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蔡福當先立功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年夫妻恩愛,如何比得上十數年父子之情。
尤其是盧俊義常年打熬身體,習練武藝,多不近女色。
若是沒有意外,琴瑟和鳴的盧俊義夫婦便會如此過完一生。
奈何玉麒麟的一生本就不會如死水般平靜。
盧俊義是遇水難安的命,從他十八般武藝舉手而來,偏偏對水性一竅不通就能看出一二。
梁山自水泊中遠道而來大名府,實打實的衝了盧俊義的命格。
正如智多星詩詞所雲:
蘆花蕩裏一扁舟,俊傑那能此地遊;義士手提三尺劍,反時須斬逆臣頭。
如此簡單的藏頭詩,竟然沒有人能提前看出來,就是因為玉麒麟不能碰水。
但凡碰了水的,盧俊義定是要遭了禍事。
例如水滸中武藝無雙的盧俊義最後就是落水而亡,真乃是時也命也。
而盧夫人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她出嫁後的依靠就是夫君盧俊義,可盧俊義一旦自身難保,她一個婦道人家又能如何。
沒有劉玄的到來,沒有楊林的插手,盧俊義便會被吳用下套,致使李固誣陷盧俊義謀反下獄,強占盧俊義的一切,適時那盧夫人除了陷在李固手中,根本別無他法。
畢竟謀反大罪如何是一介婦道人家能解決的。
正如此時此刻一般,楊林圍住盧府後,有關盧俊義生死大事的抉擇時刻,盧夫人卻隻能坐困府內,等著對盧俊義有謀害之心的李固前去解決,端的是令人心酸。
先前楊林回來收兵時,盧夫人即便是沒有看見李固,可她也不敢發問楊林,概因膽怯二字矣。
還好燕青及時出現,盧夫人頓時就找到了主心骨,連忙快步走出府來,向燕青焦急問道。
“小乙,官人可還安好?”
燕青深怕盧夫人失神有礙,急忙拜道。
“主母勿憂,主人一切無虞。”
隨即,燕青將其中備細盡皆告知盧夫人。
聽得李固那廝竟是暗藏禍心,盧夫人是後怕不已,本就哀愁的麵容刷的一下就白了幾分。
幸得燕青頗懂女人心,一番勸解安慰下,才使盧夫人安定下來。
“主人何等英雄,萬事皆有主人在前,主母無須多憂,隻在府中候著便是,小乙自領人在府外巡視,定然不教主母受驚。”
有著燕青的保證,盧夫人便在丫鬟的扶持下,緩步回到府內。
燕青分調五百甲士,團團護住盧府四周,將盧府打造成銅牆鐵壁般模樣,閑雜人等但有靠近的,都討不到一絲好處。
話分兩頭,這邊燕青在護衛盧府,那邊楊林帶著軍士回到梁中書府邸,發人傳信匯合蔡氏兄弟後,徑直帶人衝向府衙處。
一府機要處,當屬諸位官吏匯聚的府衙以及供應大軍的糧倉和武庫。
若是楊林麾下的是梁山戰兵,他自是會去攻占糧倉和武庫,奈何他麾下千餘軍士盡是歸順官兵。
這些官兵打打順風仗,欺負欺負舊日同僚,還算是個中老手。
可要靠他們去攻打守備森嚴的糧倉和武庫,那隻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更何況梁山有劉玄提供的高產優質種子,又兼諸多大戶‘自願贈予’的糧食,梁山根本就不缺糧食。
同理,大宋武庫中的軍械,說來也就那樣,甚至怕是連梁山戰兵手中的製式兵器都不如。
楊林與其去取雞肋,還不如直接拿下府衙,將大名府的官員給通通拿下,一舉摧毀大名府聯絡樞紐中心,好教大名府政令不達。
鐵臂膊蔡福對此甚是讚同,他們兄弟雖然已經決定要加入梁山,可還是想在家鄉留下個好名聲。
不傷百姓一磚一瓦,專奪貪官海量家財。
但凡能為鄉人除掉一兩個禍害百姓的貪官,那他們即便上梁山從賊,也可以稱為響當當的遊俠好漢,而不是落魄草賊。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秉著這種心思,蔡福是一馬當先,領著楊林便直撲府衙所在。
府衙內的三班六值,一應參軍、判官、孔目、押司,等等大小官吏,有著七成左右盡在衙中辦差。
蔡福屬於是底層人人盡皆知,中層者偶有聽聞,上層者根本不識。
那些站門衙役、值守捕快在府衙前值班,猛一見到蔡福氣勢洶洶領著數百軍士殺來,頓時就傻眼了。
隻見蔡福手提鬼王大砍刀,腰間別著一條青色抹布,齜牙咧嘴,怒目圓睜,恨不得殺盡天下該死之人模樣,端的是:
堂堂儀表氣淩雲,腰間緊係青鑾帶;蔡福人稱鐵臂膊,殺人到處顯精神。
單看蔡福這般惡煞神麵貌,足以證明他能當上兩院押牢節級兼行刑劊子手定是有靠實力的。
見得蔡福凶威四溢,那些認識他的捕快急忙呼道。
“蔡節級,你這是作甚?有話好好說啊!”
