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 作者:季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國古典詩詞中,頗有一些描繪美人的文章。其中講到美人的各個方麵,細腰當然不會遺漏。我現在從宋詞中選取幾個例子,以見一斑。
第八部分 6. 我的美人觀(3)
1柳永《樂章集·木蘭花》
酥娘一搦腰肢裊,回雪縈塵皆盡妙。幾多狎客看無厭,一輩舞童功不(未)到。星眸顧拍(指)精神峭,羅袖迎風身段小。而今長大懶婆娑,隻要千金酬一笑。
2.柳永《樂章集·浪淘沙令》
有(一)個人人,飛燕精神,急鏘環佩上華曉。促(拍)盡隨紅袖舉,風柳腰身。
3.柳永《樂章集·合歡帶》
身材兒、早是妖嬈,算舉(風)措、實難描。一個肌膚渾似玉,更那來、占了千嬌。妍歌艷舞,鶯慚巧舌,柳妒纖腰。自相逢,便覺韓娥價減,飛燕聲消。
4.柳永《樂章集·少年遊》
世間尤物意中人,輕細好腰身。
5.秦觀《淮海集·虞美人影》
妒雲恨雨腰肢裊,眉黛不堪重掃。薄倖不來春老,羞帶宜男草。
6.秦觀《淮海集·昭君怨》
隔葉乳鴉聲軟。號(啼)斷日斜陰轉。楊柳小腰肢,畫樓西。
7.賀方回《萬年歡》
吳都佳麗苗而秀,燕樣腰身,按舞華茵。
8.秦觀《淮海集·滿江紅》
越艷風流,占天上、人間第一。須信道,絕塵標緻,傾城顏色。翠綰垂螺雙髻小。柳柔花媚嬌無力。笑從來,到處隻聞名,今相識。
9.辛棄疾《臨江仙》
小靨人憐都惡瘦,曲眉天與長顰。沉思歡事惜腰身。枕添離別淚,粉落卻深勻。
宋詞裏麵講到細腰的地方,大體就是這樣。遺漏幾個地方,無關大局,不影響我的推論。
中國其他古典詩詞中,也有關於細腰的敘述。因為同我要談的主要問題無關,我就不談了。
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解釋一下,為什麽細腰這個現象會同美聯繫起來。簡捷了當地說一句話,我是想使用德國心理學家lipps的"感情移入"的學說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你看一個細腰的美女走在你的眼前,步調輕盈,柔軟,好像是曹子建眼中的洛神。你一時失神,產生了感情移入的效應,仿佛與細腰女郎化為一體,得大喜悅,飄飄欲仙了。真誠的喜悅,同美感是互相溝通的。
第八部分 7.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人類的才能,每個人都有所不同,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實,不能不承認的,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才能一般人稱之為"天才"。有沒有"天才"呢?似乎還有點爭論,有點看法的不同。"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一度曾大批"天才",但其時所批"天才",似乎與我現在討論的"天才"不是一回事。根據我六七十年來的觀察和思考,有"天才"是否定不了的,特別在音樂和繪畫方麵。你能說貝多芬、莫紮特不是音樂天才嗎?即使不談"天才",隻談才能,人與人之間也是相差十分懸殊的。就拿教梵文來說,在同一個班上,一年教下來,學習好的學生能夠教學習差的而有餘。有的學生就是一輩子也跳不過梵文這個龍門。這情形我在國內外都見到過。
拿做學問來說,天才與勤奮的關係究竟如何呢?有人說:"九十九分勤奮,一分神來(屬於天才的範疇)。"我認為,這個百分比應該糾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奮,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覺得更符合實際一點。我絲毫也沒有貶低勤奮的意思。無論幹哪一行的,沒有勤奮,一事無成。我隻是感到,如果沒有才能而隻靠勤奮,一個人發展的極限是有限度的。
現在,我來談一談天才、勤奮與機遇的關係問題。我記得六十多年前在清華大學讀西洋文學時,讀過一首英國詩人thomascray的詩,題目大概是叫《鄉村墓地哀歌(elesy)》。詩的內容,時隔半個多世紀,全都忘了,隻有一句還記得:"在墓地埋著可能有莎士比亞。"意思是指,有莎士比亞天才的人,老死窮鄉僻壤間。換句話說,他沒有得到"機遇",天才白白浪費了。上麵講的可能有張冠李戴的可能;如果有的話,請大家原諒。
總之,我認為,"機遇"(在一般人嘴裏可能叫做"命運")是無法否認的。一個人一輩子做事,讀書,不管是幹什麽,其中都有"機遇"的成分。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機遇"不垂青,我至今還恐怕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貧農,也許早已離開了世界。我不是"王半仙"或"張鐵嘴",我不會算卦、相麵,我不想來解釋這一個"機遇"問題,那是超出我的能力的事。
第八部分 8.滿招損,謙受益
這本來是中國一句老話,來源極古,《尚書·大禹謨》中已經有了,以後歷代引用不輟,一直到今天,還經常掛在人們嘴上。可見此話道出了一個真理,經過將近三千年的檢驗,益見其真實可靠。
這話適用於幹一切工作的人,做學問何獨不然?可是,怎樣來解釋呢?
