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教化可以讓我們清楚看見禪宗的一些要義:一是第一義不可說。二是究竟無得。三是佛法無多子。四是擔水砍柴無非妙道。
“射鹿”的公案具有這些要義,我們再來讀一段馬祖道一對弟子大珠慧海的偉大教化吧:慧海初參馬祖,祖問曰:“從何處來?”
“越州大雲寺來。”慧海說。
“來此擬須何事?”
“來求佛法。”
馬祖說:“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麽?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麽佛法?”
慧海遂禮拜,問說:“阿那個是慧海自家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
慧海大悟,當下自識本心。
這不也是一種射鹿嗎?我們何不也把弓箭倒轉,對著自己射射看呢?
人生叢林
佛教把大的寺院稱為“叢林”,特別是禪宗的寺院。那是由於僧眾合和,猶如大樹從聚成林,另外還有“功德叢林”的意思,因此後世居士聚集的團體,也稱“居士林”。
“叢林”!是多麽好的一個象徵,在現代社會裏我們的生活不也是叢林一樣嗎?每個人占有自己一小片立足的地方,互相維持著愛與恨的距離,冷漠的注視與熱情的擁抱經常掙紮磨擦,枝椏與枝椏糾纏不清,甚至完全遮住了陽光。
人的問題可能比叢林還要複雜,人與人間的情愛、仇恨、衝突與掙紮,都是因為互相沒有一個良好或清明的距離才產生出來,為了規範人與人間的距離,才有了法律與倫理。可嘆的是,每個人都知道法律、倫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東西,卻沒有一個更好的製度來取代。
在禪宗的叢林裏也有製度,除了教導之外,完全沒有刑罰,它隻是以每個人的道德做依持,竟然能流傳千餘年之久而不失去光輝,並且維繫禪宗的法脈於不墜,實在是令人讚嘆!
中國禪宗叢林製度的創立,相傳是始於馬祖道一與百丈懷海師徒,馬祖道一是禪宗歷史上偉大的道師,他門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識,最傑出的一位是百丈懷海禪師,馬祖時代的叢林已有一些規矩,不過真正創立清規的卻是百丈。相傳百丈禪師是在唐朝元和九年,創立了天下叢林規式,從此望風景從,大行於天下。
百丈禪師繼承了馬祖的風格,成為偉大的禪師。《指月錄》上說他幼年時代隨母親到佛寺拜佛,就指著佛像說:“這是誰?”母親說:“那是佛”。他對母親說:“佛形容與人無異,我後亦當作佛。”所以,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入寺出家了。
他在百丈山當住持,四方學者都來聽法,禪堂經常爆滿,戶限為穿,在他的座下有溈山靈 、黃檗希運兩大弟子,後來也成為偉大的禪師。他希望弟子的格局都能超過他,曾在給黃檗印可時說過一句名傳千古的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教化弟子是何等的胸懷、何等的氣勢!
百丈禪師晚年創立叢林清規,改革了印度原始佛教僧侶乞食的傳統,設立合乎中國社會人情的農禪製度,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為了實踐他手創的清規,傳說他到了九十幾歲,還到田裏操作不休,他的弟子過意不去,偷偷把他的農作工具藏起來,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沒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飯,弟子沒有辦法,隻好讓他繼續工作,一直到九十五歲圓寂,後世的人把這段美談稱為“百丈高風”。
百丈禪師的叢林清規雖然製度完備,但它也隻是在表達習禪者的“高風亮節”而已,所有的製度都由高超的風格與清亮的節操所衍生出來。我們來看他留下的“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多少能體會到叢林清規的精神。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
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它無非是在說明,處在任何的大叢林裏,人都應該從管理自己的身心開始。然後才能及於大眾,它具有凡事反求諸已,凡事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有再大的組織、再多的人也一樣循規蹈矩了。
百丈的清規不隻是對禪的叢林有用,也是人生的金玉良言,現代社會既是一個比寺院複雜百倍的叢林,現代人是叢林的一分子,當然要守叢林的規矩,這規矩就是法律。可惜的是,法律雖能懲惡維善,卻不能令人安身立命,得到究竟的平安。
像“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就是使一個人在現代大叢林裏也能安身立命、自在無礙的智慧,倘若我們將它看成隻是佛教叢林特有的規則,那是不顧智慧的寶藏,拋家散走的庸人了。再進一步說,禪宗的叢林清規,無非是希望在有秩序的環境中開啟自性般若,這也是究竟平安之地。究竟平安談何容易,我們就先從安身立命、調伏自心開始吧!
