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天下數十國局勢紛亂,大裕雖是地域遼闊,但自身國力減弱,便在各國進行吞併戰爭時選擇了沉默。
導致了後來天下各國國力飛漲,而大裕如籠中之獸,被五個麵積較小的國家困於其中,看他們屢次壓境試探,自己卻進退不得。
這次,是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
方故煬被熱得手心有些薄汗,心下已掠過了無數思慮,臉上卻是一派穩重。
少言寡語已在多年來養成了習性,這次皇帝仍未要他表態。
「朕以為,當下此事為國中之重,需從長計議。」
聽罷父皇之言,稍作思索,太子正要開口,就看到站在自己身邊的大皇兄,收起了鷹隼捕獵一般的眼神,搶在他之前說了話。
「父皇,兒臣認為,當下局勢緊張,必與二國一決雌雄。西雲數次來擾我朝,又剛經歷了吞併百戰,國力大減,應當駐兵遺棠,出兵西雲,與之抗衡!」
大皇子方故燃一番話畢,席間如投入石子,激起千浪,低語聲連連。
皇帝右手拇指上的翡翠扳指被取下來把玩了會兒,又抬起頭,渾濁的眼裏she出厲光,掃過群臣,眾人頃刻噤聲。
「我兒所言不假。」
他眼神投向太子,問道:「太子怎麽看?」
得了指令,方故煬側過身子,朝帝位作揖,劍眉星目,脊背挺直,在部分朝臣眼中,便是天生的龍鳳之姿。
他不緊不慢,將眾臣看了一遍,開口道:「回父皇,雖皇兄所言有理有據,但,兵者兇器也,若使不擅,則是傷人害己。」
皇帝像是來了興趣,追問道:「何出此言?」
「行軍打仗講究上兵伐謀,需多方顧慮。西雲族人長期馳騁沙場,縱情馬背,兇悍狡猾,國力大減是不假,但我朝實力也不足以確保勝利。相對來說,木遼如今傀儡為帝,攝政王昏庸無能,官逼民反,國內大亂。若抓此機會直逼木遼皇城,將其擊潰,便可將天下版圖中偏南一塊收入囊中。」
太子說完,衛相已雙手掀起朝服蔽膝,跪下來,朗聲道:「臣,附議!」
衛相此言一出,數名朝臣也跟著撲通下跪,盡是一句句:「臣附議!」
皇帝不語,大皇子臉色發青,有些難堪,一聲冷笑,道:「本王聽聞太子驍勇,而今看來,竟是不敢應戰?」
瞬間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皇兄言重。」
「遺棠小城無辜,朝中勇猛之士不少,西雲大軍已數次擾民,你可忍心百姓被再次燒殺搶掠?」
「百姓無辜,去送死的將士更無辜。」
方故煬沉著應對,皇兄給自己的辯駁句句都是陷阱,說錯一句便是一個局,「況且,遺棠已有地方軍鎮守,不知皇兄何處來了打聽耳食之論?」
大皇子話鋒一轉:「木遼如今民間揭竿而起不假,可同樣皇室虛空的,不還有近在咫尺的北國嗎?太子怎麽,隻字不提?」
這下太子猛地被踩了尾巴,還被人狠狠碾上幾腳。
他死死盯著大皇子,餘光察覺到父皇的視線,刺得自己渾身生疼,硬將那口怒氣給強壓下去,隻得應答道:「北國如今迎來寒季,雪重山遙,雙方均不宜作戰。」
大皇子還想質問,被皇帝抬臂一個手勢打斷。
朝臣麵麵相覷,正不明所以,大部分人都熱出了一層汗。
年邁的皇帝被太子扶起身,披上宮人遞來的團龍大氅。
他朝右邊看了一眼,見到的是太子堅定而恭敬的眼神。
皇帝眼瞧見太子有汗自額間流至脖根,卻也不去擦拭。
他一聲嘆息,撫上太子肩頭,低聲道:「夜已深,都退下罷。」
皇帝轉身,背後是齋內燈火昏黃之光,眾人皆跪下恭送。
太子臨走時,與衛相、常將軍以及一眾朝臣作別。
剛出齋門,還未來得及披上襖褂,恰巧碰上遲遲未走的大皇子。
大皇子是忍了一肚子氣,此刻看到始作俑者就在眼前,還未來得及開口,正想言語攻擊一番,那邊宮內大總管端著雲龍玉盤,後麵跟了幾名宮女,行至太子跟前,呈上之前沒收的太子的隨身佩劍。
方故煬未接過佩劍,而是將手握緊劍柄,猛地抽出劍身。
大皇子還沒看清眼前何物,隻見寒光一閃,那把劍的劍身,就已架在距脖頸五寸處。
大皇子往後一躲,太子的劍又近一寸。
太子麵上無甚表情,眼中卻盡是殺氣,眉頭緊鎖,似要化作凶獸撲身撕咬上來。
