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劉玄陣前顯神威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紀越大,骨子越強。
見王煥不識好意,劉玄也不想多說什麽。
人嘛,還是打一頓就好了。
劉玄向身後諸位好漢問道。
“誰可去迎戰老將軍?”
前些日上山的豹子頭林衝有心立功,不及回話,便搖動鑾鈴,挺槍縱馬而出。
林衝大喝一聲道。
“老將軍可知豹子頭林衝乎!”
聽得林衝名號,王煥心下一驚,卻也不怯,揮槍駕馬相迎。
兩將相鬥,各顯平生所學,氣勢十足,眾軍紛紛高聲呐喊,擊鼓助威。
一個是江湖聞名豹子頭,槍如蟒離岩洞,恨不得槍戳透九霄雲漢,一個是累建功勳老將軍,槍似龍躍波津,恨不得槍刺透九曲黃河,二人俱是使槍大家。
兩條槍上下翻飛,銀光爍爍,恰似雪飄舞屑,直教人看花了眼,好不沉迷。
真是馬軍踏鐙抬身看,步卒掀盔舉眼觀。
聽得兩軍呐喊喝彩,喜好熱鬧的高俅也領著諸多將領來到前軍觀看鬥將。
隻見得兩個勇將在陣前施逞諸路槍法,但見:
屏風槍勢如霹靂,水平槍勇若奔雷,英雄蓋盡梁山泊,威風播滿宋乾坤。
高俅勒馬立足,仔細打量一番,看到陣中廝殺的竟是林衝,不由叫道。
“怎得會是林衝那廝!”
聞言,各路節度使不明所以,東京軍馬將領卻是心知肚明,他們對林衝的遭遇也是有所耳聞,隻是也不曾想到林衝會在梁山出現。
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是個機靈上進的,早和東京禁軍將領混得相熟,他向高俅心腹校尉牛邦喜輕聲問道。
“牛兄弟,太尉何以有此言?”
牛邦喜看了一眼高俅,見高俅正一心看著陣中交戰的二人,他才低聲回道。
“荊節度有所不知,那林衝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曾在太尉府下聽令,多得看重,可因帶刀闖入白虎堂,數月前便被刺配邊遠惡州,隻是如今為何會在此處,我也是不知。”
牛邦喜雖未細講,但荊忠哪會不知其中必有內情。
一個深受高俅看重的禁軍教頭,敢帶刀闖入軍機重地白虎堂,就算不用腦袋想,荊忠都能猜到是高俅下了陰手。
但荊忠也不在乎其中曲直,高俅身居太尉,位高權重,他可不會為林衝鳴不平,從而得罪高俅,那是影響仕途的。
且若是有可能,荊忠還想親手將林衝斬殺,進獻高俅身前,以作晉升之階。
荊忠緊握大杆刀,懷著心思注意著陣中廝殺的王煥、林衝,暗自找尋機會。
不多時,王煥、林衝二人相鬥七八十合,不分勝敗。
林衝的本事如何,高俅早已知曉,見威名赫赫的王煥都不能拿下林衝,他有些心慌。
在朝廷治下,官府之中,任是林衝武藝再高,高俅都有辦法將林衝置於死地。
可林衝上了梁山,那就是縱虎歸林,禍害無窮。
高俅不禁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心中暗忖道:一個不行,那就兩個,必教你活豹子變成死豹子。
隻見高俅火速點將道。
“王老將軍氣力不足,項元鎮,你速去支援,接迎王煥回陣。”
聽得高俅將令,項元鎮驟馬挺槍,飛出陣前,大喝道。
“賊子休得逞凶!老將軍先退,看我戰他!”
王煥早知林衝是在放水,這才打了許久,見項元鎮前來接替,他也不多說什麽,舍開林衝,便撥馬回陣。
林衝看劉玄欣賞王煥,也不阻攔,自去迎戰項元鎮。
甫一交手,項元鎮便知不是林衝對手,匆匆鬥過十合,他勒轉馬頭,拖槍向本陣逃去。
林衝有心建功,哪會放任項元鎮離去,拍馬去趕。
項元鎮也不入陣,繞著陣腳,落荒而走,林衝飛馬去追。
林衝性子謹小慎微,瞧見項元鎮隻顧奔逃,卻不入陣,心下已是有了防備。
見林衝果然追趕,項元鎮大喜,他將長槍往得勝鉤上掛住,左手拈弓,右手搭箭,拽滿弓,翻身背射一箭。
林衝聽得弓弦響,一個馬背翻身,躲將開去。
項元鎮見一擊不中,又再射一箭。
箭後有箭,端的難防。
林衝招式已老,心下哀道:天亡我也!
