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麵提到今天中國散文壇上作家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與劉塤的兩個標準完全相當。今天中國的散文,隻要你仔細品味一下,就不難發現,有的作家寫文章非常辛苦,“作為”之態,皎然在目。選詞鍊句,煞費苦心。有一些詞還難免有似通不通之處。讀這樣的文章,由於“感情移入”之故吧,讀者也陪著作者如負重載,費勁吃力。讀書之樂,何從而得?
在另一方麵,有一些文章則一片真情,純任自然,讀之如行雲流水,毫無不暢之感。措辭遣句,作者毫無生鑄硬造之態,毫無“作為”之處,也是由於“感情移入”之故吧,讀者也同作者一樣,或者說是受了作者的感染,隻覺得心曠神怡,身輕如燕。讀這樣的文章,人們哪能不獲得最豐富活潑的美的享受呢?
我在上麵曾談到,有人主張,寫散文願意怎樣寫就怎樣寫,願寫則寫,願停則停,毫不費心,瀟灑之至。這種純任“自然”的文章是不是就是這樣產生的呢?不,不,絕不是這樣。我談過慘澹經營的問題。我現在再引一句古人的話,《湛淵靜語》引柳子厚答韋中立雲:“故吾每文章未嚐敢以輕心掉之。”上麵引劉塤的話說“柳則純乎作為”,也許與此有關。但古人為文絕不掉以輕心,慘澹經營多年之後,則又返璞歸真,呈現出“自然”來。其中道理,我們學為文者必須參悟。
1997年10月30日
第2章 寫文章
當前中國散文界有一種論調,說什麽散文妙就妙在一個“散”字上。散者,鬆鬆散散之謂也。意思是提筆就寫,不需要構思,不需要推敲,不需要錘鍊字句,不需要斟酌結構,願意怎樣寫就怎樣寫,願意寫到哪裏就寫到哪裏。理論如此,實踐也是如此。這樣的“散”文充斥於一些報刊中,滔滔者天下皆是矣。
我爬了一輩子格子,雖無功勞,也有苦勞;成績不大,教訓不少。竊以為寫文章並非如此容易。現在文人們都慨嘆文章不值錢。如果文章都像這樣的話,我看不值錢倒是天公地道。宋朝的呂蒙正讓皂君到玉皇駕前去告禦狀:“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如果指的是這樣的文章,這可以說是刁民誣告。
從中國過去的筆記和詩話一類的書中可以看到,中國過去的文人,特別是詩人和詞人,十分重視修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人所共知的。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是詩人經過幾度考慮才選出來的。王國維把這種鍊字的工作同他的文藝理想“境界”掛上了鉤。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什麽叫“境界”呢?同鍊字有關是可以肯定的。他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鬧”字難道不是煉出來的嗎?
這情況又與漢語難分詞類的特點有關。別的國家情況不完全是這樣。
上麵講的是詩詞。散文怎樣呢?我認為,雖然程度不同,這情況也是存在的。關於歐陽修推敲文章詞句的故事,過去筆記小說多有記載。我現在從《霏雪錄》中抄一段:
前輩文章大家,為文不惜改竄。今之學力淺淺者反以不改為高。歐公每為文,既成必自竄易,至有不留初本一字者。其為文章,則書而粘之屋壁,出入觀省。至尺牘單簡亦必立稿,其精審如此。每一篇出,士大夫皆傳寫諷誦。唯睹其渾然天成,莫究斧鑿之痕也。
這對我們今天寫文章,無疑是一麵鏡子。
1993年12月26日
第3章 文章的題目
文章是廣義的提法,細分起來,至少應該包括這樣幾項:論文、專著、專題報告等等。所有的這幾項都必須有一個題目,有了題目,才能下筆做文章,否則文章是無從寫起的。
題目是從哪裏來的呢?這不出兩端,一個是別人出,一個是自己選。
過去一千多年的考試,我們現在從小學到大學的作文,都是老師或其他什麽人出題目,應試者或者學生來寫文章。封建社會的考試是代聖人立言,萬萬不能離題的,否則不但中不了秀才、舉人或進士,嚴重的還有殺頭的危險。至於學術研究,有的題目由國家領導部門出題目,你根據題目寫成研究報告。也有的部門製訂科研規劃,規劃上列出一些題目,供選題參考。一般說來,選擇的自由不大。20世紀50年代,我也曾參加過製訂社會科學規劃的工作,開了不知多少會,用了不知多少紙張,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規劃終於製訂出來了。但是,後來就沒有多少人過問,仿佛是“為規劃而規劃”。
以上都屬於“別人出”的範疇。