“蔡大哥,怎到如此地步?可有需要兄弟們幫忙的地方?”
“蔡福哥哥,可是王太守真的那般無情?”
“大哥當真是要大開殺戒不成?小弟願同大哥同生死,以報大哥昔日贈金救命之恩!”
“節級哥哥!”
“蔡福哥哥!”
……
患難之處見真情,蔡福往日裏見難就幫,遇危便助,大名府的底層人少有沒受過他資助的。
今日王太守要拿蔡福抵罪時,便有人想冒險殺官救人,隻是沒有尋到適合機會罷了。
現如今一看到蔡福這般氣勢,還有那身後跟著的六七百殺氣騰騰軍士,在場的捕快都不是傻子,哪裏還不明白是出現意外了。
不過不是蔡福出現意外,而是想陷害蔡福的王太守出現意外了,不然蔡福怎會出現在府衙前,他早就應該待在牢獄中,等著被梁中書治罪處死。
大宋官吏一脈相承的本事就是見風使舵,這門手藝是他們能活著練就出來的基本功。
眼下孰強孰弱,很明顯是一目了然。
所以不管是不是真和蔡福關係莫逆,是不是真的感激蔡福,那些捕快都十分識相的站到了蔡福這一邊,將官府發給他們的刀對準了官府。
開玩笑,幾十把破刀而已,怎麽敢和蔡福帶的幾百號軍士廝殺,又不是腦子真的有病。
什麽忠君報國,不就是和問你吃沒吃飯一樣嘛,不會真有人當真吧。
他們這些底層捕快雖然是普通人,但又不是傻子,關係到自家生死的事,他們還是分得清的。
蔡福一看自己打個照麵的功夫,值班捕快竟然就都反了,一時間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鐵臂膊在大名府是厲害,可什麽時候厲害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登高一呼而眾人喝的地步,蔡福是真不知道啊!
尤其是楊林還在一旁看著,蔡福隻覺得臉上有光,心中湧起陣陣潑天豪情,有種莫名其妙的快意爽感。
兄弟以誠待我,我定不負兄弟義氣。
蔡福和值班捕快剪拂後,大聲喝道。
“官府無能,陷害忠良,我蔡福忍無可忍,今日反了!”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仁義愛人,我願投奔梁山,共舉除暴安良大旗,推翻這無道朝廷!殺光那害民奸官!”
“梁山大軍已經入城,我身旁這位好漢便是智取生辰綱的錦豹子楊林,大名府當屬梁山泊好漢所有。”
“蔡福是土生土長的大名府人士,不願鄉人多受欺壓,故領兵至此,欲誅殺貪官,除掉酷吏,盡快平息戰火,使得百姓早日清寧。”
“若是識得我蔡福的,不想無端丟命的,不願繼續助那些貪官汙吏為禍百姓的,盡管棄械退開便是,我絕不阻擾半分。”
“自然,若是有想加入我們的兄弟,能助我等擒獲府衙官吏,事後蔡福定厚待豐賞 絕無虛言。”
“可要是有想通風報信,壞我大事者,那就得看看蔡福手中大刀是否還鋒利乎!”
