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將頭埋低了一些:「回殿下,今日城西清道,迎大皇子出街。」
「不是說了不能因為私慾擾了公處秩序嗎?」
方故煬抬眼朝城西方向眺望,「去解封。」
「是。」
「還有那些三五一隊的,扮灶公婆,執竹枝噪於門庭乞錢的乞兒,各賞些錢去罷。」
「是。」
出府不過一柱香的工夫,方故煬卻有些倦了。
第8章 第六章
第六章
冬至後又匆匆過了些時日,人間迎來臘日。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皇城內各大宅院府邸已開始上下忙碌,家裏的少爺小姐們自然是閑了下來。
衛相要求衛驚鴻留府打理事宜,而常府將軍身體抱恙,兄妹倆也隻得留下來幫著府內上下安排指揮。
扶笑則是因為天天往外邊兒跑,過年時日得陪伴家人,被扶禦醫捉回家去,看陰陽五行,觀肺腑經絡。
還好她從小悟性高有天賦,學醫這方麵未曾吃什麽苦頭,倒也是樂得其中。
方故煬要被關在宮裏陪著父皇和皇妹吃團圓宴,大年初一還要朝拜,便差人把淮宵送去常府過年。
相較平素日日鬧騰的太子府,這時便冷清了下來。而偌大的皇宮,開始叫停了處理公事,四處紮起燈籠紅綢。
悲喜霜雪,清寒入骨。
往昔九重帝宮萬古俱冷,現如今,也到有了一股市井情味。
民間家家戶戶石臼舂米,疏浚溝渠,打掃六閭庭院。
街邊的店鋪也支起帳來,店家拿著撣子拂去塵垢。
有人沿街叫賣零嘴小吃,挑起的擔子裏掀開布來還能見著臘八蒜。
或是山藥豆、海棠果蘸冰糖製成的糖葫蘆,脆甜而涼。
街邊也有人擺著露天攤,放置兩鍋,一鍋煎炸油糍蛋散,一鍋沸水煮著湯圓。
那會兒湯圓才流傳開來,辱糖圓子、山藥圓子和金桔水團的味兒傳遍了皇城大街小巷。
除夕那天,方故煬進了宮。淮宵在被送去常府的路上,坐著馬車,挑了簾子往外看,心生嚮往。
往年年紀還小,皇帝會準太子帶他入宮過年,今年就沒允下來,這麽說來,他還是第一次在熱鬧時節來到街上。
他眼瞟到那些吃食,花餳米餌,蜜餞蘇酪,好不誘人。
可惜馬車匆匆過了街市,便朝著常府的方向去了。
淮宵心想,若是常盡或常初得了空,定要邀他倆來嚐嚐。
晚上皇城內外都燃了焰火,一時間煙影縱橫,星輝落滿。
從淮宵這角度往了去,依稀能辨出皇宮的上方星光。
子夜前後,常府開始祭祖。
常盡點了香紙蠟燭,將常老將軍扶至屋中軟椅之上。
因常夫人早早去世,常將軍又未納妾,家中人丁不旺,便隻率了常盡常初行叩祭禮。
常老將軍跪在最前金線曇花錦墊之上,平日嬉鬧成性的兄妹倆也乖乖跪著,聽父親逐項稟報常家一年以來的種種。
常盡聽父親提到婚配嫁娶時,低聲道:「長子常盡未曾婚配,不知心上是否已有哪家閨秀。」
這話剛落,常初沒忍住偷笑了一聲,就被父親給捕捉到了。
於是,常將軍瞥了一眼身後埋著頭的兒子,嗓音洪亮了一些:「似是有了。那,願我兒冠歲之前,能為常家育兒添丁。」
常將軍片刻又說:「長女常初未許婚嫁,願日後得一如意郎君,門當戶對,衣食無憂。」
常初這回笑不出來了,沒作聲。
常盡倒沒理會到妹妹那邊,聽完父親那句「似是有了」,身上像是積蓄了一股力量。
等到了他叩首祈福,祈禱家庭和睦,父親安康之後,還保佑了方故煬順利登基。
要睜眼之時,他又在心裏悄悄道了一句:「我願梳她百發,行合巹之禮。」
祭祖完後,新舊年分野之時,開始接神。
本應該家中最長者主持,但考慮到父親身體不宜久站,又畏風寒,常盡便主動接了這擔子。
行至天地桌前,憑著往年記憶想是要接何神,神從何方來,想來好半天想不起,後麵常初看他沒動靜,猜到是什麽狀況,搓了搓冰涼的小手。
她又是個極為聰穎的,開口就道:「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怎麽,怎麽太歲神,也西南?」
常盡看了眼倚在門邊,端著一盤芸豆卷,搖頭帶笑的淮宵,常盡無奈極了,白了常初一眼,笑罵她:「笨蛋。」
接來各路神仙後,府內眾人皆以肅容,立於天地桌前,常盡身後。
