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有朝會, 景帝在朝議的時候始終板著臉冷著眼全身都籠罩著低氣壓。


    朝臣們一開始不知道皇帝心情不好,還以為皇帝是嫌以前的表情不夠威嚴肅穆所以今日要做出更嚴肅狀, 他們就沒當一回事,隻在那裏像往常一般啟奏回話。等到某個做了點錯事的大臣被皇帝拎出來質問的時候, 大家終於發現皇帝陛下今日的心情不是不好而是非常不好。


    像那位可憐的大臣犯的錯,若在平時皇帝斥他幾句罰他幾月俸祿也就完事了。今日皇帝卻沒有罵人,隻不過在那裏冷著聲音一條條究根刨底地問,隻問到那大臣啞口無言冷汗淋漓在大殿上長跪不起,大概連以死謝罪的心情都有了。


    皇帝心情很不好,意味著眾人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沒錯的大臣要小心謹慎免得一個不小心就被皇帝抓到小辮子, 有錯的大臣更是惶恐不安害怕錯上加錯, 霎時殿中氣氛萬分緊張,人人說話都帶了十二萬分的小心。


    這種時候,就是有效區分能臣幹吏和普通朝臣的時候。能臣幹吏在皇帝這種威壓下啟奏的時候個個簡要幹練,甚至不用皇帝開口詢問就把後續措施一二三四通通稟明隻等皇帝抉擇, 至於普通朝臣隻能戰戰兢兢結結巴巴地對奏, 別說解決問題,有些人甚至連樁小事都說不清楚。


    皇帝心情不好的時候,肯定是說的話越少越好,多說多錯,不說不錯,不過皇帝真要挑刺的時候連不說都是錯,當然比較幸運的是, 景帝目前年紀尚輕,還不像他的父祖們那般變態。


    就算如此,既然皇帝的不悅已經擺在明麵上了,眾臣肯定不會傻到現在去觸他的黴頭,自找倒黴自找罪受,所以經常因為意見不一而吵成一團的眾臣今日很難得地迅速在各種政事上達成了一致,朝廷中的各個衙門之間也不再互相扯皮,把事情踢來踢去誰都不願管,該應的事絕對會當廷應下來,不該應的事當然還是不能應。


    在景帝心情非常非常不好的那個朝會上,景朝的眾臣工們非常難得地第一次在朝會上僅僅討論軍國大事民生要務,本來要花上大段時間扯皮的雞毛蒜皮的小事第一次沒有擺上朝會扯皮,而是由各個有權做主的大臣自己消化掉了。


    不過那些大臣們並不知道,皇帝的心情還要持續不好很久,等皇帝的心情終於好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了不在朝會上討論雞毛蒜皮的小事,若有大臣不開眼還來扯皮,馬上就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一直讓景帝很頭痛的如菜市場一般熱鬧的朝會因為少了這些扯皮而清靜了許多,這對景帝而言,也算是一種意料之外的因禍得福吧。


    事情還是回到朝會,那日的朝會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在一個時辰後結束,眾人都不由自主鬆了口氣,恭送皇帝離去,暗暗慶幸終於可以擺脫皇帝陛下的那張黑得猶如鍋底一般的臉了。


    不過其中有一部分人的那口氣鬆得未免太早了一點,皇帝的身影還未遠去,就有內侍來傳旨,皇帝宣某某某大人入昭仁殿議事。


    這裏的某某某大人共有七八位,他們在其他臣工或祝福或幸災樂禍或熟視無睹的目光中跟隨著那傳旨的內侍踏上了去昭仁殿的征程,頗有些“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味道。


    當然實際上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麽誇張,景帝雖然因為心情不好導致臉色難看言辭犀利,但是他此時並沒有雞蛋裏麵挑骨頭想著法子作踐眾臣的念頭,至於被他問到當廷癱倒的那位,隻能說他太倒黴,不知道到底是哪裏觸到了景帝敏感的神經,非常不幸地淪為了他泄火遷怒的工具。


    景帝召這些人來昭仁殿真正的目的當然不是來議事,所以眾臣行禮賜座後,他不過挑了幾件不大不小的政事議了議,然後喝了口茶,清清嗓子開始他今日召他們來的真正目的。


    “韓愛卿,朕聽說你有一女德才兼備嫻淑知禮?”


