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鎖命湖[罪檔案係列之一] 作者:鬼古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耐人尋味的,其實是‘墓親人遠’這四個字。”一個聲音從身後飄來,離得遠遠的,並不響亮,卻足以讓那蘭一驚。
而且這是個熟悉的聲音。
她轉過頭,更是吃驚,背後三十米開外,不但立著在三聖宮見過的墨鏡老者,還有另外兩個人。站在最前麵的人和墨鏡老者年齡相仿,瘦如枯竹,穿著無領的短袖棉衫,柱著一根拐杖;另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人,本來身量就高,寬厚肩背挺擺得筆直,酷日下,仍穿著一身黑色西裝,也戴著墨鏡,打著一把遮陽的傘,罩在拄拐老人頭頂上方。
一眼看去,像是一主二仆,拄杖老人是主,唯一不戴墨鏡的人。
拄拐杖的老人開始揮杖、邁步,明顯有腳疾,行路瘸跛。他一邊走,雙眼一邊緊盯著那蘭——不是打量,而是緊盯,想要看穿你前生後世的那種緊盯。
那蘭有過在重刑犯麵前的訓練,這時還是感到了一陣忐忑。
山野荒墳間,麵對三個遊魂般的身影,一雙直勾勾的眼。
“寧小姐,是不是?終於見麵了!”拄杖老人雖然跛足,但似乎轉眼就到了那蘭麵前,伸出枯瘦的一隻手。兩副墨鏡也如影隨形地趕到。
那蘭有些明白其中的奧妙了,伸出手,說:“您是在等寧雨欣?”
老人眼中閃過迷惑。
那蘭緊接著說:“她已經不在了。”
兩人的手一握,有力,稍稍凝了片刻。老人問:“不在?你是說,那種‘不在’的意思?”
那蘭點頭,指著一坡墳塋說:“是的,就是這種‘不在’的意思。她幾天前死了。”現在,是她緊盯著老人的臉。老人的臉上現出更迷惑和震驚的神色,不是裝出來的,因為他的手不自主地輕微抽搐著,心驚的表現。那蘭問:“你們在等她嗎?她的死訊,雖然算不上國家大事,或者娛樂圈的爆炸新聞,至少在江京還是比較轟動的。”
在三聖宮見過麵的老者接過話說:“我們賦閑,生活過得散淡,消息有些落後……也許是該學學上網了。”那蘭猜測,寧雨欣南下的目的,一定是和他們約見,他們沒有在約定時間等到她,但仍盤桓在局裏,等著她的出現。墨鏡老者一直在觀察外來人,尤其青年女子,搭話摸底。
那蘭說:“我是寧雨欣的朋友。她去世得突然,並沒有告訴我你們在等她。”
“你也在查鄺亦慧失蹤的事?”拄杖老人問,目光仍不離那蘭麵容。
“還有寧雨欣被害的事。就在她準備啟程和你們見麵之前,突然被害了……是我,發現了她的屍體。”
三個人的臉上都有被震了震的痕跡。終於,拄杖老人說:“我看,還是找個更適合說話的地方談談吧,我們已經足足等了三天。”
那蘭的確想和他們談談,但還是沒忘了問:“請問你們是誰?”
拄杖老人說:“我姓鄧。”
那蘭心驚,墨鏡老者說:“這位是鄧麒昌先生,如果當年鄺亦慧小姐沒有遇見秦淮,她應該是我們鄧先生的兒媳,我們也沒有太多理由在這個壓抑的地方見麵……寧小姐說不定也不會死去。”
第十三章癡
一見秦淮誤終身,誤的是多少人的終身幸福?