喊罷,蔡福一揮手中大刀,斬釘截鐵般橫立身前,自讓出一道路來 任由值班捕快挑選。
見聞名四野的鐵臂膊如此豪氣,一眾捕快隻覺得心頭熱血噴湧。
試問誰沒有受過生活的苦,更何況還是他們這些官吏的底層,他們此時恨不得提刀就跟蔡福幹,好發泄一番心中那股無名火氣。
果不其然,在蔡福這番煽動話語下,敢安心離去的捕快是一個都沒有,全數都主動或被動的抽刀跟著蔡福衝進了府衙。
府衙內的大名府官吏尚且不知發生了什麽,便見到原本不被他們放在眼裏的衙役捕快蜂擁而入。
那群官吏中有一個孔目,姓張,最是小人得誌,為人仗勢猖狂,素來就是一副高高在上模樣,端的是欺下媚上。
張孔目亦是識得蔡福,甫一見到蔡福領著人明刀執杖衝進府衙來,他頓時將手中書冊扔將出去,直突突砸向領頭的蔡福,並厲聲嗬斥道。
“蔡福,你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嘛!安敢如此放肆!”
“速速給我滾將出去!!!”
“來人!來人!你想幹什麽……幹什——”
隨著蔡福身後進來的人越來越多,色厲內荏的張孔目瞬間就啞火了,隻瞪大眼睛驚訝的看著蔡福,好似有多麽不可置信般。
麵對口出狂言的張孔目,蔡福尚未開口揚威,緊跟著他身後的一枝花蔡慶卻是按捺不住心頭怒火,一個箭步上前,接著一腳踢出。
隻見得張孔目胸膛中腳,隨即噴出一口老血後,整個人便往後跌去,直摔到牆角處,才堪堪止住身形。
張孔目險些一腳被踢死,實在是讓蔡慶出了一口惡氣,他奮聲叫道。
“狗賊,既是識得我家大哥,應是曉得鐵臂膊大名無人不知,你安敢如此目中無人! ”
正欲提腔拿調裝一番的蔡福,眼見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能在昔日上官麵前顯露威風,卻被自家親兄弟給一腳幹斷了,那是一陣氣結。
好在蔡慶最後還報了自己的名號,不至於讓蔡福成為一個路人甲,不然蔡福是真的想打弟弟了。
有了張孔目這個前車之鑒,其餘官吏立刻就變得老老實實,紛紛低垂頭顱,束手而立,靜待蔡福吩咐。
如何對待俘虜官吏,梁山自是有著一套方法。
罪大惡極、為禍百姓的貪官汙吏,直接拉給百姓公審發泄一下怒火,最終肯定是逃不了一個死字的。
而那些罪責尚輕或清正愛民的,要麽拉上梁山勞改,要麽留下來繼續維持管理,不教大名府內生自亂。
有蔡福這個大名府地頭蛇在,楊林隻需要按名點到,便能將一幹府衙官吏給區分出來。
權力大的,權力小的,該殺的,能活的,一堆一堆分開,不冤枉一個,也不會放過一個。
不多時,府衙內好似就多了一串串垂頭喪氣的糖葫蘆。
官吏的心情各不相同,但都被他們往日看不起的賊配軍給宛若牽驢拉磨般,滴溜溜的推搡著聚作一團。
歸順梁山的官兵們見到平日裏頤氣指使,從不把他們當人看的高官相公,現如今一個個都成了他們手下的階下囚,頓時心中就覺得一陣痛快。
早說歸順梁山有這種好處啊,那他們不早跟著梁山好漢一起造反了,哪還會等到現在才能體驗騎著人上人的飛一般感覺。
而官吏則是覺得天變了,世道不一樣了,泥腿子都爬到他們頭上拉屎拉尿了,這哪還是他們所認識的大宋朝啊!
大宋朝若是無智匹夫都能對高貴士大夫予殺予奪,那他們數十年的寒窗苦讀又算是什麽呢!
