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阮小五生擒劉夢龍,高太尉揮軍黑鷹嶺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山水軍操練多時,逢此大戰,盡皆用命相搏。
船隻相靠,夾板掛索相連官船,士卒便紛紛跳上前去,勇猛廝殺。
劉夢龍麾下軍士雖也多經戰陣,但他們打的都是些流民組成的賊寇,何曾遇到過梁山這般精銳之士。
一時間,官軍紛紛潰散,投降的投降,跳水的跳水,隻想撿的一條性命苟活。
劉夢龍見大勢已去,想架船沿原路逃走,可來時的水路淺港內,都被梁山好漢用小船裝載柴草,砍伐山中木植,填塞阻斷,櫓槳竟搖不動。
別無他法下,劉夢龍亂中生智,脫下戎裝披掛,扮作普通士卒,撲通一聲跳下水,向岸邊奮力遊去。
卻不曾想,活閻羅阮小七早帶人在岸邊等候。
那些遊水的官軍士卒,不是淹死,就是被阮小七一一擒獲。
劉夢龍仗著水性,本想另揀小路上岸逃走,可四麵八方都被梁山民兵守住。
無可奈何,劉夢龍宛若一隻老龜般,潛伏在淺水下,隻待憋個半日,再尋機離去。
可他早被阮小五死死盯上,阮小五別的不看,隻瞧官船上的官軍將領。
劉夢龍的模樣被阮小五記得深刻,哪會容這條大魚溜走。
果不其然,阮小五遁入水中,直朝劉夢龍抓去。
劉夢龍雖在水中有些本事,可他哪是短命二郎對手。
一番水翻浪湧後,阮小五那雙鐵棒似的大手,牢牢將劉夢龍腰胯提住,滴溜溜丟上蘆葦根頭,自有士卒將劉夢龍順勢縛住。
一萬五官軍水師,一遭而下,隻是有百十個幸運兒逃走,餘者盡是被殺被擒。
高俅在濟州城得知劉夢龍水師被梁山擊破時,氣的是破口大罵,直將劉夢龍全家老小,祖宗十八代都通通罵了一遍。
張叔夜也是沒有想到梁山還有人馬能夠去襲擊劉夢龍的水師。
畢竟劉夢龍水師可是足足有一萬五千人,還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老兵,劉夢龍更是在江南乃至大宋都是有著良將之名的。
怎得麵對梁山就這麽不堪呢?
除非劉夢龍此前的戰功是虛報,不然據他們所知,梁山劉玄已經將大部分軍力都布置在了黑鷹嶺,哪還有兵力去襲擊劉夢龍。
在他們的心中,一萬五大宋精銳水師,至少也得三萬賊寇才能敵過,更何況劉夢龍的水師還被全軍覆沒,僅是逃出百十人殘兵,那不得五七萬賊兵才能做到。
梁山哪來那麽多的兵力!
高俅殺氣騰騰的向逃出報信的水師軍士質問道。
“你確定是梁山泊賊子襲擊了你們!那劉夢龍當真被生擒活捉了?若教我得知有半分虛假,我可是饒不得你!”
軍士急忙磕頭高呼。
“小人怎敢虛報!那埋伏我等的賊兵高舉有梁山旗幟,領頭的便是立地太歲阮小二,當時戰船如雲,其賊兵如雨,都站到水浪上了!”
性子急躁的老將軍王煥怒目一瞪,叫道。
“你這廝在胡說什麽,那梁山分明是據守在黑鷹嶺上,哪來的如此多賊兵埋伏你等,還站到水浪上了,端的是誇張至極!”