“射鹿”的公案具有這些要義,我們再來讀一段馬祖道一對弟子大珠慧海的偉大教化吧:慧海初參馬祖,祖問曰:“從何處來?”
“越州大雲寺來。”慧海說。
“來此擬須何事?”
“來求佛法。”
馬祖說:“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麽?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麽佛法?”
慧海遂禮拜,問說:“阿那個是慧海自家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
慧海大悟,當下自識本心。
這不也是一種射鹿嗎?我們何不也把弓箭倒轉,對著自己射射看呢?
人生叢林
佛教把大的寺院稱為“叢林”,特別是禪宗的寺院。那是由於僧眾合和,猶如大樹從聚成林,另外還有“功德叢林”的意思,因此後世居士聚集的團體,也稱“居士林”。
“叢林”!是多麽好的一個象徵,在現代社會裏我們的生活不也是叢林一樣嗎?每個人占有自己一小片立足的地方,互相維持著愛與恨的距離,冷漠的注視與熱情的擁抱經常掙紮磨擦,枝椏與枝椏糾纏不清,甚至完全遮住了陽光。
人的問題可能比叢林還要複雜,人與人間的情愛、仇恨、衝突與掙紮,都是因為互相沒有一個良好或清明的距離才產生出來,為了規範人與人間的距離,才有了法律與倫理。可嘆的是,每個人都知道法律、倫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東西,卻沒有一個更好的製度來取代。
在禪宗的叢林裏也有製度,除了教導之外,完全沒有刑罰,它隻是以每個人的道德做依持,竟然能流傳千餘年之久而不失去光輝,並且維繫禪宗的法脈於不墜,實在是令人讚嘆!
中國禪宗叢林製度的創立,相傳是始於馬祖道一與百丈懷海師徒,馬祖道一是禪宗歷史上偉大的道師,他門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識,最傑出的一位是百丈懷海禪師,馬祖時代的叢林已有一些規矩,不過真正創立清規的卻是百丈。相傳百丈禪師是在唐朝元和九年,創立了天下叢林規式,從此望風景從,大行於天下。
百丈禪師繼承了馬祖的風格,成為偉大的禪師。《指月錄》上說他幼年時代隨母親到佛寺拜佛,就指著佛像說:“這是誰?”母親說:“那是佛”。他對母親說:“佛形容與人無異,我後亦當作佛。”所以,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入寺出家了。
他在百丈山當住持,四方學者都來聽法,禪堂經常爆滿,戶限為穿,在他的座下有溈山靈 、黃檗希運兩大弟子,後來也成為偉大的禪師。他希望弟子的格局都能超過他,曾在給黃檗印可時說過一句名傳千古的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教化弟子是何等的胸懷、何等的氣勢!
百丈禪師晚年創立叢林清規,改革了印度原始佛教僧侶乞食的傳統,設立合乎中國社會人情的農禪製度,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為了實踐他手創的清規,傳說他到了九十幾歲,還到田裏操作不休,他的弟子過意不去,偷偷把他的農作工具藏起來,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沒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飯,弟子沒有辦法,隻好讓他繼續工作,一直到九十五歲圓寂,後世的人把這段美談稱為“百丈高風”。
百丈禪師的叢林清規雖然製度完備,但它也隻是在表達習禪者的“高風亮節”而已,所有的製度都由高超的風格與清亮的節操所衍生出來。我們來看他留下的“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多少能體會到叢林清規的精神。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
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它無非是在說明,處在任何的大叢林裏,人都應該從管理自己的身心開始。然後才能及於大眾,它具有凡事反求諸已,凡事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有再大的組織、再多的人也一樣循規蹈矩了。
百丈的清規不隻是對禪的叢林有用,也是人生的金玉良言,現代社會既是一個比寺院複雜百倍的叢林,現代人是叢林的一分子,當然要守叢林的規矩,這規矩就是法律。可惜的是,法律雖能懲惡維善,卻不能令人安身立命,得到究竟的平安。
像“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就是使一個人在現代大叢林裏也能安身立命、自在無礙的智慧,倘若我們將它看成隻是佛教叢林特有的規則,那是不顧智慧的寶藏,拋家散走的庸人了。再進一步說,禪宗的叢林清規,無非是希望在有秩序的環境中開啟自性般若,這也是究竟平安之地。究竟平安談何容易,我們就先從安身立命、調伏自心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