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梁山進攻大名府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斌領軍攻打元城,以控製黃河周邊一帶,好協助楊溫水淹大名府的計策。
元城不過是一座小城,有著大名府在周邊統轄,元城上下官員就沒有想過會有強人不知死活來偷襲城池。
故此在唐斌的出其不意下,隻是派了一隊四五十人的先鋒隊就控製了城門。
緊接著大軍齊上,猛地衝殺入城,一應官員都還沒反應過來,元城就易主了。
而梁山為此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一些氣力而已,連一個受傷的士兵都沒有。
唐斌突襲奪取元城後,並沒有大張旗鼓的改旗易幟,反而是脅迫元城官吏保持原樣,繼續偽裝在撤朝廷治下。
就這般下來,自梁山進攻大名府以來,趙宋朝廷愣是沒發現元城有失,甚至曾經支援大名府的洺州軍馬一度是從唐斌眼皮子底下過去的。
若不是洺州官兵沒有發現異常,又加上唐斌不想節外生枝,怕是大名府唯一到達的援軍都沒有了。
可一直待在元城無所事事,唐斌也有點按捺不住了,別的兄弟都在陣前立功廝殺,尤其是大哥關勝近來又收了兩個半小弟,也算是有點事幹,隻有他一直不冒泡,這還算什麽梁山好漢,算什麽大哥的義弟。
關勝淩州一行勸降魏定國和單廷珪的事,唐斌通過探馬已經知曉了。
同為浦東人士,唐斌是認識水火二將的,知曉二人的本事了得,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好漢。
至於唐斌認為的半個小弟,那就是鮑旭了。
不是唐斌太驕傲,也不是他看不起鮑旭,而是鮑旭如今不在直屬關勝麾下,可鮑旭又是通過關勝入夥梁山,故唐斌才將鮑旭認作關勝的半個小弟。
水滸最重要的是什麽?
答案是兄弟義氣。
為了義氣,沒有什麽是不可以拋棄的。
官職、權力、金錢、美色等等都不是事兒,一個義字才是最貴重的。
關勝是唐斌的拜義大哥,那是真正的情同手足,甘托生死。
原本在浦東時,他們是關勝、唐斌、郝思文三個人。
後來上了梁山,雖然多了很多好漢兄弟,但關係最好的還是他們三兄弟,頂多算上宣讚半個。
可如今他獨領一軍在外不過月餘,關勝就又認識了三個好漢,照這個速度,三個月、半年、一年,那還得了。
到時久不在一起,他們兄弟之間豈不是會多很多人,情誼豈不是就會淡了,他唐斌又談何再是大哥最信任的兄弟
尤其是聽聞那新來的水火二將時時和大哥同寢相談,那給唐斌都羨慕的眼睛紅了。
男人之間最深厚的友誼,什麽四大鐵都是虛的,惟有徹夜長談,同榻而眠,才是最實在的。
以前這種待遇隻有唐斌和郝思文,連宣讚都沒有過,可現在一下子多了一倍,容不得唐斌不多想。
他倒不是怕和關勝生疏了,畢竟關勝的重情重義那是有目共睹的。
他隻是有億點點擔心以後有人會取代他成為關勝最貼心的兄弟。
眼下的聖火將魏定國就很有這方麵的趨向,當初他就是最敬佩關勝的,為此連擅長的兵刃都改用了大刀,實在是一個勁敵。
因此為了證明自己才是大哥關勝最得力最知心的兄弟,唐斌早就躍躍欲試想要和官軍幹一架。
當下得到劉玄將令,唐斌是一點時間都不耽擱,調動軍馬,當日得令,當日便出動,主打一個兵貴神速。
待得唐斌領軍到達時,已是一日之後。
翌日天明時分,梁山大營早在五更造飯,天一明亮,大軍便有風火雷動之勢。
隨著劉玄登上將台,一聲令下,火炮齊鳴,梁山大軍頓時發出震天動地聲勢。
“殺!殺!殺!”
“梁山威武!梁山無敵!梁山必勝!”
見三軍氣勢如虹,好似萬馬奔騰般洶湧,劉玄心中不禁頓生萬千豪氣。
隻見劉玄抽出腰間金黃寶劍,遙天一指,大聲喝道。
“全軍出擊!”
