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風雨欲來山滿樓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廉將自家本事胡亂吹噓一番,言語間全是傲然神色。
眾將雖對高廉所言的神鬼道術半信半疑,可看著高俅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也不敢質疑。
高俅卻是對兄弟高廉信心滿滿,隻是他有些憂心梁山連環馬威勢。
那連環馬衝動起來,有摧山崩石之威,僅憑三百飛天神兵,還是很難給他充足的安全感。
且軍中糧草輜重全無,再度興兵,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經過一場大戰,高俅對梁山有了幾分重視,不再似先前那般輕視。
於是高俅思索一番後,下令麾下牙將持帥府簽押書令,前去周邊濮、徐、單、拱四州選調一應軍馬,補足軍力。
高俅又派得力牙將黨世雄前去應天府調撥糧草,充作大軍征討之用。
楊溫適時建言道。
“太尉,此前水師盡沒,便是敗了黑鷹嶺賊軍,劉玄等賊亦可退回梁山泊,難以剿除。不若再調戰船,兩麵進軍,截住賊寇退路。”
剩下的三位節度使,高俅現在最看好的就是楊溫,便依其言,另遣校尉牛邦喜沿州征用船隻,不論大小,一並征收。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是名門後裔,家中自有深厚淵源,向來不信鬼神之法,他讚同再度出兵,卻不想將希望寄托在高廉身上。
呼延灼的連環馬,旁人不曉,韓存保可是有所知曉的。
當下,韓存保向高俅稟道。
“太尉,梁山狡詐,除卻連環馬,不知還有何等招數,高知州道術了得,萬不可輕易動用,須在緊要關頭使出,方好一舉蕩平賊寇。”
高俅眉頭一皺,不解道。
“韓存保,若不用高廉道術破解連環馬,我軍怎麽打敗梁山?”
韓存保心下鄙夷高俅不學無術,卻不顯露出來,淡淡道。
“我朝非止呼延灼一人使過連環馬,先朝將領也曾多用連環甲馬取勝,那時便有留傳破陣之法。”
聽到有破連環馬法子,高俅頓時來了興趣,急忙問道。
“哦!這我卻是沒有聽過,韓節度可知是何法子能破連環甲馬?”
韓存保也不賣關子,直言道。
“欲破連環馬,可用鉤鐮槍。”
高俅大喜,熱情道。
“韓節度既知此法,那我便令你操練士卒,習會鉤鐮槍,待破得連環馬時,許你大功一件,報上朝廷,自有賞賜。”
韓存保無語了,他使得是方天畫戟,什麽時候會使鉤鐮槍了。
高俅此舉不是趕鴨子上架,讓他難堪嘛!
韓存保心中罵了高俅兩句,連忙說道。
“太尉且慢,鉤鐮槍端的難學,非家傳不可,我家中並無所學,惟有那金槍班教師徐寧的,祖傳習學,不教外人,或是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則,使動神出鬼沒,我曾在京師有所見聞過。”
高俅心下一轉,回想起來,輕捋長須道。
“莫不是東京內喚作金槍手徐寧的?”
韓存保肯定回道。
“正是此人。他多在殿前伺候,太尉應是見過,隻是太尉身尊高貴,不得熟識罷了。”
高俅點頭,恍然大悟道。
“你卻不說,我竟是忘了。小王太尉與我提及過,這徐寧確是有著一手好槍法,那時我是不知他會的便是這鉤鐮槍,如今想到,倒是可以喚他前來陣前效力,以破梁山連環甲馬。”
韓存保又向高俅舉薦一人道。
“太尉若要調徐寧前來效力,可一並尋調那安仁村隱居士,姓聞名煥章,此人多在京師顯學,極善韜略,通曉兵機,有孫、吳之才調,諸葛之智謀,朝廷官員多曉其才,若得此人來為太尉參謀,定可助太尉料敵於先,勘破梁山狡詐計謀。”
高俅也曾聽聞過聞煥章的名聲,便差一員部將,持上令信,備好禮品,星夜前往東京,調遣徐寧和禮請聞煥章,一並前來濟州軍前效力。
如此過得兩三日,官軍這邊在籌備軍馬,劉玄卻是領兵前來濟州城搦戰。
