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 作者:季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部分 3.愛情(3)
三
已經寫了兩篇關於愛情的短文,但覺得仍然是言猶未盡,現在再補寫一篇。像愛情這樣平凡而又神秘的東西,這樣一種社會現象或心理活動,即使再將篇幅擴大10倍,20倍,100倍,也是寫不完的。補寫此篇,不過聊補前兩篇的一點疏漏而已。
在舊社會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辦法,男女青年不必傷任何腦筋,就入了洞房。我們可以說,結婚是愛情的開始。但是,不要忘記,也有"綠葉成蔭子滿枝"而終於不知愛情為何物的例子,而且數目還不算太少。到了現代,實行自由戀愛了,有的時候竟成了結婚是愛情的結束。西方和當前的中國,離婚率頗為可觀,就是一個具體的例證。據說,有的天主教國家教會禁止離婚。但是,不離婚並不等於愛情能繼續,隻不過是外表上合而不離,實際上則各尋所歡而已。
愛情既然這樣神秘,相愛和結婚的機遇——用一個哲學的術語就是偶然性——又極其奇怪,極其突然,決非我們個人所能掌握的。在困惑之餘,東西方的哲人俊士束手無策,還是老百姓有辦法,他們乞靈於神話。
一講到神活,據我個人的思考,就有中外之分。西方人創造了一個愛神,叫做jupiter或cupid,是一個手持弓箭的童子。他的箭射中了誰,誰就墜入愛河,印度古代文化畢竟與歐洲古希臘、羅馬有緣。他們也創造了一個叫做kmaolliva的愛神,也是手持弓箭,被射中者立即相愛,決不敢有違。這個神話當然是同一來源,此不見論。
在中國,我們沒有"愛神"的信仰,我們另有辦法。我們創造了一個月老,他手中拿著一條紅線,誰被紅線拴住,不管是相距多麽遠,天涯海角,恍若比鄰,二人必然走到一起,相愛結婚。從前西湖有一座月老祠,有一副對聯是天下聞名的:"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多麽質樸,多麽有人情味!隻有對某些人來說,"前生"和"姻緣"顯得有點渺茫和神秘。可是,如果每一對夫婦都回想一下你們當初相愛和結婚的過程的話,你能否定月老祠的這一副對聯嗎?
我自己對這副對聯是無法否認的,但又找不到"科學根據"。我倒是想忠告今天的年輕人,不妨相信一下。我對現在西方和中國青年人的相愛和結婚的方式,無權說三道四,隻是覺得不大能接受。我自知年已望九,早已屬於博物館中的人物,我力避發九斤老太之牢騷,但有時又如骨鯁在喉不得不一吐為快耳。
第四部分 4. 成功
什麽叫成功?順手拿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上麵寫道:"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言簡意賅,明白之至。
但是,談到"預期",則錯綜複雜,紛紜混亂。人人每時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預期,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總之是無法界定,也無法分類,我們不去談它。
我在這裏隻談成功,特別是成功之道。這又是一個極大的題目,我卻隻是小做。積七八十年之經驗,我得到了下麵這個公式: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天資",我本來想用"天才";但天才是個稀見現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棄而不用,改用"天資",大家一看就明白。這個公式實在是過分簡單化了,但其中的含義是清楚的。搞得太煩瑣,反而不容易說清楚。
談到天資,首先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天資是不相同的,這是一個事實,誰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號召大批天才,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學術界和文藝界自命天才的人頗不稀見,我除了羨慕這些人"自我感覺過分良好"外,不敢贊一詞。對於自己的天資,我看,還是客觀一點好,實事求是一點好。
至於勤奮,一向為古人所讚揚。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等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家喻戶曉。韓文公的"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更為讀書人所嚮往。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事理至明,無待饒舌。
