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 作者:季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壓力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認為是好事。從大處來看,現在全球環境汙染,生態平衡破壞,臭氧層出洞,人口爆炸,新疾病叢生等等,人們感覺到了,這當然就是壓力,然而壓出來卻是增強憂患意識,增強防範措施,這難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嗎?對一般人來說,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規章製度,都是壓力。然而這些壓力何等好啊!沒有它,社會將會陷入混亂,人類將無法生存。這個道理極其簡單明了,一說就懂。我舉自己做一個例子。我不是一個沒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懷疑真有這種人,過去由於一些我曾經說過的原因,表麵上看起來,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實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對我已經沒有什麽用,用不著再爭名於朝,爭利於市,這方麵的壓力沒有了。但是卻來了另一方麵的壓力,主要來自電台採訪和報刊以及友人約寫文章。這對我形成頗大的壓力。以寫文章而論,有的我實在不願意寫,可是礙於麵子,不得不應。應就是壓力。於是"撥冗"苦思,往往能寫出有點新意的文章。對我來說,這就是壓力的好處。
壓力如何排除呢?粗略來分類,壓力來源可能有兩類:一被動,一主動。天災人禍,意外事件,屬於被動,這種壓力,無法預測,隻有泰然處之,切不可杞人憂天。主動的來源於自身,自己能有所作為。我的"三不主義"的第三條是"不嘀咕",我認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壓力。
第三部分 2. 論朋友
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沒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搏鬥。在這一場搏鬥中,如果沒有朋友,則形單影隻,鮮有不失敗者。如果有了朋友,則眾誌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因此,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任何國家,任何社會,沒有不重視交友之道的,而中國尤甚。在宗法倫理色彩極強的中國社會中,朋友被尊為五倫之一,曰"朋友有信"。我又記得什麽書中說:"朋友,以義合者也。""信"、"義"含義大概有相通之處。後世多以"義"字來要求朋友關係,比如《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之類就是。
《說文》對"朋"字的解釋是"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鳳"和"朋"大概隻有輕唇音和重唇音之別。對"友"的解釋是"同誌為友"。意思非常清楚。中國古代,肯定也有"朋友"二字連用的,比如《孟子》。《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卻隻用一個"朋"字。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朋友"才經常連用起來。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重視友誼的故事不可勝數。最著名的是管鮑之交,鍾子期和伯牙的故事等等。劉、關、張三結義更是有口皆碑。一直到今天,我們還講究"哥兒們義氣",發展到最高程度,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隻要不是結黨營私,我們是非常重視交朋友的。我們認為,中國古代把朋友歸入五倫是有道理的。
我們現在看一看歐洲人對友誼的看法。歐洲典籍數量雖然遠遠比不上中國,但是,稱之為汗牛充棟也是當之無愧的。我沒有能力來旁徵博引,隻能根據我比較熟悉的一部書來引證一些材料,這就是法國著名的《蒙田隨筆》。
《蒙田隨筆》上卷,第28章,是一篇叫做《論友誼》的隨筆。其中有幾句話:
我們喜歡交友勝過其他一切,這可能是我們本性所使然。亞裏士多德說,好的立法者對友誼比對公正更關心。
寥寥幾句,充分說明西方對友誼之重視。蒙田接著說:
自古就有四種友誼:血緣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愛的。
這使我立即想到,中西對友誼含義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根據中國的標準,"血緣的"不屬於友誼,而屬於親情。"男女情愛的"也不屬於友誼,而屬於愛情。對此,蒙田有長篇累牘的解釋,我無法一一徵引。我隻舉他對愛情的幾句話:
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也就是說,進入意願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落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復存在。相反,友誼越被人嚮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誼隻是在獲得以後才會升華、增長和發展,因為它是精神上的,心靈會隨之淨化。
這一段話,很值得我們仔細推敲、品味。
第三部分 3.論恐懼
法國大散文家和思想家蒙田寫過一篇散文《論恐懼》。他一開始就說:
我並不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是研究人類本性的學者,對於人為什麽恐懼所知甚微。
我當然更不是一個研究人類本性的學者,雖然在高中時候讀過心理學這樣一門課,但其中是否講到過恐懼,早已忘到爪哇國去了。
可我為什麽現在又寫《論恐懼》這樣一篇文章呢?
