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李固陷燕青(已改正)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固是滿口欺詐言,隻一心要把楊林給踩死。
聽得楊林是冷哼一聲,言辭犀利道。
“陰險小人,反複賊子,你這個醃臢潑皮,旁人受得了你這廝欺瞞,你卻是休想騙得過我。”
“梁山好漢向來是行的端坐的直,有一說一,絕不會妄論虛言。”
“我楊林是個什麽樣的人,何須你這賊廝鳥妄議,自有好漢能識得。”
“隻你這廝口蜜腹劍,專一賣弄奸計坑害好人,事到如今,還在不知死活,在我等好漢麵前充作良人,當真是以為無人能叫穿你,盧員外會聽信讒言不成!”
燕青亦是出言戲謔道。
“李都管,你隻說梁山不對,卻是不提先前所言楊林哥哥劫掠府上一事,莫不是忘了不成!”
“若梁山真做出那般歹事,都管大可如實相告,主人定然是要和梁山做過一場的。”
一旁楊林冷笑道。
“嗬嗬,隻怕是這廝找不到由頭,曉得口說無憑,怕被揭穿時無地自容,心中早就怕的忘了。”
燕青故作驚訝道。
“不會吧,不會吧,李都管,事關主人身家大計,便是連夫人也牽扯其中,可是容不得半分玩笑,你向來最是穩重得體,應是不會拿如此大事誆騙主人吧。”
聞言,楊林不由譏諷道。
“小乙哥哪的話,李都管深得員外看重,對他有救命之恩,若不是狼心狗肺之徒,見利忘義之輩,安能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燕青一臉讚同的點頭道。
“是極,楊林哥哥說的有理,主人待李都管十分不薄,更是有救護恩情,想來都管應是不會蒙騙主人的,可那劫掠府上一事怎麽說呢?都管又是怎得一副苦大仇深模樣啊?小乙是真想不明白,還請都管能否細說一二。”
……
二人一言一語,好似快刀奪人心,利劍刺胸膛,不給李固絲毫機會,直將李固說的是啞口無言。
盧俊義見狀不禁眉頭一皺,雖然他向來高傲自大,視天下英雄於無物,但這不代表盧俊義不聰明,他隻是習慣了用錢和武藝直接解決而已。
真要是個笨蛋,世間又哪來的河北三絕玉麒麟呢!
李固麵對楊林、燕青時的支支吾吾,盧俊義不想察覺到有異樣都難。
眼見盧俊義麵色難看,眼中迸出道道寒光盯著自己,李固曉得他若是不能講出個二三四,定然是討不到好,下場絕對會很難看,比盧俊義的臉色還要難看百倍。
於是李固不作多想,連忙抱住盧俊義的大腿,驚怒且恐懼道。
“大官人,你是知道小人的,李固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有半分欺瞞大官人的心思啊!”
“梁山賊寇的話安能有幾分可信,他領著軍馬將府上圍住,還打斷小人的腿,逼著夫人強露尊顏,口中全是粗俗言語,盡是對大官人不敬之詞。”
“誰人不知大官人是大名府第一豪奢,梁山一群草寇為了府上錢貨,那是恨不得早晚占之。”
“夫人向來以大官人為重,自是不肯相讓,故賊寇惱羞成怒,做下……做下……嗚嗚嗚!”
李固好似是說到什麽傷心處,眼淚是止都止不住的往下掉,話語更是幾度凝噎。
盧俊義堂堂男子漢大丈夫,最是見不得旁人哭哭啼啼,他厲聲嗬斥道。
“休得聒噪!到底如何,你隻管說來,我自有定計。”
聽得盧俊義忿怒,李固急忙止住哭聲,委屈巴巴道。
“楊林這廝圍住府上一幹人等,隻準進,不準出,單單逼迫小人前來尋大官人。”
“他懼怕大官人武藝,又兼麾下軍士眾多,欲要賺取大官人離去,好教賊寇趁勢入城劫掠。”
“一路上,這賊廝言語中多有不敬,說的小人是心中惱怒,奈何我手腳無力,反抗不得半點,隻能任由賊廝對大官人和夫人一番侮辱。”
“他隻道賺走大官人後,逼得大官人有家難回,有國難投,惟有屈身從賊,獻上一幹府業,並將夫人送於他享樂,才能保住性命苟活。”
“大官人是何等英雄,大名府人盡皆知的好漢,更是得梁相公賞識,還有大好前程,如何能受此屈辱!”