卻在此時,隻見淩空中竟是又飛來一箭,橫空將項元鎮箭矢攔截擊斷。
林衝劫後餘生,頓時大喜望去,隻見得陣中劉玄正收回寶雕弓。
原來劉玄瞧見項元鎮伎倆,早有防備其暗箭傷人,將寶雕弓取出,時刻準備著救援林衝。
項元鎮善會使箭,乍見劉玄這等神技,不由大驚失色。
正是:彀滿處兔狐喪命,箭發時雕鶚魂傷,直饒射虎穿楊手,盡在陣前飛箭中。
林衝心念劉玄救命之恩,氣勢大漲,不待項元鎮再有舉動,他飛馬而上,挺近身去,一槍將其掃落馬下。
見項元鎮沒有射殺林衝,還身陷險地,高俅急忙差撥張開、李從吉二位節度使上前救援。
張開、李從吉得令而出,縱馬挺槍直向林衝奔去。
荊忠見此情形,趕忙請命道。
“小將願與賊人決一陣,共取林衝項上頭顱獻與太尉,乞請鈞旨。”
高俅想著兩個也是上,三個也不差,而且三人齊上,斬殺林衝的機會更大,便允了荊忠出馬交戰。
荊忠使一口大杆刀,騎一匹瓜黃馬,駕馬衝向陣前,心中信心十足。
三個打一個,優勢在我。
劉玄陣中諸位好漢,看見官軍無恥,竟是要圍攻林衝,頓時大怒。
雙鞭呼延灼、鐵棒欒廷玉、美髯公朱仝三人正要出馬相援林衝,卻見劉玄大喝一聲,飛馬衝出,宛若一團金焰滑過。
“無恥賊將!且試試劉玄神箭!”
隻聽得三聲弓弦作響,數道金光閃過。
李從吉、荊忠二人早知劉玄箭術驚人,急忙閃身躲避。
可劉玄不是項元鎮,弓是破曉穿雲,箭是金雕紫翎,射術傳自飛將軍呂布,百步傳揚不過是基本操作,他的箭術已經遠勝世間不知多少神射手,哪是二人能躲避開的。
箭到人落,灑出一片血紅,徒留兩匹馬兒拖拽著二人殘熱身軀在陣前溜達。
見王煥不識好意,劉玄也不想多說什麽。
人嘛,還是打一頓就好了。
劉玄向身後諸位好漢問道。
“誰可去迎戰老將軍?”
前些日上山的豹子頭林衝有心立功,不及回話,便搖動鑾鈴,挺槍縱馬而出。
林衝大喝一聲道。
“老將軍可知豹子頭林衝乎!”
聽得林衝名號,王煥心下一驚,卻也不怯,揮槍駕馬相迎。
兩將相鬥,各顯平生所學,氣勢十足,眾軍紛紛高聲呐喊,擊鼓助威。
一個是江湖聞名豹子頭,槍如蟒離岩洞,恨不得槍戳透九霄雲漢,一個是累建功勳老將軍,槍似龍躍波津,恨不得槍刺透九曲黃河,二人俱是使槍大家。
兩條槍上下翻飛,銀光爍爍,恰似雪飄舞屑,直教人看花了眼,好不沉迷。
真是馬軍踏鐙抬身看,步卒掀盔舉眼觀。
聽得兩軍呐喊喝彩,喜好熱鬧的高俅也領著諸多將領來到前軍觀看鬥將。
隻見得兩個勇將在陣前施逞諸路槍法,但見:
屏風槍勢如霹靂,水平槍勇若奔雷,英雄蓋盡梁山泊,威風播滿宋乾坤。
高俅勒馬立足,仔細打量一番,看到陣中廝殺的竟是林衝,不由叫道。
“怎得會是林衝那廝!”
聞言,各路節度使不明所以,東京軍馬將領卻是心知肚明,他們對林衝的遭遇也是有所耳聞,隻是也不曾想到林衝會在梁山出現。
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是個機靈上進的,早和東京禁軍將領混得相熟,他向高俅心腹校尉牛邦喜輕聲問道。
“牛兄弟,太尉何以有此言?”
