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將他交給你了, 未來幾年好好照顧他,等京中諸事平定下來, 朕就會召你們回來。”景帝肅然向下麵候著的人下令。
“陛下請安心,臣當竭盡所能, 護得侯爺周全,定會不辱使命有負皇恩。”趙石領命,收好皇帝交給他的銀票,向皇帝叩首行禮。
“去吧。”
“臣告退。”
景帝盯著趙石遠去的背影默想了片刻才回過神來。或許這個方法並不是最好,衛衍這一路北上必會受到種種委屈,但是他左右權衡之下,還是決定讓衛衍借此機會離開朝堂, 離開京城, 離開未來注定要發生的無數腥風血雨。
這幾年無論對他還是對衛衍來說,肯定都會很難熬,但是形勢比人強,太後與皇後皆磨刀霍霍盯著衛衍,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眼前隻能退一步以圖日後。有句俗話說得好,兵行險著是為活路。
衛衍此去幽州,山高皇帝遠,他的勢力固然路途遙遠鞭長莫及,太後和皇後的勢力又何嚐不是。雖然流放之路苦難重重,不過有著暗衛一路隨行打點,衛衍應該不會吃到很大的苦頭。而且他以衛家全族性命做威脅, 以衛衍的性子想來無論遇到什麽危險境況都不會再萌生死意,以他的身手,再加上暗衛的保護,就算太後或者皇後在路上還有什麽後著,安全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至於衛家那裏,隻要能忍過一時之困苦,當有雲開日出重新起複的那一天。
衛衍那邊他諸事都做了安排,而他自己,目前則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畢竟,為了能讓太後滿意,為了能讓皇後滿意,讓衛衍能夠平安離開京城,他答應了太多的條件,至於要讓他自己滿意,需要做的事則更多。
沒過幾日,幽州知州謝萌就被景帝以政績優良出首有功理當嘉獎為由召回京來,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官至正一品,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若從品階而言,三殿三閣大學士位處文官之首,已經升無可升,自然可謂是晉升。但是謝萌從握有實權的地方大員升到這個看起來風光無比其實曆代都是用來加封以示尊崇,表麵上是協理政務實際上若皇帝以後沒事情交代他去做隻能淪為閑職的職位,就算別人不說,他心裏也很明白皇帝這是在明升暗降,發泄他出首衛衍之事的怒火呢。
謝萌心裏有萬般委屈要對皇帝訴說,畢竟這事就算他不做,太後還是會找到人做的,皇帝第一個要拿他開刀真的很冤枉。不過古往今來,夾在天家母子間的臣子恐怕都是他這樣的下場,不管誰勝誰負,最後做人臣子的命運都差不多,所以他隻能想開點,老老實實地謝恩,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夾緊尾巴做人,免得一個不慎被皇帝抓住小辮子,落得和他那衛師弟一樣的流放命運,或者更慘,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景帝將謝萌調到身邊來自然是不懷好意。不過謝萌老奸巨猾,諸事都辦得妥當無比,就算是他刻意刁難也能讓他滿意。雖然景帝很想要抓個由頭將他千刀萬剮,卻也被事實逼得不得不承認他是個能吏。
如此這般過了一段時間,景帝一方麵對謝萌的忠誠不抱任何希望,另一方麵,卻也不願浪費他的才能,重要的事情不肯讓他碰觸,隻拿些需勞心勞力,偏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交代他去辦,直將當日豐神俊朗的知州大人折磨得清瘦無比,一個頭堪比兩個頭大,偶爾被太後召見就忍不住要去哭訴。
“你不想在皇帝手底下老老實實地幹活幫皇帝分憂,還想去哪裏幹活?現在廢話這麽多,小心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說話。”太後聽了他的哭訴並沒有幫腔,隻是笑而叱責。
謝萌當然明白太後話中的意思。兵行險著是為活路,這才是太後命他來出首衛衍的真正原因。
謝萌雖然出身謝家旁支,不過太後多年前就很賞識他,他也為太後效力多年,堪說是太後手下的一員愛將。太後攝政多年,親信得力的臣子無數,就算沒有衛衍的事情,他日皇帝大權在握或者太後百年之後,皇帝也未必容得下太後的舊人,對於手下的這些愛將,太後自然也要做些安排,以便日後能讓皇帝容下去。
