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王太守魂歸地府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福對梁山的感觀不錯,並且反正也要上梁山入夥,便將王太守強逼陷害他們兄弟一事都講了出來,又以自身名譽為楊林作保。
蔡慶雖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竟使得大哥真的和梁山好漢混到一起,但他對蔡福做出的決定向來是沒有二話的。
即便他還被綁縛在衙役中,也毫不遲疑的出言為楊林吆喝道。
“我大哥平日不知周濟多少貧苦,大名府多少人家對我大哥是盛口稱讚,可官府不分黑白,一昧要陷害良人。”
“似這般無義官府,不如早點滅亡為好,你們何必繼續執迷不悟為其效力,憑白落得個身死孤苦下場!”
本來還在猶豫不決的衙役,眼見大名府聲名鼎盛的蔡氏兄弟都為梁山說話,而楊林更是一看就是個心狠手辣、義薄雲天的好漢,他們頓時就下定了決心。
當然,絕不是因為大名府已經岌岌可危,梁山大軍可能已經入城,以及楊林身後那千餘持刀拿槍的大漢正虎視眈眈看著他們,他們一定是被大義感動才投誠的。
無道朝廷不值得他們效力,仁義梁山才是他們早就渴望的義軍歸屬。
衙役們紛紛扔下兵刃,齊齊向楊林拜道。
“梁山仁義,好漢虎威,我等願棄暗投明,一並和好漢共反朝廷,望好漢能收留則個!”
見兵不血刃就勸降了三五百衙役,楊林喜上心頭,一把將勒得隻剩半條命的王太守推倒在地,對眾人大笑道。
“都是自家兄弟,快快請起,你們放心,我楊林說話算數,絕不會辜負你們半分。”
蔡福亦是連忙上前,一刀將蔡慶身上繩索解開,輕聲關懷道。
“兄弟可無恙乎?”
蔡慶一臉怒氣道。
“哥哥不必擔心,小弟無事,隻那狗官王太守一心要拿我們兄弟頂罪,怕我逃了,才將我全身綁縛,端的可恨!”
蔡福一聽,心頭生起一片火氣,暗罵道:好一個狗官,害我兄弟之心不死,真是百般找死!
一旁楊林見蔡慶亦是一副好漢模樣,便有心將蔡慶也拉上山,見蔡慶對王太守恨得牙癢癢,他心中立時有了主意。
楊林在大名府混了月餘自然不是白混的,大名府內的一眾官員他不敢說知根知底,但對於那些出頭的他也算是有所了解。
大名府最大的貪官自是梁中書,次之的便是這號稱大名府半邊天的王太守,什麽草菅人命、收受賄賂、魚肉百姓、官商勾結等等尋常惡事,那是一件不落。
似這種犯下累累惡行的貪官奸臣,梁山是斷無放過的可能。
都是殺貪官,那麽早點殺晚點殺別無二樣。
楊林臉色不變,依舊那副義薄雲天模樣朝蔡慶說道。
“這位便是蔡慶兄弟吧,梁山楊林見過兄弟。”
見大名鼎鼎的梁山好漢對自己有禮相待,蔡慶忙不迭拜道。
“小人蔡慶,因頭上常戴一枝時節花,得了個名號喚作一枝花。幸得哥哥相救性命,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楊林一把扶住蔡慶,爽朗道。
“兄弟說的哪裏話,你們兄弟都是好漢,且若不是因我梁山之故,哪會遭此一劫,如此何談一個謝字。”
說罷,楊林一指王太守,奮聲說道。
“這廝無恥強逼好漢,羞為當官,他既然與你們兄弟有仇,我便將他交由兄弟處置,好讓兄弟出一口胸中惡氣。”
早見事不可為,便一直在地上沉默裝死的王太守聽得楊林要把自己交給蔡慶,頓時心中一陣惶恐不安。
那蔡慶年紀尚輕,眼中時不時就有凶光閃過,性子比之蔡福不知強橫多少,若是落到他的手裏,怕不是真的死定了。
王太守可不想就這般死去,他正值大好年華,還有著無數的錢財美人等著他去揮霍享受,他絕對不能如此死去。
想著自己的身份,王太守急忙朝楊林哭求道。
“好漢,好漢,莫要殺我啊!”
