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4日


    第9章 散文的兩大類


    當年在清華大學讀書時,聽過葉公超先生所開的“英國散文”的課,讀了那些清秀雋永,篇幅不長而韻味無窮的英國散文,大為欣賞。想到中國古人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也想“退而結網”,但卻不知道這一張網如何去結。


    後來,自己年歲長了幾年,識見開闊了一點,我憬然頓悟:自己從小就讀的那一些唐宋八大家以及其他家的古文,不就是極其優美的散文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自己舍近而求遠,成為一個典型的迂夫子。


    我對散文有偏愛,也有偏見。我認為,散文可以分為兩大類:廣義的與狹義的。廣義的散文就是與詩歌相對立的那種文體。狹義的散文則是接近英國人所說的familiar essay,是以抒情和敘事為主的,敘事也不是幹巴巴的事實排列,也必須貫之以抒情。至於議論文,有文采的可以歸入我心目中狹義的散文內,報紙上的社論和各種形式的報告等等,則隻能納入廣義的散文中,與我所欣賞的抒情散文不能同日而語了。


    在中國流行的書籍分類法“四庫”或“四部”中,經部幾乎全是廣義的散文,狹義的極少。在史部中,除了司馬遷的《史記》外,其餘幾乎都要歸入廣義的散文。司馬遷由於受到了極殘酷的刑罰,滿腹憤懣,一一傾之於《史記》中,雖係敘述歷史事實,感情卻流溢於字裏行間,成為千古絕唱,其餘史籍,間亦有文采爛然者,然而絕大多數隻能納入廣義的散文中。子部,除了少數幾種外,絕大部分都屬於狹義的散文。集部,除了詩唱外,都可以歸入狹義的散文中。總之,無論是從數量上來看,還是從質量上來看,中國都是世界散文、特別是狹義的散文的大國。我用不著親自結網,一張巨大的網已經擺在我的眼前了。


    在歐洲,狹義的散文發展是極不平衡的。英國一向是此道大國,誰也無法否認。名家輩出,燦如列星,照亮了英美、歐洲以及世界文壇。德國則極少。法國,除了著名的蒙田外,真正的狹義的散文家較德國為多,而遠遠比不上英國。這是我個人觀察歸納的現象。至於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我目前還沒有辦法來解釋。


    我為什麽對這樣抒情敘事的散文情有獨鍾呢?這可能與個人的審美情趣有關。但是也不盡然。我覺得,一個作者,情與境遇,真情發乎內心,洶湧迴蕩,必抒之以文字而後已。這樣寫出來的散文,能提高讀者的精神境界,陶冶讀者的性靈,使讀者能得到美感享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能提高讀者的人文素質。其作用與詩歌正等。但是,現在詩歌已受到人們的青睞,由名家學者選出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古代詩篇,供中小學生朗讀背誦之用,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歡迎。遺憾的是,我們這個散文大國千百年來普遍傳誦的散文,雖然過去已有不少的選本,如《古文觀止》之類,現在還沒有受到人們應有的注意和重視,這個課必須盡快補上。


    我們現在這一部散文大係,由於篇幅過多,不可能讓讀者篇篇背誦。


    但是,背誦散文,同背誦詩歌一樣,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教育方式的內容之一。這個優秀的傳統我們必須繼承下來。目前我能夠想到的辦法有二:在本書的基礎上由老師或家長選出一二百篇多年傳誦的名篇,讓中小學生背誦,大學生如果缺這一課,也必須補上。第二個辦法就是,由出版社出麵邀請著名的專家學者,也以本書為基礎,選出一二百篇文章,加以注釋,編定出版。編選散文,同編選詩歌一樣,都屬於“及時雨”的範疇,切望普天下有識之士不要等閑視之。是為序。