根據我自己的思考與分析,滿(自滿)隻有一種:真。假自滿者,未之有也。吹牛皮,說大話,那不是自滿,而是騙人。謙(謙虛)卻有兩種,一真一假。假謙虛的例子,真可以說是俯拾即是。故作謙虛狀者,比比皆是。中國人的"菲酌"、"拙作"之類的詞,張嘴即出。什麽"指正"、"斧正"、"哂正"之類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謙詞,誰都知道是假的,然而誰也必須這樣寫。這種謙詞已經深入骨髓,不給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日本人贈人禮品,自稱"粗品"者,也屬於這一類。這種虛偽的謙虛不會使任何人受益。西方人無論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為什麽拿"菲酌"而不拿盛宴來宴請客人?為什麽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給別人?對西方人簡直是一個謎。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謙虛,做學問更是如此。如果一個學者,不管是年輕的,還是中年的、老年的,覺得自己的學問已經夠大了,沒有必要再進行學習了,他就不會再有進步。事實上,不管你搞哪一門學問,決不會有搞得完全徹底一點問題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千年,也是辦不到的。因此,在做學問上謙虛,不但表示這個人有道德,也表示這個人是實事求是的。聽說康有為說過,他年屆三十,天下學問即已學光。僅此一端,就可以證明,康有為不懂什麽叫學問。現在有人尊他為"國學大師",我認為是可笑的。他至多隻能算是一個革新家。
在當今中國的學壇上,自視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虛懷若穀者,則絕無僅有。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有不少年輕的學者,寫過幾篇論文,出過幾冊專著,就傲氣淩人。這不利於他們的進步,也不利於中國學術前途的發展。
我自己怎樣呢?我總覺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講,我是樣樣通,樣樣鬆。我一生勤奮不輟,天天都在讀書寫文章,但一遇到一個必須深入或更深入鑽研的問題,就覺得自己知識不夠,有時候不得不臨時抱佛腳。人們都承認,自知之明極難;有時候,我卻覺得,自己的"自知之明"過了頭,不是虛心,而是心虛了。因此,我從來沒有覺得自滿過。這當然可以說是一個好現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極大的矛盾:我覺得真正行的人也如鳳毛麟角。我總覺得,好多學人不夠勤奮,天天虛度光陰。我經常處在這種心理矛盾中。別人對我的讚譽,我非常感激;但是,我並沒有被這些讚譽沖昏了頭腦,我頭腦是清楚的。我隻勸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對我讚譽的話,特別是那些頂高得驚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第八部分 6. 我的美人觀(3)
1柳永《樂章集·木蘭花》
酥娘一搦腰肢裊,回雪縈塵皆盡妙。幾多狎客看無厭,一輩舞童功不(未)到。星眸顧拍(指)精神峭,羅袖迎風身段小。而今長大懶婆娑,隻要千金酬一笑。
2.柳永《樂章集·浪淘沙令》
有(一)個人人,飛燕精神,急鏘環佩上華曉。促(拍)盡隨紅袖舉,風柳腰身。
3.柳永《樂章集·合歡帶》
身材兒、早是妖嬈,算舉(風)措、實難描。一個肌膚渾似玉,更那來、占了千嬌。妍歌艷舞,鶯慚巧舌,柳妒纖腰。自相逢,便覺韓娥價減,飛燕聲消。
4.柳永《樂章集·少年遊》
世間尤物意中人,輕細好腰身。
5.秦觀《淮海集·虞美人影》
妒雲恨雨腰肢裊,眉黛不堪重掃。薄倖不來春老,羞帶宜男草。
6.秦觀《淮海集·昭君怨》
隔葉乳鴉聲軟。號(啼)斷日斜陰轉。楊柳小腰肢,畫樓西。
7.賀方回《萬年歡》
吳都佳麗苗而秀,燕樣腰身,按舞華茵。
8.秦觀《淮海集·滿江紅》
越艷風流,占天上、人間第一。須信道,絕塵標緻,傾城顏色。翠綰垂螺雙髻小。柳柔花媚嬌無力。笑從來,到處隻聞名,今相識。
9.辛棄疾《臨江仙》
小靨人憐都惡瘦,曲眉天與長顰。沉思歡事惜腰身。枕添離別淚,粉落卻深勻。
宋詞裏麵講到細腰的地方,大體就是這樣。遺漏幾個地方,無關大局,不影響我的推論。
中國其他古典詩詞中,也有關於細腰的敘述。因為同我要談的主要問題無關,我就不談了。
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解釋一下,為什麽細腰這個現象會同美聯繫起來。簡捷了當地說一句話,我是想使用德國心理學家lipps的"感情移入"的學說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你看一個細腰的美女走在你的眼前,步調輕盈,柔軟,好像是曹子建眼中的洛神。你一時失神,產生了感情移入的效應,仿佛與細腰女郎化為一體,得大喜悅,飄飄欲仙了。真誠的喜悅,同美感是互相溝通的。