待香燭燃罷,再伏身跪下,以頭著地。
禮畢,常盡將神像與元寶錠取下,輕輕放入天地桌邊錢糧盆內,與芝麻秸同燒。
那邊淮宵已一個人吃完一整盤芸豆卷了,思緒開始飄飄。
麵容被燭光映著,有些隱隱綽綽。
他閉上眼,似是已看到太子端坐於自己的黃花梨石心方桌前,用玉筷戳著他最喜食的荷包蟹肉,也是思緒飄飄。
接神之後,常盡吩咐下人將芝麻秸鋪在中院,牽著妹妹,叫來淮宵,在上麵行走,那下腳聲劈啪作響。
見淮宵一臉疑惑,常盡笑道:「你往年都同故煬進宮,那宮內自是沒有這等習俗。」
接著向他解釋:「這叫踩歲,寓意是望在新春,驅除邪崇。」
淮宵明了,點點頭,手中又是一碟可口的海棠蘇,抬手夾了一隻給餵到常初嘴裏。
常初邊笑邊逗常盡,後者叫嚷著讓淮宵也給自己餵一隻。
這邊還沒鬧玩,府門前就悠悠停了輛華貴馬車。
府內侍衛急急上報,半跪抱拳道:「啟稟少爺,門口有人求見淮宵公子。」
說罷又壓低了聲音:「看馬車裝飾,應是宮裏的人。」
常盡點點頭:「知道了,退下吧。」
說完正要朝淮宵做跟上的姿勢,淮宵卻已急得先行數步。
他未裹厚衣,常盡接過下人遞來的鶴氅,在後麵追著給他披上。
雪已停了,府門前寒燈慵翦,青夜不眠。
淮宵站在階上,宮人還挑著八角宮燈,從車上搬下一個臂長的木箱來。
「常公子,常小姐,淮宵公子,」
那宮人行禮後起了身來,「太子吩咐轉交給淮宵公子的物件,小的已帶到,先行告退了。」
淮宵拍了拍那木盒子,笑道:「辛苦了。新年到了,祝你四季如意。」
宮人愣了一會兒,又行了個禮,道:「小的謝過淮公子。」
馬車行遠,在雪地上壓了深深淺淺的痕跡。
淮宵轉背就打開了木盒,那木盒上還印著皇宮的火漆。
他借著燈光,看清了裏麵是一捆爆竹,旁邊有一張疊起的紙條:
「聞說城外西山有疫魃,犯之令人寒熱。宮中賜青竹,於常府燃此,可避災病。」
往紙條末端看,見最下麵有倆雋逸小字。
「念汝。」
木盒裏麵,還躺了幾顆祭灶時給小孩兒發的飴糖,以求天降好事。
淮宵拿出那幾顆飴糖,竟是心頭一熱。
「不是說了不能因為私慾擾了公處秩序嗎?」
方故煬抬眼朝城西方向眺望,「去解封。」
「是。」
「還有那些三五一隊的,扮灶公婆,執竹枝噪於門庭乞錢的乞兒,各賞些錢去罷。」
「是。」
出府不過一柱香的工夫,方故煬卻有些倦了。
第8章 第六章
第六章
冬至後又匆匆過了些時日,人間迎來臘日。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皇城內各大宅院府邸已開始上下忙碌,家裏的少爺小姐們自然是閑了下來。
衛相要求衛驚鴻留府打理事宜,而常府將軍身體抱恙,兄妹倆也隻得留下來幫著府內上下安排指揮。
扶笑則是因為天天往外邊兒跑,過年時日得陪伴家人,被扶禦醫捉回家去,看陰陽五行,觀肺腑經絡。
還好她從小悟性高有天賦,學醫這方麵未曾吃什麽苦頭,倒也是樂得其中。
方故煬要被關在宮裏陪著父皇和皇妹吃團圓宴,大年初一還要朝拜,便差人把淮宵送去常府過年。
相較平素日日鬧騰的太子府,這時便冷清了下來。而偌大的皇宮,開始叫停了處理公事,四處紮起燈籠紅綢。
悲喜霜雪,清寒入骨。
往昔九重帝宮萬古俱冷,現如今,也到有了一股市井情味。
民間家家戶戶石臼舂米,疏浚溝渠,打掃六閭庭院。
街邊的店鋪也支起帳來,店家拿著撣子拂去塵垢。
有人沿街叫賣零嘴小吃,挑起的擔子裏掀開布來還能見著臘八蒜。
或是山藥豆、海棠果蘸冰糖製成的糖葫蘆,脆甜而涼。
街邊也有人擺著露天攤,放置兩鍋,一鍋煎炸油糍蛋散,一鍋沸水煮著湯圓。
那會兒湯圓才流傳開來,辱糖圓子、山藥圓子和金桔水團的味兒傳遍了皇城大街小巷。
除夕那天,方故煬進了宮。淮宵在被送去常府的路上,坐著馬車,挑了簾子往外看,心生嚮往。
往年年紀還小,皇帝會準太子帶他入宮過年,今年就沒允下來,這麽說來,他還是第一次在熱鬧時節來到街上。
他眼瞟到那些吃食,花餳米餌,蜜餞蘇酪,好不誘人。
可惜馬車匆匆過了街市,便朝著常府的方向去了。