“我欲要為大官人爭辯,可這賊廝凶性大發,但我說上一句,他便逞凶惡我。”
“為了能報答大官人恩情,李固隻好忍屈求全,和賊寇虛與委蛇,隻求能誆住賊心,得見大官人顏麵,好教大官人能知曉賊心奸詐。”
“此心昭昭,可鑒日月,我李固是死是活,無關要事,隻大官人平安無事足矣。”
“望大官人明辨忠奸,務要被賊寇奸言所蒙蔽啊!”
生死危機麵前,李固算是演技不錯大爆發,字字當真是杜鵑啼血,句句可謂是真情流露,教人看了無不動容。
楊林、燕青早就看穿李固的真麵目,不論李固說的是天花亂墜,二人那是一點都不相信。
可惜盧俊義的腦子大抵是都點在武力上了,對於李固的為人,他是看不出來有半點不對。
至少在李固這番聲情並茂的演繹下,盧俊義是被李固講得動搖了,他在心中也開始猜疑起楊林來,懷疑楊林是不是真的欺騙了他。
畢竟錦豹子楊林是梁山好漢,而梁山說到底是一群賊寇。
賊寇的信譽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即便梁山好漢重情重義的形象人盡皆知,四海揚名,奈何盧俊義始終是屁股決定腦袋。
大宋統製先鋒官的身份,對於盧俊義還是有著誘惑力的。
更兼盧俊義本身就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性子,但凡有一點他覺得言之有理的,他就會容易相信。
所以盧俊義瞬間就改換方向,麵色冷冷的看著楊林。
“楊林,你是賊,我是官,你教本官如何信你無害我之心?”
見盧俊義如此輕易信任小人話語,楊林亦是無話可說了。
似這般超群英雄,怎得就無識人之明?
難怪盧俊義在河北、山東混得偌大名頭,卻少有好漢提及,果真是小人作祟,難成大事。
楊林心中不由暗忖道:什麽玉麒麟、及時雨,不過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天下唯一的真好漢,還得是劉玄哥哥啊!
至於江湖齊名好漢小旋風柴進,不好意思,柴進已經上了梁山,楊林和他是兄弟,講義氣的錦豹子哪會說兄弟壞話。
燕青多麽心思機靈,不須楊林直言,隻是瞧一眼楊林,他便知楊林怕是對盧俊義的這般左右搖擺行為有些輕視。
其實有些時候燕青拿盧俊義也是沒有辦法,他明知李固不是什麽好人,也提醒過盧俊義要小心提防,可盧俊義就是不聽他的。
燕青雖得盧俊義重視,奈何他終究不過是一個被盧俊義收養的孤兒,養育之恩大於天,盧俊義真不聽他的,燕青除了默默守護,小心寵著盧俊義的任性,他還能怎麽樣呢。
不過如今不同往日,梁山大軍近在咫尺,隨時都能傾覆大名府,盧俊義又趕在這種時候上了官府的破船,旦夕之間有著破家亡命危機。
若不能搭上楊林的關係,留下一條退路,燕青是真怕盧俊義性命不保,畢竟梁山好漢仁義是仁義,但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該下狠手時候,可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燕青尚未報答盧俊義的恩情,他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不能不在乎盧俊義的性命。
當時燕青顧不得其它,連忙出言道。
“主人,楊林哥哥雖是梁山好漢,可那梁山之主豪俠劉玄自立寨以來,專一行善護民,除暴安良,不知多少百姓對梁山是感恩戴德,江湖上更是得好漢人人稱頌,是一等一的良善大寨,非是一般綠林山寨可比。”
“往日間的流商客販,亦是對梁山多有盛讚,府上的買賣但有從山東過的,梁山也未曾肆意劫掠,足以可見梁山好漢是真的替天行道,有安定天下百姓之心。”
“古往今來,似梁山這般欲做大事大業者,哪個不是言而有信?”
“楊林哥哥既是帶誠意而來,敢孤身勸見主人,那他安能害主人而陷自己於不義乎?”
