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陳思平心驚信件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濟州軍統帥的陳思平,早已被底下人的吹捧蒙蔽。
在他的心裏,大宋就是無敵的,連遼國西夏都隻能被拒在國門之外,難以踏進大宋一步。
特別是許安聯合永安軍各級將官平時對他百般瞞報,陳思平隻知道收錢享樂,根本不知士卒的實際情況。
永安軍是僅次於大宋禁軍的廂軍部隊,梁山雖然有賊寇萬餘,但陳思平絲毫不擔心,畢竟按他對流民草寇的了解,通常一個宋兵都能打兩三個流民,一支百人隊輕鬆就能打敗數百人的流民。
如今濟州軍有六千軍馬,便是兩三萬蟊賊,在陳思平看來,亦是不足為懼。
自大無知的陳思平懶散說道。
“永安軍士卒人人神勇,還有強弓硬弩,區區梁山萬餘賊寇,何足掛齒,我看就不必勞煩鄆城人馬了。宋江,你回去替我向知縣相公問個好,就說我必定克日掃平梁山,還鄆城一片安寧,就不用他勞心勞力,沾了這等瑣事誤了心神。”
聞聽此言,宋江一時間竟是不知說些什麽好,心下頗為惱怒,愈發瞧不上陳思平,幸虧他的臉本就黑,有何反應也不會輕易顯露出來。
下首的許安亦是無語至極,平時他就覺得陳思平好糊弄,沒成想還真是個大聰明。
已經和陳思平共事兩三年的許安哪會猜不出他的心思,不就是擔心奪回生辰綱的功勞被鄆城知縣分走,使得他搭不上蔡京的路子,畢竟鄆城知縣時文彬是文官。
鄆城縣確實是歸濟州府管轄,可在這個文官高貴的朝代,便是陳思平在時文彬麵前,也得伏低做小,不然文官有的是辦法製他。
若是鄆城也參與剿滅梁山一事,依朝廷以往的做法,肯定是把功勞的大頭分在時文彬身上,陳思平及永安軍一眾將校最多也就是喝點湯。
至於時文彬和蔡京有沒有關係,許安不知道,不過既然都是文官,那他們這些武將怎麽會比得上,陳思平亦是趨於這個想法。
有事武將背,有功文官領。
陳思平可不想將這份可以搭上蔡京的功勞從自己手中溜走。
可惜陳思平不知道,濟州府尹早就已經有所安排,在濟州軍出發時,府尹就傳信給時文彬,私下對時文彬訴說了此事,功勞二一添作五,府尹占大頭向蔡京賣好,時文彬占小頭,等到年末考核時,他們爭取更上一層樓。
至於濟州官兵和永安軍陳思平等人,濟州府尹隻能說一句,想做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一群丘八混點苦勞賞點金銀就行了,別總是癡心妄想的一步登天,蔡太師的馬屁不是武將能拍的。
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許安倒是有所預料,畢竟出兵一事是需要經過濟州府尹的允許才能調動,蔡五再是狗仗人勢,也不敢真的瞞著府尹行事。
所以從出兵以來,許安的興致一直不高,有府尹插手,又有關係戶陳思平,他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眼下鄆城知縣又摻和進來,不用想,一定有濟州府尹的影子。
文官大如天,隻在官家下。
許安是不敢惹文官的,不論高低,誰知道那個不起眼的文官恩師是哪位大員,家裏又有著怎樣的勢力,官場行走,實在是如履薄冰,他還想著能夠走到對岸,至少也不能半途沉河了。
陳思平不懂事,許安連忙握住宋江的手親切說道。
“大軍出發時,府尹相公曾多次向我等言說鄆城知縣是個盡責盡責,用心辦事,愛民如子的父母官,梁山荼毒鄆城,知縣相公有心除賊,實為善事。”
“想來知縣相公亦是如府尹一般的文曲星下凡,有著博學淵源和濟世之心,我等一介武夫粗魯無度,如若是能得相公抬舉指點一二,真是我等幸事。”
