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思念是情感中特別美麗的一種,可惜在這個時代的人已經逐漸消失了這種情感,就好像愈來愈少人能欣賞晚上的月色、秋天的白雲、山間的溪流一般,人們總是想,愛就要轟轟烈烈,要情慾熾盛,要合乎時代的潮流,於是乎,愛的本質就完全的改變了。


    思念的情感不是如此,它是心中有情,但眼睛猶能穿透情愛有一個清明的觀點。一如太陽在白雲之中,有時我們看不見太陽,而大地仍然是非常明亮,太陽是永遠存在的,一如我們所愛的人,不管他是遠離、是死亡、是背棄,我們的思念永遠不會失去。


    佛經裏告訴我們:“生為情有”,意思是人因為有情才會投生到這個世界。因此凡是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必然會有許多情緣的糾纏,這些情緣使我們在愛河中載沉載浮,使我們在愛河中沉醉迷惑,如果我們不能在情愛中維持清明的距離,就會在情與愛的推迫之下,或貪戀、或仇恨、或愚癡、或苦痛、或墮落、或無知地過著一生。


    尤其是情侶的失散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了,通常,情感失散的時候就會使我們愁苦、憂痛,甚至懷恨,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愁苦、憂痛、懷恨都不能挽救或改變失散的事實,反而增添了心裏的遺憾。有時我們會感嘆,為什麽自己沒有菩薩那樣偉大的情懷,能站在超拔的海麵晴空麗日之處,來看人生中波濤洶湧如海的情愛。


    其實也沒有關係,假如我們不能忘情,我們也可以從情愛中拔起身影,有一個好的麵對,這種心靈的拔起,即是以思念之情代替憾恨之念,以思念之情轉換悲苦的心。思念雖有悲意,但那樣的悲意是清明的,乃是認識了人生的無常、情愛不能永駐之實相,對自我、對人生、對伴侶的一種悲憫之心。


    釋迦牟尼佛早看清了人間有免不了的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煩惱熾盛,這八苦的來由,歸納起來,就是一個“情”字。有情必然有苦,若能使情成為思念的流水,則苦痛會減輕,愛情不至於使我們窒息。


    我們都是薄地的凡夫,我很喜歡“凡夫”這兩個字,凡夫的“凡”字中間有一顆大心,凡夫之所以永為凡夫,正是多了一顆心,這顆心有如鉛錘,蒙蔽了我們自性的清明,拉墜使我們墮落,若能使凡夫之心有如黃昏時充滿思念的明月,則即使有心,也是無礙了。能以思念之情來轉換情愛失落敗壞的人,就可以以自己為燈,作自己的歸依處,縱是含悲忍淚,也不會失去自己的光明。


    佛陀曾說:“情感是由過去的緣分與今世的憐愛所產生,宛如蓮花是由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所孕育。”是的,過去的緣分是水,今生的憐愛是泥土,然後開出情感的蓮花。


    人的情感如果是蓮花,就不應該有任何的染著。假如我們會思念、懂得思念、珍惜思念,我們的思念就會化成情感蓮花上清明的露水,在清晨或黃昏,閃著眩目的七彩。


    每日黃昏月娘要出來的時候


    加添阮心內的悲哀


    我輕輕地唱起了這《望你早歸》的思念之歌,想像著這流動在山林中的和風,有可能是我們思念的遠方的人輕輕的呼吸,在千山萬水之外,在千年萬歲之後,我們的思念是一枚清楚的戳印,它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失前世的塵緣;它讓我們轉入未來的時空,還帶著今生的記憶。


    引動我們悲意的月亮,如果我們能清明,也會使我們心中的明月在烏雲密布的山水之間升起。


    我想起兩句偈:


    心清水現月


    意定天無雲


    然後我踩下油門,穿過林間的小路,讓風吹過,讓月光膚觸,心中響著夜曲一般小提琴的聲音,琴聲圍繞中還有一盞燈火,我自問著:遠方的人不知聽不聽得見這思念的琴聲?不知看不看得見這光明的燈盞?


    你呢?你聽見了嗎?你看見了嗎?


    道心第一


    當代禪師聖嚴在給弟子開示時,曾提出他自己用來自勉的兩段話:"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這兩段話應用於實際生活裏確是金玉良言。


    聖嚴師生逢動亂中的時代,沒有受過正規的基礎教育,當一般兒童讀小學的年紀,他因為家貧而失學去做童工;一般少年在讀中學的年紀,他因為出家而在上海灘跑殯儀館趕經懺;一般青年在讀大學與研究所的年齡,他因為國家動亂而在行伍裏當兵。等到退伍再度出家時,已年近不惑了。他自感身世飄零,學識不足,始發憤讀書,東渡日本留學,他以超人的毅力在短短的六年間,完成碩士與博士學位,他自謙說是得力於"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兩句話。


    他說:"我在用水之時,每會憶及大陸久旱之歲,以及渡海來台灣時,船上飲水難得之痛苦,便不敢多浪費了。我在受食之時,每能念及抗日戰爭期間,無糖、缺鹽、無米、缺油,乃至火柴難求的日子。我在接受新衣之時,總覺得不敢消受,念及出家時衣單無著,又想到初到台灣時僅有一身衣褲的日子。我在就寢之時,往往自然想到,東京四疊半的蝸居時代。我在日光燈下時,還會勾起山居豆火油燈的情景。這都是由於往昔生中未能惜福培福,所以今生福薄而嚐到了凍餒縮澀之報。"這段話讀來令人動容感慨,我們過去的生活雖不至此,但庶幾近之。可是好像才沒有幾年的時間,我們社會上年輕的"新人類"已不知培福惜福為何物,而中年一代的"新貴族",雖曾有苦難的過去,卻希望用物慾的滿足來做加倍的補償,他們給下一代的教育也沒有"惜福培福"這樣的東西了。兩代如此,三代以下更不用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涼菩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清涼菩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