太後多年前就開始小心布局的這盤棋目前不知道繞進去了多少人,日後或許還會繞進去更多的人。皇帝,皇後,衛衍,謝家,衛家,還有朝中諸臣,恐怕都成了太後棋盤上的棋子,至於他,自然也隻能乖乖的做一枚馬前卒,在棋盤中衝鋒陷陣努力表現,以求他日太後罩不住他的時候皇帝願意給他一條活路。
不過,太後怎麽知道皇帝不會被他氣到隨便找個理由殺了他,而是要把他弄到身邊來一定要揪住他的痛腳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地剮了他。
“他是哀家生的,哀家怎麽會不知道他會怎麽做。”對於皇帝遇事的時候會想些什麽會做些什麽,太後基本上能料到七八分,唯一的失算恐怕就是在衛衍的事情上,不過皇帝在對待衛衍的時候,行事與他在其他諸事上全然不同,太後摸不到頭緒也就不奇怪了。
眾人在看到天家母子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似乎都忘了一件事,不管怎麽說,他們始終是母子。皇帝是太後唯一的兒子,太後今日所做的種種不過是在曆練他,不會真的把他逼到絕境。太後是皇帝的母親,就算皇帝有朝一日大權在握,不再受到任何掣肘,也絕不會留下讓人詆毀的把柄,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行為來。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人倫之首,天下的臣民都注視著他,無論皇帝心裏是怎麽想的,有時候也必須要把該做的姿態做到一等一的足。
皇家的確無親情,或者說皇家人的親情普通人根本就無法理解。這對天家母子或許彼此之間矛盾重重,處處針鋒相對,但是需要一致對外的時候卻絕對不會含糊。若有人不長眼,以為趁著天家母子爭鬥的時候能夠漁翁得利的話,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早就明白了這一點的謝萌,也就繼續過著他那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整日待在皇帝身邊幫皇帝處理那些雞毛蒜皮勞心勞力的繁瑣事還兼與皇帝鬥智鬥力,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努力。
隻要到最後,連他這樣對皇帝來說絕對是“罪無可赦”的臣子,也能因“可堪大用”而留下來,那麽太後原先的舊人,皇帝應該都能夠容下來了。
如果失敗了,也就和原來一樣的下場,不過至少努力過了,到時候的遺憾應該能少一點。
“陛下,今夜打算駕臨哪一宮,老奴派人先去知會。”高庸替皇帝換了一盞熱茶,見皇帝閱了剛送來的密報後臉色有些鐵青,小心地上前替敬事房的總管詢問。
<a id="ads" href="http:///"></a>
景帝看了他一眼,將密報放在燭火上點燃,扔到案頭的小香爐裏麵,直到燃成灰燼後才緩和了神情,吩咐道:
“擺駕坤寧宮。”
在皇帝開口前,高庸隱約似乎聽到皇帝咬牙切齒地罵了兩個字——賤人。不過也許是他年老耳聾,聽錯了也有可能。
那一年,景帝是真正的獨寵中宮,對皇後的百般寵幸沒有夾雜一點水分。至於後族謝家,更是恩寵備至,一時無兩。
那一年,景帝勤勉之君的聲名開始在民間流傳。至於事實,好像與傳言也沒有多大區別。他白天勤於政事,夜晚勤於後宮,真正當得起勤勉之稱。
那一年秋天,皇後謝氏被診出有孕,這是自多年前皇長子夭折以後景帝的第二位子嗣,自然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後來幾個月,又有妃子接二連三被診出有孕,更是喜上加喜。
那年年末,景帝大赦天下,讓天下臣民共享皇家的喜悅。
此時,政事順暢,百姓安居,後宮祥和,後繼有人。景帝仿佛終於忘掉了他曾經因某人的離去而傷心不已,心情開始好轉起來。至於永寧侯衛衍,從那日後就無人敢再景帝麵前提起,到了此時,更不會有人不長眼到舊事重提。
隻是,在無人的時候,景帝偶爾會在處理政事的時候抬頭望一眼昭仁殿中擺著的那架屏風,然後低下頭去,繼續處理他的政事。
隻是,在無數個獨眠的夜晚,景帝半夜醒來,發現身邊空無一人,再也不會有人窩在他的懷裏猶自好眠,才發現原來又一日終於過去,千般愁緒萬般感慨到最後不過是化作一句“夜涼如水”。