“更兼相公麾下還有宋兄這般能人,鄆城定是好漢無數,強強聯合,任梁山再是了得,也能早日打破匪寨,一並完成公事相報於府尹。”
許安句句不離濟州府尹,話裏話外都在點陳思平,他看向上位的陳思平言辭莫名道。
“指揮,鄆城縣是濟州府治下,知縣相公與我等都是府尹麾下,既是同僚,便應同心協力共同完成府尹發下的差事,且知縣雖然忙碌,可還是派了宋兄和趙都頭前來慰問,情誼深重啊。”
宋江亦是連忙起身懇切道。
“許指揮所言正是。時知縣自上任後,便多為梁山煩憂,現下得了府尹相公的尊令,早早就讓一應公吏差人日夜點卯,籌備諸事,隻待大軍到來將梁山剿滅,更是親筆書信一封奉於陳指揮,以免唐突。”
看許安一直在給自己使眼色,陳思平雖不懂其深意,卻是聽清了時文彬身後應是有濟州府尹的身影,他再是狂妄,亦知府尹是自己惹不起的存在,便隻好立直身子,從婢女手中接過此前宋江遞交的信件。
陳思平一邊打開信封,一邊對宋江說道。
“時知縣憂國憂民,愛護百姓,又痛恨梁山賊寇,實叫人感動,且竟還知曉我陳思平微名,特意親筆書信於我,真是我的榮幸,暫待我先閱讀信件,再言他事。”
陳思平抱著萬般思緒,一麵仔細思索著許安適才所言含義,一麵粗淺的看著信件。
不多時,陳思平雖未想清楚許安話語,卻是從信件中看到時文彬竟已有府尹特令,言那劉玄在梁山立起替天行道大旗,專一行逆賊反叛之事,端的是朝廷禍害。
奪回生辰綱已是小事,擒拿逆賊劉玄送京正法才是大事。
宋江方才說過梁山諸事,也講過賊首劉玄,但陳思平隻當是一般草寇,哪想到在濟州府尹和時文彬的眼裏,竟是已給劉玄扣上了許多罪名,無君無父,藐視官家,仇視朝廷,端的是十惡不赦的逆賊。
陳思平真的不知道一個水窪草賊,怎麽就惹得二人如此厭惡,竟大費周章的羅織了這般大的罪名,好似劉玄不除,大宋不保,直教人心驚,看得他六伏天卻手腳冰涼。
陳思平哪敢再想別的事情,連忙將信件又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在他的心裏,大宋就是無敵的,連遼國西夏都隻能被拒在國門之外,難以踏進大宋一步。
特別是許安聯合永安軍各級將官平時對他百般瞞報,陳思平隻知道收錢享樂,根本不知士卒的實際情況。
永安軍是僅次於大宋禁軍的廂軍部隊,梁山雖然有賊寇萬餘,但陳思平絲毫不擔心,畢竟按他對流民草寇的了解,通常一個宋兵都能打兩三個流民,一支百人隊輕鬆就能打敗數百人的流民。
如今濟州軍有六千軍馬,便是兩三萬蟊賊,在陳思平看來,亦是不足為懼。
自大無知的陳思平懶散說道。
“永安軍士卒人人神勇,還有強弓硬弩,區區梁山萬餘賊寇,何足掛齒,我看就不必勞煩鄆城人馬了。宋江,你回去替我向知縣相公問個好,就說我必定克日掃平梁山,還鄆城一片安寧,就不用他勞心勞力,沾了這等瑣事誤了心神。”
聞聽此言,宋江一時間竟是不知說些什麽好,心下頗為惱怒,愈發瞧不上陳思平,幸虧他的臉本就黑,有何反應也不會輕易顯露出來。
下首的許安亦是無語至極,平時他就覺得陳思平好糊弄,沒成想還真是個大聰明。
已經和陳思平共事兩三年的許安哪會猜不出他的心思,不就是擔心奪回生辰綱的功勞被鄆城知縣分走,使得他搭不上蔡京的路子,畢竟鄆城知縣時文彬是文官。
鄆城縣確實是歸濟州府管轄,可在這個文官高貴的朝代,便是陳思平在時文彬麵前,也得伏低做小,不然文官有的是辦法製他。
若是鄆城也參與剿滅梁山一事,依朝廷以往的做法,肯定是把功勞的大頭分在時文彬身上,陳思平及永安軍一眾將校最多也就是喝點湯。
至於時文彬和蔡京有沒有關係,許安不知道,不過既然都是文官,那他們這些武將怎麽會比得上,陳思平亦是趨於這個想法。
有事武將背,有功文官領。
陳思平可不想將這份可以搭上蔡京的功勞從自己手中溜走。