    1999年8月4日


    第10章 怎樣寫散文


    我從小就喜歡舞筆弄墨。我寫這種叫做散文的東西,已經有50年了。


    雖然寫的東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對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卻有不少的感性認識。在生活平靜的情況下,常常是一年半載寫不出一篇東西來。原因是很明顯的。天天上班、下班、開會、學習、上課、會客,從家裏到辦公室,從辦公室到課堂,又從課堂回家,用句通俗又形象的話來說,就是:三點一線。這種點和線都平淡無味,沒有刺激,沒有激動,沒有巨大的變化,沒有新鮮的印象,這裏用得上一個已經批判過的詞兒:沒有靈感。沒有靈感,就沒有寫什麽東西的迫切的願望。在這樣的時候,我什麽東西也寫不出,什麽東西也不想寫。否則,如果勉強動筆,則寫出的東西必然是味同嚼蠟,滿篇八股,流傳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別人。自古以來,應製和賦得的東西好的很少,其原因就在這裏。宋代偉大的詞人辛稼軒寫過一首詞牌叫做“醜奴兒”的詞: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要勉強說愁,則感情是虛偽的,空洞的,寫出的東西,連自己都不能感動,如何能感動別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說,千萬不要勉強寫東西,不要無病呻吟。


    即使是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開嗓子粗聲嚎叫,那就毫無作用。還要細緻地觀察,深切地體會,反反覆覆,簡練揣摩。要細緻觀察一切人,觀察一切事物,深入體會一切。在我們這個林林總總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潛伏著蓬勃的生命,隨處活動著熙攘的人群。你隻要留心,冷眼旁觀,一定就會有收穫。一個老婦人布滿皺紋的臉上的微笑,一個嬰兒的鮮蘋果似的雙頰上的紅霞,一個農民長滿了老繭的手,一個工人工作服上斑斑點點的油漬,一個學生琅琅的讀書聲,一個教師住房窗口深夜流出來的燈光,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但是倘一深入體會,不是也能體會出許多動人的含義嗎?你必須把這些常見的、習以為常的、平凡的現象,涵潤在心中,融會貫通。仿佛一隻釀蜜的蜜蜂,醞釀再醞釀,直到醞釀成熟,使情境交融,渾然一體,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幅“成竹”,然後動筆,把成竹畫了下來。這樣寫成的文章,怎麽能不感動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說,要細緻觀察,反覆醞釀,然後才下筆。


    創作的激情有了,簡練揣摩的功夫也下過了,那麽怎樣下筆呢?寫一篇散文,不同於寫一篇政論文章。政論文章需要邏輯性,不能持之無故,言之不成理。散文也要有邏輯性,但僅僅這個還不夠,它還要有藝術性。古人說:“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又說:“不學詩,無以言。”寫散文絕不能平鋪直敘,像記一篇流水帳,枯燥單調。枯燥單調是藝術的大敵,更是散文的大敵。首先要注意選詞造句。世界語言都各有其特點,中國漢文的特點更是特別顯著。漢文的詞類不那麽固定,於是詩人就大有用武之地。相傳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寫一首詩,中間有一句,原來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他覺得不好;改為“春風又過江南岸”,他仍然覺得不好;改了幾次,最後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自己滿意了,讀者也都滿意,成為名句。“綠”本來是形容詞,這裏卻改為動詞。一字之改,全句生動。這種例子中國還多得很。又如有名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原來是“僧推月下門”,“推”字太低沉,不響亮,一改為“敲”,全句立刻活了起來。中國語言裏常說“推敲”就由此而來。再如詠早梅的詩:“昨夜風雪裏,前村數枝開”,把“數”字改為“一”字,“早”立刻就突出了出來。中國舊詩人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鍊字上。我想,其他國家的詩人也在不同的程度是致力於此。散文作家,不僅僅限於遣詞造句。整篇散文,都應該寫得形象生動,詩意盎然。讓讀者讀了以後,好像是讀一首好詩。古今有名的散文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屬於這一個類型的。中國古代的詩人曾在不同的時期提出不同的理論,有的主張神韻,有的主張性靈。表麵上看起來,有點五花八門,實際上,他們是有共同的目的的。他們都想把詩寫得新鮮動人,不能陳陳相因。我想散文也不能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羨林談寫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季羨林談寫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