大皇子不敢妄動,屏息凝神,也未發一言。
太子收了劍,轉身離去。
皇城上空的雪,落得愈發愈大。
夜深新雪,殿頂門前覆上一層銀裝,不復朱紅玉砌。
寒燈映牖,堆了千層。
那夜太子回了府,已是四更。
身後風吹了一夜,府內一片靜寂,他身前帶路的侍從點著燈,引他入了臥房。
跨入房內,地龍一直燒著,手中暖爐也變得熱了些。
方故煬看了一眼淮宵那間屋子放下來的門簾,讓侍從退了下去。
他輕手輕腳掀開簾子進去,窗外透進來淡淡月光,落了一地的白。
淮宵背對著他靜靜躺著,能看到被子鼓起的一個形狀,微微起伏。
背影與小時候玩遊戲躲藏到床上時的小小身軀相重疊起來,那會兒是夏季,蓋的是紅錦團絲薄被,淮宵鑽進去,像個火球,直直燙入太子腦海裏。
而十多年後的淮宵,臉還是一如幼時般地埋在被褥裏。
方故煬很想像以前那樣,偷脫了靴襪,鑽進被窩裏,從淮宵身後擁住他。
那會兒淮宵夢中微醒,會轉過頭來。
黑暗中,兩人相視一笑,眼底似有辰星。
站了一會兒,方故煬慢慢走回了自己的臥房。
太子未來會知曉天下消息,掌天下兵馬,管天下生息,但他不知道的事歷歷種種,其實都藏在歲月之中,不曾為他發覺。
後來他明白的時候,他嘴上管那叫命,心下卻早已是潰不成軍。
比如在那個他四更歸來的雪夜,淮宵是擔憂太子在朝中地位輕重,也或許是掛念,一夜未眠,等他到四更回了府內,有了動靜,才安下心來,有了倦意。
在方故煬挑起簾子的那一瞬,淮宵是想回頭的,但他沒有。
「你知道什麽叫風月嗎?」
「就是兩個人風花雪月。」
常初答,「有心上人了?」
淮宵一默,隻是笑了一笑,「沒有。」
皇穹飛著漫天瓊屑,灑下人間,化作了瑞雪。
一場大雪後,寒風迭起四處,人間初晴,春節將臨。
雪剛停時,街市人cháo熙熙攘攘,那和樂之象,竟是勾起了方故煬想上街的興致。
「殿下,需要清道麽?」
太子府的管家問道。
方故煬站在蟠龍脊的最高處,凝眉注視了一會兒城內,道:「免了。」
管家舒了口氣,正準備恭敬退下。
似是察覺到管家心中腹誹,方故煬問他:「有什麽要說的?」
導致了後來天下各國國力飛漲,而大裕如籠中之獸,被五個麵積較小的國家困於其中,看他們屢次壓境試探,自己卻進退不得。
這次,是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
方故煬被熱得手心有些薄汗,心下已掠過了無數思慮,臉上卻是一派穩重。
少言寡語已在多年來養成了習性,這次皇帝仍未要他表態。
「朕以為,當下此事為國中之重,需從長計議。」
聽罷父皇之言,稍作思索,太子正要開口,就看到站在自己身邊的大皇兄,收起了鷹隼捕獵一般的眼神,搶在他之前說了話。
「父皇,兒臣認為,當下局勢緊張,必與二國一決雌雄。西雲數次來擾我朝,又剛經歷了吞併百戰,國力大減,應當駐兵遺棠,出兵西雲,與之抗衡!」
大皇子方故燃一番話畢,席間如投入石子,激起千浪,低語聲連連。
皇帝右手拇指上的翡翠扳指被取下來把玩了會兒,又抬起頭,渾濁的眼裏she出厲光,掃過群臣,眾人頃刻噤聲。
「我兒所言不假。」
他眼神投向太子,問道:「太子怎麽看?」
得了指令,方故煬側過身子,朝帝位作揖,劍眉星目,脊背挺直,在部分朝臣眼中,便是天生的龍鳳之姿。
他不緊不慢,將眾臣看了一遍,開口道:「回父皇,雖皇兄所言有理有據,但,兵者兇器也,若使不擅,則是傷人害己。」
皇帝像是來了興趣,追問道:「何出此言?」
「行軍打仗講究上兵伐謀,需多方顧慮。西雲族人長期馳騁沙場,縱情馬背,兇悍狡猾,國力大減是不假,但我朝實力也不足以確保勝利。相對來說,木遼如今傀儡為帝,攝政王昏庸無能,官逼民反,國內大亂。若抓此機會直逼木遼皇城,將其擊潰,便可將天下版圖中偏南一塊收入囊中。」
太子說完,衛相已雙手掀起朝服蔽膝,跪下來,朗聲道:「臣,附議!」
衛相此言一出,數名朝臣也跟著撲通下跪,盡是一句句:「臣附議!」
皇帝不語,大皇子臉色發青,有些難堪,一聲冷笑,道:「本王聽聞太子驍勇,而今看來,竟是不敢應戰?」
