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童貫求援曾頭市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玄知道張清飛石的厲害,可亦是沒有想到張清會憑著飛石絕技打出這麽大的威風,竟是嚇得童貫隻敢龜縮在高唐州中。
雖然童貫沒有逃往青州有違劉玄的計劃,可算起來也並不是張清的錯,隻能說官軍實在是太廢了。
不過劉玄對此事還是有著幾分疑問,童貫老賊如此謹慎惜命的人,真的會因為一個張清就躲在高唐州不出來嗎?
須知高唐州距離大名府不遠,若是快速行軍,不過三五日就能到達。
童貫不速度離去,一直困守在高唐州內,梁山軍馬便能克日及至,教他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劉玄不覺得童貫會想不到這一點,因此童貫一直躲在高唐州內另有計謀。
不止是劉玄想到此點異樣,吳用亦是覺察出不對,他眉頭一皺,向丁得孫詢問道。
“張清兄弟圍困高唐州許久,不知可覺察有何不對之處?”
“高唐州附近可有藏兵之處?或官軍可有發人向外請求援軍?高唐州內可有別樣大事發生?”
“但有差處,兄弟皆可說來。”
見吳用神色凝重,丁得孫也不敢大意,連忙回憶起近來發生的一切事情。
不多時,丁得孫臉色一變,好似想到什麽驚人大事一般,連忙叫道。
“嗬也!軍師不說,我竟是險些沒有想到。”
“那童貫進駐高唐州後,曾經幾度傳人往齊州、青州喚援,張將軍曉得哥哥大計,故隻派探馬抓了幾個,便再無理會。”
“可惟有一處求援最是奇怪,便是淩州方向。”
“淩州官軍亦曾支援大名府,關勝將軍義勸水火二位哥哥後,淩州應是再無可戰之力的。”
“童貫老賊應知此事,但他還是向淩州求援,本來以為他是病急亂投醫,如今想來,定是另有算計。”
聽得丁得孫話語,吳用點頭道。
“大抵應是如此,常言道:蛇無頭不行,兵無將難成。”
“沒有將領督軍,便是再勇猛的軍隊都難以成事,水火二將現今都相隨關勝在大名府留守,單憑淩州本部軍馬,安能有何用哉?”
“童貫狡詐,久在軍中,焉能不知此理?”
“此時求援青州、齊州,我等早有預料,惟有淩州一部,定是存疑。”
話到此處,劉玄瞬間就聯想到了遠在北方的金人。
宋金聯盟攻遼,最終金人成為贏家,定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二者肯定是早有聯係。
恰好劉玄知道淩州就有一處地方是金人所建,那便是曾頭市。
托塔天王命喪曾頭市可是水滸一大憾事,劉玄自是記得清清楚楚,那曾頭市便是金人所建。
再一想到畢勝、澧美曾提及過藝術家已經在暗中聯絡金人結盟事宜,其道路便是黃河東段,經大名府過高唐州,穿淩州直入渤海。
童貫發人向淩州求援,他不是為了淩州那些散兵遊勇,而是想向曾頭市請兵。
事情也正如劉玄所想,童貫撤退到高唐州時,迫於張清武力,他是急得團團轉。
打又打不贏,全軍上下都已被張清那一手飛石絕技給嚇破了膽,想直接退往齊州進青州,童貫又擔心張清會緊追不舍。
正無可奈何下,一同撤退的梁中書卻是想到近在咫尺的曾頭市。
梁中書添為大名府留守,主管一方軍政要事,河北一地,但有事宜,皆是瞞不過他的。
趙佶密令金人聯盟的事情,梁中書身為蔡京的女婿,自然也是有所參與的。
曾頭市是金人所建,如今專一為宋金聯盟提供助力,梁中書早有得知。
對於金人,梁中書本是瞧不上的。
其實不止是梁中書,大宋士大夫對那些草原異族又何曾瞧得起過呢?