軍士哪裏見過似王煥這般人物,當即嚇得六神皆失,隻顧跪在地上求饒。
張叔夜卻是眼中閃過一絲喜意,向高俅說道。
“太尉,諒他不過是個小小士卒,斷然不敢欺瞞,若梁山真派有大隊人馬去襲擊水師,恐行的是各個擊破,斷臂兩翼之策。”
“梁山泊周邊有大泊,難以進退,惟有水師方能突進,梁山必是懼怕劉夢龍水師前來會和,太尉攜大軍強攻,這才先暗使大量賊兵截殺劉夢龍部。”
“若我所料不錯,此時那黑鷹嶺梁山賊軍不過是故布疑陣,相瞞我等耳目,太尉可速領軍征討,搶占行軍要道,直逼梁山大寨。”
聽到張叔夜的分析,高俅仔細一想,也覺得黑鷹嶺營寨空虛,大批梁山賊兵應是去截殺劉夢龍了。
楊家將後人楊溫亦是說道。
“張相公所言不錯,梁山終是一群草寇,想來此前襲擾我等各路軍馬會和濟州,必是為了遮掩截殺水師意圖。”
高俅輕捋長須,雖然他想等兄弟高廉領軍前來混些功勞,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時梁山大批人馬都去截殺劉夢龍,黑鷹嶺必定空虛,放過如此良機,休說旁人,便是他自己也會難受。
思索片刻,高俅一拍案桌,傳下號令,差撥三軍人馬,進軍黑鷹嶺。
分撥王煥、楊溫為前部先鋒;荊忠、梅展為合後收軍;張開、項元鎮為左軍;韓存保、李從吉為右軍;黨世英、黨世雄引領三千精兵為前後救應使並行監戰。
至於尚未到來的高廉,則是發人去傳他自去梁山會和征討。
一眾大小將領盡皆得令,整束軍馬,兩日後,三軍齊向黑鷹嶺進發。
黑鷹嶺下,征旗蔽日,黃沙漫天。
早有探馬相報官軍到來,劉玄自領十數位武藝高強好漢帶著萬餘軍馬下山相拒。
梁山軍士盡是青衣黑甲,擺布的十分整齊威風,但見得:
黃旗擁出萬山中,爍爍金光射碧空,馬似怒濤衝石壁,人如烈火撼天風。
不多時,兩軍相迎,各飛箭射住陣腳,各自排開。
官軍老將王煥拍馬出陣,使一條長槍,在馬上厲聲高叫道。
“無端草寇,敢死村夫,認得大將王煥麽?”
王煥年逾六十,雙鬢發白,其聲烈烈,頗有老黃忠風範,亦是有一番忠肝義膽。
對陣繡旗開處,劉玄親自出馬,金盔金甲,胯下一片似火燒般神駒,端的英武。
劉玄還是有點賞識王煥的,畢竟一個老將還能上陣殺敵,為國出力,甚是不易,值得他勸說兩句
隻見劉玄好心向王煥勸道:
“王節度,劉玄亦知你的威名,可你年紀高大了,不堪與國家出力,當槍對敵,恐有些一差二誤,枉送了你一世清名,快回去罷,另教年紀小的出來邀戰。”
王煥雖見劉玄一表堂堂,威風凜凜,不似強賊亂民,可他還是說道。
“哼!廉頗老矣,尚能一戰!何況我乎!”
船隻相靠,夾板掛索相連官船,士卒便紛紛跳上前去,勇猛廝殺。
劉夢龍麾下軍士雖也多經戰陣,但他們打的都是些流民組成的賊寇,何曾遇到過梁山這般精銳之士。
一時間,官軍紛紛潰散,投降的投降,跳水的跳水,隻想撿的一條性命苟活。
劉夢龍見大勢已去,想架船沿原路逃走,可來時的水路淺港內,都被梁山好漢用小船裝載柴草,砍伐山中木植,填塞阻斷,櫓槳竟搖不動。
別無他法下,劉夢龍亂中生智,脫下戎裝披掛,扮作普通士卒,撲通一聲跳下水,向岸邊奮力遊去。
卻不曾想,活閻羅阮小七早帶人在岸邊等候。
那些遊水的官軍士卒,不是淹死,就是被阮小七一一擒獲。
劉夢龍仗著水性,本想另揀小路上岸逃走,可四麵八方都被梁山民兵守住。
無可奈何,劉夢龍宛若一隻老龜般,潛伏在淺水下,隻待憋個半日,再尋機離去。
可他早被阮小五死死盯上,阮小五別的不看,隻瞧官船上的官軍將領。
劉夢龍的模樣被阮小五記得深刻,哪會容這條大魚溜走。
果不其然,阮小五遁入水中,直朝劉夢龍抓去。
劉夢龍雖在水中有些本事,可他哪是短命二郎對手。
一番水翻浪湧後,阮小五那雙鐵棒似的大手,牢牢將劉夢龍腰胯提住,滴溜溜丟上蘆葦根頭,自有士卒將劉夢龍順勢縛住。
一萬五官軍水師,一遭而下,隻是有百十個幸運兒逃走,餘者盡是被殺被擒。
高俅在濟州城得知劉夢龍水師被梁山擊破時,氣的是破口大罵,直將劉夢龍全家老小,祖宗十八代都通通罵了一遍。
張叔夜也是沒有想到梁山還有人馬能夠去襲擊劉夢龍的水師。
畢竟劉夢龍水師可是足足有一萬五千人,還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老兵,劉夢龍更是在江南乃至大宋都是有著良將之名的。
怎得麵對梁山就這麽不堪呢?