劉玄可不是喜歡被動挨打的,高俅不退兵,也不進軍,那麽他就領兵來問問高俅是什麽意思。
高俅親領的東京一萬五軍馬都在濟州城內駐守,其餘軍馬都在城外紮寨。
劉玄使鼓上蚤時遷探得官軍部署,楊溫、韓存保二人都是知兵的,部署頗為嚴密,而梅展治軍不嚴,他又是個阿諛奉承的,時常都在濟州城內巴結高俅,故此營寨防守十分稀鬆。
至於新到的高廉,他是高俅兄弟,除麾下三百飛天神兵隨其進入濟州城中安歇,其餘三萬高唐州軍馬都在城外安營駐紮,防守與梅展營寨一般無二,爛的隻要是個人都能進進出出,毫無軍紀可言。
黃昏時分,濟州城五十裏外,梁山軍中。
時遷向劉玄稟報道。
“哥哥,那高唐州軍營和上黨營寨根本沒有防備,小弟隻是換了一身軍服,便能隨意進出。”
軍師吳用喜道。
“按時遷兄弟所探,哥哥,可差兩員勇將夜間襲殺這兩處營寨,再教幾位兄弟領百十精騎去幹擾江夏、雲中兩處,亂其軍心,使他們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敢出營相救,如此一來,必建其功。”
吳用的建議不錯,官軍這麽給機會,劉玄肯定是不能放過的。
當下便令雙鞭呼延灼領本部軍馬去襲殺高唐州軍營,沒玉箭張清領本部軍馬去襲殺上黨節度使梅展營寨。
劉玄又派豹子頭林衝、鐵棒欒廷玉各領三百精騎,趁機去幹擾楊溫、韓存保軍營。
有劉玄命令在,眾人各自領命下去點撥軍士,養精蓄銳,準備好生廝殺一場。
當夜,黑雲重重,晦暗不明,真是好一個殺人行凶夜,但見:
雲生四野,霧漲八方,搖天撼地起狂風,倒海翻江飛急雨,雷公忿怒,倒騎火獸逞神威;電母生嗔,亂掣金蛇施聖力。
時值夜半,風雷大作,暴雨傾盆,四處隻聽得嘩啦啦一片雨聲。
官軍營寨中,不論哪處,巡邏軍士都是躲在帳中避雨,少有火光閃爍。
便是被強令在營門處值守的軍士,也是縮成一團,避在簷下罵罵咧咧,將上司全家都沒有放過。
眾將雖對高廉所言的神鬼道術半信半疑,可看著高俅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也不敢質疑。
高俅卻是對兄弟高廉信心滿滿,隻是他有些憂心梁山連環馬威勢。
那連環馬衝動起來,有摧山崩石之威,僅憑三百飛天神兵,還是很難給他充足的安全感。
且軍中糧草輜重全無,再度興兵,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經過一場大戰,高俅對梁山有了幾分重視,不再似先前那般輕視。
於是高俅思索一番後,下令麾下牙將持帥府簽押書令,前去周邊濮、徐、單、拱四州選調一應軍馬,補足軍力。
高俅又派得力牙將黨世雄前去應天府調撥糧草,充作大軍征討之用。
楊溫適時建言道。
“太尉,此前水師盡沒,便是敗了黑鷹嶺賊軍,劉玄等賊亦可退回梁山泊,難以剿除。不若再調戰船,兩麵進軍,截住賊寇退路。”
剩下的三位節度使,高俅現在最看好的就是楊溫,便依其言,另遣校尉牛邦喜沿州征用船隻,不論大小,一並征收。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是名門後裔,家中自有深厚淵源,向來不信鬼神之法,他讚同再度出兵,卻不想將希望寄托在高廉身上。
呼延灼的連環馬,旁人不曉,韓存保可是有所知曉的。
當下,韓存保向高俅稟道。
“太尉,梁山狡詐,除卻連環馬,不知還有何等招數,高知州道術了得,萬不可輕易動用,須在緊要關頭使出,方好一舉蕩平賊寇。”
高俅眉頭一皺,不解道。
“韓存保,若不用高廉道術破解連環馬,我軍怎麽打敗梁山?”
韓存保心下鄙夷高俅不學無術,卻不顯露出來,淡淡道。
“我朝非止呼延灼一人使過連環馬,先朝將領也曾多用連環甲馬取勝,那時便有留傳破陣之法。”
聽到有破連環馬法子,高俅頓時來了興趣,急忙問道。
“哦!這我卻是沒有聽過,韓節度可知是何法子能破連環甲馬?”
