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阮小五喝罵酆美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酆美是被史文恭陣前勸降的,他自然是有資格在聚義廳中占據一席之位。
值得一提的是,前番被史進擒捉的禦前飛虎大將畢勝,也因為他的勸說,一並投降了梁山,算是為梁山拉了個人才。
二人的本事在伯仲之間,雖然合力都不是史文恭對手,但史文恭是什麽實力,那可是當今天下武力天花板之一。
他們不過是二流頂尖,趨近一流的武力,能夠合力對戰史文恭三五十合,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統兵能力,這才是區別於其它草莽好漢的地方。
童貫將他們二人調到身邊使用,不單是他們形貌長得好,也是因他們有著真本事,不然童貫哪會特意請調二人,他又不缺少俊美兒郎伺候。
若不是梁山兵鋒太盛,一股腦直接將官軍打散打殘,教官軍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少不得在二人的相助下,童貫大軍還能夠死撐個十天半個月,耗費一番梁山的時間呢。
酆美新上梁山,他也有心顯露臉麵。
至於勸降畢勝,那不過是應有之舉,既是劉玄表一表忠心,也是想拉老兄弟一把,算不上什麽功勞。
而對於劉玄要兵發四路出梁山攻打州府,他熟知趙宋朝廷和童貫,自是有著另外一番看法。
隻見得酆美挺身而出,向劉玄勸阻道。
“總兵,非是末將膽怯朝廷,常言道:在其位謀其事。我既已歸心梁山,當是要一心為梁山思慮。”
“依我觀之,梁山兵強馬壯,自有一番作為,可欲速則不達,此時大舉興兵,那是萬萬不可的!”
聽得酆美反對出兵,不少將領都是心中不忿,隻覺酆美有異心,還對趙宋朝廷念念不忘。
大抵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
三國在梁山一度十分流傳,梁山上下俱是看過。
似酆美眼下此舉,在他們眼中,便隱隱然存著徐庶的影子。
脾氣最是火爆又十分尊崇劉玄的短命二郎阮小五,可見不得酆美區區一個降將竟然敢質疑劉玄的決定,他當即一拍桌椅,猛然起身,對著酆美厲聲喝道。
“酆美,梁山有如今這般興盛,全賴哥哥一力決之,大事小情,無有不斷,你這鳥人算個什麽東西,也敢悖逆哥哥決策,是欲找死乎?”
隨著阮小五起身暴喝,霎時間便有三五個好漢相繼起身,虎目圓睜,怒視酆美,好似有什麽生死大仇般,直教聚義廳中憑白生出一陣冰冷冷、寒顫顫的煞氣。
見狀,劉玄大笑三聲,將眾人目光吸引後,他先是朝酆美歉笑道。
“酆美兄弟,我代五哥和幾位兄弟向你道個不是了,他們性子衝動,一時誤解了兄弟。”
說罷,劉玄語氣一正,起身對廳中眾人鄭重講道。
“我劉玄雖有幾分薄智,但仍不過是個肉體凡胎的俗人,哪裏能事事皆能麵麵俱到,難免也會有所疏忽之時。”
“自我上梁山起,劉玄就有先言,梁山壯大,非眾家兄弟齊心協力不可。”
“若是一言以蔽之,但有疏漏,梁山豈不是會陷入泥沼,徒生橫禍,惹出萬般事端!”
“有兄弟能夠別有思想,為劉玄查缺補漏,這才是梁山之幸事,怎可胡亂責怪?”
“酆美此舉甚合我意,還請各位兄弟多加思量,望日後能繼續為梁山大業提出別樣建議。”
“至於好與不好,正不正確,大可再行商議,萬不可如今日這般衝動行事了。”
......
劉玄亦知阮小五等人是為了擁護自己,倒也不責怪幾人,轉頭看向幾人道。
“五哥,眾位兄弟,梁山發展絕非劉玄一人之力,其中更是有著你們的鼎力相助,才有今日雄壯梁山,劉玄在此謝過了。”
“可酆美兄弟既是入夥,他便不再是外人,已是在一個鍋裏吃食的兄弟,分不出個二三四,往後勿要再說出那般壞義氣的衝動話了。”
“我知你也是為了梁山好,便不加責罰,但切記今日之事,不論新後上山,便都是一家兄弟。”
阮小五聽了,亦是曉得適才之言不妥,又兼是劉玄發話,他便悉數記在心間。
向來是義氣當頭的他,也毫無他想,當下坦然對酆美一拜道。
“哥哥,且恕小五無禮,我性子莽撞慣了,若是教哥哥不爽利,哥哥打罵我一頓便是——”
語猶未絕,酆美趕忙回禮道。
“萬萬不可,我豈是那小肚雞腸的,五哥亦是心懷梁山,才有方才剛直言語,梁山能有劉玄哥哥那般寬容大義的,又有五哥這般豪爽剛直的,我歡喜還來不及,又哪會計較此等區區小事!”
