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不可之間 如果我們不去吃一根甘蔗


    永遠不會知道


    那根甘蔗甜到什麽程度


    讀佛教經典,有一點時常令我感到迷惑。


    在佛經裏,時常說到“第一義是不可思議”的,偏偏佛教有那麽多的經典,一方麵教我們如何思如何議,一方麵又用許多象徵、譬喻來描述,讓我們去進入那不可思議的境界。


    在禪宗的典籍,則時常強調“法不可言說”,可是幾乎每一個祖師都曾留下開示、公案,說了許多的話來強調那不可說,因此,最強調“不可說”的禪宗,在《大藏經》裏竟留下了文字最多的論述。


    這不是“以不可說之矛來攻不可思議之盾”嗎?到底是什麽意思呢?佛法真的不可思議,禪心真的是不可說嗎?


    “不可思議”曾出現在許許多多的經典裏麵,最有代表性的是《華嚴經》與《維摩經》都稱為“不可思議解脫經”。《三十華嚴》裏說到諸佛菩薩的智慧、解脫、神力,乃是言語思慮所不能及,所以列舉了諸佛有剎土、淨願、種姓、出世、法身、音聲、智慧、神力自在、無礙住、解脫等十種不可思議。


    另外,在《大寶積經》裏說,如來具有身不思議、音聲不思議、知不思議、光不思議、戒不思議、神通不思議、力不思議、無思不思議、大悲不思議、不共法不思議等十種不可思議。


    如果我們再加上《阿含經》《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等記載的種種不可思議,就會發現不可思議的事物實在太多了。既不可思、又不可議,我們如何來理解佛法呢?


    不思議還是好的,如果“不可說”,就是連說都不能說了。什麽是“不可說”呢?《大方等大集經》與《大品般若經》都說到“第一義畢竟空故不可說”。《大般涅槃經》則說到諸法的生與不生都不可說,甚至有深奧的六句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


    讀到這樣的句子,不要講什麽不可說了,就是要把它翻成白話都非常艱難。


    由於諸佛菩薩的境界不可思議,而諸法又不可說,因此產生“不可得”的觀念,說一切諸法的存在並沒有固定的不變的形態,無從推察得知。“不可得”又叫“不可得空”“無所有空”。


    “不可得”的意思有四:一、不可能。二、不存在。三、無執著。四、不確定。


    當我們把佛法強調成“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得”的時候,佛法就變得虛無縹緲,如果真是那樣難知、難思、難議、難說、難得,那麽佛陀當時在菩提樹下得證的時候,從此逍遙度日,不必下深山、入市井、覷紅塵,苦苦的說法度眾了。禪師們也不必建叢林、辟道場、收弟子、開法席了,大可以吃飽了睡、睡飽了吃,不開口、不著述、不啟悟了。


    從反麵思考起來,我把“不可思議、不可說”解釋為“人生的真實之理,隻可證知,不是言語所能陳述者”。不要說佛法,就是一杯茶、一根甘蔗也是不可思議和不可說的,我們如果沒有喝過烏龍茶,縱使坐下來思維、議論三天三夜,也不會真的知道烏龍茶是什麽滋味。我們如果沒有吃過甘蔗,即使用盡天下的文字也無法描述甘蔗的味道。


    從前,我沒有吃過榴槤,南洋的朋友說破了舌頭,我還是無法想像榴槤的味道,有一天我吃到了,深深體會到從前為我“說榴槤”的朋友的苦心,因為榴槤的滋味根本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


    在這個時候,我更體會到佛陀與祖師的用心良苦,他們以“不言說”來斬斷我們的言語道斷,以“不可思議”來切除我們好想像與議論的習性。他們說的最重要意涵是:“法是用來體驗,不是用來形容、想像與議論的。”這裏麵真的有很深刻的意思,唯有親自體驗,才會知道法味、法義,與法喜!


    生命與生活中的一切不也是如此嗎?飯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形容;情愛是用來體會,不是用來議論;苦瓜的滋味隻能品嚐,無法想像。


    當我們把生命的一切都體驗的時候,一切的形容、想像,與議論都成為輔助的情境,來深化我們實踐的滋味。這也使我們知道,為什麽有那麽多經典來形容那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法了。


    “我愛你!”三個字多麽簡單明了,但有智慧的人往往避免用這三個字,原因正是擔心庸俗與膚淺。


    “法是用來體驗的”多麽明白簡單,但擔心它流於庸俗與膚淺,使一般喜歡玄奇奧妙的眾生失去恭敬的心,所以說法不可說、不可得、不可思議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境明,千裏皆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境明,千裏皆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