這是那蘭跟著鄧麒昌一行走出鄺氏族墓時,一路上的想法。
巴渝生的介紹還清晰地印在腦中,鄧家和鄺家是世交,鄧麒昌的兒子鄧瀟,和鄺亦慧青梅竹馬,人人都盼著他們成為一對玉人,富二代和富二代的豪華組合。誰知鄺亦慧會突然撕毀婚約,“下嫁”秦淮。不用問,這是對兩家人的打擊。
“小瀟從小到大,隻交往過一個女孩子,就是亦慧。”這是鄧麒昌在茶館落座後,說的第一句話。那蘭跟著鄧麒昌上了他們的林肯車,外人看來可能更像是綁架,但她絲毫沒有這樣的感覺。戴墨鏡的老者是鄧麒昌的老秘書,稱為師爺也完全貼切,名叫樊淵。樊淵說局裏村根本沒有適合交談的地方,就讓司機驅車回縣城,找到了梅江邊華僑城柏麗酒店四樓登雲閣的茶藝館。大概見到那蘭,想起了兒子那段沒頭緒的婚姻,一路上鄧麒昌有些失神,凡事都是樊淵在打理。
那蘭說:“很替公子難過……聽上去,他是個用情的人。”
鄧麒昌將望向窗外的目光收回,又落到那蘭臉上。那蘭真心期望他還是失神點的好。鄧麒昌說:“那小姐冰雪聰明……你的聰慧的樣子,當然,還有容貌,倒是和亦慧有幾分相像。”
那蘭想,這倒不是第一次聽說,看來那位掌舵老闆不是在隨口奉承。她想說,真是幸何如之,又覺得有些假,隻是笑笑。
“所以你也不能怪小瀟對亦慧如此癡迷。”鄧麒昌長嘆一聲,“我們鄧家人……其實不光是我們鄧家,我們客家人,文化裏崇尚的就是用情專一。我和我太太,三十八年的夫妻,感情還很深;老鄺,就是亦慧的父親,和他的太太,也是一輩子夫妻,直到老伴因為亦慧的事傷心逝去,他現在一提到,還會傷心落淚。說難聽點,別人要是在老鄺和我的位置上,像現在這個社會環境,早就亂來一氣了。可是我們,就是守著小小的家,一個老伴,一兩個兒女。
“小瀟一直是個細心的人,從小如此。所以考大學填誌願的時候,特意將所有學校報得和亦慧一模一樣,至少是在一個城市。怕就怕大學四年,天南海北,拉斷了感情。他如願以償,兩個人都考上了江京大學,不在一個係,但在一個校園,可謂完美。誰想到……”
服務員端來了茶,鄧麒昌講到情緒激動處,竟端起茶就喝,被燙得手一哆嗦,抖出了一些在前襟。樊淵忙拿起紙巾擦拭。
“現在的人喜歡嘲笑老傳統裏的信神信鬼,其實我看,當初的鄺亦慧,就是因為鬼迷心竅,喜歡上了那個一文不名的秦淮!”灑出來的茶像是火上澆油,鄧麒昌語帶怨忿。那蘭注意到,“亦慧”變成了“鄺亦慧”,親切轉為隔閡,足見鄺亦慧“變心”造成的傷害。
那蘭想說,一文不名好像不是什麽罪過,但看著鄧麒昌一臉因憤怒而顫抖的老年斑,再次壓了下來。
“小瀟是個沒有什麽架子的孩子,鄺亦慧提出分手,他低聲下氣地求她回心轉意。可是,鄺亦慧連他父親的話都置之腦後,又怎會回頭?她算是鐵了一條心,任憑小瀟怎麽求也無法挽回。大學剛畢業後的那兩年,可憐的小瀟,真是心灰意冷,什麽事都不想做,醫生甚至說他有抑鬱症。”
那蘭心裏發酸,低下頭,感情這個東西,就是如此可愛又可惡。她想起穀伊揚,就那麽瀟瀟灑灑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不帶來一條簡訊。一萬個放心,我不會像鄧瀟那樣求你回心轉意。
忽然,她又轉念。這麽看來,鄧瀟是個癡情種子,失戀後到了抑鬱症的地步,這不正是個作案的動機?鄺亦慧的失蹤,是否和他有關?所謂癡情,有時候和占有欲難劃界限,鄧瀟會不會綁架走了鄺亦慧,正所謂得不到你的心,但要得到你的身?甚至,殺害,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不知多少情殺源自於此。
鄧麒昌又喝了一口茶,說:“當時我和他媽媽,還有他姐姐,都勸他,要走出鄺亦慧的緊箍咒。至少可以這樣想嘛:搞文學的人有幾個靠得住?那秦淮一看就是個花心之輩,鄺亦慧一時蒙心,以她的聰慧,她的高傲,遲早會走出迷沼,到時候你再可以決定,是否要挽回,是否再收留她。
“這說法,理論上行得通,誰又會想到,三年前亦慧突然失蹤,這成為小瀟這病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糙……”
那蘭心頭一緊:“他怎麽了?”