一時間,府衙內的怨念愈發大了,好似百十人的老爹同時都沒了一般,直教人未見先發涼。
錦豹子楊林對此卻是視若未睹,他一路行來,遇的事不少,見的人更是不少,不過是區區一群早晚都要登上斷頭台的惡人罷了,絲毫不值得他多加注意。
楊林所需要在乎的是府衙中的戶牘案版,這些東西記錄了大名府的人口田地、稅收戶鋪、周遭規劃等等要事。
梁山一旦打下大名府,即便無法占據長久,那也得掌控一二,清除掉那些強戶惡霸,給平民百姓分糧采金,以及重新分化土地,好拉攏民心,都是需要這些記錄在冊的戶牘案版。
此當為重中之重也。
尤其是盧俊義常年打熬身體,習練武藝,多不近女色。
若是沒有意外,琴瑟和鳴的盧俊義夫婦便會如此過完一生。
奈何玉麒麟的一生本就不會如死水般平靜。
盧俊義是遇水難安的命,從他十八般武藝舉手而來,偏偏對水性一竅不通就能看出一二。
梁山自水泊中遠道而來大名府,實打實的衝了盧俊義的命格。
正如智多星詩詞所雲:
蘆花蕩裏一扁舟,俊傑那能此地遊;義士手提三尺劍,反時須斬逆臣頭。
如此簡單的藏頭詩,竟然沒有人能提前看出來,就是因為玉麒麟不能碰水。
但凡碰了水的,盧俊義定是要遭了禍事。
例如水滸中武藝無雙的盧俊義最後就是落水而亡,真乃是時也命也。
而盧夫人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她出嫁後的依靠就是夫君盧俊義,可盧俊義一旦自身難保,她一個婦道人家又能如何。
沒有劉玄的到來,沒有楊林的插手,盧俊義便會被吳用下套,致使李固誣陷盧俊義謀反下獄,強占盧俊義的一切,適時那盧夫人除了陷在李固手中,根本別無他法。
畢竟謀反大罪如何是一介婦道人家能解決的。
正如此時此刻一般,楊林圍住盧府後,有關盧俊義生死大事的抉擇時刻,盧夫人卻隻能坐困府內,等著對盧俊義有謀害之心的李固前去解決,端的是令人心酸。
先前楊林回來收兵時,盧夫人即便是沒有看見李固,可她也不敢發問楊林,概因膽怯二字矣。
還好燕青及時出現,盧夫人頓時就找到了主心骨,連忙快步走出府來,向燕青焦急問道。
“小乙,官人可還安好?”
燕青深怕盧夫人失神有礙,急忙拜道。
“主母勿憂,主人一切無虞。”
隨即,燕青將其中備細盡皆告知盧夫人。
聽得李固那廝竟是暗藏禍心,盧夫人是後怕不已,本就哀愁的麵容刷的一下就白了幾分。
幸得燕青頗懂女人心,一番勸解安慰下,才使盧夫人安定下來。
“主人何等英雄,萬事皆有主人在前,主母無須多憂,隻在府中候著便是,小乙自領人在府外巡視,定然不教主母受驚。”
有著燕青的保證,盧夫人便在丫鬟的扶持下,緩步回到府內。
燕青分調五百甲士,團團護住盧府四周,將盧府打造成銅牆鐵壁般模樣,閑雜人等但有靠近的,都討不到一絲好處。
話分兩頭,這邊燕青在護衛盧府,那邊楊林帶著軍士回到梁中書府邸,發人傳信匯合蔡氏兄弟後,徑直帶人衝向府衙處。
一府機要處,當屬諸位官吏匯聚的府衙以及供應大軍的糧倉和武庫。
若是楊林麾下的是梁山戰兵,他自是會去攻占糧倉和武庫,奈何他麾下千餘軍士盡是歸順官兵。
這些官兵打打順風仗,欺負欺負舊日同僚,還算是個中老手。
可要靠他們去攻打守備森嚴的糧倉和武庫,那隻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更何況梁山有劉玄提供的高產優質種子,又兼諸多大戶‘自願贈予’的糧食,梁山根本就不缺糧食。
同理,大宋武庫中的軍械,說來也就那樣,甚至怕是連梁山戰兵手中的製式兵器都不如。
楊林與其去取雞肋,還不如直接拿下府衙,將大名府的官員給通通拿下,一舉摧毀大名府聯絡樞紐中心,好教大名府政令不達。
鐵臂膊蔡福對此甚是讚同,他們兄弟雖然已經決定要加入梁山,可還是想在家鄉留下個好名聲。
不傷百姓一磚一瓦,專奪貪官海量家財。
但凡能為鄉人除掉一兩個禍害百姓的貪官,那他們即便上梁山從賊,也可以稱為響當當的遊俠好漢,而不是落魄草賊。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秉著這種心思,蔡福是一馬當先,領著楊林便直撲府衙所在。
府衙內的三班六值,一應參軍、判官、孔目、押司,等等大小官吏,有著七成左右盡在衙中辦差。
蔡福屬於是底層人人盡皆知,中層者偶有聽聞,上層者根本不識。
那些站門衙役、值守捕快在府衙前值班,猛一見到蔡福氣勢洶洶領著數百軍士殺來,頓時就傻眼了。
隻見蔡福手提鬼王大砍刀,腰間別著一條青色抹布,齜牙咧嘴,怒目圓睜,恨不得殺盡天下該死之人模樣,端的是:
堂堂儀表氣淩雲,腰間緊係青鑾帶;蔡福人稱鐵臂膊,殺人到處顯精神。
單看蔡福這般惡煞神麵貌,足以證明他能當上兩院押牢節級兼行刑劊子手定是有靠實力的。
見得蔡福凶威四溢,那些認識他的捕快急忙呼道。
“蔡節級,你這是作甚?有話好好說啊!”
