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梁山新目標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眾家兄弟激動難耐的神情,蕭讓亦是高興不已。
他自被吳用拉上梁山後,親眼見證梁山屢敗官軍,一步步壯大起來,如今梁山要舉旗立事,他又怎得會不高興,蕭然也是想進步的好不好。
梁山不舉旗,劉玄怎麽更進一步,劉玄不進步,他們這些小弟怎麽進步。
誰都希望梁山真的能如劉玄所言那般興盛,畢竟梁山上下早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身家富貴都係於一條繩上了。
蕭讓強壓下激動的心情,不急不緩的繼續頒令諸事。
梁山義軍旗下劃分諸司職務,文武分離,人盡其事,不可幹權。
一為政務司,處理義軍各項政務雜事。
二為軍務司,處理義軍各項軍務雜事。
其餘種種又有商業司、監察司、法務司、水利司、土改司、外交司、稅務司......等等諸多司務,從大到小,不論何事,俱都包括在有。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說的就是梁山。
眾人聽得頭頭是道,可大多數好漢隻覺得好繁瑣,惟有那些有見識頭腦的好漢大受震撼。
似這般安排,梁山儼然算是一個小朝廷了,便是有朝一日真的取代大宋,建立天下政權,想必也能將天下治理好。
這才是有別於一般義軍賊寇的朝陽勢力啊!
蕭讓何許人也,正是:為吏敢欺蕭相國,聲名寰海把名揚。
當初劉玄將這一套梁山體係相告於他時,他頓時就驚為天人。
梁山此前是賊寇勢力,山寨不需要具體的權力體係,隻要和一般山寨有一個當家,再加上一群能打能殺的頭領就能成事。
可梁山真要代宋自立,沒有相應的治理體係是全然行不通的。
劉玄將這一套融古穿今的治理法子告知他時,他才真正發自心底的認為梁山有遠超曆朝曆代的實力。
遠邁漢唐,這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確確實實會發生的事實。
像我者死,學我者生。
梁山推翻大宋不稀奇,可在治理天下上能夠區別於前朝,將數朝治理天下的法子融會貫通,推陳出新,更勝一籌才是最難的。
一套優越的治理體係才是蕭讓折服於劉玄的原因。
現在終於要實現劉玄提出的治理天下法子,而且還是他親自宣布和實施,蕭讓嘴角都快笑歪了。
前朝有蕭何,今日有蕭讓,他蕭讓自詡才情絕世,又豈會不如蕭何,梁山就是他實現抱負的所在之地。
而作為賞識他的劉玄,蕭讓也絕不會辜負。
士為知己者死,這天下趙家坐得,劉玄自是也能坐得。
不多時,蕭讓一臉尊崇的將早已商定好的職事悉數道出。
劉玄是梁山之主,自當總領梁山諸般大事,任職為義軍首領,充作義軍兵馬總兵官。
杜遷鍛煉已久,熟知諸事,任勞任怨,充作內務司司長,總領義軍後勤諸多事務。
蕭讓文筆精湛,富有詩書,充作政務司司長,總領義軍一切政事。
張清、欒廷玉、宋萬三人屢立功勳,建功無數,充作軍務司副司長,司長暫由劉玄擔任,主管義軍一切動兵事宜。
孟玉樓最是精通商業,充作商業司司長,主管義軍一應商事。
......