“他瘋了……精神失常了,至少有一陣子,我是這麽感覺的。他或哭或笑,沒有任何規律徵兆,捧著亦慧以前送他的小禮品,手錶、棒球帽什麽的,發呆,一呆就是幾個鍾頭。他姐姐帶著他,廣州、深圳、江京的醫生都去看過,沒有什麽定論,他時好時壞,足足有一年,才漸漸恢復,當然,也隻能說,恢復成……比較正常。”
鄧麒昌又長嘆一聲,半晌無語,眼角濕潤。那蘭也沉默,她深深同情著鄧瀟,卻又想著千百個“如果”。如果鄺亦慧的失蹤真的是鄧瀟所為,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表現?演戲在人前,擺脫嫌疑?如果他真的下手殺害了鄺亦慧,是內心懼怕、後悔又不敢外露的表現?靠對自己的折磨懺悔罪孽?這些從心理學上都能說得過去。
可是,一個優秀的心理醫生,隻能通過和病人的直接接觸,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第三方的描述難免會有偏差和偏見。
“他在哪裏?”那蘭突然問。
“啊?”鄧麒昌一時沒明白那蘭的問題。
“令郎……鄧瀟,他現在在哪裏?”
“我不知道。”鄧麒昌的聲音有些冷,也有些無奈。
那蘭忽然覺得,鄧麒昌說的一切,可信度在飛快地消失。“您……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或者說,知道得不確切。這兩年,他情緒相對穩定了,我認為,走出那段感情陰影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投身事業,所以很自然地希望他能幫我逐漸開始打理公司的業務——過去兩年裏,各地的房市都火爆,建材業也火爆,但競爭更激烈,沒有得力的人才,隨時都會落敗。”
可是,一個連精神都不太穩定的年輕人,能算得上得力的人才嗎?
樊淵仿佛猜出那蘭的疑問,說:“小瀟學的是工商管理,學業出色不說,後來在外企工作兩年,更是出類拔萃,這個絕不是自吹,他的管理能力,足以將鄧氏集團發揚光大。”
那蘭說:“他不願意?”
“他說他需要時間,需要平靜的生活,他說他沒有心思。”鄧麒昌說,“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們因為這件事,有了隔閡,說是關係僵化也可以。我對他疼愛慣了,他再不聽話,我也絕不會提到斷絕父子關係這樣絕情的話,隻好聽之任之。他說他一直在散心,雲遊四方,每隔十天半個月,他會給他媽媽打個電話,前一次是從雲南滇池打來,上一回又是從浙江杭州打來,所以他此刻在哪兒,我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當然,也許明天他又會一個電話打過來,我們至少會知道他此刻在什麽地方。”
那蘭想的是,鄧瀟到底在幹什麽?
而且這是個熟悉的聲音。
她轉過頭,更是吃驚,背後三十米開外,不但立著在三聖宮見過的墨鏡老者,還有另外兩個人。站在最前麵的人和墨鏡老者年齡相仿,瘦如枯竹,穿著無領的短袖棉衫,柱著一根拐杖;另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人,本來身量就高,寬厚肩背挺擺得筆直,酷日下,仍穿著一身黑色西裝,也戴著墨鏡,打著一把遮陽的傘,罩在拄拐老人頭頂上方。
一眼看去,像是一主二仆,拄杖老人是主,唯一不戴墨鏡的人。
拄拐杖的老人開始揮杖、邁步,明顯有腳疾,行路瘸跛。他一邊走,雙眼一邊緊盯著那蘭——不是打量,而是緊盯,想要看穿你前生後世的那種緊盯。
那蘭有過在重刑犯麵前的訓練,這時還是感到了一陣忐忑。
山野荒墳間,麵對三個遊魂般的身影,一雙直勾勾的眼。
“寧小姐,是不是?終於見麵了!”拄杖老人雖然跛足,但似乎轉眼就到了那蘭麵前,伸出枯瘦的一隻手。兩副墨鏡也如影隨形地趕到。
那蘭有些明白其中的奧妙了,伸出手,說:“您是在等寧雨欣?”
老人眼中閃過迷惑。
那蘭緊接著說:“她已經不在了。”
兩人的手一握,有力,稍稍凝了片刻。老人問:“不在?你是說,那種‘不在’的意思?”