“陛下請安心,臣當竭盡所能, 護得侯爺周全,定會不辱使命有負皇恩。”趙石領命,收好皇帝交給他的銀票,向皇帝叩首行禮。
“去吧。”
“臣告退。”
景帝盯著趙石遠去的背影默想了片刻才回過神來。或許這個方法並不是最好,衛衍這一路北上必會受到種種委屈,但是他左右權衡之下,還是決定讓衛衍借此機會離開朝堂, 離開京城, 離開未來注定要發生的無數腥風血雨。
這幾年無論對他還是對衛衍來說,肯定都會很難熬,但是形勢比人強,太後與皇後皆磨刀霍霍盯著衛衍,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眼前隻能退一步以圖日後。有句俗話說得好,兵行險著是為活路。
衛衍此去幽州,山高皇帝遠,他的勢力固然路途遙遠鞭長莫及,太後和皇後的勢力又何嚐不是。雖然流放之路苦難重重,不過有著暗衛一路隨行打點,衛衍應該不會吃到很大的苦頭。而且他以衛家全族性命做威脅, 以衛衍的性子想來無論遇到什麽危險境況都不會再萌生死意,以他的身手,再加上暗衛的保護,就算太後或者皇後在路上還有什麽後著,安全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至於衛家那裏,隻要能忍過一時之困苦,當有雲開日出重新起複的那一天。
衛衍那邊他諸事都做了安排,而他自己,目前則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畢竟,為了能讓太後滿意,為了能讓皇後滿意,讓衛衍能夠平安離開京城,他答應了太多的條件,至於要讓他自己滿意,需要做的事則更多。
沒過幾日,幽州知州謝萌就被景帝以政績優良出首有功理當嘉獎為由召回京來,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官至正一品,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若從品階而言,三殿三閣大學士位處文官之首,已經升無可升,自然可謂是晉升。但是謝萌從握有實權的地方大員升到這個看起來風光無比其實曆代都是用來加封以示尊崇,表麵上是協理政務實際上若皇帝以後沒事情交代他去做隻能淪為閑職的職位,就算別人不說,他心裏也很明白皇帝這是在明升暗降,發泄他出首衛衍之事的怒火呢。
謝萌心裏有萬般委屈要對皇帝訴說,畢竟這事就算他不做,太後還是會找到人做的,皇帝第一個要拿他開刀真的很冤枉。不過古往今來,夾在天家母子間的臣子恐怕都是他這樣的下場,不管誰勝誰負,最後做人臣子的命運都差不多,所以他隻能想開點,老老實實地謝恩,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夾緊尾巴做人,免得一個不慎被皇帝抓住小辮子,落得和他那衛師弟一樣的流放命運,或者更慘,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景帝將謝萌調到身邊來自然是不懷好意。不過謝萌老奸巨猾,諸事都辦得妥當無比,就算是他刻意刁難也能讓他滿意。雖然景帝很想要抓個由頭將他千刀萬剮,卻也被事實逼得不得不承認他是個能吏。
如此這般過了一段時間,景帝一方麵對謝萌的忠誠不抱任何希望,另一方麵,卻也不願浪費他的才能,重要的事情不肯讓他碰觸,隻拿些需勞心勞力,偏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交代他去辦,直將當日豐神俊朗的知州大人折磨得清瘦無比,一個頭堪比兩個頭大,偶爾被太後召見就忍不住要去哭訴。
“你不想在皇帝手底下老老實實地幹活幫皇帝分憂,還想去哪裏幹活?現在廢話這麽多,小心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說話。”太後聽了他的哭訴並沒有幫腔,隻是笑而叱責。
謝萌當然明白太後話中的意思。兵行險著是為活路,這才是太後命他來出首衛衍的真正原因。
謝萌雖然出身謝家旁支,不過太後多年前就很賞識他,他也為太後效力多年,堪說是太後手下的一員愛將。太後攝政多年,親信得力的臣子無數,就算沒有衛衍的事情,他日皇帝大權在握或者太後百年之後,皇帝也未必容得下太後的舊人,對於手下的這些愛將,太後自然也要做些安排,以便日後能讓皇帝容下去。
