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悄而過,一夜大雨,好似將天地洗刷一遍,到處都是清新氣息。


    梁山軍中,夜間襲營的各路軍馬都回歸了。


    林衝帶人押著楊溫進帳,向劉玄報道。


    “哥哥,昨夜天公作美,落得好大雨,擾了官軍營陣,我在路上遇到楊溫節度使,特將他請回,教哥哥定奪。”


    見楊溫英武不凡,別有氣概,劉玄上前將他身上的繩索解開,責怪林衝道。


    “既是請回,為何繩縛?”


    楊溫知曉這是劉玄和林衝在唱戲,但人在屋簷下,他識趣道。


    “敗軍之將,當是如此。”


    智多星吳用笑眯眯道。


    “哥哥,楊節度勇猛似虎,請虎當用繩,林兄弟難免要謹慎些。”


    聞言,劉玄向楊溫熱情道。


    “楊節度是威震遼人的楊家將後人,確是有十分本事,林衝謹慎行事慣了,若是楊節度有什麽不滿的,劉玄在此代林衝道個不是了。”


    見劉玄向自己行禮,楊溫連忙拜道。


    “小人何德何能,不過是祖上有些威名罷了,哪敢受劉公拜禮!”


    劉玄扶起楊溫,讚揚道。


    “楊老令公為國為民,舍生忘死,長於抗擊異族,不知多少楊門虎將拋頭顱,灑熱血,隻為收複漢家故土,劉玄敬仰不已,楊節度為楊門後裔,自是當得劉玄一拜。”


    聽到劉玄讚揚楊家將,楊溫也是與有榮焉,坦然直言道。


    “劉公意欲,楊溫自是知曉,可正如此言,楊家世代精忠報國,楊溫也是一般,若是梁山意在詔安,楊溫自可居中聯係朝廷,便是投在梁山暫居,也是無妨。”


    劉玄嗤笑一聲,眼神明亮地盯著楊溫說道。


    “詔安?就這般朝廷,可容得下我梁山兄弟?”


    楊溫眉頭一緊,不解道。


    “何有此言?”


    劉玄嗬嗬一笑,反問道。


    “楊節度可知劉玄立下梁山的誌向?”


    楊溫思索一番,頗為疑惑道。


    “梁山替天行道,無人不知,楊溫自是知曉,可是另有其意?願聞其詳。”


    劉玄麵色一正,緩緩說道。


    “我自上梁山始,初定替天行道大旗,為的是收攏一群心懷正氣的兄弟,好共同完成一生誌向,那便是收複漢家故土燕雲十六州,驅除異族,揚我漢家風威,重振漢家脊梁,教異族知曉不是每一個漢人都是如趙家那般骨子軟的!”


    聽著劉玄擲地有聲的話語,林衝一拍大腿,豪氣衝雲道。


    “是極!劉玄哥哥誌向遠大,可包容天地,容納四海,一心振奮國家威名,豈是那隻會向異族搖尾乞憐的趙官家可比!林衝得以遇到哥哥,實是平生之幸,必為哥哥浴血疆場,助哥哥完成誌向,創下不世大業!”


    早就被劉玄畫過不知多少大餅的呼延灼亦是說道。


    “哥哥誌向甚是遠大,有漢武唐宗遺風,柴皇宋祖氣概,似這等人傑,才是當世英主,值得我等追隨!”


    楊溫被這般驚世駭俗的話語震得呆若木雞,心下自忖道:這劉玄好大的誌向,難怪梁山能聚下好多英雄,真是令人好生敬佩!


    吳用看出楊溫有所動搖,淺笑道。


    “楊節度既知劉玄哥哥誌向,再看我梁山這等雄壯軍勢,與那趙家朝廷一比,想必已是有所計量。詔安,嗬嗬......”


    聽出吳用話中的嘲弄之意,楊溫也知自己剛才所言是多麽的可笑。


    憑劉玄的本事誌向,還有梁山的實力,隻要穩紮穩打,打敗高俅此番進軍,往後朝廷不舉國來攻,哪能奈何得了梁山。


    至於能不能打敗高俅,若是不能,他也不會講出可以暫居梁山的話了。


    可有著楊門之後的名頭,梁山真要造反,他卻是不能加入,不然傳揚出去,楊家百年清譽就要毀在他身上,楊溫別的可以接受,但這一點一定不行。


    楊溫在心中狠狠掙紮一番,閉上雙眼後,決然道。


    “劉公禮遇,楊溫不是個不知事的,我雖也對梁山未來有所期盼,渴望有朝一日能見到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盛景,但楊家忠心報國,世人盡知,絕不可毀在楊溫。隻求一死,望能成全!”


    劉玄搖搖頭,也不同意楊溫的請求,而是好奇道。


    “楊節度倒是好一副忠肝義膽,我卻是有一個疑問,不知昔日金刀楊業為何要背漢投宋?”


    楊業便是楊老令公,初為北漢臣子,直到趙匡胤代周建宋,兼並數國,覆滅北漢時,楊業感民受苦,不忍再讓戰火綿延,才投降趙光義,後來為宋朝屢屢抗擊遼國,傳下千古美名。


    楊溫是楊家後人,自是知曉楊業舊事,頓時心若雷震,臉色大變。


    見楊溫神色轉變,吳用適時說道。


    “哥哥這番話問的好生突兀,楊老令公美名千傳,楊節度又是楊家後人,怎會不曉!”


    “隻那當時太祖仁義,國家統一,老令公遵行大義,才入了宋廷,抗擊遼國,留下美名。”


    劉玄作恍然大悟狀,言辭感慨道。


    “原來如此,可不想今日朝廷皇帝昏庸,奸佞橫行,百姓民不聊生,異族時時侵擾,楊家後人卻是隻看虛名,全然不顧百姓受苦,國家暗藏危難,隻一心愚忠求死,真是教人可歎啊!”


    台階已經給了,楊溫要是懂事,那就是皆大歡喜,要是還執迷不悟,那麽梁山礦場又要再添一人。


    劉玄也是看在楊家將曾經給自己帶來過情緒價值,才對楊溫另眼相看,不然早將楊溫送去挖煤了,哪會和他說這麽多。


    楊溫早年間也是被官逼民反,上山落草過的,要說他對大宋忠心耿耿,那是不可能,全是想著楊家名聲,才歸順朝廷,為大宋南征北戰都是效仿楊業罷了。


    現在被劉玄、吳用二人點撥,楊溫一下子就豁然開朗。


    先祖楊業能夠遵從大義選擇大宋,那他也能遵從大義選擇梁山。


    反正如今的大宋朝廷確實不是個好玩意,若是梁山真的能幹出一番事業,收複燕雲十六州,驅逐異族,那百年之後,他未必不能成為和先祖一般的人物,留名後世,教人傳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