那蘭點頭,指著一坡墳塋說:“是的,就是這種‘不在’的意思。她幾天前死了。”現在,是她緊盯著老人的臉。老人的臉上現出更迷惑和震驚的神色,不是裝出來的,因為他的手不自主地輕微抽搐著,心驚的表現。那蘭問:“你們在等她嗎?她的死訊,雖然算不上國家大事,或者娛樂圈的爆炸新聞,至少在江京還是比較轟動的。”
在三聖宮見過麵的老者接過話說:“我們賦閑,生活過得散淡,消息有些落後……也許是該學學上網了。”那蘭猜測,寧雨欣南下的目的,一定是和他們約見,他們沒有在約定時間等到她,但仍盤桓在局裏,等著她的出現。墨鏡老者一直在觀察外來人,尤其青年女子,搭話摸底。
那蘭說:“我是寧雨欣的朋友。她去世得突然,並沒有告訴我你們在等她。”
“你也在查鄺亦慧失蹤的事?”拄杖老人問,目光仍不離那蘭麵容。
“還有寧雨欣被害的事。就在她準備啟程和你們見麵之前,突然被害了……是我,發現了她的屍體。”
三個人的臉上都有被震了震的痕跡。終於,拄杖老人說:“我看,還是找個更適合說話的地方談談吧,我們已經足足等了三天。”
那蘭的確想和他們談談,但還是沒忘了問:“請問你們是誰?”
拄杖老人說:“我姓鄧。”
那蘭心驚,墨鏡老者說:“這位是鄧麒昌先生,如果當年鄺亦慧小姐沒有遇見秦淮,她應該是我們鄧先生的兒媳,我們也沒有太多理由在這個壓抑的地方見麵……寧小姐說不定也不會死去。”
第十三章癡
一見秦淮誤終身,誤的是多少人的終身幸福?
這是那蘭跟著鄧麒昌一行走出鄺氏族墓時,一路上的想法。
巴渝生的介紹還清晰地印在腦中,鄧家和鄺家是世交,鄧麒昌的兒子鄧瀟,和鄺亦慧青梅竹馬,人人都盼著他們成為一對玉人,富二代和富二代的豪華組合。誰知鄺亦慧會突然撕毀婚約,“下嫁”秦淮。不用問,這是對兩家人的打擊。
“小瀟從小到大,隻交往過一個女孩子,就是亦慧。”這是鄧麒昌在茶館落座後,說的第一句話。那蘭跟著鄧麒昌上了他們的林肯車,外人看來可能更像是綁架,但她絲毫沒有這樣的感覺。戴墨鏡的老者是鄧麒昌的老秘書,稱為師爺也完全貼切,名叫樊淵。樊淵說局裏村根本沒有適合交談的地方,就讓司機驅車回縣城,找到了梅江邊華僑城柏麗酒店四樓登雲閣的茶藝館。大概見到那蘭,想起了兒子那段沒頭緒的婚姻,一路上鄧麒昌有些失神,凡事都是樊淵在打理。
那蘭說:“很替公子難過……聽上去,他是個用情的人。”
鄧麒昌將望向窗外的目光收回,又落到那蘭臉上。那蘭真心期望他還是失神點的好。鄧麒昌說:“那小姐冰雪聰明……你的聰慧的樣子,當然,還有容貌,倒是和亦慧有幾分相像。”
那蘭想,這倒不是第一次聽說,看來那位掌舵老闆不是在隨口奉承。她想說,真是幸何如之,又覺得有些假,隻是笑笑。
“所以你也不能怪小瀟對亦慧如此癡迷。”鄧麒昌長嘆一聲,“我們鄧家人……其實不光是我們鄧家,我們客家人,文化裏崇尚的就是用情專一。我和我太太,三十八年的夫妻,感情還很深;老鄺,就是亦慧的父親,和他的太太,也是一輩子夫妻,直到老伴因為亦慧的事傷心逝去,他現在一提到,還會傷心落淚。說難聽點,別人要是在老鄺和我的位置上,像現在這個社會環境,早就亂來一氣了。可是我們,就是守著小小的家,一個老伴,一兩個兒女。
“小瀟一直是個細心的人,從小如此。所以考大學填誌願的時候,特意將所有學校報得和亦慧一模一樣,至少是在一個城市。怕就怕大學四年,天南海北,拉斷了感情。他如願以償,兩個人都考上了江京大學,不在一個係,但在一個校園,可謂完美。誰想到……”
服務員端來了茶,鄧麒昌講到情緒激動處,竟端起茶就喝,被燙得手一哆嗦,抖出了一些在前襟。樊淵忙拿起紙巾擦拭。
“現在的人喜歡嘲笑老傳統裏的信神信鬼,其實我看,當初的鄺亦慧,就是因為鬼迷心竅,喜歡上了那個一文不名的秦淮!”灑出來的茶像是火上澆油,鄧麒昌語帶怨忿。那蘭注意到,“亦慧”變成了“鄺亦慧”,親切轉為隔閡,足見鄺亦慧“變心”造成的傷害。
那蘭想說,一文不名好像不是什麽罪過,但看著鄧麒昌一臉因憤怒而顫抖的老年斑,再次壓了下來。
“小瀟是個沒有什麽架子的孩子,鄺亦慧提出分手,他低聲下氣地求她回心轉意。可是,鄺亦慧連他父親的話都置之腦後,又怎會回頭?她算是鐵了一條心,任憑小瀟怎麽求也無法挽回。大學剛畢業後的那兩年,可憐的小瀟,真是心灰意冷,什麽事都不想做,醫生甚至說他有抑鬱症。”