淮宵心想,若是常盡或常初得了空,定要邀他倆來嚐嚐。
晚上皇城內外都燃了焰火,一時間煙影縱橫,星輝落滿。
從淮宵這角度往了去,依稀能辨出皇宮的上方星光。
子夜前後,常府開始祭祖。
常盡點了香紙蠟燭,將常老將軍扶至屋中軟椅之上。
因常夫人早早去世,常將軍又未納妾,家中人丁不旺,便隻率了常盡常初行叩祭禮。
常老將軍跪在最前金線曇花錦墊之上,平日嬉鬧成性的兄妹倆也乖乖跪著,聽父親逐項稟報常家一年以來的種種。
常盡聽父親提到婚配嫁娶時,低聲道:「長子常盡未曾婚配,不知心上是否已有哪家閨秀。」
這話剛落,常初沒忍住偷笑了一聲,就被父親給捕捉到了。
於是,常將軍瞥了一眼身後埋著頭的兒子,嗓音洪亮了一些:「似是有了。那,願我兒冠歲之前,能為常家育兒添丁。」
常將軍片刻又說:「長女常初未許婚嫁,願日後得一如意郎君,門當戶對,衣食無憂。」
常初這回笑不出來了,沒作聲。
常盡倒沒理會到妹妹那邊,聽完父親那句「似是有了」,身上像是積蓄了一股力量。
等到了他叩首祈福,祈禱家庭和睦,父親安康之後,還保佑了方故煬順利登基。
要睜眼之時,他又在心裏悄悄道了一句:「我願梳她百發,行合巹之禮。」
祭祖完後,新舊年分野之時,開始接神。
本應該家中最長者主持,但考慮到父親身體不宜久站,又畏風寒,常盡便主動接了這擔子。
行至天地桌前,憑著往年記憶想是要接何神,神從何方來,想來好半天想不起,後麵常初看他沒動靜,猜到是什麽狀況,搓了搓冰涼的小手。
她又是個極為聰穎的,開口就道:「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怎麽,怎麽太歲神,也西南?」
常盡看了眼倚在門邊,端著一盤芸豆卷,搖頭帶笑的淮宵,常盡無奈極了,白了常初一眼,笑罵她:「笨蛋。」
接來各路神仙後,府內眾人皆以肅容,立於天地桌前,常盡身後。
待香燭燃罷,再伏身跪下,以頭著地。
禮畢,常盡將神像與元寶錠取下,輕輕放入天地桌邊錢糧盆內,與芝麻秸同燒。
那邊淮宵已一個人吃完一整盤芸豆卷了,思緒開始飄飄。
麵容被燭光映著,有些隱隱綽綽。
他閉上眼,似是已看到太子端坐於自己的黃花梨石心方桌前,用玉筷戳著他最喜食的荷包蟹肉,也是思緒飄飄。
接神之後,常盡吩咐下人將芝麻秸鋪在中院,牽著妹妹,叫來淮宵,在上麵行走,那下腳聲劈啪作響。
見淮宵一臉疑惑,常盡笑道:「你往年都同故煬進宮,那宮內自是沒有這等習俗。」
接著向他解釋:「這叫踩歲,寓意是望在新春,驅除邪崇。」
淮宵明了,點點頭,手中又是一碟可口的海棠蘇,抬手夾了一隻給餵到常初嘴裏。
常初邊笑邊逗常盡,後者叫嚷著讓淮宵也給自己餵一隻。
這邊還沒鬧玩,府門前就悠悠停了輛華貴馬車。
府內侍衛急急上報,半跪抱拳道:「啟稟少爺,門口有人求見淮宵公子。」
說罷又壓低了聲音:「看馬車裝飾,應是宮裏的人。」
常盡點點頭:「知道了,退下吧。」
說完正要朝淮宵做跟上的姿勢,淮宵卻已急得先行數步。
他未裹厚衣,常盡接過下人遞來的鶴氅,在後麵追著給他披上。
雪已停了,府門前寒燈慵翦,青夜不眠。
淮宵站在階上,宮人還挑著八角宮燈,從車上搬下一個臂長的木箱來。
「常公子,常小姐,淮宵公子,」
那宮人行禮後起了身來,「太子吩咐轉交給淮宵公子的物件,小的已帶到,先行告退了。」
淮宵拍了拍那木盒子,笑道:「辛苦了。新年到了,祝你四季如意。」
宮人愣了一會兒,又行了個禮,道:「小的謝過淮公子。」
馬車行遠,在雪地上壓了深深淺淺的痕跡。
淮宵轉背就打開了木盒,那木盒上還印著皇宮的火漆。
他借著燈光,看清了裏麵是一捆爆竹,旁邊有一張疊起的紙條:
「聞說城外西山有疫魃,犯之令人寒熱。宮中賜青竹,於常府燃此,可避災病。」
往紙條末端看,見最下麵有倆雋逸小字。
「念汝。」
木盒裏麵,還躺了幾顆祭灶時給小孩兒發的飴糖,以求天降好事。
淮宵拿出那幾顆飴糖,竟是心頭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