“事到如今,小乙也不怕惱了主人,李固這廝自被主人收入府中,時常欺下媚上,貪汙受賄,勾結外人,謀奪產業,雖在主人麵前伏低做小,但在我等一幹府人前,作威作福,全然不似下人,而是一副主人做派,端的是可恨至極。”
“府中但有不服他管教者,不是被驅逐府去,便是被他發落鄉下莊子,遠離主人麵前,不教主人得知一二。”
“老張頭,小順哥,紅桃姐……等等府中親信主人的老人,除卻小乙外,大多已是被這廝給趕出府去了。”
“主人一心習武,不管雜事,致使受這廝百般欺瞞,小乙無可奈何,隻能堪堪自保,暗暗盯守,隻待有他膽大罪證時,再稟報主人將他繩之以法。”
“不曾想今日大事臨前,這賊廝鳥竟敢坑害主人,詆毀夫人,實在是讓小乙忍無可忍,故教主人知曉此僚狡詐相欺,絕不是什麽忠良人士。”
……
見燕青竟然爆出自己做下的歹事,李固驚得是三魂俱散,五魄皆失,趕忙手指燕青大聲指責道。
“好你個燕小乙,真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大官人待你視如親子,沒成想你這潑廝鳥竟敢勾結賊人胡言亂語!”
“我李固對大官人忠心耿耿,但有吩咐,無有不從,怎會有欺瞞大官人之心?”
“倒是你燕小乙居心不軌,往日你不是時常自詡風流機靈嘛,這楊林是你引薦給大官人的,他是不是梁山賊人,怕是你早就知曉了。”
“我看你是不甘隻在大官人身邊做一小廝,眼羨盧家百萬家業,故勾結梁山賊人,欲要謀奪大官人性命,好占了那偌大家業。”
““對對對,定是我所說的這般,不然若是我真的做下那般多歹事,你怎得不早早告知大官人,非得要等到此時才講,想必是你怕大官人擒下楊林,拷打出你的陰謀,方才反咬我一口,好混淆視聽,致使你奸計得逞。”
“大官人,還請快快讓人抓住這倆不軌賊子,務要教他們逃了啊!”
……
李固是越說越激動,將他對盧俊義的嫉恨心思全都栽贓給燕青身上,恨不得將楊林和燕青一道給除掉,好來個一石二鳥計策。
一則使得盧俊義和梁山徹底結仇,教盧俊義在大名府無有立足之地,不是逃出大名府流落他鄉,就是被梁山尋仇,死於非命。
二則是害掉最忠心盧俊義的燕青,使得盧俊義無有可用之人,好讓他成為盧俊義唯一的依靠,到時如何玩弄盧俊義,還不是全看他的手段。
教英雄蓋世的好漢宛若鳥雀般被戲耍,光是想想,早已扭曲心靈的李固就覺得心中湧起一陣興奮,臉色都不自覺的充紅起來。
可惜李固錯估了燕青在盧俊義心中的地位。
盧俊義平日可能是高傲自大,不聽人言,常常有著自己的決斷。
可那是自持武藝天下第一時,自從惜敗在劉玄手中後,盧俊義就有了一種武藝危機,不再有唯我獨尊的霸氣,心中那股傲然也被壓抑住幾分,懂得了深思熟慮。
此番麵對梁山軍馬攻城時,盧俊義一直堅守陣地,便是已然對梁山有未戰先敗的思慮。
不然按照盧俊義以往的性子,定是隻手提棍棒,單騎闖敵營,視梁山數萬大軍於無物,那楊林敢出現在盧俊義麵前,管教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會被押監送獄,鎖在囚車,報上天聽,成為盧俊義進身的功勞,哪會還像現在這般好端端的安然無恙。
一句話,盧俊義已經怕了梁山。
眼下盧俊義腦袋瓜子的運轉是遠超從前,轉得都快冒煙了。
李固雖然一副忠心耿耿模樣,盧俊義卻是更相信燕青所言。
不關乎其它,隻因盧俊義曉得燕青是不會欺騙他的,就好像他信任燕青絕對不會害他一般,這是十多年的主仆情義、父子恩情所締造的,值得信任擁有。
既然燕青不會誆騙他,那麽欺瞞盧俊義的人就不言而喻了。
聽得楊林是冷哼一聲,言辭犀利道。
“陰險小人,反複賊子,你這個醃臢潑皮,旁人受得了你這廝欺瞞,你卻是休想騙得過我。”
“梁山好漢向來是行的端坐的直,有一說一,絕不會妄論虛言。”
“我楊林是個什麽樣的人,何須你這賊廝鳥妄議,自有好漢能識得。”
“隻你這廝口蜜腹劍,專一賣弄奸計坑害好人,事到如今,還在不知死活,在我等好漢麵前充作良人,當真是以為無人能叫穿你,盧員外會聽信讒言不成!”