“我是大名府太守,朝廷四品文祿大夫,在官家禦前也曾入過策的,若是教我有失,朝廷絕不會放過梁山。”
“梁山有此基業實屬不易,你不過是一頭領,安能做主?”
“好漢,你隻管帶我去見梁山之主劉玄劉大當家,他定然是另有安排的......”
王太守愈發激動,頗有些聲嘶力竭,隻因楊林全當沒聽見,充耳不聞的將手中筆管槍遞給了蔡慶。
蔡慶本以為會如王太守所言,楊林在梁山不過是一頭領,做不得一府太守生死之主,沒成想楊林會如此果斷的便將選擇權交給自己。
蔡福倒是知曉為何楊林如此膽大,畢竟梁山連一朝太尉高俅都敢殺,甚至因為梁山陷落的知州府尹也有好幾位了,王太守又能算得上什麽呢。
更何況王太守的性命一定意義上又何嚐不是他們兄弟的投名狀!
蔡福沒有多大的奢望,隻要能吃飽穿暖,有著閑錢花銷,便是頂好的了。
如今要上梁山入夥,即便不能排上名號,但也不能去當一個小嘍囉,他雖有著合力誅殺聞達的功勞,可此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根本算不上什麽。
想要弄出名堂,他們兄弟就得有功勞在手。
王太守便是第一步,不待蔡慶動手,蔡福已經健步上前,舉槍狠狠朝王太守胸前刺去,怒喝道。
“狗賊,我兄弟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卻暗存歹心坑害,當真是找死不知,且試試我槍利否!”
話音落下,王太守連躲閃求饒的機會都沒有,便被一槍搠進胸膛,教胸前開了一個血盆大口,直汩汩往外冒血。
王太守隻來得及痛叫一聲,那蔡慶眼看大哥都動手了,他亦是急忙接過楊林手中筆管槍,大步上前補上一槍在王太守心坎處,忿忿罵道。
“狗官,你要爺爺死,那爺爺便讓你先去見閻王!”
那槍刺得十分用力,王太守隻覺心間一疼,便已然不省人事,早早魂歸地府。
正是:兄弟齊心協力,共誅害命奸人。
蔡慶雖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竟使得大哥真的和梁山好漢混到一起,但他對蔡福做出的決定向來是沒有二話的。
即便他還被綁縛在衙役中,也毫不遲疑的出言為楊林吆喝道。
“我大哥平日不知周濟多少貧苦,大名府多少人家對我大哥是盛口稱讚,可官府不分黑白,一昧要陷害良人。”
“似這般無義官府,不如早點滅亡為好,你們何必繼續執迷不悟為其效力,憑白落得個身死孤苦下場!”
本來還在猶豫不決的衙役,眼見大名府聲名鼎盛的蔡氏兄弟都為梁山說話,而楊林更是一看就是個心狠手辣、義薄雲天的好漢,他們頓時就下定了決心。
當然,絕不是因為大名府已經岌岌可危,梁山大軍可能已經入城,以及楊林身後那千餘持刀拿槍的大漢正虎視眈眈看著他們,他們一定是被大義感動才投誠的。
無道朝廷不值得他們效力,仁義梁山才是他們早就渴望的義軍歸屬。
衙役們紛紛扔下兵刃,齊齊向楊林拜道。
“梁山仁義,好漢虎威,我等願棄暗投明,一並和好漢共反朝廷,望好漢能收留則個!”
見兵不血刃就勸降了三五百衙役,楊林喜上心頭,一把將勒得隻剩半條命的王太守推倒在地,對眾人大笑道。
“都是自家兄弟,快快請起,你們放心,我楊林說話算數,絕不會辜負你們半分。”
蔡福亦是連忙上前,一刀將蔡慶身上繩索解開,輕聲關懷道。
“兄弟可無恙乎?”
蔡慶一臉怒氣道。
“哥哥不必擔心,小弟無事,隻那狗官王太守一心要拿我們兄弟頂罪,怕我逃了,才將我全身綁縛,端的可恨!”
蔡福一聽,心頭生起一片火氣,暗罵道:好一個狗官,害我兄弟之心不死,真是百般找死!