至於“自己選”,表麵上看起來是比較自由的。然而實際上也不盡然,有時候也要“代聖人立言”。就是你自己選定的題目,話卻不一定都是自己的,自己的話也不一定能盡情吐露。於是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八股”,隻準說一定的話,話隻準說到一定的程度。中外歷史都證明,隻有在真正“百家爭鳴”的時代,學術才真能發展。
特別是有一種傾向危害最大。年紀大一點的學術研究者都不會忘記,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有某一些人大刀闊斧地批判“從雜誌縫裏找文章”的做法。這些人大概從來不看學術雜誌,從來也寫不出有新見解的文章,隻能奉命唯謹,代聖人立言。
稍懂學術研究的人都會知道,學術上的新見解總是最先發表在雜誌上刊登的論文,進入學術專著,多半是比較晚的事情了。每一位學者都必須盡量多地盡量及時地閱讀中外有關的雜誌。在閱讀中,認為觀點正確,則心領神會。認為不正確,則自己必有自己的想法。閱讀既多,則融會貫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見解,發而為文,對自己這一門學問會有所推動。這就是“從雜誌縫裏找文章”。我現在發現,有頗為不少的“學者”從來不或至少很少閱讀中外學術雜誌。他們不知道自己這一門學問發展的新動向,也得不到創新的靈感,抱殘守缺,鼠目寸光,抱著幾十年的老皇曆不放,在這樣的情況下,焉能寫出好文章!我們應當經常不斷地閱讀中外雜誌,結合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一心一意地“從雜誌縫裏找文章”。
第4章 文以載道
中國古代學者能文者多,換句話說,學者同時又兼散文家者多,而今則頗少。這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事實,由不得你不承認。可是,如果想追問其原因,則恐怕是言人人殊了。
過去中國有“詩言誌”和“文以載道”的說法。拋開眾多注釋家的注釋不談,一般人對這兩個說法的理解是,所謂“誌”是自己內心的活動,多半與感情有關,“言誌”就是抒發自己的感情,抒發形式則既可以用詩歌,也可以用散文,主要是敘事抒情的散文。所謂“唐宋八大家”者,皆可以歸入此類。而“載道”則頗與此有別。“道”者,多為別人之“道”。古人所謂“代聖人立言”者,立的是聖人之道。自己即使有“道”,如與聖道有違,也是不能立、不敢立的。
在另一方麵,有一些文章則一片真情,純任自然,讀之如行雲流水,毫無不暢之感。措辭遣句,作者毫無生鑄硬造之態,毫無“作為”之處,也是由於“感情移入”之故吧,讀者也同作者一樣,或者說是受了作者的感染,隻覺得心曠神怡,身輕如燕。讀這樣的文章,人們哪能不獲得最豐富活潑的美的享受呢?
我在上麵曾談到,有人主張,寫散文願意怎樣寫就怎樣寫,願寫則寫,願停則停,毫不費心,瀟灑之至。這種純任“自然”的文章是不是就是這樣產生的呢?不,不,絕不是這樣。我談過慘澹經營的問題。我現在再引一句古人的話,《湛淵靜語》引柳子厚答韋中立雲:“故吾每文章未嚐敢以輕心掉之。”上麵引劉塤的話說“柳則純乎作為”,也許與此有關。但古人為文絕不掉以輕心,慘澹經營多年之後,則又返璞歸真,呈現出“自然”來。其中道理,我們學為文者必須參悟。
1997年10月30日
第2章 寫文章
當前中國散文界有一種論調,說什麽散文妙就妙在一個“散”字上。散者,鬆鬆散散之謂也。意思是提筆就寫,不需要構思,不需要推敲,不需要錘鍊字句,不需要斟酌結構,願意怎樣寫就怎樣寫,願意寫到哪裏就寫到哪裏。理論如此,實踐也是如此。這樣的“散”文充斥於一些報刊中,滔滔者天下皆是矣。
我爬了一輩子格子,雖無功勞,也有苦勞;成績不大,教訓不少。竊以為寫文章並非如此容易。現在文人們都慨嘆文章不值錢。如果文章都像這樣的話,我看不值錢倒是天公地道。宋朝的呂蒙正讓皂君到玉皇駕前去告禦狀:“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如果指的是這樣的文章,這可以說是刁民誣告。
從中國過去的筆記和詩話一類的書中可以看到,中國過去的文人,特別是詩人和詞人,十分重視修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人所共知的。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是詩人經過幾度考慮才選出來的。王國維把這種鍊字的工作同他的文藝理想“境界”掛上了鉤。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什麽叫“境界”呢?同鍊字有關是可以肯定的。他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鬧”字難道不是煉出來的嗎?