牛邦喜看了一眼高俅,見高俅正一心看著陣中交戰的二人,他才低聲回道。
“荊節度有所不知,那林衝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曾在太尉府下聽令,多得看重,可因帶刀闖入白虎堂,數月前便被刺配邊遠惡州,隻是如今為何會在此處,我也是不知。”
牛邦喜雖未細講,但荊忠哪會不知其中必有內情。
一個深受高俅看重的禁軍教頭,敢帶刀闖入軍機重地白虎堂,就算不用腦袋想,荊忠都能猜到是高俅下了陰手。
但荊忠也不在乎其中曲直,高俅身居太尉,位高權重,他可不會為林衝鳴不平,從而得罪高俅,那是影響仕途的。
且若是有可能,荊忠還想親手將林衝斬殺,進獻高俅身前,以作晉升之階。
荊忠緊握大杆刀,懷著心思注意著陣中廝殺的王煥、林衝,暗自找尋機會。
不多時,王煥、林衝二人相鬥七八十合,不分勝敗。
林衝的本事如何,高俅早已知曉,見威名赫赫的王煥都不能拿下林衝,他有些心慌。
在朝廷治下,官府之中,任是林衝武藝再高,高俅都有辦法將林衝置於死地。
可林衝上了梁山,那就是縱虎歸林,禍害無窮。
高俅不禁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心中暗忖道:一個不行,那就兩個,必教你活豹子變成死豹子。
隻見高俅火速點將道。
“王老將軍氣力不足,項元鎮,你速去支援,接迎王煥回陣。”
聽得高俅將令,項元鎮驟馬挺槍,飛出陣前,大喝道。
“賊子休得逞凶!老將軍先退,看我戰他!”
王煥早知林衝是在放水,這才打了許久,見項元鎮前來接替,他也不多說什麽,舍開林衝,便撥馬回陣。
林衝看劉玄欣賞王煥,也不阻攔,自去迎戰項元鎮。
甫一交手,項元鎮便知不是林衝對手,匆匆鬥過十合,他勒轉馬頭,拖槍向本陣逃去。
林衝有心建功,哪會放任項元鎮離去,拍馬去趕。
項元鎮也不入陣,繞著陣腳,落荒而走,林衝飛馬去追。
林衝性子謹小慎微,瞧見項元鎮隻顧奔逃,卻不入陣,心下已是有了防備。
見林衝果然追趕,項元鎮大喜,他將長槍往得勝鉤上掛住,左手拈弓,右手搭箭,拽滿弓,翻身背射一箭。
林衝聽得弓弦響,一個馬背翻身,躲將開去。
項元鎮見一擊不中,又再射一箭。
箭後有箭,端的難防。
林衝招式已老,心下哀道:天亡我也!
卻在此時,隻見淩空中竟是又飛來一箭,橫空將項元鎮箭矢攔截擊斷。
林衝劫後餘生,頓時大喜望去,隻見得陣中劉玄正收回寶雕弓。
原來劉玄瞧見項元鎮伎倆,早有防備其暗箭傷人,將寶雕弓取出,時刻準備著救援林衝。
項元鎮善會使箭,乍見劉玄這等神技,不由大驚失色。
正是:彀滿處兔狐喪命,箭發時雕鶚魂傷,直饒射虎穿楊手,盡在陣前飛箭中。
林衝心念劉玄救命之恩,氣勢大漲,不待項元鎮再有舉動,他飛馬而上,挺近身去,一槍將其掃落馬下。
見項元鎮沒有射殺林衝,還身陷險地,高俅急忙差撥張開、李從吉二位節度使上前救援。
張開、李從吉得令而出,縱馬挺槍直向林衝奔去。
荊忠見此情形,趕忙請命道。
“小將願與賊人決一陣,共取林衝項上頭顱獻與太尉,乞請鈞旨。”
高俅想著兩個也是上,三個也不差,而且三人齊上,斬殺林衝的機會更大,便允了荊忠出馬交戰。
荊忠使一口大杆刀,騎一匹瓜黃馬,駕馬衝向陣前,心中信心十足。
三個打一個,優勢在我。
劉玄陣中諸位好漢,看見官軍無恥,竟是要圍攻林衝,頓時大怒。
雙鞭呼延灼、鐵棒欒廷玉、美髯公朱仝三人正要出馬相援林衝,卻見劉玄大喝一聲,飛馬衝出,宛若一團金焰滑過。
“無恥賊將!且試試劉玄神箭!”
隻聽得三聲弓弦作響,數道金光閃過。
李從吉、荊忠二人早知劉玄箭術驚人,急忙閃身躲避。
可劉玄不是項元鎮,弓是破曉穿雲,箭是金雕紫翎,射術傳自飛將軍呂布,百步傳揚不過是基本操作,他的箭術已經遠勝世間不知多少神射手,哪是二人能躲避開的。
箭到人落,灑出一片血紅,徒留兩匹馬兒拖拽著二人殘熱身軀在陣前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