燕青亦是出言戲謔道。
“李都管,你隻說梁山不對,卻是不提先前所言楊林哥哥劫掠府上一事,莫不是忘了不成!”
“若梁山真做出那般歹事,都管大可如實相告,主人定然是要和梁山做過一場的。”
一旁楊林冷笑道。
“嗬嗬,隻怕是這廝找不到由頭,曉得口說無憑,怕被揭穿時無地自容,心中早就怕的忘了。”
燕青故作驚訝道。
“不會吧,不會吧,李都管,事關主人身家大計,便是連夫人也牽扯其中,可是容不得半分玩笑,你向來最是穩重得體,應是不會拿如此大事誆騙主人吧。”
聞言,楊林不由譏諷道。
“小乙哥哪的話,李都管深得員外看重,對他有救命之恩,若不是狼心狗肺之徒,見利忘義之輩,安能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燕青一臉讚同的點頭道。
“是極,楊林哥哥說的有理,主人待李都管十分不薄,更是有救護恩情,想來都管應是不會蒙騙主人的,可那劫掠府上一事怎麽說呢?都管又是怎得一副苦大仇深模樣啊?小乙是真想不明白,還請都管能否細說一二。”
……
二人一言一語,好似快刀奪人心,利劍刺胸膛,不給李固絲毫機會,直將李固說的是啞口無言。
盧俊義見狀不禁眉頭一皺,雖然他向來高傲自大,視天下英雄於無物,但這不代表盧俊義不聰明,他隻是習慣了用錢和武藝直接解決而已。
真要是個笨蛋,世間又哪來的河北三絕玉麒麟呢!
李固麵對楊林、燕青時的支支吾吾,盧俊義不想察覺到有異樣都難。
眼見盧俊義麵色難看,眼中迸出道道寒光盯著自己,李固曉得他若是不能講出個二三四,定然是討不到好,下場絕對會很難看,比盧俊義的臉色還要難看百倍。
於是李固不作多想,連忙抱住盧俊義的大腿,驚怒且恐懼道。
“大官人,你是知道小人的,李固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有半分欺瞞大官人的心思啊!”
“梁山賊寇的話安能有幾分可信,他領著軍馬將府上圍住,還打斷小人的腿,逼著夫人強露尊顏,口中全是粗俗言語,盡是對大官人不敬之詞。”
“誰人不知大官人是大名府第一豪奢,梁山一群草寇為了府上錢貨,那是恨不得早晚占之。”
“夫人向來以大官人為重,自是不肯相讓,故賊寇惱羞成怒,做下……做下……嗚嗚嗚!”
李固好似是說到什麽傷心處,眼淚是止都止不住的往下掉,話語更是幾度凝噎。
盧俊義堂堂男子漢大丈夫,最是見不得旁人哭哭啼啼,他厲聲嗬斥道。
“休得聒噪!到底如何,你隻管說來,我自有定計。”
聽得盧俊義忿怒,李固急忙止住哭聲,委屈巴巴道。
“楊林這廝圍住府上一幹人等,隻準進,不準出,單單逼迫小人前來尋大官人。”
“他懼怕大官人武藝,又兼麾下軍士眾多,欲要賺取大官人離去,好教賊寇趁勢入城劫掠。”
“一路上,這賊廝言語中多有不敬,說的小人是心中惱怒,奈何我手腳無力,反抗不得半點,隻能任由賊廝對大官人和夫人一番侮辱。”
“他隻道賺走大官人後,逼得大官人有家難回,有國難投,惟有屈身從賊,獻上一幹府業,並將夫人送於他享樂,才能保住性命苟活。”
“大官人是何等英雄,大名府人盡皆知的好漢,更是得梁相公賞識,還有大好前程,如何能受此屈辱!”