看酆美情意真切,確是沒有怒氣藏心,阮小五倒是覺得臉上臊得慌。
阮家兄弟都是一般人,出了名的吃軟不吃硬。
酆美態度如此良好,阮小五一時間都想給酆美行個大禮,以此表達對他的歉意了。
幸得智多星吳用出言打斷,才教二人這場鬧劇落下帷幕。
吳用依舊搖晃著他手中那柄長年不離手的雪白鵝毛扇,向酆美頗為不解道。
“酆美兄弟,五哥,大家都是義氣兄弟,日後多吃兩頓酒,便什麽都說開了,無須你推我往的,倒是你對劉玄哥哥出兵之事有異議,不知是為何?”
聞言,酆美收斂心神,鄭重其事回答道。
“以梁山現今實力,出兵四路,攻州打府,自是不在話下,可童貫據悉已是逃往北京大名府,不可不防啊!”
吳用眉頭一皺,淡淡道。
“大名府雖是軍州重地,但囤積下來的兵馬不過二三萬,我等不去招惹他,他便真來尋我等麻煩,想來應是不超二萬軍馬,如此一來,有何懼之?”
劉玄要兵出四路,也是和幾位軍師商議的結果,關於童貫逃往大名府這一點,吳用自是早就算計在內,不足為奇。
酆美好歹在梁山待了幾日,又曾和梁山正麵廝殺過,那梁山的實力,他一定是知曉的。
以大名府的軍馬,便是童貫能全數調動,也根本不會是梁山敵手,隻需一員上將足以挫敗,吳用不理解酆美怎麽會覺得不妥。
難道酆美還知道什麽隱秘不成?
值得一提的是,前番被史進擒捉的禦前飛虎大將畢勝,也因為他的勸說,一並投降了梁山,算是為梁山拉了個人才。
二人的本事在伯仲之間,雖然合力都不是史文恭對手,但史文恭是什麽實力,那可是當今天下武力天花板之一。
他們不過是二流頂尖,趨近一流的武力,能夠合力對戰史文恭三五十合,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統兵能力,這才是區別於其它草莽好漢的地方。
童貫將他們二人調到身邊使用,不單是他們形貌長得好,也是因他們有著真本事,不然童貫哪會特意請調二人,他又不缺少俊美兒郎伺候。
若不是梁山兵鋒太盛,一股腦直接將官軍打散打殘,教官軍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少不得在二人的相助下,童貫大軍還能夠死撐個十天半個月,耗費一番梁山的時間呢。
酆美新上梁山,他也有心顯露臉麵。
至於勸降畢勝,那不過是應有之舉,既是劉玄表一表忠心,也是想拉老兄弟一把,算不上什麽功勞。
而對於劉玄要兵發四路出梁山攻打州府,他熟知趙宋朝廷和童貫,自是有著另外一番看法。
隻見得酆美挺身而出,向劉玄勸阻道。
“總兵,非是末將膽怯朝廷,常言道:在其位謀其事。我既已歸心梁山,當是要一心為梁山思慮。”
“依我觀之,梁山兵強馬壯,自有一番作為,可欲速則不達,此時大舉興兵,那是萬萬不可的!”
聽得酆美反對出兵,不少將領都是心中不忿,隻覺酆美有異心,還對趙宋朝廷念念不忘。
大抵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
三國在梁山一度十分流傳,梁山上下俱是看過。
似酆美眼下此舉,在他們眼中,便隱隱然存著徐庶的影子。
脾氣最是火爆又十分尊崇劉玄的短命二郎阮小五,可見不得酆美區區一個降將竟然敢質疑劉玄的決定,他當即一拍桌椅,猛然起身,對著酆美厲聲喝道。
“酆美,梁山有如今這般興盛,全賴哥哥一力決之,大事小情,無有不斷,你這鳥人算個什麽東西,也敢悖逆哥哥決策,是欲找死乎?”