梁山好漢眾多,雖各有才能,但大多數都隻會打打殺殺,真要他們去幹別的,而不讓他們去砍人,倒是不美了。
劉玄也是想到這一點,索性也就不為難他們,一股腦的將那些隻想幹架的好漢都扔到軍中任職,如武鬆、魯智深、三阮、李雲等人。
至於那些空下來的職位,也不急於一時,日後有相應才能的,劉玄再安排便是。
好似法務司,負責製法執法等法律事務,梁山好漢中還真就沒有能勝任的,與其交給一個法盲胡亂管理,還不如暫且空懸,讓劉玄暫時管理,培養出一些基層幹部,再從中提拔能勝任的人來擔任。
當然,也是因為梁山現在的發展目標是向外擴張,還需要猛將在陣前廝殺,不然劉玄高低也得將這群廝殺漢都拉去進行幹部培養,讓他們從舞刀弄槍變成舞文弄墨。
人嘛,適應性很強的,幹幹就會了,比如摸著天杜遷,他一個粗通文字的高大漢,還不是經過劉玄的培養,變成了一個後勤好手。
連杜遷、宋萬都能改頭換麵,其它好漢想必也不會比他倆差到哪裏去。
不過現在天下未定,還是不要搞那麽多花裏胡哨的為好,劉玄的惡趣味還沒有那麽重。
梁山改製完成,諸般事務定下,一應好漢的職務也重新宣告,劉玄便要對附近州府動手了。
金鍾三聲響,香插九停柱。
聚義廳中,梁山好漢共尊劉玄上坐而定,便皆坐兩旁,靜候劉玄命令。
劉玄將梁山將要兵分四路,齊對鄆州、兗州兩地用兵一事道出,詢問眾人可有異議。
“梁山地處山東,北臨鄆州,東出兗州,西依濟州,可濟州若有生變,難免會驚懼宋廷,且濟州無險可守,故我欲先奪鄆州、兗州,以此為基,席卷山東各州各府,一路向東,占據一席之地,再與宋爭鋒,不知眾位兄弟意下如何?”
聽得劉玄要玩的這麽大,諸位好戰將領哪有什麽想法,隻一心覺得劉玄果然是個做大事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梁山真要奪取山東半壁,那不得教趙官家坐立難安啊!
他們可早就盼望著有這麽一天了,甚至有的更是膽氣十足,覺得與其打什麽山東,還不如直接大軍西進,揮師汴梁,一舉打進東京才好。
“哥哥,就憑官軍那般鳥樣子貨色,哪裏擋得住我們梁山軍馬,不若殺去東京,將朝廷一舉推翻如何?”
......
眾人越說越是上頭,有的都不滿足打東京了,更是要一月幹大宋,三月幹大遼,五月除金人,一年定鼎天下,好似梁山都是天兵天將般,全然不將趙慫當人看。
眼見眾人胡扯亂談,卻有一人忍不住了,那人便是新上梁山的酆美。
他自被吳用拉上梁山後,親眼見證梁山屢敗官軍,一步步壯大起來,如今梁山要舉旗立事,他又怎得會不高興,蕭然也是想進步的好不好。
梁山不舉旗,劉玄怎麽更進一步,劉玄不進步,他們這些小弟怎麽進步。
誰都希望梁山真的能如劉玄所言那般興盛,畢竟梁山上下早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身家富貴都係於一條繩上了。
蕭讓強壓下激動的心情,不急不緩的繼續頒令諸事。
梁山義軍旗下劃分諸司職務,文武分離,人盡其事,不可幹權。
一為政務司,處理義軍各項政務雜事。
二為軍務司,處理義軍各項軍務雜事。
其餘種種又有商業司、監察司、法務司、水利司、土改司、外交司、稅務司......等等諸多司務,從大到小,不論何事,俱都包括在有。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說的就是梁山。
眾人聽得頭頭是道,可大多數好漢隻覺得好繁瑣,惟有那些有見識頭腦的好漢大受震撼。
似這般安排,梁山儼然算是一個小朝廷了,便是有朝一日真的取代大宋,建立天下政權,想必也能將天下治理好。
這才是有別於一般義軍賊寇的朝陽勢力啊!