理由並不太多,也談不上堂皇。隻不過是因為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而今又受到了蒙田的啟發而已。好像是蒙田給我出了這樣一個題目。
根據我讀書思考的結果,也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恐懼這一種心理活動和行動是異常複雜的,絕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楚的。人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探討恐懼問題,我現在談一下我自己從一個特定角度上來研究恐懼現象的想法,當然也隻能極其概括,極其籠統地談。
我認為,應當恐懼而恐懼者是正常的。應當恐懼而不恐懼者是英雄。我們平常所說的從容鎮定,處變不驚,就是指的這個。不應當恐懼而恐懼者是孱頭。不應當恐懼而不恐懼者也是正常的。
兩個正常的現象用不著講,我現在專講三兩個不正常的現象。要舉事例,那就不勝枚舉。我索性專門從《晉書》裏麵舉出兩個事例,兩個都與苻堅有關。《謝安傳》中有一段話: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
苻堅大兵壓境,作為大臣的謝安理當恐懼不安,然而他竟這樣從容鎮定,至今傳頌不已。所以我稱之為英雄。
《晉書·苻堅傳》有下麵這幾段話:
謝石等以既敗梁成,水陸繼進。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下麵又說:
堅大慚,顧謂其夫人張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豈見今日之事耶!當何麵目復臨天下乎!"潸然流涕而去,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這活生生地畫出了一個孱頭。敵兵壓境,應當振作起來,鼓勵士兵,同仇敵愾,可是苻堅自己卻先泄了氣。這樣的人不稱為孱頭,又稱之為什麽呢?結果留下了兩句著名的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至今還流傳在人民的口中,也可以說是流傳千古了。
如果想從《論恐懼》這一篇短文裏吸取什麽教訓的話,那就是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的。我們都要鍛鍊自己,對什麽事情都不要驚慌失措,而要處變不驚。
壓力如何排除呢?粗略來分類,壓力來源可能有兩類:一被動,一主動。天災人禍,意外事件,屬於被動,這種壓力,無法預測,隻有泰然處之,切不可杞人憂天。主動的來源於自身,自己能有所作為。我的"三不主義"的第三條是"不嘀咕",我認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壓力。
第三部分 2. 論朋友
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沒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搏鬥。在這一場搏鬥中,如果沒有朋友,則形單影隻,鮮有不失敗者。如果有了朋友,則眾誌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因此,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任何國家,任何社會,沒有不重視交友之道的,而中國尤甚。在宗法倫理色彩極強的中國社會中,朋友被尊為五倫之一,曰"朋友有信"。我又記得什麽書中說:"朋友,以義合者也。""信"、"義"含義大概有相通之處。後世多以"義"字來要求朋友關係,比如《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之類就是。
《說文》對"朋"字的解釋是"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鳳"和"朋"大概隻有輕唇音和重唇音之別。對"友"的解釋是"同誌為友"。意思非常清楚。中國古代,肯定也有"朋友"二字連用的,比如《孟子》。《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卻隻用一個"朋"字。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朋友"才經常連用起來。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重視友誼的故事不可勝數。最著名的是管鮑之交,鍾子期和伯牙的故事等等。劉、關、張三結義更是有口皆碑。一直到今天,我們還講究"哥兒們義氣",發展到最高程度,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隻要不是結黨營私,我們是非常重視交朋友的。我們認為,中國古代把朋友歸入五倫是有道理的。
我們現在看一看歐洲人對友誼的看法。歐洲典籍數量雖然遠遠比不上中國,但是,稱之為汗牛充棟也是當之無愧的。我沒有能力來旁徵博引,隻能根據我比較熟悉的一部書來引證一些材料,這就是法國著名的《蒙田隨筆》。
《蒙田隨筆》上卷,第28章,是一篇叫做《論友誼》的隨筆。其中有幾句話:
我們喜歡交友勝過其他一切,這可能是我們本性所使然。亞裏士多德說,好的立法者對友誼比對公正更關心。
寥寥幾句,充分說明西方對友誼之重視。蒙田接著說:
自古就有四種友誼:血緣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愛的。
這使我立即想到,中西對友誼含義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根據中國的標準,"血緣的"不屬於友誼,而屬於親情。"男女情愛的"也不屬於友誼,而屬於愛情。對此,蒙田有長篇累牘的解釋,我無法一一徵引。我隻舉他對愛情的幾句話:
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也就是說,進入意願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落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復存在。相反,友誼越被人嚮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誼隻是在獲得以後才會升華、增長和發展,因為它是精神上的,心靈會隨之淨化。
這一段話,很值得我們仔細推敲、品味。
第三部分 3.論恐懼
法國大散文家和思想家蒙田寫過一篇散文《論恐懼》。他一開始就說:
我並不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是研究人類本性的學者,對於人為什麽恐懼所知甚微。
我當然更不是一個研究人類本性的學者,雖然在高中時候讀過心理學這樣一門課,但其中是否講到過恐懼,早已忘到爪哇國去了。
可我為什麽現在又寫《論恐懼》這樣一篇文章呢?
理由並不太多,也談不上堂皇。隻不過是因為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而今又受到了蒙田的啟發而已。好像是蒙田給我出了這樣一個題目。
根據我讀書思考的結果,也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恐懼這一種心理活動和行動是異常複雜的,絕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楚的。人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探討恐懼問題,我現在談一下我自己從一個特定角度上來研究恐懼現象的想法,當然也隻能極其概括,極其籠統地談。
我認為,應當恐懼而恐懼者是正常的。應當恐懼而不恐懼者是英雄。我們平常所說的從容鎮定,處變不驚,就是指的這個。不應當恐懼而恐懼者是孱頭。不應當恐懼而不恐懼者也是正常的。
兩個正常的現象用不著講,我現在專講三兩個不正常的現象。要舉事例,那就不勝枚舉。我索性專門從《晉書》裏麵舉出兩個事例,兩個都與苻堅有關。《謝安傳》中有一段話: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
苻堅大兵壓境,作為大臣的謝安理當恐懼不安,然而他竟這樣從容鎮定,至今傳頌不已。所以我稱之為英雄。
《晉書·苻堅傳》有下麵這幾段話:
謝石等以既敗梁成,水陸繼進。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下麵又說:
堅大慚,顧謂其夫人張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豈見今日之事耶!當何麵目復臨天下乎!"潸然流涕而去,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這活生生地畫出了一個孱頭。敵兵壓境,應當振作起來,鼓勵士兵,同仇敵愾,可是苻堅自己卻先泄了氣。這樣的人不稱為孱頭,又稱之為什麽呢?結果留下了兩句著名的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至今還流傳在人民的口中,也可以說是流傳千古了。
如果想從《論恐懼》這一篇短文裏吸取什麽教訓的話,那就是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的。我們都要鍛鍊自己,對什麽事情都不要驚慌失措,而要處變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