“蔡大哥,怎到如此地步?可有需要兄弟們幫忙的地方?”
“蔡福哥哥,可是王太守真的那般無情?”
“大哥當真是要大開殺戒不成?小弟願同大哥同生死,以報大哥昔日贈金救命之恩!”
“節級哥哥!”
“蔡福哥哥!”
……
患難之處見真情,蔡福往日裏見難就幫,遇危便助,大名府的底層人少有沒受過他資助的。
今日王太守要拿蔡福抵罪時,便有人想冒險殺官救人,隻是沒有尋到適合機會罷了。
現如今一看到蔡福這般氣勢,還有那身後跟著的六七百殺氣騰騰軍士,在場的捕快都不是傻子,哪裏還不明白是出現意外了。
不過不是蔡福出現意外,而是想陷害蔡福的王太守出現意外了,不然蔡福怎會出現在府衙前,他早就應該待在牢獄中,等著被梁中書治罪處死。
大宋官吏一脈相承的本事就是見風使舵,這門手藝是他們能活著練就出來的基本功。
眼下孰強孰弱,很明顯是一目了然。
所以不管是不是真和蔡福關係莫逆,是不是真的感激蔡福,那些捕快都十分識相的站到了蔡福這一邊,將官府發給他們的刀對準了官府。
開玩笑,幾十把破刀而已,怎麽敢和蔡福帶的幾百號軍士廝殺,又不是腦子真的有病。
什麽忠君報國,不就是和問你吃沒吃飯一樣嘛,不會真有人當真吧。
他們這些底層捕快雖然是普通人,但又不是傻子,關係到自家生死的事,他們還是分得清的。
蔡福一看自己打個照麵的功夫,值班捕快竟然就都反了,一時間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鐵臂膊在大名府是厲害,可什麽時候厲害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登高一呼而眾人喝的地步,蔡福是真不知道啊!
尤其是楊林還在一旁看著,蔡福隻覺得臉上有光,心中湧起陣陣潑天豪情,有種莫名其妙的快意爽感。
兄弟以誠待我,我定不負兄弟義氣。
蔡福和值班捕快剪拂後,大聲喝道。
“官府無能,陷害忠良,我蔡福忍無可忍,今日反了!”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仁義愛人,我願投奔梁山,共舉除暴安良大旗,推翻這無道朝廷!殺光那害民奸官!”
“梁山大軍已經入城,我身旁這位好漢便是智取生辰綱的錦豹子楊林,大名府當屬梁山泊好漢所有。”
“蔡福是土生土長的大名府人士,不願鄉人多受欺壓,故領兵至此,欲誅殺貪官,除掉酷吏,盡快平息戰火,使得百姓早日清寧。”
“若是識得我蔡福的,不想無端丟命的,不願繼續助那些貪官汙吏為禍百姓的,盡管棄械退開便是,我絕不阻擾半分。”
“自然,若是有想加入我們的兄弟,能助我等擒獲府衙官吏,事後蔡福定厚待豐賞 絕無虛言。”
“可要是有想通風報信,壞我大事者,那就得看看蔡福手中大刀是否還鋒利乎!”
