答案:這就叫“悟”。
第二個問題:“悟”到了什麽東西?必須同上麵說的這些東西聯繫起來,才能給予準確的答案。光是“悟”,絕不能成佛,必定是“悟”到了什麽重要的真理,才能成佛作祖。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回答要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小乘層次,算是低層;一個是大乘層次,是高層。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大徹大悟,成了佛。他悟到的當然還是小乘的真理。內容是什麽?雖然他沒有明說,其實還是頗為清楚的。他成佛後在鹿野苑首轉法輪,講的應該就是他不久前悟到的真理。關於首轉法輪,各種語言的佛經上有大量的記載,說法雖不盡相同,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可靠性毋庸過分懷疑。為了把初轉法輪的內容比較詳盡地介紹出來,我從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的《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一《轉法輪品》中把如來說法的內容抄在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