太後多年前就開始小心布局的這盤棋目前不知道繞進去了多少人,日後或許還會繞進去更多的人。皇帝,皇後,衛衍,謝家,衛家,還有朝中諸臣,恐怕都成了太後棋盤上的棋子,至於他,自然也隻能乖乖的做一枚馬前卒,在棋盤中衝鋒陷陣努力表現,以求他日太後罩不住他的時候皇帝願意給他一條活路。
不過,太後怎麽知道皇帝不會被他氣到隨便找個理由殺了他,而是要把他弄到身邊來一定要揪住他的痛腳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地剮了他。
“他是哀家生的,哀家怎麽會不知道他會怎麽做。”對於皇帝遇事的時候會想些什麽會做些什麽,太後基本上能料到七八分,唯一的失算恐怕就是在衛衍的事情上,不過皇帝在對待衛衍的時候,行事與他在其他諸事上全然不同,太後摸不到頭緒也就不奇怪了。
眾人在看到天家母子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似乎都忘了一件事,不管怎麽說,他們始終是母子。皇帝是太後唯一的兒子,太後今日所做的種種不過是在曆練他,不會真的把他逼到絕境。太後是皇帝的母親,就算皇帝有朝一日大權在握,不再受到任何掣肘,也絕不會留下讓人詆毀的把柄,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行為來。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人倫之首,天下的臣民都注視著他,無論皇帝心裏是怎麽想的,有時候也必須要把該做的姿態做到一等一的足。
皇家的確無親情,或者說皇家人的親情普通人根本就無法理解。這對天家母子或許彼此之間矛盾重重,處處針鋒相對,但是需要一致對外的時候卻絕對不會含糊。若有人不長眼,以為趁著天家母子爭鬥的時候能夠漁翁得利的話,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早就明白了這一點的謝萌,也就繼續過著他那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整日待在皇帝身邊幫皇帝處理那些雞毛蒜皮勞心勞力的繁瑣事還兼與皇帝鬥智鬥力,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努力。
隻要到最後,連他這樣對皇帝來說絕對是“罪無可赦”的臣子,也能因“可堪大用”而留下來,那麽太後原先的舊人,皇帝應該都能夠容下來了。
如果失敗了,也就和原來一樣的下場,不過至少努力過了,到時候的遺憾應該能少一點。
“陛下,今夜打算駕臨哪一宮,老奴派人先去知會。”高庸替皇帝換了一盞熱茶,見皇帝閱了剛送來的密報後臉色有些鐵青,小心地上前替敬事房的總管詢問。
<a id="ads" href="http:///"></a>
景帝看了他一眼,將密報放在燭火上點燃,扔到案頭的小香爐裏麵,直到燃成灰燼後才緩和了神情,吩咐道:
“擺駕坤寧宮。”
在皇帝開口前,高庸隱約似乎聽到皇帝咬牙切齒地罵了兩個字——賤人。不過也許是他年老耳聾,聽錯了也有可能。
那一年,景帝是真正的獨寵中宮,對皇後的百般寵幸沒有夾雜一點水分。至於後族謝家,更是恩寵備至,一時無兩。
那一年,景帝勤勉之君的聲名開始在民間流傳。至於事實,好像與傳言也沒有多大區別。他白天勤於政事,夜晚勤於後宮,真正當得起勤勉之稱。
那一年秋天,皇後謝氏被診出有孕,這是自多年前皇長子夭折以後景帝的第二位子嗣,自然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後來幾個月,又有妃子接二連三被診出有孕,更是喜上加喜。
那年年末,景帝大赦天下,讓天下臣民共享皇家的喜悅。
此時,政事順暢,百姓安居,後宮祥和,後繼有人。景帝仿佛終於忘掉了他曾經因某人的離去而傷心不已,心情開始好轉起來。至於永寧侯衛衍,從那日後就無人敢再景帝麵前提起,到了此時,更不會有人不長眼到舊事重提。
隻是,在無人的時候,景帝偶爾會在處理政事的時候抬頭望一眼昭仁殿中擺著的那架屏風,然後低下頭去,繼續處理他的政事。
隻是,在無數個獨眠的夜晚,景帝半夜醒來,發現身邊空無一人,再也不會有人窩在他的懷裏猶自好眠,才發現原來又一日終於過去,千般愁緒萬般感慨到最後不過是化作一句“夜涼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