瞬間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皇兄言重。」
「遺棠小城無辜,朝中勇猛之士不少,西雲大軍已數次擾民,你可忍心百姓被再次燒殺搶掠?」
「百姓無辜,去送死的將士更無辜。」
方故煬沉著應對,皇兄給自己的辯駁句句都是陷阱,說錯一句便是一個局,「況且,遺棠已有地方軍鎮守,不知皇兄何處來了打聽耳食之論?」
大皇子話鋒一轉:「木遼如今民間揭竿而起不假,可同樣皇室虛空的,不還有近在咫尺的北國嗎?太子怎麽,隻字不提?」
這下太子猛地被踩了尾巴,還被人狠狠碾上幾腳。
他死死盯著大皇子,餘光察覺到父皇的視線,刺得自己渾身生疼,硬將那口怒氣給強壓下去,隻得應答道:「北國如今迎來寒季,雪重山遙,雙方均不宜作戰。」
大皇子還想質問,被皇帝抬臂一個手勢打斷。
朝臣麵麵相覷,正不明所以,大部分人都熱出了一層汗。
年邁的皇帝被太子扶起身,披上宮人遞來的團龍大氅。
他朝右邊看了一眼,見到的是太子堅定而恭敬的眼神。
皇帝眼瞧見太子有汗自額間流至脖根,卻也不去擦拭。
他一聲嘆息,撫上太子肩頭,低聲道:「夜已深,都退下罷。」
皇帝轉身,背後是齋內燈火昏黃之光,眾人皆跪下恭送。
太子臨走時,與衛相、常將軍以及一眾朝臣作別。
剛出齋門,還未來得及披上襖褂,恰巧碰上遲遲未走的大皇子。
大皇子是忍了一肚子氣,此刻看到始作俑者就在眼前,還未來得及開口,正想言語攻擊一番,那邊宮內大總管端著雲龍玉盤,後麵跟了幾名宮女,行至太子跟前,呈上之前沒收的太子的隨身佩劍。
方故煬未接過佩劍,而是將手握緊劍柄,猛地抽出劍身。
大皇子還沒看清眼前何物,隻見寒光一閃,那把劍的劍身,就已架在距脖頸五寸處。
大皇子往後一躲,太子的劍又近一寸。
太子麵上無甚表情,眼中卻盡是殺氣,眉頭緊鎖,似要化作凶獸撲身撕咬上來。
大皇子不敢妄動,屏息凝神,也未發一言。
太子收了劍,轉身離去。
皇城上空的雪,落得愈發愈大。
夜深新雪,殿頂門前覆上一層銀裝,不復朱紅玉砌。
寒燈映牖,堆了千層。
那夜太子回了府,已是四更。
身後風吹了一夜,府內一片靜寂,他身前帶路的侍從點著燈,引他入了臥房。
跨入房內,地龍一直燒著,手中暖爐也變得熱了些。
方故煬看了一眼淮宵那間屋子放下來的門簾,讓侍從退了下去。
他輕手輕腳掀開簾子進去,窗外透進來淡淡月光,落了一地的白。
淮宵背對著他靜靜躺著,能看到被子鼓起的一個形狀,微微起伏。
背影與小時候玩遊戲躲藏到床上時的小小身軀相重疊起來,那會兒是夏季,蓋的是紅錦團絲薄被,淮宵鑽進去,像個火球,直直燙入太子腦海裏。
而十多年後的淮宵,臉還是一如幼時般地埋在被褥裏。
方故煬很想像以前那樣,偷脫了靴襪,鑽進被窩裏,從淮宵身後擁住他。
那會兒淮宵夢中微醒,會轉過頭來。
黑暗中,兩人相視一笑,眼底似有辰星。
站了一會兒,方故煬慢慢走回了自己的臥房。
太子未來會知曉天下消息,掌天下兵馬,管天下生息,但他不知道的事歷歷種種,其實都藏在歲月之中,不曾為他發覺。
後來他明白的時候,他嘴上管那叫命,心下卻早已是潰不成軍。
比如在那個他四更歸來的雪夜,淮宵是擔憂太子在朝中地位輕重,也或許是掛念,一夜未眠,等他到四更回了府內,有了動靜,才安下心來,有了倦意。
在方故煬挑起簾子的那一瞬,淮宵是想回頭的,但他沒有。
「你知道什麽叫風月嗎?」
「就是兩個人風花雪月。」
常初答,「有心上人了?」
淮宵一默,隻是笑了一笑,「沒有。」
皇穹飛著漫天瓊屑,灑下人間,化作了瑞雪。
一場大雪後,寒風迭起四處,人間初晴,春節將臨。
雪剛停時,街市人cháo熙熙攘攘,那和樂之象,竟是勾起了方故煬想上街的興致。
「殿下,需要清道麽?」
太子府的管家問道。
方故煬站在蟠龍脊的最高處,凝眉注視了一會兒城內,道:「免了。」
管家舒了口氣,正準備恭敬退下。
似是察覺到管家心中腹誹,方故煬問他:「有什麽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