那蘭心裏發酸,低下頭,感情這個東西,就是如此可愛又可惡。她想起穀伊揚,就那麽瀟瀟灑灑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不帶來一條簡訊。一萬個放心,我不會像鄧瀟那樣求你回心轉意。
忽然,她又轉念。這麽看來,鄧瀟是個癡情種子,失戀後到了抑鬱症的地步,這不正是個作案的動機?鄺亦慧的失蹤,是否和他有關?所謂癡情,有時候和占有欲難劃界限,鄧瀟會不會綁架走了鄺亦慧,正所謂得不到你的心,但要得到你的身?甚至,殺害,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不知多少情殺源自於此。
鄧麒昌又喝了一口茶,說:“當時我和他媽媽,還有他姐姐,都勸他,要走出鄺亦慧的緊箍咒。至少可以這樣想嘛:搞文學的人有幾個靠得住?那秦淮一看就是個花心之輩,鄺亦慧一時蒙心,以她的聰慧,她的高傲,遲早會走出迷沼,到時候你再可以決定,是否要挽回,是否再收留她。
“這說法,理論上行得通,誰又會想到,三年前亦慧突然失蹤,這成為小瀟這病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糙……”
那蘭心頭一緊:“他怎麽了?”
“他瘋了……精神失常了,至少有一陣子,我是這麽感覺的。他或哭或笑,沒有任何規律徵兆,捧著亦慧以前送他的小禮品,手錶、棒球帽什麽的,發呆,一呆就是幾個鍾頭。他姐姐帶著他,廣州、深圳、江京的醫生都去看過,沒有什麽定論,他時好時壞,足足有一年,才漸漸恢復,當然,也隻能說,恢復成……比較正常。”
鄧麒昌又長嘆一聲,半晌無語,眼角濕潤。那蘭也沉默,她深深同情著鄧瀟,卻又想著千百個“如果”。如果鄺亦慧的失蹤真的是鄧瀟所為,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表現?演戲在人前,擺脫嫌疑?如果他真的下手殺害了鄺亦慧,是內心懼怕、後悔又不敢外露的表現?靠對自己的折磨懺悔罪孽?這些從心理學上都能說得過去。
可是,一個優秀的心理醫生,隻能通過和病人的直接接觸,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第三方的描述難免會有偏差和偏見。
“他在哪裏?”那蘭突然問。
“啊?”鄧麒昌一時沒明白那蘭的問題。
“令郎……鄧瀟,他現在在哪裏?”
“我不知道。”鄧麒昌的聲音有些冷,也有些無奈。
那蘭忽然覺得,鄧麒昌說的一切,可信度在飛快地消失。“您……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或者說,知道得不確切。這兩年,他情緒相對穩定了,我認為,走出那段感情陰影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投身事業,所以很自然地希望他能幫我逐漸開始打理公司的業務——過去兩年裏,各地的房市都火爆,建材業也火爆,但競爭更激烈,沒有得力的人才,隨時都會落敗。”
可是,一個連精神都不太穩定的年輕人,能算得上得力的人才嗎?
樊淵仿佛猜出那蘭的疑問,說:“小瀟學的是工商管理,學業出色不說,後來在外企工作兩年,更是出類拔萃,這個絕不是自吹,他的管理能力,足以將鄧氏集團發揚光大。”
那蘭說:“他不願意?”
“他說他需要時間,需要平靜的生活,他說他沒有心思。”鄧麒昌說,“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們因為這件事,有了隔閡,說是關係僵化也可以。我對他疼愛慣了,他再不聽話,我也絕不會提到斷絕父子關係這樣絕情的話,隻好聽之任之。他說他一直在散心,雲遊四方,每隔十天半個月,他會給他媽媽打個電話,前一次是從雲南滇池打來,上一回又是從浙江杭州打來,所以他此刻在哪兒,我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當然,也許明天他又會一個電話打過來,我們至少會知道他此刻在什麽地方。”
那蘭想的是,鄧瀟到底在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