談到機遇,往往為人所忽視。它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就以我自己為例,如果清華不派我到德國去留學,則我的一生完全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隻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在這裏,古人的教導也多得很。還是先舉韓文公。他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兩句話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靜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我不敢說,這是他的疏漏,因為寫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麵。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幹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 5. 容忍
人處在家庭和社會中,有時候恐怕需要講點容忍的。
唐朝有一個姓張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遠揚,一直傳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讚美他治家有道,問他道在何處,他一氣寫了一百個"忍"字。這說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這個故事非常有名。在舊社會,新年貼春聯,隻要門楣上寫著"百忍家聲"就知道這一家一定姓張。中國姓張的全以祖先的容忍為榮了。
但是容忍也並不容易。1935年,我乘西伯利亞鐵路的車經蘇聯赴德國,車過中蘇邊界上的滿洲裏,停車四小時,由蘇聯海關檢查行李。這是無可厚非的,人國必須檢查,這是世界公例。但是,當時的蘇聯大概認為,我們這一幫人,從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到另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恐怕沒有好人,必須嚴查,以防萬一。檢查其他行李,我決無意見。但是,在哈爾濱買的一把最粗糙的鐵皮壺,卻成了被檢查的首要對象。這裏敲敲,那裏敲敲,薄薄的一層鐵皮決藏不下一顆炸彈的,然而他卻敲打不止。我真有點無法容忍,想要發火。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與我們同車的,看到我的神態,在我耳旁悄悄地說了句:patienceisthe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我對他微笑,表示致謝。我立即心平氣和,天下太平。
看來容忍確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種美德。但是,我認為,也必須有一個界限。我們到了德國以後,就碰到這個問題。舊時歐洲流行決鬥之風,誰汙辱了誰,特別是誰的女情人,被汙辱者一定要提出決鬥,或用手槍,或用劍。普希金就是在決鬥中被槍打死的。我們到了的時候,此風已息,但仍發生。我們幾個中國留學生相約:如果外國人汙辱了我們自身,我們要揣度形勢,主要要容忍,以東方的恕道克製自己。但是,如果他們汙辱我們的國家,則無論如何也要同他們玩兒命,決不容忍。這就是我們容忍的界限。幸虧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否則我就活不到今天在這裏舞筆弄墨了。
三
已經寫了兩篇關於愛情的短文,但覺得仍然是言猶未盡,現在再補寫一篇。像愛情這樣平凡而又神秘的東西,這樣一種社會現象或心理活動,即使再將篇幅擴大10倍,20倍,100倍,也是寫不完的。補寫此篇,不過聊補前兩篇的一點疏漏而已。
在舊社會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辦法,男女青年不必傷任何腦筋,就入了洞房。我們可以說,結婚是愛情的開始。但是,不要忘記,也有"綠葉成蔭子滿枝"而終於不知愛情為何物的例子,而且數目還不算太少。到了現代,實行自由戀愛了,有的時候竟成了結婚是愛情的結束。西方和當前的中國,離婚率頗為可觀,就是一個具體的例證。據說,有的天主教國家教會禁止離婚。但是,不離婚並不等於愛情能繼續,隻不過是外表上合而不離,實際上則各尋所歡而已。
愛情既然這樣神秘,相愛和結婚的機遇——用一個哲學的術語就是偶然性——又極其奇怪,極其突然,決非我們個人所能掌握的。在困惑之餘,東西方的哲人俊士束手無策,還是老百姓有辦法,他們乞靈於神話。
一講到神活,據我個人的思考,就有中外之分。西方人創造了一個愛神,叫做jupiter或cupid,是一個手持弓箭的童子。他的箭射中了誰,誰就墜入愛河,印度古代文化畢竟與歐洲古希臘、羅馬有緣。他們也創造了一個叫做kmaolliva的愛神,也是手持弓箭,被射中者立即相愛,決不敢有違。這個神話當然是同一來源,此不見論。
在中國,我們沒有"愛神"的信仰,我們另有辦法。我們創造了一個月老,他手中拿著一條紅線,誰被紅線拴住,不管是相距多麽遠,天涯海角,恍若比鄰,二人必然走到一起,相愛結婚。從前西湖有一座月老祠,有一副對聯是天下聞名的:"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多麽質樸,多麽有人情味!隻有對某些人來說,"前生"和"姻緣"顯得有點渺茫和神秘。可是,如果每一對夫婦都回想一下你們當初相愛和結婚的過程的話,你能否定月老祠的這一副對聯嗎?