第八部分 7.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人類的才能,每個人都有所不同,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實,不能不承認的,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才能一般人稱之為"天才"。有沒有"天才"呢?似乎還有點爭論,有點看法的不同。"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一度曾大批"天才",但其時所批"天才",似乎與我現在討論的"天才"不是一回事。根據我六七十年來的觀察和思考,有"天才"是否定不了的,特別在音樂和繪畫方麵。你能說貝多芬、莫紮特不是音樂天才嗎?即使不談"天才",隻談才能,人與人之間也是相差十分懸殊的。就拿教梵文來說,在同一個班上,一年教下來,學習好的學生能夠教學習差的而有餘。有的學生就是一輩子也跳不過梵文這個龍門。這情形我在國內外都見到過。
拿做學問來說,天才與勤奮的關係究竟如何呢?有人說:"九十九分勤奮,一分神來(屬於天才的範疇)。"我認為,這個百分比應該糾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奮,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覺得更符合實際一點。我絲毫也沒有貶低勤奮的意思。無論幹哪一行的,沒有勤奮,一事無成。我隻是感到,如果沒有才能而隻靠勤奮,一個人發展的極限是有限度的。
現在,我來談一談天才、勤奮與機遇的關係問題。我記得六十多年前在清華大學讀西洋文學時,讀過一首英國詩人thomascray的詩,題目大概是叫《鄉村墓地哀歌(elesy)》。詩的內容,時隔半個多世紀,全都忘了,隻有一句還記得:"在墓地埋著可能有莎士比亞。"意思是指,有莎士比亞天才的人,老死窮鄉僻壤間。換句話說,他沒有得到"機遇",天才白白浪費了。上麵講的可能有張冠李戴的可能;如果有的話,請大家原諒。
總之,我認為,"機遇"(在一般人嘴裏可能叫做"命運")是無法否認的。一個人一輩子做事,讀書,不管是幹什麽,其中都有"機遇"的成分。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機遇"不垂青,我至今還恐怕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貧農,也許早已離開了世界。我不是"王半仙"或"張鐵嘴",我不會算卦、相麵,我不想來解釋這一個"機遇"問題,那是超出我的能力的事。
第八部分 8.滿招損,謙受益
這本來是中國一句老話,來源極古,《尚書·大禹謨》中已經有了,以後歷代引用不輟,一直到今天,還經常掛在人們嘴上。可見此話道出了一個真理,經過將近三千年的檢驗,益見其真實可靠。
這話適用於幹一切工作的人,做學問何獨不然?可是,怎樣來解釋呢?
根據我自己的思考與分析,滿(自滿)隻有一種:真。假自滿者,未之有也。吹牛皮,說大話,那不是自滿,而是騙人。謙(謙虛)卻有兩種,一真一假。假謙虛的例子,真可以說是俯拾即是。故作謙虛狀者,比比皆是。中國人的"菲酌"、"拙作"之類的詞,張嘴即出。什麽"指正"、"斧正"、"哂正"之類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謙詞,誰都知道是假的,然而誰也必須這樣寫。這種謙詞已經深入骨髓,不給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日本人贈人禮品,自稱"粗品"者,也屬於這一類。這種虛偽的謙虛不會使任何人受益。西方人無論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為什麽拿"菲酌"而不拿盛宴來宴請客人?為什麽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給別人?對西方人簡直是一個謎。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謙虛,做學問更是如此。如果一個學者,不管是年輕的,還是中年的、老年的,覺得自己的學問已經夠大了,沒有必要再進行學習了,他就不會再有進步。事實上,不管你搞哪一門學問,決不會有搞得完全徹底一點問題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千年,也是辦不到的。因此,在做學問上謙虛,不但表示這個人有道德,也表示這個人是實事求是的。聽說康有為說過,他年屆三十,天下學問即已學光。僅此一端,就可以證明,康有為不懂什麽叫學問。現在有人尊他為"國學大師",我認為是可笑的。他至多隻能算是一個革新家。
在當今中國的學壇上,自視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虛懷若穀者,則絕無僅有。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有不少年輕的學者,寫過幾篇論文,出過幾冊專著,就傲氣淩人。這不利於他們的進步,也不利於中國學術前途的發展。
我自己怎樣呢?我總覺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講,我是樣樣通,樣樣鬆。我一生勤奮不輟,天天都在讀書寫文章,但一遇到一個必須深入或更深入鑽研的問題,就覺得自己知識不夠,有時候不得不臨時抱佛腳。人們都承認,自知之明極難;有時候,我卻覺得,自己的"自知之明"過了頭,不是虛心,而是心虛了。因此,我從來沒有覺得自滿過。這當然可以說是一個好現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極大的矛盾:我覺得真正行的人也如鳳毛麟角。我總覺得,好多學人不夠勤奮,天天虛度光陰。我經常處在這種心理矛盾中。別人對我的讚譽,我非常感激;但是,我並沒有被這些讚譽沖昏了頭腦,我頭腦是清楚的。我隻勸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對我讚譽的話,特別是那些頂高得驚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