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曾家四虎相援童貫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一時彼一時,此前梁中書是不在乎曾頭市,隻將曾頭市視作一小小坊寨,可現在的曾頭市卻是成為他的救命稻草。
曾頭市的長官喚作曾弄,其下有五子,一個比一個英雄了得,皆習有武藝在身,甚是好鬥廝並。
再加上曾頭市和金人有關,金人那般悍勇廝殺的性子也被曾弄傳到了曾頭市中,那是人人敢打,個個敢殺,實在是一方強軍。
如今宋金聯盟在即,但凡有童貫和梁中書書信求援,他們必然不敢不救。
“曾長官雖是蠻夷,但其多有謀略,善經營,曾頭市便是他一手締造,端的是繁榮異常。”
“其子號稱曾家五虎,人人善武彪悍,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武藝甚是十分了得,足以匹敵林衝、關勝之流。”
“又兼曾頭市內有萬餘強健民兵,無不是能騎快馬,會拉強弓,衝陣搏殺,皆是不在話下。”
“有此強軍相援,即便不能大敗梁山賊,想來也能教梁山落不到好處。”
梁中書將曾頭市的情況一言一語全數告知童貫,好教童貫有所定奪。
聽得曾頭市如此了得,童貫都有些心驚,不禁動容叫道。
“此曾頭市莫非是下一個梁山賊乎?”
梁中書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冷測測道。
“樞相過慮了。金人不過山中野獸罷了,諒他再是勇武彪悍,亦是沒有智慧的莽夫,但凡許以小利,定能輕易驅使。”
“梁山雖為賊寇,但其多為大宋百姓,有秀才,有叛將,焉能是金人能比!”
“眼下梁山泊反叛朝廷,趁得一時之利,而金人善武無智,大可讓二者廝鬥,我等來個坐山觀虎鬥即可。”
“梁山猖獗,金人悍勇,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皆是對朝廷有利。”
“若是梁山覆滅,適時多加提防金人便是,反之曾頭市全沒,那梁山大抵也要損兵折將,更會惹惱金人,到時我等可將此事報知金人,金人無智,定是要再和梁山作對。”
“我等近下有青齊二州軍馬,不論誰勝誰敗,皆可攜大勢而下,管教山東、河北一地再無強人作亂。”
“但能剿除梁山賊,此前失利,官家定是不會計較的,待得穩定山東、河北,金人亦有所傷,必然會更加依附我朝。”
“如此一來,結盟一事非宋主金臣不可,往後大勢,還不是我朝做主。”
“官家為人,樞相應是曉得的,有此大功,簡在帝心,未嚐不可。”
磨難最是鍛煉一個人。
經過大名府一役,梁中書也算是有所成長。
身為大名府留守的梁中書,如今使得大名府失陷梁山手中,即便撿回性命回到東京,想來也是難逃責罰。
為了脫逃罪責,梁中書可謂是將腦子動用到了極致,直教童貫是連連稱奇。
“好計策,中書相公不愧是讀書人,腦子就是好使,如此奇謀妙計,真乃是當世諸葛啊!”