這情況又與漢語難分詞類的特點有關。別的國家情況不完全是這樣。
上麵講的是詩詞。散文怎樣呢?我認為,雖然程度不同,這情況也是存在的。關於歐陽修推敲文章詞句的故事,過去筆記小說多有記載。我現在從《霏雪錄》中抄一段:
前輩文章大家,為文不惜改竄。今之學力淺淺者反以不改為高。歐公每為文,既成必自竄易,至有不留初本一字者。其為文章,則書而粘之屋壁,出入觀省。至尺牘單簡亦必立稿,其精審如此。每一篇出,士大夫皆傳寫諷誦。唯睹其渾然天成,莫究斧鑿之痕也。
這對我們今天寫文章,無疑是一麵鏡子。
1993年12月26日
第3章 文章的題目
文章是廣義的提法,細分起來,至少應該包括這樣幾項:論文、專著、專題報告等等。所有的這幾項都必須有一個題目,有了題目,才能下筆做文章,否則文章是無從寫起的。
題目是從哪裏來的呢?這不出兩端,一個是別人出,一個是自己選。
過去一千多年的考試,我們現在從小學到大學的作文,都是老師或其他什麽人出題目,應試者或者學生來寫文章。封建社會的考試是代聖人立言,萬萬不能離題的,否則不但中不了秀才、舉人或進士,嚴重的還有殺頭的危險。至於學術研究,有的題目由國家領導部門出題目,你根據題目寫成研究報告。也有的部門製訂科研規劃,規劃上列出一些題目,供選題參考。一般說來,選擇的自由不大。20世紀50年代,我也曾參加過製訂社會科學規劃的工作,開了不知多少會,用了不知多少紙張,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規劃終於製訂出來了。但是,後來就沒有多少人過問,仿佛是“為規劃而規劃”。
以上都屬於“別人出”的範疇。
至於“自己選”,表麵上看起來是比較自由的。然而實際上也不盡然,有時候也要“代聖人立言”。就是你自己選定的題目,話卻不一定都是自己的,自己的話也不一定能盡情吐露。於是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八股”,隻準說一定的話,話隻準說到一定的程度。中外歷史都證明,隻有在真正“百家爭鳴”的時代,學術才真能發展。
特別是有一種傾向危害最大。年紀大一點的學術研究者都不會忘記,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有某一些人大刀闊斧地批判“從雜誌縫裏找文章”的做法。這些人大概從來不看學術雜誌,從來也寫不出有新見解的文章,隻能奉命唯謹,代聖人立言。
稍懂學術研究的人都會知道,學術上的新見解總是最先發表在雜誌上刊登的論文,進入學術專著,多半是比較晚的事情了。每一位學者都必須盡量多地盡量及時地閱讀中外有關的雜誌。在閱讀中,認為觀點正確,則心領神會。認為不正確,則自己必有自己的想法。閱讀既多,則融會貫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見解,發而為文,對自己這一門學問會有所推動。這就是“從雜誌縫裏找文章”。我現在發現,有頗為不少的“學者”從來不或至少很少閱讀中外學術雜誌。他們不知道自己這一門學問發展的新動向,也得不到創新的靈感,抱殘守缺,鼠目寸光,抱著幾十年的老皇曆不放,在這樣的情況下,焉能寫出好文章!我們應當經常不斷地閱讀中外雜誌,結合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一心一意地“從雜誌縫裏找文章”。
第4章 文以載道
中國古代學者能文者多,換句話說,學者同時又兼散文家者多,而今則頗少。這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事實,由不得你不承認。可是,如果想追問其原因,則恐怕是言人人殊了。
過去中國有“詩言誌”和“文以載道”的說法。拋開眾多注釋家的注釋不談,一般人對這兩個說法的理解是,所謂“誌”是自己內心的活動,多半與感情有關,“言誌”就是抒發自己的感情,抒發形式則既可以用詩歌,也可以用散文,主要是敘事抒情的散文。所謂“唐宋八大家”者,皆可以歸入此類。而“載道”則頗與此有別。“道”者,多為別人之“道”。古人所謂“代聖人立言”者,立的是聖人之道。自己即使有“道”,如與聖道有違,也是不能立、不敢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