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喃道:“安西與中原大唐最後的一次聯係嗎?”


    “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大唐安西的結局如何了?安西軍最後的結局是什麽?”


    天道盤點到這裏,唐太宗李世民已經知道,這一期對大唐李氏,以及大唐安西軍,還有郭昕的天道盤點快要結束了。


    但在西域,不管是強大的部族,還是曆史悠久的古國,都可能會有著不同的曆史結局。


    若是說在諸天萬界之下,無數時空當中的帝王,能對大唐安西軍念念不忘的帝王不多。


    起碼,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位。


    畢竟大唐能舉世輝煌,響徹西域,耀眼世界,大唐安西軍是功不可沒,也分不開的。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希望大唐的安西軍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能擁有一個較好的曆史結局。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也知道,天道盤點的主題是意難平,那麽就注定了大唐安西軍的結局是悲壯的。


    雖說,知道大唐安西軍的結局是悲壯的,但唐太宗李世民還是有些不忍心。


    畢竟唐太宗李世民,還是非常喜愛這支為大唐王朝,開疆擴土與戍邊堅守為一體的大唐安西軍的!!!


    ......


    唐玄宗李隆基:“從大唐安西軍能上這天道盤點大榜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的結局會讓後世意難平。”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安西軍在西域為大唐開疆擴土,壯大大唐在西域的威名,為大唐戍守邊疆,治理著西域各大部族與西域各國。”


    “更是為平定大唐的中原禍亂,不遠萬裏回援平叛。”


    “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中原大唐是對不起安西軍的,還有所有遷居進入西域的大唐漢人百姓的。”


    “而這一期天道盤點,盤點了朕晚年的昏聵,以及在安祿山造反叛亂之後,對大唐中原地區所造成的混亂不堪的局勢的盤點。”


    “而其最主要的用意,就是讓朕在這一世裏,改變大唐安西軍與西域的曆史結局吧...!”


    ......


    大唐憲宗界(805)。


    長安:


    唐憲宗李純:“最後一則信息嗎?”


    “從悟空(車奉朝)大師,在貞元六年(790)歸唐算起,到朕登基為帝的今天,已經又過了十五年了。”


    “然而,在天道盤點之中,安西軍的結局,都還沒有被盤點出來。”


    “還是說,此時的安西尚在?”


    安西龜茲城(新疆皮朗村):


    白發蒼蒼的安西軍劉奔歎道:“原來,在悟空大師離開之後,我們後麵又派出去歸唐救援的使者,以及選擇歸唐的百姓,一個都沒有能回到大唐啊?”


    ......


    諸天萬界之下,不同時空與不同時代的帝王與百姓們,在觀看過前兩期的天道盤點之後,都知道,此時已經到了這一期天道盤點的結尾了。


    這一期天道盤點,所盤點與爆出的曆史信息非常多,使眾多帝王與名臣們,都增漲了見識,知道了在華夏中原大地之外,還有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與概念。


    而安西軍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結局,雖然還沒有出來。


    但在不同時空與時代的帝王與百姓,對待安西軍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結局,都有著不同的態度。


    比如一個有誌向,有雄心的帝王,哪一個不想擁有一支強大,既能開疆擴土,又能戍邊堅守,並且一心忠於王朝的戍邊軍隊呢?


    很顯然,這一支在西域將近兩千年內,最後一支為中原漢人戍邊的大唐安西軍,就是這麽一支軍隊。


    始帝皇嬴政:“若是朕能在這一世裏,打通河西走廊,打進西域,那麽朕也要創建一支屬於大秦王朝的安西軍。”


    ......


    隨著天道盤點畫麵,從繁華的大唐長安城,轉場到西域,又轉場到安西的龜茲城時。


    一陣雄偉,氣勢磅礴的大道音律立即響起,同時還有雄大渾厚的天道旁白:


    【滿城盡白發,死不丟陌刀。】


    【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萬裏一孤城,盡是白發兵。】


    【生是漢家人,死亦大唐兵。】


    在大道音律,以及天道旁白的傳播下。


    還有天道鏡頭的從高到低,從遠到近的拉伸,還有從慢再快,再從慢到快的盤旋運鏡之下。


    諸天萬界下的所有人,都能通過天道盤點的畫麵看到,此時的安西龜茲城,不管是城牆上,還是城內,都布滿戰鬥的痕跡。


    此時的城外,更是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吐蕃軍隊。


    而在安西龜茲中,卻是一個個白發蒼蒼的安西老兵。


    ......


    “怎麽全都是白發老兵?”


    “還有這首詩,真是太悲壯了,光是聽詩,就已經能感覺到其中的悲壯與忠勇了!”


    見此一幕,諸天萬界下,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平頭百姓,都說出了這麽一個同樣的疑問。


    “全部都是白發兵啊,怎麽城中的百姓,一個都已經看不到了?”


    在天道鏡頭之下,所有人都能看清楚此時安西龜茲城中的情況......!


    濟南公子辛棄疾:“與睢陽城的悲壯,香積寺的慘烈不同的是,安西龜茲城最後的壯舉,是一種華夏千古曆史中獨有的孤壯。”


    ......


    【元和三年(808),吐蕃人已經成功侵占北庭的西州,安西的焉耆與疏勒,整個西域就僅剩龜茲城了。】


    【然而吐蕃人攻打安西治所龜茲城的時候,吐蕃人多次攻城都遭到了重大失敗,損兵又折將。】


    【而在這一年,吐蕃人再次集結大軍,來攻打龜茲城,其中吐蕃的主將,更為是換了一代又一代。】


    此時的天道盤點畫麵中,白發蒼蒼的被吐蕃人稱為鐵血郡王的郭昕,站在龜茲城的城牆上,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吐蕃大軍。


    那目光似能穿透重重敵陣,直抵往昔的大唐盛世。


    【郭昕想起了少年意氣風發,與同輩將士們並肩操練、共話壯誌的日子。】


    【想起了在香積寺之戰中,給自己留下一生不忘,拖著陌刀,一人一刀獨擋在千萬叛軍前方的神通大將李嗣業李將軍的背景畫麵。】


    【想起了,在香積寺戰場上,那兩萬安西軍在阻擋住數萬大唐東北精銳叛軍的衝鋒與廝殺。】


    也想起了多年來與吐蕃一次次的交鋒,雖艱難卻從未言敗的過往。


    更是想起了遠在中原的故園,那片生養自己的土地,那裏有大唐的錦繡山河與無數百姓的期盼。


    如今,龜茲城早已成為大唐在西域最後的一座城池,而插在龜茲城上的軍旗,更是大唐在西域最後的一麵仍然還飄揚著的旗幟了。


    【郭昕知道,今天將會是大唐在西域,也是安西軍在西域最後的榮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久並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