“我欲要為大官人爭辯,可這賊廝凶性大發,但我說上一句,他便逞凶惡我。”
“為了能報答大官人恩情,李固隻好忍屈求全,和賊寇虛與委蛇,隻求能誆住賊心,得見大官人顏麵,好教大官人能知曉賊心奸詐。”
“此心昭昭,可鑒日月,我李固是死是活,無關要事,隻大官人平安無事足矣。”
“望大官人明辨忠奸,務要被賊寇奸言所蒙蔽啊!”
生死危機麵前,李固算是演技不錯大爆發,字字當真是杜鵑啼血,句句可謂是真情流露,教人看了無不動容。
楊林、燕青早就看穿李固的真麵目,不論李固說的是天花亂墜,二人那是一點都不相信。
可惜盧俊義的腦子大抵是都點在武力上了,對於李固的為人,他是看不出來有半點不對。
至少在李固這番聲情並茂的演繹下,盧俊義是被李固講得動搖了,他在心中也開始猜疑起楊林來,懷疑楊林是不是真的欺騙了他。
畢竟錦豹子楊林是梁山好漢,而梁山說到底是一群賊寇。
賊寇的信譽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即便梁山好漢重情重義的形象人盡皆知,四海揚名,奈何盧俊義始終是屁股決定腦袋。
大宋統製先鋒官的身份,對於盧俊義還是有著誘惑力的。
更兼盧俊義本身就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性子,但凡有一點他覺得言之有理的,他就會容易相信。
所以盧俊義瞬間就改換方向,麵色冷冷的看著楊林。
“楊林,你是賊,我是官,你教本官如何信你無害我之心?”
見盧俊義如此輕易信任小人話語,楊林亦是無話可說了。
似這般超群英雄,怎得就無識人之明?
難怪盧俊義在河北、山東混得偌大名頭,卻少有好漢提及,果真是小人作祟,難成大事。
楊林心中不由暗忖道:什麽玉麒麟、及時雨,不過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天下唯一的真好漢,還得是劉玄哥哥啊!
至於江湖齊名好漢小旋風柴進,不好意思,柴進已經上了梁山,楊林和他是兄弟,講義氣的錦豹子哪會說兄弟壞話。
燕青多麽心思機靈,不須楊林直言,隻是瞧一眼楊林,他便知楊林怕是對盧俊義的這般左右搖擺行為有些輕視。
其實有些時候燕青拿盧俊義也是沒有辦法,他明知李固不是什麽好人,也提醒過盧俊義要小心提防,可盧俊義就是不聽他的。
燕青雖得盧俊義重視,奈何他終究不過是一個被盧俊義收養的孤兒,養育之恩大於天,盧俊義真不聽他的,燕青除了默默守護,小心寵著盧俊義的任性,他還能怎麽樣呢。
不過如今不同往日,梁山大軍近在咫尺,隨時都能傾覆大名府,盧俊義又趕在這種時候上了官府的破船,旦夕之間有著破家亡命危機。
若不能搭上楊林的關係,留下一條退路,燕青是真怕盧俊義性命不保,畢竟梁山好漢仁義是仁義,但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該下狠手時候,可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燕青尚未報答盧俊義的恩情,他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不能不在乎盧俊義的性命。
當時燕青顧不得其它,連忙出言道。
“主人,楊林哥哥雖是梁山好漢,可那梁山之主豪俠劉玄自立寨以來,專一行善護民,除暴安良,不知多少百姓對梁山是感恩戴德,江湖上更是得好漢人人稱頌,是一等一的良善大寨,非是一般綠林山寨可比。”
“往日間的流商客販,亦是對梁山多有盛讚,府上的買賣但有從山東過的,梁山也未曾肆意劫掠,足以可見梁山好漢是真的替天行道,有安定天下百姓之心。”
“古往今來,似梁山這般欲做大事大業者,哪個不是言而有信?”
“楊林哥哥既是帶誠意而來,敢孤身勸見主人,那他安能害主人而陷自己於不義乎?”
