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不久,未未就回到了延吉。適逢今年是我八十五歲生日,文宏在北大雖已結業,卻專門留下來為我祝壽。她把丈夫和女兒都請到北京來,同一些在我身邊工作了多年的朋友,為我設壽宴。最後一天,出於玉潔的建議,我們一起共有十六人之多,來到了圓明園。圓明園我早就熟悉,六七十年前,當我還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晚飯後,常常同幾個同學步行到圓明園來散步。此時圓明園已破落不堪,滿園野草叢生,狐鼠出沒,“西風殘照,清家廢宮”,我指的是西洋樓遺址。當年何等輝煌,而今隻剩下幾個漢白玉雕成的古希臘式的宮門,也都已殘缺不全。“牧童打碎了龍碑帽”,雖然不見得真有牧童,然而情景之淒涼、寂寞,恐怕與當年的明故宮也差不多了。我們當時還都很年輕,不大容易發思古之幽情,不過愛其地方幽靜,來散散步而已。


    建國後,北大移來燕園,我住的樓房,僅與圓明園有一條馬路之隔。登上樓旁小山,遙望圓明園之一角綠樹蓊鬱,時涉遐想。今天竟然身臨其境,早已麵目全非,讓我連連吃驚,仿佛美國作家washington irving筆下的rip van winkei“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等他回到家鄉的時候,連自己的曾孫都成了老爺爺,沒有人認識他了。現在我已不認識圓明園了,圓明園當然也不會認識我。園內遊人摩肩接踵,多如過江之鯽。而商人們又競奇鬥妍,各出奇招,想出了種種的門道,使得遊人如癡如醉。我們當然也不會例外,痛痛快快地暢遊了半天,福海泛舟,飯店盛宴。我的“西洋樓”卻如蓬萊三山,不知隱藏在何方了?


    第二天是文宏全家回延吉的日子。一大早,文宏就帶了未未來向我辭行。我上麵已經說到,文宏是感情極為充沛的人,雖是暫時別離,她恐怕也會受不了。小蕭為此曾在事前建議過:臨別時,誰也不許流眼淚。在許多人心目中,我是一個怪人,對人呆板冷漠,但是,真正了解我的人卻給我送了一個綽號:“鐵皮暖瓶”,外麵冰冷而內心極熱。我自己覺得,這個比喻道出了一部分真理,但是,我現在已屆望九之年,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天使和撒旦都對我垂青過。一生磨鍊,已把我磨成了一個“世故老人”,於必要時,我能夠運用一個世故老人的禪定之力,把自己的感情控製住。年輕人,道行不高的人,恐怕難以做到這一點的。


    現在,未未和她媽媽就坐在我的眼前。我口中念念有詞,調動我的定力來拴住自己的感情,滿麵含笑,大講蘇東坡的詞:“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又引用俗語:“千裏涼棚,沒有不散的筵席。”自謂“口若懸河瀉水,滔滔不絕”。然而,言者諄諄,而聽者藐藐。文宏大概為了遵守對小蕭的諾言,淚珠隻停留在眼眶中,間或也滴下兩滴。而未未卻不懂什麽諾言,不會有什麽定力,坐在床邊上,一語不發,淚珠仿佛斷了線似的流個不停。我那八十多年的定力有點動搖了,我心裏有點發慌,連忙強打精神,含淚微笑,送她母女出門。一走上門前的路,未未好像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住了我的胳臂,伏在我懷裏,哭了起來。熱淚透過了我的襯衣,透過了我的皮膚,熱意一直滴到我的心頭。我忍住眼淚,捧起未未的臉,說:“好孩子!不要難過!我們還會見麵的!”未未說:“爺爺!我會給你寫信的!”我此時的心情,連才尚未盡的江郎也是寫不出來的,他那名垂千古的《別賦》中,就找不到對類似我現在的心情的描繪,何況我這樣本來無才可盡的俗人呢?我挽著未未的胳臂,送她們母女過了樓西曲徑通幽的小橋,又忽然臨時頓悟:唐朝人送別有灞橋折柳的故事。我連忙走到湖邊,從一棵垂柳上折下了一條柳枝,遞到文宏手中。我一直看她母女倆折過小山,向我招手,直等到連消逝的背影也看不到的時候,才慢慢地走回家來。此時,我再不需要我那勞什子定力,索性讓眼淚流個痛快。