    景帝口中的韓愛卿,也就是將要和衛家結親的戶部韓侍郎聽到皇帝突然點名叫他,馬上警醒萬分,但是仔細聽完了皇帝的問話,他的腦子一時沒能轉過來,半晌沒有反應。


    就算是換做別人,在議政的間隙突然被人問到愛若性命的掌上明珠,偏偏問的那人陰沉著臉,口氣中恍若那個被他問到的女子欠了他一大筆錢沒有還,任是誰聽了都會一時失常的。


    幸好,坐在他旁邊的衛老侯爺並沒有失常,悄悄推了他一下,才讓他清醒過來。


    “臣確有一女,不過臣深感慚愧,因老來得女,自幼嬌縱,教導無方,所謂的德才兼備嫻淑知禮都是旁人的謬讚,當不得真的。”韓侍郎不知道皇帝陛下突然問到自家女兒是何用意。


    他生有數子,唯老來才得了此女,向來愛若掌上明珠,不過該教導的地方也是嚴加教導,並沒有他自己說得那般不堪,但是現在他明顯感覺到了不妙,在皇帝居心叵測的時候,他寧願把自家女兒往劣處貶也不敢承認皇帝口中對他家女兒的誇讚是事實。


    他急著和衛府聯姻,本來就是為了逃避此次宮裏采選,甚至連衛衍隻是庶子都顧不得了,好不容易才拿著衛衍蒙皇帝看重日後必將前程不錯這樣的話說服了老妻,和衛府定下了章程。現在皇帝不知道從哪裏知道了他的女兒,若是起了心思要納入後宮,難道他的一番打算全部要付諸流水了?


    韓侍郎想到這裏,擔心不已。


    可惜他再怎麽貶低自家女兒都沒用,因為景帝根本不在乎那女子是圓是扁是好是壞,問這話的真正目的不過是要確定是不是真有這麽一名女子。


    “韓愛卿過謙了,令嬡的美名早就聞名遐爾。愛卿不要過慮,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朕今日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是想為令嬡做個媒。”隨後景帝張口說了一位宗室子弟的名字,雲雲該子弟如何對韓小姐戀慕不已,如何茶飯不思非卿不娶,如何來他這裏哭訴請求。然後景帝聽了他的哭訴後為他的深情感動,當下就決定要做這個媒。


    當然景帝說聞名遐爾什麽的都是在睜眼說瞎話,他不過是在昨晚逼問衛衍後才知道那位韓小姐,而且後麵那位宗室子弟的所謂深情表白更是在信口開河,那位宗室子弟到現在還蒙在鼓裏一點都不知情。不過景帝一點都不擔心,隻要搞定了這一頭,那一頭他馬上就下旨賜婚。反正宗室子弟的婚姻向來是由宮中做主,那人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a id="ads" href="http:///"></a>


    “臣……”韓侍郎遲疑了。


    皇帝陛下口中的那名宗室子弟並不是什麽頑劣之輩,素有才名,年輕有為,完全當得起佳婿這個詞,比起衛衍這位君前新貴來,無論是身家還是資曆都明顯更勝一籌。而且天子做媒金殿賜婚,是臣子求也求不來的恩寵,同樣也是不能隨便拒絕的恩寵。


    最為關鍵的是,眾所皆知衛衍素得皇帝寵愛,但是皇帝卻在風聞衛韓兩家結親的關頭為女方做媒,便是在明明白白地表達他的意思——皇帝陛下他不希望衛韓兩家結親。這種時候,逆著皇帝的意思行事,絕對是沒有韓家的好果子吃的。


    隻是,韓家與衛家幾代以來素有交情,現在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卻因為此種原因作罷,未免不夠厚道,想到這裏,韓侍郎這聲是就怎麽都應不下來了。


    無奈之下,他隻能用眼神與身旁的衛老侯爺交流,希望他能為自己解圍。


    衛老侯爺到此時終於明白原來是自家兒子的婚事惹得皇帝陛下如此不悅,還連累得那名無辜臣工被狠狠削了一頓,從此以後恐怕會留下心理陰影覲見皇帝的時候難免會膽戰心驚。


    不過以皇帝震怒到遷怒的程度來看,而且此時明明是在做媒還是臉色陰沉語氣沉重顯然心中極其不快,此事若硬要拖韓家下水,韓家恐怕會有大/麻煩,衛家自然也是討不了什麽好。


    事已至此,該確定的他終於可以確定了。他在心裏歎了口氣,頷首示意韓侍郎答應下來。


    “臣遵旨,謝吾皇隆恩。”


    在韓侍郎的謝恩聲中,在眾臣的恭賀聲中,這樁婚事就此議定,景帝的臉色才稍微有點緩和。


    雖然世人雲,寧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不過隻要是衛衍的婚事,就算是一百樁他都照拆不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景帝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言非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言非默並收藏景帝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