隨即,童貫便和梁中書一同發人前往曾頭市求兵。
那曾頭市果然是個險隘去處,但見:
周回一遭野水,四圍三麵高崗,塹邊河港似蛇盤,濠下柳林如雨密,憑高遠望綠陰濃,不見人家;附近潛窺青影亂,深藏寨柵。
隻這般險惡關寨,已然同一般軍寨無疑,有刀槍壕溝,有兵士甲胄,更有探馬潛伏,便知金人在曾頭市定是另有所圖。
曾頭市長官曾弄收到童貫令信時,當即就把曾家五虎召集一處商議。
曾家五虎分別是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皆善武藝,其中老二曾密行事最為謹慎,智謀亦是最高。
聽聞大宋朝廷太尉童貫派人前來調兵助援征剿梁山泊賊寇,曾密當先說道。
“今我兩國結交,童太尉是趙皇帝寵臣,若能相救與他,定能交好宋朝,以助我朝伐遼,應速出兵相援。”
老大曾塗亦是出言道。
“梁山泊不過一水窪草賊,晾他能有幾多本事,不過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罷了,但有我幾位兄弟出手,定能殺賊獻首,管教趙宋朝廷曉得我大金厲害,不敢小覷我朝。”
其餘三人盡有好戰之心,久在曾頭市,他們早待得不耐煩了,現下聽得有戰事發生,也紛紛請戰出兵。
曾弄思慮片刻,亦是覺得梁山眾位好漢不過是賊寇出身,想來沒有多少本事,且大金連遼國都不怕,豈能怕了梁山泊不成。
若是能搭上童貫的關係,對大金是百利而無一害,可要是得令不救,使得童貫遇害,那傳回國內,影響了宋金兩國結盟,他們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曾家雖然能在曾頭市呼風喚雨,但要是沒有金國在背後支持,怕不是旦夕可滅。
為了自己,為了大金,曾弄沒有猶豫的時間,當即就讓曾塗、曾密、曾索、曾魁領三千馬軍,五千步軍,合計八千軍馬,速去高唐州助陣童貫抵禦梁山。
待得曾家四虎領兵趕到高唐州時,童貫和梁中書為了驅使幾人,故作感激的親迎幾人入城。
曾家四虎眼見一朝太尉的童貫如此重視自己幾人,那是一陣驕傲得意,哪裏還分得清東南西北。
而看曾家四虎一副滿腦子肌肉的模樣,又兼麾下八千軍馬頗為彪悍精幹,顯然是一把極其好用的快刀,童貫和梁中書亦是十分欣喜。
就這樣子,雙方都是興高采烈的會宴一番,氣氛一度十分和洽,好似一家人相聚一般,大有惺惺相惜,相見恨晚之意。
薑還是老的辣,曾家四虎如何能玩得過童貫和梁中書這兩個官場奸人,直被他們給耍得團團轉,幾人卻不自知。
童貫和梁中書左一言梁山強勢,右一言相勸四人要小心應對,勿要折在梁山賊寇的手中。
話裏話外的意思無不是梁山厲害,曾家四虎雖然有幾分本事,但終究是不如梁山好漢的,隻要能好好幫助他們守住高唐州,待得青州、齊州大軍一到,幾人就能收工退回曾頭市。
畢竟宋金兩國是交好盟友,他們都是為了幾人好,才如此苦口婆心勸說的,端的是拳拳心意溢於言表。
曾頭市的長官喚作曾弄,其下有五子,一個比一個英雄了得,皆習有武藝在身,甚是好鬥廝並。
再加上曾頭市和金人有關,金人那般悍勇廝殺的性子也被曾弄傳到了曾頭市中,那是人人敢打,個個敢殺,實在是一方強軍。
如今宋金聯盟在即,但凡有童貫和梁中書書信求援,他們必然不敢不救。
“曾長官雖是蠻夷,但其多有謀略,善經營,曾頭市便是他一手締造,端的是繁榮異常。”
“其子號稱曾家五虎,人人善武彪悍,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武藝甚是十分了得,足以匹敵林衝、關勝之流。”
“又兼曾頭市內有萬餘強健民兵,無不是能騎快馬,會拉強弓,衝陣搏殺,皆是不在話下。”
“有此強軍相援,即便不能大敗梁山賊,想來也能教梁山落不到好處。”
梁中書將曾頭市的情況一言一語全數告知童貫,好教童貫有所定奪。
聽得曾頭市如此了得,童貫都有些心驚,不禁動容叫道。
“此曾頭市莫非是下一個梁山賊乎?”
梁中書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冷測測道。
“樞相過慮了。金人不過山中野獸罷了,諒他再是勇武彪悍,亦是沒有智慧的莽夫,但凡許以小利,定能輕易驅使。”
“梁山雖為賊寇,但其多為大宋百姓,有秀才,有叛將,焉能是金人能比!”