可惜陳思平不知道,濟州府尹早就已經有所安排,在濟州軍出發時,府尹就傳信給時文彬,私下對時文彬訴說了此事,功勞二一添作五,府尹占大頭向蔡京賣好,時文彬占小頭,等到年末考核時,他們爭取更上一層樓。
至於濟州官兵和永安軍陳思平等人,濟州府尹隻能說一句,想做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一群丘八混點苦勞賞點金銀就行了,別總是癡心妄想的一步登天,蔡太師的馬屁不是武將能拍的。
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許安倒是有所預料,畢竟出兵一事是需要經過濟州府尹的允許才能調動,蔡五再是狗仗人勢,也不敢真的瞞著府尹行事。
所以從出兵以來,許安的興致一直不高,有府尹插手,又有關係戶陳思平,他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眼下鄆城知縣又摻和進來,不用想,一定有濟州府尹的影子。
文官大如天,隻在官家下。
許安是不敢惹文官的,不論高低,誰知道那個不起眼的文官恩師是哪位大員,家裏又有著怎樣的勢力,官場行走,實在是如履薄冰,他還想著能夠走到對岸,至少也不能半途沉河了。
陳思平不懂事,許安連忙握住宋江的手親切說道。
“大軍出發時,府尹相公曾多次向我等言說鄆城知縣是個盡責盡責,用心辦事,愛民如子的父母官,梁山荼毒鄆城,知縣相公有心除賊,實為善事。”
“想來知縣相公亦是如府尹一般的文曲星下凡,有著博學淵源和濟世之心,我等一介武夫粗魯無度,如若是能得相公抬舉指點一二,真是我等幸事。”
“更兼相公麾下還有宋兄這般能人,鄆城定是好漢無數,強強聯合,任梁山再是了得,也能早日打破匪寨,一並完成公事相報於府尹。”
許安句句不離濟州府尹,話裏話外都在點陳思平,他看向上位的陳思平言辭莫名道。
“指揮,鄆城縣是濟州府治下,知縣相公與我等都是府尹麾下,既是同僚,便應同心協力共同完成府尹發下的差事,且知縣雖然忙碌,可還是派了宋兄和趙都頭前來慰問,情誼深重啊。”
宋江亦是連忙起身懇切道。
“許指揮所言正是。時知縣自上任後,便多為梁山煩憂,現下得了府尹相公的尊令,早早就讓一應公吏差人日夜點卯,籌備諸事,隻待大軍到來將梁山剿滅,更是親筆書信一封奉於陳指揮,以免唐突。”
看許安一直在給自己使眼色,陳思平雖不懂其深意,卻是聽清了時文彬身後應是有濟州府尹的身影,他再是狂妄,亦知府尹是自己惹不起的存在,便隻好立直身子,從婢女手中接過此前宋江遞交的信件。
陳思平一邊打開信封,一邊對宋江說道。
“時知縣憂國憂民,愛護百姓,又痛恨梁山賊寇,實叫人感動,且竟還知曉我陳思平微名,特意親筆書信於我,真是我的榮幸,暫待我先閱讀信件,再言他事。”
陳思平抱著萬般思緒,一麵仔細思索著許安適才所言含義,一麵粗淺的看著信件。
不多時,陳思平雖未想清楚許安話語,卻是從信件中看到時文彬竟已有府尹特令,言那劉玄在梁山立起替天行道大旗,專一行逆賊反叛之事,端的是朝廷禍害。
奪回生辰綱已是小事,擒拿逆賊劉玄送京正法才是大事。
宋江方才說過梁山諸事,也講過賊首劉玄,但陳思平隻當是一般草寇,哪想到在濟州府尹和時文彬的眼裏,竟是已給劉玄扣上了許多罪名,無君無父,藐視官家,仇視朝廷,端的是十惡不赦的逆賊。
陳思平真的不知道一個水窪草賊,怎麽就惹得二人如此厭惡,竟大費周章的羅織了這般大的罪名,好似劉玄不除,大宋不保,直教人心驚,看得他六伏天卻手腳冰涼。
陳思平哪敢再想別的事情,連忙將信件又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