“事到如今,小乙也不怕惱了主人,李固這廝自被主人收入府中,時常欺下媚上,貪汙受賄,勾結外人,謀奪產業,雖在主人麵前伏低做小,但在我等一幹府人前,作威作福,全然不似下人,而是一副主人做派,端的是可恨至極。”
“府中但有不服他管教者,不是被驅逐府去,便是被他發落鄉下莊子,遠離主人麵前,不教主人得知一二。”
“老張頭,小順哥,紅桃姐……等等府中親信主人的老人,除卻小乙外,大多已是被這廝給趕出府去了。”
“主人一心習武,不管雜事,致使受這廝百般欺瞞,小乙無可奈何,隻能堪堪自保,暗暗盯守,隻待有他膽大罪證時,再稟報主人將他繩之以法。”
“不曾想今日大事臨前,這賊廝鳥竟敢坑害主人,詆毀夫人,實在是讓小乙忍無可忍,故教主人知曉此僚狡詐相欺,絕不是什麽忠良人士。”
……
見燕青竟然爆出自己做下的歹事,李固驚得是三魂俱散,五魄皆失,趕忙手指燕青大聲指責道。
“好你個燕小乙,真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大官人待你視如親子,沒成想你這潑廝鳥竟敢勾結賊人胡言亂語!”
“我李固對大官人忠心耿耿,但有吩咐,無有不從,怎會有欺瞞大官人之心?”
“倒是你燕小乙居心不軌,往日你不是時常自詡風流機靈嘛,這楊林是你引薦給大官人的,他是不是梁山賊人,怕是你早就知曉了。”
“我看你是不甘隻在大官人身邊做一小廝,眼羨盧家百萬家業,故勾結梁山賊人,欲要謀奪大官人性命,好占了那偌大家業。”
““對對對,定是我所說的這般,不然若是我真的做下那般多歹事,你怎得不早早告知大官人,非得要等到此時才講,想必是你怕大官人擒下楊林,拷打出你的陰謀,方才反咬我一口,好混淆視聽,致使你奸計得逞。”
“大官人,還請快快讓人抓住這倆不軌賊子,務要教他們逃了啊!”
……
李固是越說越激動,將他對盧俊義的嫉恨心思全都栽贓給燕青身上,恨不得將楊林和燕青一道給除掉,好來個一石二鳥計策。
一則使得盧俊義和梁山徹底結仇,教盧俊義在大名府無有立足之地,不是逃出大名府流落他鄉,就是被梁山尋仇,死於非命。
二則是害掉最忠心盧俊義的燕青,使得盧俊義無有可用之人,好讓他成為盧俊義唯一的依靠,到時如何玩弄盧俊義,還不是全看他的手段。
教英雄蓋世的好漢宛若鳥雀般被戲耍,光是想想,早已扭曲心靈的李固就覺得心中湧起一陣興奮,臉色都不自覺的充紅起來。
可惜李固錯估了燕青在盧俊義心中的地位。
盧俊義平日可能是高傲自大,不聽人言,常常有著自己的決斷。
可那是自持武藝天下第一時,自從惜敗在劉玄手中後,盧俊義就有了一種武藝危機,不再有唯我獨尊的霸氣,心中那股傲然也被壓抑住幾分,懂得了深思熟慮。
此番麵對梁山軍馬攻城時,盧俊義一直堅守陣地,便是已然對梁山有未戰先敗的思慮。
不然按照盧俊義以往的性子,定是隻手提棍棒,單騎闖敵營,視梁山數萬大軍於無物,那楊林敢出現在盧俊義麵前,管教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會被押監送獄,鎖在囚車,報上天聽,成為盧俊義進身的功勞,哪會還像現在這般好端端的安然無恙。
一句話,盧俊義已經怕了梁山。
眼下盧俊義腦袋瓜子的運轉是遠超從前,轉得都快冒煙了。
李固雖然一副忠心耿耿模樣,盧俊義卻是更相信燕青所言。
不關乎其它,隻因盧俊義曉得燕青是不會欺騙他的,就好像他信任燕青絕對不會害他一般,這是十多年的主仆情義、父子恩情所締造的,值得信任擁有。
既然燕青不會誆騙他,那麽欺瞞盧俊義的人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