韓存保也不賣關子,直言道。
“欲破連環馬,可用鉤鐮槍。”
高俅大喜,熱情道。
“韓節度既知此法,那我便令你操練士卒,習會鉤鐮槍,待破得連環馬時,許你大功一件,報上朝廷,自有賞賜。”
韓存保無語了,他使得是方天畫戟,什麽時候會使鉤鐮槍了。
高俅此舉不是趕鴨子上架,讓他難堪嘛!
韓存保心中罵了高俅兩句,連忙說道。
“太尉且慢,鉤鐮槍端的難學,非家傳不可,我家中並無所學,惟有那金槍班教師徐寧的,祖傳習學,不教外人,或是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則,使動神出鬼沒,我曾在京師有所見聞過。”
高俅心下一轉,回想起來,輕捋長須道。
“莫不是東京內喚作金槍手徐寧的?”
韓存保肯定回道。
“正是此人。他多在殿前伺候,太尉應是見過,隻是太尉身尊高貴,不得熟識罷了。”
高俅點頭,恍然大悟道。
“你卻不說,我竟是忘了。小王太尉與我提及過,這徐寧確是有著一手好槍法,那時我是不知他會的便是這鉤鐮槍,如今想到,倒是可以喚他前來陣前效力,以破梁山連環甲馬。”
韓存保又向高俅舉薦一人道。
“太尉若要調徐寧前來效力,可一並尋調那安仁村隱居士,姓聞名煥章,此人多在京師顯學,極善韜略,通曉兵機,有孫、吳之才調,諸葛之智謀,朝廷官員多曉其才,若得此人來為太尉參謀,定可助太尉料敵於先,勘破梁山狡詐計謀。”
高俅也曾聽聞過聞煥章的名聲,便差一員部將,持上令信,備好禮品,星夜前往東京,調遣徐寧和禮請聞煥章,一並前來濟州軍前效力。
如此過得兩三日,官軍這邊在籌備軍馬,劉玄卻是領兵前來濟州城搦戰。
劉玄可不是喜歡被動挨打的,高俅不退兵,也不進軍,那麽他就領兵來問問高俅是什麽意思。
高俅親領的東京一萬五軍馬都在濟州城內駐守,其餘軍馬都在城外紮寨。
劉玄使鼓上蚤時遷探得官軍部署,楊溫、韓存保二人都是知兵的,部署頗為嚴密,而梅展治軍不嚴,他又是個阿諛奉承的,時常都在濟州城內巴結高俅,故此營寨防守十分稀鬆。
至於新到的高廉,他是高俅兄弟,除麾下三百飛天神兵隨其進入濟州城中安歇,其餘三萬高唐州軍馬都在城外安營駐紮,防守與梅展營寨一般無二,爛的隻要是個人都能進進出出,毫無軍紀可言。
黃昏時分,濟州城五十裏外,梁山軍中。
時遷向劉玄稟報道。
“哥哥,那高唐州軍營和上黨營寨根本沒有防備,小弟隻是換了一身軍服,便能隨意進出。”
軍師吳用喜道。
“按時遷兄弟所探,哥哥,可差兩員勇將夜間襲殺這兩處營寨,再教幾位兄弟領百十精騎去幹擾江夏、雲中兩處,亂其軍心,使他們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敢出營相救,如此一來,必建其功。”
吳用的建議不錯,官軍這麽給機會,劉玄肯定是不能放過的。
當下便令雙鞭呼延灼領本部軍馬去襲殺高唐州軍營,沒玉箭張清領本部軍馬去襲殺上黨節度使梅展營寨。
劉玄又派豹子頭林衝、鐵棒欒廷玉各領三百精騎,趁機去幹擾楊溫、韓存保軍營。
有劉玄命令在,眾人各自領命下去點撥軍士,養精蓄銳,準備好生廝殺一場。
當夜,黑雲重重,晦暗不明,真是好一個殺人行凶夜,但見:
雲生四野,霧漲八方,搖天撼地起狂風,倒海翻江飛急雨,雷公忿怒,倒騎火獸逞神威;電母生嗔,亂掣金蛇施聖力。
時值夜半,風雷大作,暴雨傾盆,四處隻聽得嘩啦啦一片雨聲。
官軍營寨中,不論哪處,巡邏軍士都是躲在帳中避雨,少有火光閃爍。
便是被強令在營門處值守的軍士,也是縮成一團,避在簷下罵罵咧咧,將上司全家都沒有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