    三個女孩的故事就講完了。


    還不到兩歲的華華為什麽對我有這樣深的感情,我百思不得其解。


    五六歲第一次見麵的吳雙,為什麽對我有這樣深的感情,我千思不得其解。


    十二歲下學期才上初中的未未,為什麽對我有這樣深的感情,我萬思不得其解


    然而這都是事實,我沒有半個字的虛構。我一生能遇到這樣三個小女孩,就算是不虛此生了。


    到今天,華華已經超過四十歲。按正常的生活秩序,她早應該“綠葉成蔭”了,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我這“爺”?


    吳雙恐大學已經畢業了,因為我同她父親始終有聯繫,她一定還會記得我這樣一位“北京爺爺”的。


    至於未未,我們離別才幾天。我相信,她會遵守自己的諾言給我寫信的。而且她父親常來北京,她母親也有可能再到北京學習、進修。我們這一次分別,僅僅不過是為下一次會麵創造條件而已。


    像奇蹟一般,在八十多年內,我遇到了這樣三個小女孩,是我平生一大樂事,一樁怪事,但是人們常說,普天之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可是我這“緣”何在?我這“故”又何在呢?佛家講因緣,我們老百姓講“緣分”。雖然我不信佛,從來也不迷信,但是我隻能相信“緣分”了。在我走到那個長滿了野百合花的地方之前,這三個同我有著說不出是怎樣來的緣分的小姑娘,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保留一點甜美,保留一點幸福,給我孤寂的晚年塗上點有活力的色彩。遙遠的懷念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部出了這樣一個絕妙的題目,實在是先得我心。我十分愉快地接受了寫這篇文章的任務。


    唐代的韓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今之學者亦然。各行各業都必須有老師。“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雖然修行要靠自己,沒有領進門的師父,也是不行的。


    我這一生,在過去的六十多年中,曾有過很多領我進門的師父。現在雖已年逾古稀,自己也早已成為“人之患”(“人之患,在患為人師”),但是我越來越多地回憶起過去的老師來。感激之情,在內心深處油然而生。我今天的這一點點知識,有哪一樣不歸功於我的老師呢?從我上小學起,經過了初中、高中、大學一直到出國留學,我那些老師的麵影依次浮現到我眼前來,我仿佛又受了一次他們的教誨。


    關於國內的一些老師,我曾斷斷續續地寫過一些懷念的文章。我現在想選一位外國老師,這就是德國的瓦爾德施米特教授。


    我於一九三四年從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畢業,在故鄉濟南省立高中當了一年國文教員。一九三五年深秋,我到了德國,在哥廷根大學學習。從一九三六年春天起,我從瓦爾德施米特教授學習梵文和巴利文。我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曾旁聽過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我當時就對梵文發生了興趣。但那時在國內沒有人開梵文課,隻好畫餅充飢,徒喚奈何。到了哥廷根以後,終於有了學習的機會,我簡直是如魚得水,樂不可支。教授也似乎非常高興。他當時年紀還很輕,看上去比他的實際年齡更年輕,他剛在哥廷根大學得到一個正教授的講座。他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專家,專門研究新疆出土的梵文貝葉經殘卷。除了梵文和巴利文外,還懂漢文和藏文,對他研究工作來說,這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一個中國人為什麽學習梵文和巴利文,他完全理解。因此,他從來也沒有問過我學習的動機和理由。第一學期上梵文課時,班上隻有三個學生:一個鄉村牧師,一個歷史係的學生,第三個就是我。梵文在德國也是冷門,三人成眾,有三個學生,教授就似乎很滿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話能走多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真話能走多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