我自己對這副對聯是無法否認的,但又找不到"科學根據"。我倒是想忠告今天的年輕人,不妨相信一下。我對現在西方和中國青年人的相愛和結婚的方式,無權說三道四,隻是覺得不大能接受。我自知年已望九,早已屬於博物館中的人物,我力避發九斤老太之牢騷,但有時又如骨鯁在喉不得不一吐為快耳。
第四部分 4. 成功
什麽叫成功?順手拿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上麵寫道:"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言簡意賅,明白之至。
但是,談到"預期",則錯綜複雜,紛紜混亂。人人每時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預期,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總之是無法界定,也無法分類,我們不去談它。
我在這裏隻談成功,特別是成功之道。這又是一個極大的題目,我卻隻是小做。積七八十年之經驗,我得到了下麵這個公式: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天資",我本來想用"天才";但天才是個稀見現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棄而不用,改用"天資",大家一看就明白。這個公式實在是過分簡單化了,但其中的含義是清楚的。搞得太煩瑣,反而不容易說清楚。
談到天資,首先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天資是不相同的,這是一個事實,誰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號召大批天才,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學術界和文藝界自命天才的人頗不稀見,我除了羨慕這些人"自我感覺過分良好"外,不敢贊一詞。對於自己的天資,我看,還是客觀一點好,實事求是一點好。
至於勤奮,一向為古人所讚揚。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等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家喻戶曉。韓文公的"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更為讀書人所嚮往。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事理至明,無待饒舌。
談到機遇,往往為人所忽視。它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就以我自己為例,如果清華不派我到德國去留學,則我的一生完全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隻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在這裏,古人的教導也多得很。還是先舉韓文公。他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兩句話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靜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我不敢說,這是他的疏漏,因為寫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麵。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幹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 5. 容忍
人處在家庭和社會中,有時候恐怕需要講點容忍的。
唐朝有一個姓張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遠揚,一直傳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讚美他治家有道,問他道在何處,他一氣寫了一百個"忍"字。這說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這個故事非常有名。在舊社會,新年貼春聯,隻要門楣上寫著"百忍家聲"就知道這一家一定姓張。中國姓張的全以祖先的容忍為榮了。
但是容忍也並不容易。1935年,我乘西伯利亞鐵路的車經蘇聯赴德國,車過中蘇邊界上的滿洲裏,停車四小時,由蘇聯海關檢查行李。這是無可厚非的,人國必須檢查,這是世界公例。但是,當時的蘇聯大概認為,我們這一幫人,從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到另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恐怕沒有好人,必須嚴查,以防萬一。檢查其他行李,我決無意見。但是,在哈爾濱買的一把最粗糙的鐵皮壺,卻成了被檢查的首要對象。這裏敲敲,那裏敲敲,薄薄的一層鐵皮決藏不下一顆炸彈的,然而他卻敲打不止。我真有點無法容忍,想要發火。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與我們同車的,看到我的神態,在我耳旁悄悄地說了句:patienceisthe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我對他微笑,表示致謝。我立即心平氣和,天下太平。
看來容忍確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種美德。但是,我認為,也必須有一個界限。我們到了德國以後,就碰到這個問題。舊時歐洲流行決鬥之風,誰汙辱了誰,特別是誰的女情人,被汙辱者一定要提出決鬥,或用手槍,或用劍。普希金就是在決鬥中被槍打死的。我們到了的時候,此風已息,但仍發生。我們幾個中國留學生相約:如果外國人汙辱了我們自身,我們要揣度形勢,主要要容忍,以東方的恕道克製自己。但是,如果他們汙辱我們的國家,則無論如何也要同他們玩兒命,決不容忍。這就是我們容忍的界限。幸虧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否則我就活不到今天在這裏舞筆弄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