喊罷,蔡福一揮手中大刀,斬釘截鐵般橫立身前,自讓出一道路來 任由值班捕快挑選。
見聞名四野的鐵臂膊如此豪氣,一眾捕快隻覺得心頭熱血噴湧。
試問誰沒有受過生活的苦,更何況還是他們這些官吏的底層,他們此時恨不得提刀就跟蔡福幹,好發泄一番心中那股無名火氣。
果不其然,在蔡福這番煽動話語下,敢安心離去的捕快是一個都沒有,全數都主動或被動的抽刀跟著蔡福衝進了府衙。
府衙內的大名府官吏尚且不知發生了什麽,便見到原本不被他們放在眼裏的衙役捕快蜂擁而入。
那群官吏中有一個孔目,姓張,最是小人得誌,為人仗勢猖狂,素來就是一副高高在上模樣,端的是欺下媚上。
張孔目亦是識得蔡福,甫一見到蔡福領著人明刀執杖衝進府衙來,他頓時將手中書冊扔將出去,直突突砸向領頭的蔡福,並厲聲嗬斥道。
“蔡福,你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嘛!安敢如此放肆!”
“速速給我滾將出去!!!”
“來人!來人!你想幹什麽……幹什——”
隨著蔡福身後進來的人越來越多,色厲內荏的張孔目瞬間就啞火了,隻瞪大眼睛驚訝的看著蔡福,好似有多麽不可置信般。
麵對口出狂言的張孔目,蔡福尚未開口揚威,緊跟著他身後的一枝花蔡慶卻是按捺不住心頭怒火,一個箭步上前,接著一腳踢出。
隻見得張孔目胸膛中腳,隨即噴出一口老血後,整個人便往後跌去,直摔到牆角處,才堪堪止住身形。
張孔目險些一腳被踢死,實在是讓蔡慶出了一口惡氣,他奮聲叫道。
“狗賊,既是識得我家大哥,應是曉得鐵臂膊大名無人不知,你安敢如此目中無人! ”
正欲提腔拿調裝一番的蔡福,眼見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能在昔日上官麵前顯露威風,卻被自家親兄弟給一腳幹斷了,那是一陣氣結。
好在蔡慶最後還報了自己的名號,不至於讓蔡福成為一個路人甲,不然蔡福是真的想打弟弟了。
有了張孔目這個前車之鑒,其餘官吏立刻就變得老老實實,紛紛低垂頭顱,束手而立,靜待蔡福吩咐。
如何對待俘虜官吏,梁山自是有著一套方法。
罪大惡極、為禍百姓的貪官汙吏,直接拉給百姓公審發泄一下怒火,最終肯定是逃不了一個死字的。
而那些罪責尚輕或清正愛民的,要麽拉上梁山勞改,要麽留下來繼續維持管理,不教大名府內生自亂。
有蔡福這個大名府地頭蛇在,楊林隻需要按名點到,便能將一幹府衙官吏給區分出來。
權力大的,權力小的,該殺的,能活的,一堆一堆分開,不冤枉一個,也不會放過一個。
不多時,府衙內好似就多了一串串垂頭喪氣的糖葫蘆。
官吏的心情各不相同,但都被他們往日看不起的賊配軍給宛若牽驢拉磨般,滴溜溜的推搡著聚作一團。
歸順梁山的官兵們見到平日裏頤氣指使,從不把他們當人看的高官相公,現如今一個個都成了他們手下的階下囚,頓時心中就覺得一陣痛快。
早說歸順梁山有這種好處啊,那他們不早跟著梁山好漢一起造反了,哪還會等到現在才能體驗騎著人上人的飛一般感覺。
而官吏則是覺得天變了,世道不一樣了,泥腿子都爬到他們頭上拉屎拉尿了,這哪還是他們所認識的大宋朝啊!
大宋朝若是無智匹夫都能對高貴士大夫予殺予奪,那他們數十年的寒窗苦讀又算是什麽呢!
一時間,府衙內的怨念愈發大了,好似百十人的老爹同時都沒了一般,直教人未見先發涼。
錦豹子楊林對此卻是視若未睹,他一路行來,遇的事不少,見的人更是不少,不過是區區一群早晚都要登上斷頭台的惡人罷了,絲毫不值得他多加注意。
楊林所需要在乎的是府衙中的戶牘案版,這些東西記錄了大名府的人口田地、稅收戶鋪、周遭規劃等等要事。
梁山一旦打下大名府,即便無法占據長久,那也得掌控一二,清除掉那些強戶惡霸,給平民百姓分糧采金,以及重新分化土地,好拉攏民心,都是需要這些記錄在冊的戶牘案版。
此當為重中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