一旁楊林見蔡慶亦是一副好漢模樣,便有心將蔡慶也拉上山,見蔡慶對王太守恨得牙癢癢,他心中立時有了主意。
楊林在大名府混了月餘自然不是白混的,大名府內的一眾官員他不敢說知根知底,但對於那些出頭的他也算是有所了解。
大名府最大的貪官自是梁中書,次之的便是這號稱大名府半邊天的王太守,什麽草菅人命、收受賄賂、魚肉百姓、官商勾結等等尋常惡事,那是一件不落。
似這種犯下累累惡行的貪官奸臣,梁山是斷無放過的可能。
都是殺貪官,那麽早點殺晚點殺別無二樣。
楊林臉色不變,依舊那副義薄雲天模樣朝蔡慶說道。
“這位便是蔡慶兄弟吧,梁山楊林見過兄弟。”
見大名鼎鼎的梁山好漢對自己有禮相待,蔡慶忙不迭拜道。
“小人蔡慶,因頭上常戴一枝時節花,得了個名號喚作一枝花。幸得哥哥相救性命,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楊林一把扶住蔡慶,爽朗道。
“兄弟說的哪裏話,你們兄弟都是好漢,且若不是因我梁山之故,哪會遭此一劫,如此何談一個謝字。”
說罷,楊林一指王太守,奮聲說道。
“這廝無恥強逼好漢,羞為當官,他既然與你們兄弟有仇,我便將他交由兄弟處置,好讓兄弟出一口胸中惡氣。”
早見事不可為,便一直在地上沉默裝死的王太守聽得楊林要把自己交給蔡慶,頓時心中一陣惶恐不安。
那蔡慶年紀尚輕,眼中時不時就有凶光閃過,性子比之蔡福不知強橫多少,若是落到他的手裏,怕不是真的死定了。
王太守可不想就這般死去,他正值大好年華,還有著無數的錢財美人等著他去揮霍享受,他絕對不能如此死去。
想著自己的身份,王太守急忙朝楊林哭求道。
“好漢,好漢,莫要殺我啊!”
“我是大名府太守,朝廷四品文祿大夫,在官家禦前也曾入過策的,若是教我有失,朝廷絕不會放過梁山。”
“梁山有此基業實屬不易,你不過是一頭領,安能做主?”
“好漢,你隻管帶我去見梁山之主劉玄劉大當家,他定然是另有安排的......”
王太守愈發激動,頗有些聲嘶力竭,隻因楊林全當沒聽見,充耳不聞的將手中筆管槍遞給了蔡慶。
蔡慶本以為會如王太守所言,楊林在梁山不過是一頭領,做不得一府太守生死之主,沒成想楊林會如此果斷的便將選擇權交給自己。
蔡福倒是知曉為何楊林如此膽大,畢竟梁山連一朝太尉高俅都敢殺,甚至因為梁山陷落的知州府尹也有好幾位了,王太守又能算得上什麽呢。
更何況王太守的性命一定意義上又何嚐不是他們兄弟的投名狀!
蔡福沒有多大的奢望,隻要能吃飽穿暖,有著閑錢花銷,便是頂好的了。
如今要上梁山入夥,即便不能排上名號,但也不能去當一個小嘍囉,他雖有著合力誅殺聞達的功勞,可此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根本算不上什麽。
想要弄出名堂,他們兄弟就得有功勞在手。
王太守便是第一步,不待蔡慶動手,蔡福已經健步上前,舉槍狠狠朝王太守胸前刺去,怒喝道。
“狗賊,我兄弟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卻暗存歹心坑害,當真是找死不知,且試試我槍利否!”
話音落下,王太守連躲閃求饒的機會都沒有,便被一槍搠進胸膛,教胸前開了一個血盆大口,直汩汩往外冒血。
王太守隻來得及痛叫一聲,那蔡慶眼看大哥都動手了,他亦是急忙接過楊林手中筆管槍,大步上前補上一槍在王太守心坎處,忿忿罵道。
“狗官,你要爺爺死,那爺爺便讓你先去見閻王!”
那槍刺得十分用力,王太守隻覺心間一疼,便已然不省人事,早早魂歸地府。
正是:兄弟齊心協力,共誅害命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