“眼下梁山泊反叛朝廷,趁得一時之利,而金人善武無智,大可讓二者廝鬥,我等來個坐山觀虎鬥即可。”
“梁山猖獗,金人悍勇,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皆是對朝廷有利。”
“若是梁山覆滅,適時多加提防金人便是,反之曾頭市全沒,那梁山大抵也要損兵折將,更會惹惱金人,到時我等可將此事報知金人,金人無智,定是要再和梁山作對。”
“我等近下有青齊二州軍馬,不論誰勝誰敗,皆可攜大勢而下,管教山東、河北一地再無強人作亂。”
“但能剿除梁山賊,此前失利,官家定是不會計較的,待得穩定山東、河北,金人亦有所傷,必然會更加依附我朝。”
“如此一來,結盟一事非宋主金臣不可,往後大勢,還不是我朝做主。”
“官家為人,樞相應是曉得的,有此大功,簡在帝心,未嚐不可。”
磨難最是鍛煉一個人。
經過大名府一役,梁中書也算是有所成長。
身為大名府留守的梁中書,如今使得大名府失陷梁山手中,即便撿回性命回到東京,想來也是難逃責罰。
為了脫逃罪責,梁中書可謂是將腦子動用到了極致,直教童貫是連連稱奇。
“好計策,中書相公不愧是讀書人,腦子就是好使,如此奇謀妙計,真乃是當世諸葛啊!”
隨即,童貫便和梁中書一同發人前往曾頭市求兵。
那曾頭市果然是個險隘去處,但見:
周回一遭野水,四圍三麵高崗,塹邊河港似蛇盤,濠下柳林如雨密,憑高遠望綠陰濃,不見人家;附近潛窺青影亂,深藏寨柵。
隻這般險惡關寨,已然同一般軍寨無疑,有刀槍壕溝,有兵士甲胄,更有探馬潛伏,便知金人在曾頭市定是另有所圖。
曾頭市長官曾弄收到童貫令信時,當即就把曾家五虎召集一處商議。
曾家五虎分別是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皆善武藝,其中老二曾密行事最為謹慎,智謀亦是最高。
聽聞大宋朝廷太尉童貫派人前來調兵助援征剿梁山泊賊寇,曾密當先說道。
“今我兩國結交,童太尉是趙皇帝寵臣,若能相救與他,定能交好宋朝,以助我朝伐遼,應速出兵相援。”
老大曾塗亦是出言道。
“梁山泊不過一水窪草賊,晾他能有幾多本事,不過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罷了,但有我幾位兄弟出手,定能殺賊獻首,管教趙宋朝廷曉得我大金厲害,不敢小覷我朝。”
其餘三人盡有好戰之心,久在曾頭市,他們早待得不耐煩了,現下聽得有戰事發生,也紛紛請戰出兵。
曾弄思慮片刻,亦是覺得梁山眾位好漢不過是賊寇出身,想來沒有多少本事,且大金連遼國都不怕,豈能怕了梁山泊不成。
若是能搭上童貫的關係,對大金是百利而無一害,可要是得令不救,使得童貫遇害,那傳回國內,影響了宋金兩國結盟,他們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曾家雖然能在曾頭市呼風喚雨,但要是沒有金國在背後支持,怕不是旦夕可滅。
為了自己,為了大金,曾弄沒有猶豫的時間,當即就讓曾塗、曾密、曾索、曾魁領三千馬軍,五千步軍,合計八千軍馬,速去高唐州助陣童貫抵禦梁山。
待得曾家四虎領兵趕到高唐州時,童貫和梁中書為了驅使幾人,故作感激的親迎幾人入城。
曾家四虎眼見一朝太尉的童貫如此重視自己幾人,那是一陣驕傲得意,哪裏還分得清東南西北。
而看曾家四虎一副滿腦子肌肉的模樣,又兼麾下八千軍馬頗為彪悍精幹,顯然是一把極其好用的快刀,童貫和梁中書亦是十分欣喜。
就這樣子,雙方都是興高采烈的會宴一番,氣氛一度十分和洽,好似一家人相聚一般,大有惺惺相惜,相見恨晚之意。
薑還是老的辣,曾家四虎如何能玩得過童貫和梁中書這兩個官場奸人,直被他們給耍得團團轉,幾人卻不自知。
童貫和梁中書左一言梁山強勢,右一言相勸四人要小心應對,勿要折在梁山賊寇的手中。
話裏話外的意思無不是梁山厲害,曾家四虎雖然有幾分本事,但終究是不如梁山好漢的,隻要能好好幫助他們守住高唐州,待得青州、齊州大軍一到,幾人就能收工退回曾頭市。
畢竟宋金兩國是交好盟友,他們都是為了幾人好,才如此苦口婆心勸說的,端的是拳拳心意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