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與野蠻


    現在世界上反恐怖主義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首先聲明,我是堅決反對恐怖主義的,恐怖主義總是與野蠻相聯繫的。


    但是,我總覺得,這裏麵似乎有點問題。反恐怖主義活動應該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事實上,它卻變成了一場鬧劇,或者一出滑稽劇。因為,什麽叫“恐怖主義”?誰是恐怖主義分子?大家的理解並不一致,其中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意見。有的人不肯說,有的人不敢說。我想,雖然世界上絕大多數政府都宣稱反恐怖主義;但是,並不是沒有潛台詞的。


    不這樣也是不可能的。對於什麽是恐怖主義,有一半人是有一致的看法的。劫持飛機,用人體做肉彈轟炸別國的摩天大樓,死傷數千人,這是不折不扣的恐怖主義,對此恐怕是沒有異議的。可是右手持大棒,左手托原子彈,駐軍全球,隨意指責別的國家為“邪惡軸心”,隨意派遣軍隊侵入別的國家,殺人當然不在話下,而自己還義形於道,恬不知恥。難道這不也是恐怖主義,而且比恐怖主義更恐怖的超恐怖主義嗎?是誰給你們的這種權力?難道就是你們的上帝嗎?世界上的政府和人民,並不是每一個都失掉了理智,他們能夠明辨是非。


    我必須在這裏濃筆重彩地補上幾句。這個國家的人民,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樣,也是有理智的,也是希望自己能過好日子也希望別人能過好日子的。


    至於恐怖主義與野蠻的聯繫,那也是非常明顯的,很容易理解的。拿活人當肉彈衝擊別國的大廈,這不是野蠻又是什麽呢?手托原子彈訛詐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隨意踐踏別的國家,視人民如群蟻,我認為,這不但是野蠻,而且是比前一個野蠻更為野蠻的野蠻。


    但是,我認為,野蠻是有區別的。我杜撰了兩個詞兒:正義的野蠻與非正義的野蠻。仗義執言,反對強淩弱、眾暴寡的“西霸天”一類的國家,不得已而採用野蠻的手段,雖為我們反對,但不能不以“正義”二字歸之。至於手托原子彈嚇唬世人的野蠻,我隻能稱之為“非正義”的野蠻了。


    世界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已經有了長期的文明發展的歷史。按理說,野蠻行為應該絕跡了,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說句公道話,兩個野蠻產生根源是不同的。正義的野蠻是被非正義的野蠻激發出來的。我雖然堅決反對,卻不能不認為情有可原。非正義的野蠻則一無是處。他們胡作非為,反而洋洋自得。中國古人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根據無數歷史事實歸納出來的真理,絕不會落空的。回頭是岸,是我對那些非正義野蠻者一句最後的忠告


    當時隻道是尋常


    這是一句非常明白易懂的話,卻道出了幾乎人人都有的感覺。所謂“當時”者,指人生過去的某一個階段。處在這個階段中時,覺得過日子也不過如此,是很尋常的。過了十幾二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回頭一看,當時實在有不尋常者在。因此有人,特別是老年人,喜歡在回憶中生活。


    在中國,這種情況更比較突出,魏晉時代的人喜歡做羲皇上人。這是一種什麽心理呢?“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真就那麽好嗎?人類最初不會種地,隻是採集植物,獵獲動物,以此為生。生活是十分艱苦的。這樣的生活有什麽可嚮往的呢!


    然而,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發思古之幽情,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到了今天,滄海桑田,世界有多少次巨大的變化。人們思古的情緒卻依然沒變。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十幾年前,我重訪了我曾待過十年的德國哥廷根。我的老師瓦爾德施米特教授夫婦都還健在。但已今非昔比,房子捐給梵學研究所,汽車也已賣掉。他們隻有一個獨生子,戰爭中陣亡。此時老夫婦二人孤零零地住在一座十分豪華的養老院裏。院裏設備十分齊全,遊泳池、網球場等等一應俱全。但是,這些設備對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的老人有什麽用處呢?讓老人們觸目驚心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某一個房號空了出來,主人見上帝去了。這對老人們的刺激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的來臨大出教授的意料,他簡直有點喜不自勝的意味。夫人擺出了當年我在哥廷根時常吃的點心。教授仿佛返老還童,回到了當年去了。他笑著說:“讓我們好好地過一過當年過的日子,說一說當年常說的話!”我含著眼淚離開了教授夫婦,嘴裏說著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過幾年,我還會來看你們的。”


    我的德國老師不會懂“當時隻道是尋常”的隱含的意蘊,但是古今中外人士所共有的這種懷舊追憶的情緒卻是有的。這種情緒通過我上麵描述的情況完全流露出來了。


    仔細分析起來,“當時”是很不相同的。國王有國王的“當時”,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當時”,平頭老百姓有平頭老百姓的“當時”。在李煜眼中,“當時”是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遊上林苑的“當時”。對此,他沒有別的辦法,隻有哀嘆“天上人間”了。


    我不想對這個概念再進行過多的分析。本來是明明白白的一點真理,過多的分析反而會使它迷離模糊起來。我現在想對自己提出一個怪問題:你對我們的現在,也就是眼前這個現在,感覺到是尋常呢還是不尋常?這個“現在”,若幹年後也會成為“當時”的。到了那時候,我們會不會說“當時隻道是尋常”呢?現在無法預言。現在我住在中國,享受極高的待遇。應該說,沒有什麽不滿足的地方。但是,倘若捫心自問:“你認為是尋常呢,還是不尋常?”我真有點說不出,也許隻有到了若幹年後,我才能說:“當時隻道是尋常。”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學術良心”,好像以前還沒有人用過這樣一個詞,我就算是“始作俑者”吧。但是,如果“良心”就是儒家孟子一派所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中的“性”的話,我是不信這樣的“良心”的。人和其他生物一樣,其“性”就是“食、色,性也”的“性”。其本質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人的一生就是同這種本能作鬥爭的一生。有的人勝利了,也就是說,既要自己活,也要讓別人活,他就是一個合格的人。讓別人活的程度越高,也就是為別人著想的程度越高,他的“好”,或“善”也就越高。“寧要我負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負我”,是地道的壞人,可惜的是,這樣的人在古今中外並不少見。有人要問:既然你不承認人性本善,你這種想法是從哪裏來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沒有十分滿意的解釋。《三字經》上的兩句話“性相近,習相遠”中的“習”字似乎能回答這個問題。一個人過了幼稚階段,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會感到,人類必須互相依存,才都能活下去。如果一個人隻想到自己,或都是絕對地想到自己,那麽,社會就難以存在,結果誰也活不下去。 (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話能走多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真話能走多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