茹毛飲血,不知禮數,上下不尊,凶殘嗜血,等等不堪印象,都是大宋士大夫對金遼諸國的固有想法。
番人是上不得台麵的跳梁小醜,雖能逞凶一時,但定是不能長久。
趙佶敢和金人聯盟共同謀劃遼國,他骨子裏也是看不起金人的,認為憑著天朝上國的煌煌大勢,待沒有遼國威脅後,消滅一個從白山黑水中掙紮出來的窮苦部落,那不是手拿把掐嘛。
有些時候人就是這麽的愚蠢,隻會願意相信自己所希望的,而忽略那些潛在的危險。
大宋連遼國都害怕三分,卻相信打得過連遼國都打不過的金人,這不是可笑是什麽。
刀斧不加身,焉能曉其利害。
恐怕隻有等金人將刀槍架在藝術家脖子上時,他才能醒悟什麽叫唇亡齒寒,悔之晚矣。
不過他們雖然瞧不上金人,可對於金人善武這一點還是有著幾分認可的。
大宋資助金人打遼人,其中不乏有著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原因。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等到金遼兩國打得兩敗俱傷時,大宋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唯一出乎大宋預料的可能就是金人太能打了。
宋遼兩國百年恩怨,互相都是知根知底的,雙方有多少實力,早就摸的差不多了。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者是誰也奈何不得誰。
偏偏此時有了一個異軍突起的金人,其崛起之勢一天一個樣,根本沒有給宋遼反應的時間,便瞬間成為一方強國。
未知的敵人才是最恐怖的。
大宋不知道金人的強弱,而金人從打敗遼國中看出了大宋的軟弱。
如此一來,美肉在前,安有不食之理。
人心異變,非長久之計也。
此時的金人還在和遼人打生打死,隻是一昧求活罷了,大宋諸多官卿看不出來其中隱藏的危機,僅是把金人當作曇花一現的小卡拉米。
梁中書亦是此般心理,他看不上金人的落後貧窮,有著一種天朝上國的驕傲自滿。
即便金人所建的曾頭市在淩州已然隱隱稱霸一方,聚眾萬餘,可此前在梁中書的眼中,曾頭市就和數月前的梁山一般,聲勢雖大,但在擁兵百萬的大宋麵前,不過是彈指可滅。
所以對於曾頭市的發展,梁中書是任其自由,毫不在乎。
雖然童貫沒有逃往青州有違劉玄的計劃,可算起來也並不是張清的錯,隻能說官軍實在是太廢了。
不過劉玄對此事還是有著幾分疑問,童貫老賊如此謹慎惜命的人,真的會因為一個張清就躲在高唐州不出來嗎?
須知高唐州距離大名府不遠,若是快速行軍,不過三五日就能到達。
童貫不速度離去,一直困守在高唐州內,梁山軍馬便能克日及至,教他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劉玄不覺得童貫會想不到這一點,因此童貫一直躲在高唐州內另有計謀。
不止是劉玄想到此點異樣,吳用亦是覺察出不對,他眉頭一皺,向丁得孫詢問道。
“張清兄弟圍困高唐州許久,不知可覺察有何不對之處?”
“高唐州附近可有藏兵之處?或官軍可有發人向外請求援軍?高唐州內可有別樣大事發生?”
“但有差處,兄弟皆可說來。”
見吳用神色凝重,丁得孫也不敢大意,連忙回憶起近來發生的一切事情。
不多時,丁得孫臉色一變,好似想到什麽驚人大事一般,連忙叫道。
“嗬也!軍師不說,我竟是險些沒有想到。”
“那童貫進駐高唐州後,曾經幾度傳人往齊州、青州喚援,張將軍曉得哥哥大計,故隻派探馬抓了幾個,便再無理會。”
“可惟有一處求援最是奇怪,便是淩州方向。”
“淩州官軍亦曾支援大名府,關勝將軍義勸水火二位哥哥後,淩州應是再無可戰之力的。”
“童貫老賊應知此事,但他還是向淩州求援,本來以為他是病急亂投醫,如今想來,定是另有算計。”
聽得丁得孫話語,吳用點頭道。
“大抵應是如此,常言道:蛇無頭不行,兵無將難成。”
“沒有將領督軍,便是再勇猛的軍隊都難以成事,水火二將現今都相隨關勝在大名府留守,單憑淩州本部軍馬,安能有何用哉?”
