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對此表示反對,聯合委員會先後開了兩次會,意昆終於沒有取得一致就結束了。


    南韓舉行了“立法議員”的選舉——立法議會充當美國軍政當局的諮詢機構——九十名議員中有四十五人都是由美國軍政當局任命的官選議員,這就是向成立南韓獨立政府發展的雛型。


    一九四七年九月,美國向聯合國大會第二屆大會提出了審議朝鮮問題的提案,堅決拒絕與駐北韓的蘇聯舉行談判。聯合國不顧蘇聯的反對,通過了美國提案,決定派遣“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在其監督下舉行“大選”。


    另一方麵,在北韓,北韓勞動黨中央局成為實現全朝鮮和平統一的主要組織。鑑於南韓的特殊情況,黨中央設在北韓。又召集其他人民委員會,成立了“北韓臨時人民委員會”,金日成就任委員長。一九四八年二月,北韓人民會議決定建立人民軍。


    在南韓,任何批評和違抗都是不允許的。一九四六年十月,以大丘為中心的大規模的人民抵抗運動席捲了全南韓,參加抗議的人達二百萬以上,美國出動空軍和機械化部隊進行鎮壓。當時,有三百人被打死,三千六百人下落不明,被逮捕投入監獄者達一萬五千人。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李承晚赴美洽商在南韓單獨成立政府。這時,許多反對美國軍政當局的團體被解散,被投入南韓監獄服刑的達二萬六千四百人。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在漢城舉行了“大韓民國”建國典禮,李承晚就任大總統,麥克阿瑟也參加了儀式。在這以前,四月間,決定由“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監督南韓的單獨選舉。人民反對單獨選舉,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二月七日,南韓的總工會所屬的工人毅然舉行總罷工,連續進行了三天的大規模鬥爭,有二百萬人參加。從三月三十日起開始登記選民,誰拒絕登記,警察和恐怖分子就闖進他家去毆打,私刑和縱火事件層出不窮。在濟州島,兩萬居民起義,反抗鎮壓,十五所警察署當中有十四所遭到人民武裝隊的襲擊。“南韓所有的丘陵和山嶽地帶都有遊擊隊展開活動,夜夜放狼煙示威。”八月二十四日,簽訂“韓美臨時軍事協定”。十月一日又簽訂了“韓美經濟援助協定”,它的實質與日美行政協定相同,內容是:美國握有韓國軍隊的指揮權,美國可以在南韓留駐到它認為不必要的日子為止。凡是美軍認為在共同防禦上需要占用的韓國地區,都可以占用。


    李承晚政府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製訂了“國家保安法”。它相當於日本的“治安維持法”(一九二五年日本法西斯政府為鎮壓共產主義運動而製定的法律,日本投降後取消。——譯者注),而且苛刻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另一方麵,“暴動”始終沒有停止。被派去鎮壓濟州島起義的第十四連,在麗水、順天一帶發動起義,以山嶽地帶為中心,擴大了遊擊隊活動。到一九四九年三月,遊擊隊活動的範圍遍及南韓八道十二市一百三十一郡中的八道三市七十八郡。


    一九五〇年五月三十日舉行第二次“選舉”,李承晚迫使反李承晚派的六十六名候選人退出競選,並且根據“國家保安法”逮捕了為他們從事競選活動的二百二十人。盡管如此,二百一十個議席中,李承晚派隻獲得了四十八席。由於李承晚實行獨裁而給他的政權造成危機,正麵臨著最後的時刻。不久,三八線上就爆發了戰爭。“他們(指李承晚傀儡政府。——譯者注)是企圖憑藉挑起戰爭來苟延殘喘的。”(樸慶植、薑在彥:《朝鮮的歷史》)


    與南韓的這些記載相反,北韓方麵在金日成的領導下,一步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事工業建設。北韓關於這方麵的記載是用更加美好的詞句寫下來的,但是平心而論,那與實際情況也大致不差。因為在北韓是看不到南韓那樣的罷工、暴動和暗殺事件的。頂多是聽到人宣傳由於重工業建設,一般農民有些“不滿”而已。關於北韓方麵,是得不到南韓那樣漆黑一團的印象的。


    由於篇幅關係,上麵隻是把南韓的情況大略概述了一下。總之,韓戰爆發的前夕,李承晚政府已經走入絕境,處於非找到一條奇蹟般的活路不可的狀態。這是不容否認的。


    八


    再回過頭來談談韓戰。開戰僅僅三天之後的六月二十八日,北韓軍隊已經占領了漢城,七月三日強渡漢江,四日攻下水原,以排山倒海之勢在中部攻下了春川;在東部拿下了三陟。


    另一方麵,美國政府在開戰的第二天(二十六日)就命令麥克阿瑟將儲存在日本的美軍武器提供給韓國使用;美國國會還決定追加五千萬美元的對韓援助。二十七日,在漢城以南的水原成立了美軍前線指揮所。二十九日,麥克阿瑟親赴前線指揮。三十日,由日本出發的美軍先遣部隊急速開往前線。七月二日,廸安少將被任命為派遣到朝鮮的美軍總司令。五日,美軍就在大田以北地區同北韓軍發生了衝突。當時,美軍被認為是強大無敵的。但是七月五日雙方在烏山初次交鋒,僅僅一天,美軍就慘敗潰退。


    北韓外務相向聯合國發出了譴責美國的聲明: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可靠的情報,在一九五〇年六月中旬就已經獲悉對北韓的武裝進攻即將開始。因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預先採取各種對策,以便擊退李承晚軍隊的進犯。


    “李承晚集團及其美國主子由於確信‘很容易就可以取得勝利’而作了錯誤的估計。對於李承晚軍的進犯,人民軍當即予以毀滅性的打擊。美帝國主義者看到自己在朝鮮的爪牙這麽快就完全敗退下來,就假借既成事實的名義,盜用聯合國的旗幟,公然對朝鮮人民進行武裝幹涉。”


    十三日,美軍迎來具有“坦克戰能手”之稱的瓦克中將,增援的一五五毫米大炮也運到了朝鮮,再一次揭開了美朝決戰的序幕。錦江南岸一線被稱作開戰以來美韓軍最堅固的防禦陣地,但是北韓軍隊在七月十六日一舉渡河,美軍又向大田方麵敗退。


    老實說,在戰爭的最初階段,北韓軍隊以破竹之勢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士氣旺盛,鬥誌昂揚。此外,在火力配備和軍隊編製上,他們也比南韓軍隊要優越得多。比方說,美軍的二。五寸口徑反坦克炮就打不穿北韓軍隊的t—43型坦克的裝甲。從炮擊力這一點來說,美韓軍隊的主力使用的是一〇五毫米炮,北韓軍隊的主力使用的則是一五五毫米炮。有人評論說,南韓的兵力遠不如北韓,但是南韓方麵的彈藥和小型武器大概要比北韓充實得多。當時,北韓方麵還沒有火箭炮。再說,南韓方麵汽車多得要命,美軍又偏重空軍,地麵部隊也似乎配備了過多的機械化重裝備。空軍方麵,美軍的主力是噴氣式戰鬥機,這是時速九百三十公裏的高速飛機;而北韓軍隊則使用時速三百十一公裏的雅克型螺旋槳飛機應戰。雙方飛機在速度上的差距,反而使美軍感到速度太快的困難,慌忙又把v—51、f—52等型速度較慢的舊式螺旋槳飛機拖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本的黑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鬆本清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鬆本清張並收藏日本的黑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