……
大名府內守軍尚在迷迷糊糊中,隻聽得梁山大營方向發出陣陣呼嘯,全然癲狂了一般,弄得官兵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的互相左看右看。
忽然有一個官兵哆哆嗦嗦道。
“梁…梁山賊寇,該…不會是要攻…攻城了吧……”
身旁軍頭下意識喝罵道。
“胡說!我早就叫你少喝點,你非不聽,現在腦子是不是喝壞了。”
“梁山不過是一群草寇,哪懂得什麽攻城,難道就靠他們那打都打不準的破爛投石車?”
“就這群無知草寇,除非真有那鳥樣子的轟天雷,不然他們拿什麽攻城!”
“一大早的鬼叫,端的就擾人清夢……”
說著說著,軍頭的臉色就變了。
隻見大名府城牆外,一支整齊劃一、旗幟飄揚的虎狼大軍正在快速靠近。
不用多想,軍頭立馬高聲叫道。
“梁山攻城了!”
“梁山攻城了!”
“快快快,快去通知都監……”
隨著劉玄一聲令下,梁山大軍齊齊湧出。
大名府今日輪值的守軍猛一見到梁山大軍出動,那是驚得亡魂大冒,三魂七魄霎時間就跑了一魂三魄,變得傻愣愣的,皆在城牆上胡亂奔走,幹些什麽都不知道。
平時將官三令五申的操守,慌亂的官兵那是一點都沒想起來,全都還給了將官,觀之令人發笑。
幸得盧俊義有心立功,為了得到梁中書畫下的大餅,月餘來,他連家都沒有回過一趟,就一直和軍卒待在一起,吃睡都在城門附近將就。
而浪子燕青身為盧俊義的家仆,自然也是在一旁貼身伺候。
當聽到官兵慌亂的叫喚時,燕青立刻就去打探,見果是梁山大軍攻城,他趕忙去告知了盧俊義。
盧俊義雖然也被驚起,可他如今沒有經曆過毒打,還是一個體麵人,因此反應速度慢了燕青不少。
得知梁山突襲攻城,盧俊義頓時就顧不得體麵了,他匆忙命燕青前去通告聞達、李成,而他自己則是披掛在身,趕到城牆上坐鎮。
有著盧俊義壓陣,城牆上慌亂的官兵好似有了主心骨,軍心稍加穩定不少。
元城不過是一座小城,有著大名府在周邊統轄,元城上下官員就沒有想過會有強人不知死活來偷襲城池。
故此在唐斌的出其不意下,隻是派了一隊四五十人的先鋒隊就控製了城門。
緊接著大軍齊上,猛地衝殺入城,一應官員都還沒反應過來,元城就易主了。
而梁山為此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一些氣力而已,連一個受傷的士兵都沒有。
唐斌突襲奪取元城後,並沒有大張旗鼓的改旗易幟,反而是脅迫元城官吏保持原樣,繼續偽裝在撤朝廷治下。
就這般下來,自梁山進攻大名府以來,趙宋朝廷愣是沒發現元城有失,甚至曾經支援大名府的洺州軍馬一度是從唐斌眼皮子底下過去的。
若不是洺州官兵沒有發現異常,又加上唐斌不想節外生枝,怕是大名府唯一到達的援軍都沒有了。
可一直待在元城無所事事,唐斌也有點按捺不住了,別的兄弟都在陣前立功廝殺,尤其是大哥關勝近來又收了兩個半小弟,也算是有點事幹,隻有他一直不冒泡,這還算什麽梁山好漢,算什麽大哥的義弟。
關勝淩州一行勸降魏定國和單廷珪的事,唐斌通過探馬已經知曉了。
同為浦東人士,唐斌是認識水火二將的,知曉二人的本事了得,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好漢。
至於唐斌認為的半個小弟,那就是鮑旭了。
不是唐斌太驕傲,也不是他看不起鮑旭,而是鮑旭如今不在直屬關勝麾下,可鮑旭又是通過關勝入夥梁山,故唐斌才將鮑旭認作關勝的半個小弟。
水滸最重要的是什麽?