隨著阮小五起身暴喝,霎時間便有三五個好漢相繼起身,虎目圓睜,怒視酆美,好似有什麽生死大仇般,直教聚義廳中憑白生出一陣冰冷冷、寒顫顫的煞氣。
見狀,劉玄大笑三聲,將眾人目光吸引後,他先是朝酆美歉笑道。
“酆美兄弟,我代五哥和幾位兄弟向你道個不是了,他們性子衝動,一時誤解了兄弟。”
說罷,劉玄語氣一正,起身對廳中眾人鄭重講道。
“我劉玄雖有幾分薄智,但仍不過是個肉體凡胎的俗人,哪裏能事事皆能麵麵俱到,難免也會有所疏忽之時。”
“自我上梁山起,劉玄就有先言,梁山壯大,非眾家兄弟齊心協力不可。”
“若是一言以蔽之,但有疏漏,梁山豈不是會陷入泥沼,徒生橫禍,惹出萬般事端!”
“有兄弟能夠別有思想,為劉玄查缺補漏,這才是梁山之幸事,怎可胡亂責怪?”
“酆美此舉甚合我意,還請各位兄弟多加思量,望日後能繼續為梁山大業提出別樣建議。”
“至於好與不好,正不正確,大可再行商議,萬不可如今日這般衝動行事了。”
......
劉玄亦知阮小五等人是為了擁護自己,倒也不責怪幾人,轉頭看向幾人道。
“五哥,眾位兄弟,梁山發展絕非劉玄一人之力,其中更是有著你們的鼎力相助,才有今日雄壯梁山,劉玄在此謝過了。”
“可酆美兄弟既是入夥,他便不再是外人,已是在一個鍋裏吃食的兄弟,分不出個二三四,往後勿要再說出那般壞義氣的衝動話了。”
“我知你也是為了梁山好,便不加責罰,但切記今日之事,不論新後上山,便都是一家兄弟。”
阮小五聽了,亦是曉得適才之言不妥,又兼是劉玄發話,他便悉數記在心間。
向來是義氣當頭的他,也毫無他想,當下坦然對酆美一拜道。
“哥哥,且恕小五無禮,我性子莽撞慣了,若是教哥哥不爽利,哥哥打罵我一頓便是——”
語猶未絕,酆美趕忙回禮道。
“萬萬不可,我豈是那小肚雞腸的,五哥亦是心懷梁山,才有方才剛直言語,梁山能有劉玄哥哥那般寬容大義的,又有五哥這般豪爽剛直的,我歡喜還來不及,又哪會計較此等區區小事!”
看酆美情意真切,確是沒有怒氣藏心,阮小五倒是覺得臉上臊得慌。
阮家兄弟都是一般人,出了名的吃軟不吃硬。
酆美態度如此良好,阮小五一時間都想給酆美行個大禮,以此表達對他的歉意了。
幸得智多星吳用出言打斷,才教二人這場鬧劇落下帷幕。
吳用依舊搖晃著他手中那柄長年不離手的雪白鵝毛扇,向酆美頗為不解道。
“酆美兄弟,五哥,大家都是義氣兄弟,日後多吃兩頓酒,便什麽都說開了,無須你推我往的,倒是你對劉玄哥哥出兵之事有異議,不知是為何?”
聞言,酆美收斂心神,鄭重其事回答道。
“以梁山現今實力,出兵四路,攻州打府,自是不在話下,可童貫據悉已是逃往北京大名府,不可不防啊!”
吳用眉頭一皺,淡淡道。
“大名府雖是軍州重地,但囤積下來的兵馬不過二三萬,我等不去招惹他,他便真來尋我等麻煩,想來應是不超二萬軍馬,如此一來,有何懼之?”
劉玄要兵出四路,也是和幾位軍師商議的結果,關於童貫逃往大名府這一點,吳用自是早就算計在內,不足為奇。
酆美好歹在梁山待了幾日,又曾和梁山正麵廝殺過,那梁山的實力,他一定是知曉的。
以大名府的軍馬,便是童貫能全數調動,也根本不會是梁山敵手,隻需一員上將足以挫敗,吳用不理解酆美怎麽會覺得不妥。
難道酆美還知道什麽隱秘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