除非劉夢龍此前的戰功是虛報,不然據他們所知,梁山劉玄已經將大部分軍力都布置在了黑鷹嶺,哪還有兵力去襲擊劉夢龍。
在他們的心中,一萬五大宋精銳水師,至少也得三萬賊寇才能敵過,更何況劉夢龍的水師還被全軍覆沒,僅是逃出百十人殘兵,那不得五七萬賊兵才能做到。
梁山哪來那麽多的兵力!
高俅殺氣騰騰的向逃出報信的水師軍士質問道。
“你確定是梁山泊賊子襲擊了你們!那劉夢龍當真被生擒活捉了?若教我得知有半分虛假,我可是饒不得你!”
軍士急忙磕頭高呼。
“小人怎敢虛報!那埋伏我等的賊兵高舉有梁山旗幟,領頭的便是立地太歲阮小二,當時戰船如雲,其賊兵如雨,都站到水浪上了!”
性子急躁的老將軍王煥怒目一瞪,叫道。
“你這廝在胡說什麽,那梁山分明是據守在黑鷹嶺上,哪來的如此多賊兵埋伏你等,還站到水浪上了,端的是誇張至極!”
軍士哪裏見過似王煥這般人物,當即嚇得六神皆失,隻顧跪在地上求饒。
張叔夜卻是眼中閃過一絲喜意,向高俅說道。
“太尉,諒他不過是個小小士卒,斷然不敢欺瞞,若梁山真派有大隊人馬去襲擊水師,恐行的是各個擊破,斷臂兩翼之策。”
“梁山泊周邊有大泊,難以進退,惟有水師方能突進,梁山必是懼怕劉夢龍水師前來會和,太尉攜大軍強攻,這才先暗使大量賊兵截殺劉夢龍部。”
“若我所料不錯,此時那黑鷹嶺梁山賊軍不過是故布疑陣,相瞞我等耳目,太尉可速領軍征討,搶占行軍要道,直逼梁山大寨。”
聽到張叔夜的分析,高俅仔細一想,也覺得黑鷹嶺營寨空虛,大批梁山賊兵應是去截殺劉夢龍了。
楊家將後人楊溫亦是說道。
“張相公所言不錯,梁山終是一群草寇,想來此前襲擾我等各路軍馬會和濟州,必是為了遮掩截殺水師意圖。”
高俅輕捋長須,雖然他想等兄弟高廉領軍前來混些功勞,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時梁山大批人馬都去截殺劉夢龍,黑鷹嶺必定空虛,放過如此良機,休說旁人,便是他自己也會難受。
思索片刻,高俅一拍案桌,傳下號令,差撥三軍人馬,進軍黑鷹嶺。
分撥王煥、楊溫為前部先鋒;荊忠、梅展為合後收軍;張開、項元鎮為左軍;韓存保、李從吉為右軍;黨世英、黨世雄引領三千精兵為前後救應使並行監戰。
至於尚未到來的高廉,則是發人去傳他自去梁山會和征討。
一眾大小將領盡皆得令,整束軍馬,兩日後,三軍齊向黑鷹嶺進發。
黑鷹嶺下,征旗蔽日,黃沙漫天。
早有探馬相報官軍到來,劉玄自領十數位武藝高強好漢帶著萬餘軍馬下山相拒。
梁山軍士盡是青衣黑甲,擺布的十分整齊威風,但見得:
黃旗擁出萬山中,爍爍金光射碧空,馬似怒濤衝石壁,人如烈火撼天風。
不多時,兩軍相迎,各飛箭射住陣腳,各自排開。
官軍老將王煥拍馬出陣,使一條長槍,在馬上厲聲高叫道。
“無端草寇,敢死村夫,認得大將王煥麽?”
王煥年逾六十,雙鬢發白,其聲烈烈,頗有老黃忠風範,亦是有一番忠肝義膽。
對陣繡旗開處,劉玄親自出馬,金盔金甲,胯下一片似火燒般神駒,端的英武。
劉玄還是有點賞識王煥的,畢竟一個老將還能上陣殺敵,為國出力,甚是不易,值得他勸說兩句
隻見劉玄好心向王煥勸道:
“王節度,劉玄亦知你的威名,可你年紀高大了,不堪與國家出力,當槍對敵,恐有些一差二誤,枉送了你一世清名,快回去罷,另教年紀小的出來邀戰。”
王煥雖見劉玄一表堂堂,威風凜凜,不似強賊亂民,可他還是說道。
“哼!廉頗老矣,尚能一戰!何況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