答案是兄弟義氣。
為了義氣,沒有什麽是不可以拋棄的。
官職、權力、金錢、美色等等都不是事兒,一個義字才是最貴重的。
關勝是唐斌的拜義大哥,那是真正的情同手足,甘托生死。
原本在浦東時,他們是關勝、唐斌、郝思文三個人。
後來上了梁山,雖然多了很多好漢兄弟,但關係最好的還是他們三兄弟,頂多算上宣讚半個。
可如今他獨領一軍在外不過月餘,關勝就又認識了三個好漢,照這個速度,三個月、半年、一年,那還得了。
到時久不在一起,他們兄弟之間豈不是會多很多人,情誼豈不是就會淡了,他唐斌又談何再是大哥最信任的兄弟
尤其是聽聞那新來的水火二將時時和大哥同寢相談,那給唐斌都羨慕的眼睛紅了。
男人之間最深厚的友誼,什麽四大鐵都是虛的,惟有徹夜長談,同榻而眠,才是最實在的。
以前這種待遇隻有唐斌和郝思文,連宣讚都沒有過,可現在一下子多了一倍,容不得唐斌不多想。
他倒不是怕和關勝生疏了,畢竟關勝的重情重義那是有目共睹的。
他隻是有億點點擔心以後有人會取代他成為關勝最貼心的兄弟。
眼下的聖火將魏定國就很有這方麵的趨向,當初他就是最敬佩關勝的,為此連擅長的兵刃都改用了大刀,實在是一個勁敵。
因此為了證明自己才是大哥關勝最得力最知心的兄弟,唐斌早就躍躍欲試想要和官軍幹一架。
當下得到劉玄將令,唐斌是一點時間都不耽擱,調動軍馬,當日得令,當日便出動,主打一個兵貴神速。
待得唐斌領軍到達時,已是一日之後。
翌日天明時分,梁山大營早在五更造飯,天一明亮,大軍便有風火雷動之勢。
隨著劉玄登上將台,一聲令下,火炮齊鳴,梁山大軍頓時發出震天動地聲勢。
“殺!殺!殺!”
“梁山威武!梁山無敵!梁山必勝!”
見三軍氣勢如虹,好似萬馬奔騰般洶湧,劉玄心中不禁頓生萬千豪氣。
隻見劉玄抽出腰間金黃寶劍,遙天一指,大聲喝道。
“全軍出擊!”
……
大名府內守軍尚在迷迷糊糊中,隻聽得梁山大營方向發出陣陣呼嘯,全然癲狂了一般,弄得官兵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的互相左看右看。
忽然有一個官兵哆哆嗦嗦道。
“梁…梁山賊寇,該…不會是要攻…攻城了吧……”
身旁軍頭下意識喝罵道。
“胡說!我早就叫你少喝點,你非不聽,現在腦子是不是喝壞了。”
“梁山不過是一群草寇,哪懂得什麽攻城,難道就靠他們那打都打不準的破爛投石車?”
“就這群無知草寇,除非真有那鳥樣子的轟天雷,不然他們拿什麽攻城!”
“一大早的鬼叫,端的就擾人清夢……”
說著說著,軍頭的臉色就變了。
隻見大名府城牆外,一支整齊劃一、旗幟飄揚的虎狼大軍正在快速靠近。
不用多想,軍頭立馬高聲叫道。
“梁山攻城了!”
“梁山攻城了!”
“快快快,快去通知都監……”
隨著劉玄一聲令下,梁山大軍齊齊湧出。
大名府今日輪值的守軍猛一見到梁山大軍出動,那是驚得亡魂大冒,三魂七魄霎時間就跑了一魂三魄,變得傻愣愣的,皆在城牆上胡亂奔走,幹些什麽都不知道。
平時將官三令五申的操守,慌亂的官兵那是一點都沒想起來,全都還給了將官,觀之令人發笑。
幸得盧俊義有心立功,為了得到梁中書畫下的大餅,月餘來,他連家都沒有回過一趟,就一直和軍卒待在一起,吃睡都在城門附近將就。
而浪子燕青身為盧俊義的家仆,自然也是在一旁貼身伺候。
當聽到官兵慌亂的叫喚時,燕青立刻就去打探,見果是梁山大軍攻城,他趕忙去告知了盧俊義。
盧俊義雖然也被驚起,可他如今沒有經曆過毒打,還是一個體麵人,因此反應速度慢了燕青不少。
得知梁山突襲攻城,盧俊義頓時就顧不得體麵了,他匆忙命燕青前去通告聞達、李成,而他自己則是披掛在身,趕到城牆上坐鎮。
有著盧俊義壓陣,城牆上慌亂的官兵好似有了主心骨,軍心稍加穩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