“童貫狡詐,久在軍中,焉能不知此理?”
“此時求援青州、齊州,我等早有預料,惟有淩州一部,定是存疑。”
話到此處,劉玄瞬間就聯想到了遠在北方的金人。
宋金聯盟攻遼,最終金人成為贏家,定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二者肯定是早有聯係。
恰好劉玄知道淩州就有一處地方是金人所建,那便是曾頭市。
托塔天王命喪曾頭市可是水滸一大憾事,劉玄自是記得清清楚楚,那曾頭市便是金人所建。
再一想到畢勝、澧美曾提及過藝術家已經在暗中聯絡金人結盟事宜,其道路便是黃河東段,經大名府過高唐州,穿淩州直入渤海。
童貫發人向淩州求援,他不是為了淩州那些散兵遊勇,而是想向曾頭市請兵。
事情也正如劉玄所想,童貫撤退到高唐州時,迫於張清武力,他是急得團團轉。
打又打不贏,全軍上下都已被張清那一手飛石絕技給嚇破了膽,想直接退往齊州進青州,童貫又擔心張清會緊追不舍。
正無可奈何下,一同撤退的梁中書卻是想到近在咫尺的曾頭市。
梁中書添為大名府留守,主管一方軍政要事,河北一地,但有事宜,皆是瞞不過他的。
趙佶密令金人聯盟的事情,梁中書身為蔡京的女婿,自然也是有所參與的。
曾頭市是金人所建,如今專一為宋金聯盟提供助力,梁中書早有得知。
對於金人,梁中書本是瞧不上的。
其實不止是梁中書,大宋士大夫對那些草原異族又何曾瞧得起過呢?
茹毛飲血,不知禮數,上下不尊,凶殘嗜血,等等不堪印象,都是大宋士大夫對金遼諸國的固有想法。
番人是上不得台麵的跳梁小醜,雖能逞凶一時,但定是不能長久。
趙佶敢和金人聯盟共同謀劃遼國,他骨子裏也是看不起金人的,認為憑著天朝上國的煌煌大勢,待沒有遼國威脅後,消滅一個從白山黑水中掙紮出來的窮苦部落,那不是手拿把掐嘛。
有些時候人就是這麽的愚蠢,隻會願意相信自己所希望的,而忽略那些潛在的危險。
大宋連遼國都害怕三分,卻相信打得過連遼國都打不過的金人,這不是可笑是什麽。
刀斧不加身,焉能曉其利害。
恐怕隻有等金人將刀槍架在藝術家脖子上時,他才能醒悟什麽叫唇亡齒寒,悔之晚矣。
不過他們雖然瞧不上金人,可對於金人善武這一點還是有著幾分認可的。
大宋資助金人打遼人,其中不乏有著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原因。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等到金遼兩國打得兩敗俱傷時,大宋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唯一出乎大宋預料的可能就是金人太能打了。
宋遼兩國百年恩怨,互相都是知根知底的,雙方有多少實力,早就摸的差不多了。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者是誰也奈何不得誰。
偏偏此時有了一個異軍突起的金人,其崛起之勢一天一個樣,根本沒有給宋遼反應的時間,便瞬間成為一方強國。
未知的敵人才是最恐怖的。
大宋不知道金人的強弱,而金人從打敗遼國中看出了大宋的軟弱。
如此一來,美肉在前,安有不食之理。
人心異變,非長久之計也。
此時的金人還在和遼人打生打死,隻是一昧求活罷了,大宋諸多官卿看不出來其中隱藏的危機,僅是把金人當作曇花一現的小卡拉米。
梁中書亦是此般心理,他看不上金人的落後貧窮,有著一種天朝上國的驕傲自滿。
即便金人所建的曾頭市在淩州已然隱隱稱霸一方,聚眾萬餘,可此前在梁中書的眼中,曾頭市就和數月前的梁山一般,聲勢雖大,但在擁兵百萬的大宋麵前,不過是彈指可滅。
所以對於曾頭市的發展,梁中書是任其自由,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