蕭讓何許人也,正是:為吏敢欺蕭相國,聲名寰海把名揚。
當初劉玄將這一套梁山體係相告於他時,他頓時就驚為天人。
梁山此前是賊寇勢力,山寨不需要具體的權力體係,隻要和一般山寨有一個當家,再加上一群能打能殺的頭領就能成事。
可梁山真要代宋自立,沒有相應的治理體係是全然行不通的。
劉玄將這一套融古穿今的治理法子告知他時,他才真正發自心底的認為梁山有遠超曆朝曆代的實力。
遠邁漢唐,這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確確實實會發生的事實。
像我者死,學我者生。
梁山推翻大宋不稀奇,可在治理天下上能夠區別於前朝,將數朝治理天下的法子融會貫通,推陳出新,更勝一籌才是最難的。
一套優越的治理體係才是蕭讓折服於劉玄的原因。
現在終於要實現劉玄提出的治理天下法子,而且還是他親自宣布和實施,蕭讓嘴角都快笑歪了。
前朝有蕭何,今日有蕭讓,他蕭讓自詡才情絕世,又豈會不如蕭何,梁山就是他實現抱負的所在之地。
而作為賞識他的劉玄,蕭讓也絕不會辜負。
士為知己者死,這天下趙家坐得,劉玄自是也能坐得。
不多時,蕭讓一臉尊崇的將早已商定好的職事悉數道出。
劉玄是梁山之主,自當總領梁山諸般大事,任職為義軍首領,充作義軍兵馬總兵官。
杜遷鍛煉已久,熟知諸事,任勞任怨,充作內務司司長,總領義軍後勤諸多事務。
蕭讓文筆精湛,富有詩書,充作政務司司長,總領義軍一切政事。
張清、欒廷玉、宋萬三人屢立功勳,建功無數,充作軍務司副司長,司長暫由劉玄擔任,主管義軍一切動兵事宜。
孟玉樓最是精通商業,充作商業司司長,主管義軍一應商事。
......
梁山好漢眾多,雖各有才能,但大多數都隻會打打殺殺,真要他們去幹別的,而不讓他們去砍人,倒是不美了。
劉玄也是想到這一點,索性也就不為難他們,一股腦的將那些隻想幹架的好漢都扔到軍中任職,如武鬆、魯智深、三阮、李雲等人。
至於那些空下來的職位,也不急於一時,日後有相應才能的,劉玄再安排便是。
好似法務司,負責製法執法等法律事務,梁山好漢中還真就沒有能勝任的,與其交給一個法盲胡亂管理,還不如暫且空懸,讓劉玄暫時管理,培養出一些基層幹部,再從中提拔能勝任的人來擔任。
當然,也是因為梁山現在的發展目標是向外擴張,還需要猛將在陣前廝殺,不然劉玄高低也得將這群廝殺漢都拉去進行幹部培養,讓他們從舞刀弄槍變成舞文弄墨。
人嘛,適應性很強的,幹幹就會了,比如摸著天杜遷,他一個粗通文字的高大漢,還不是經過劉玄的培養,變成了一個後勤好手。
連杜遷、宋萬都能改頭換麵,其它好漢想必也不會比他倆差到哪裏去。
不過現在天下未定,還是不要搞那麽多花裏胡哨的為好,劉玄的惡趣味還沒有那麽重。
梁山改製完成,諸般事務定下,一應好漢的職務也重新宣告,劉玄便要對附近州府動手了。
金鍾三聲響,香插九停柱。
聚義廳中,梁山好漢共尊劉玄上坐而定,便皆坐兩旁,靜候劉玄命令。
劉玄將梁山將要兵分四路,齊對鄆州、兗州兩地用兵一事道出,詢問眾人可有異議。
“梁山地處山東,北臨鄆州,東出兗州,西依濟州,可濟州若有生變,難免會驚懼宋廷,且濟州無險可守,故我欲先奪鄆州、兗州,以此為基,席卷山東各州各府,一路向東,占據一席之地,再與宋爭鋒,不知眾位兄弟意下如何?”
聽得劉玄要玩的這麽大,諸位好戰將領哪有什麽想法,隻一心覺得劉玄果然是個做大事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梁山真要奪取山東半壁,那不得教趙官家坐立難安啊!
他們可早就盼望著有這麽一天了,甚至有的更是膽氣十足,覺得與其打什麽山東,還不如直接大軍西進,揮師汴梁,一舉打進東京才好。
“哥哥,就憑官軍那般鳥樣子貨色,哪裏擋得住我們梁山軍馬,不若殺去東京,將朝廷一舉推翻如何?”
......
眾人越說越是上頭,有的都不滿足打東京了,更是要一月幹大宋,三月幹大遼,五月除金人,一年定鼎天下,好似梁山都是天兵天將般,全然不將趙慫當人看。
眼見眾人胡扯亂談,卻有一人忍不住了,那人便是新上梁山的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