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二年,大宋官家趙佶寵幸奸佞蔡京等人,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奢侈無度。


    趙佶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派朱勔在南方采辦花石綱,楊戩在北方大行括田令,蔡京在汴京修建延福宮,李彥督修艮嶽,梁師成、王黼搜括書畫奇巧填充宮闈討好趙佶。


    時下,此六人並稱六賊,互相勾結,排斥異己,聲勢滔天,權傾天下。


    百姓受六賊迫害,流竄他鄉,上山落草,各州各府皆有強人立寨,不勝枚舉。


    梁山聚眾萬餘,占京東東路要害,名聲遠傳,當屬山東綠林第一大寨。


    隻是梁山此前並未攻州破府,公然反叛,本地官員為了政績,互相遮掩推脫,這才沒有引起朝廷重視。


    但江湖草莽,綠林勢力,有心關注的仁人誌士,皆知梁山愈發勢大,梁山一把手劉玄的名頭更是響徹寰宇。


    丁得孫混到如今的地步,全是自己一刀一槍拚搏出來的,沒有聖眷蒙蔭就算了,反而還體會到不少大宋朝廷的黑暗,他哪還有什麽忠君思想。


    滿朝衣冠禽獸的大宋以後會怎麽樣,丁得孫不好判斷,但他看的出,梁山照這個勢頭下去,至少也能割據一方。


    窩囊半生,仰人鼻息存活,不如憑手中飛叉,上梁山快活一時。


    當然,丁得孫做出入夥梁山的決定,最重要的是親眼見到了劉玄。


    打獵十多年,野獸猛不猛,丁得孫一看便知。


    龍驤虎視的劉玄往身前一站,丁得孫心中就湧起一股熟悉的感覺,好似一頭吊睛白額虎藏於林間,正窺視自己這一百多斤的肉。


    劉玄很猛,是那種平生未見的猛人,再加上劉玄嘴裏的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丁得孫一下就淪陷了。


    有了丁得孫的投效,他麾下的五百軍馬和運送糧草的三千勞役,理所當然的就歸梁山了,有個別不願的,在丁得孫和阮小二那凶惡嚇人的外表下,也隻能憋在心裏,不敢多言。


    劉玄熱情地拉著丁得孫說道。


    “兄弟果是義士,梁山有兄弟入夥,真是劉玄幸事一件。”


    丁得孫亦是說道。


    “多虧哥哥良言點醒小弟,不教我蒙昧一生,我此生必隨哥哥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來,但有吩咐,死力相為。”


    做事做到頭,救人救到底。


    反正已經投了劉玄,索性就一心為梁山出力,多立功勞,不叫劉玄小覷,丁得孫心緒一轉,主動請命道。


    “哥哥此次下山,必是有了對付官軍之法,小弟鬥膽,那領軍的張清、龔旺皆與我相識多年,我等三人,張清人稱沒羽箭,武藝最是了得,手中飛石,百發百中,是個難得的好漢。龔旺綽號花項虎,善使飛槍,亦是個好漢。我可前去勸說他二人歸順梁山,免動刀兵,傷了和氣。”


    丁得孫勸降張清,劉玄想都不用想,這事肯定行不通。


    倒不是劉玄懷疑丁得孫的用意,而是張清絕對是不可能被勸降的。


    張清本事出眾,必是有傲骨在身,哪會不打一戰,就甘心舍棄官身投奔梁山。


    必須要把張清打的大敗,讓他心服口服,見識到梁山的強勢,才能有機會拉他上梁山一聚。


    且比起讓丁得孫去勸說張清,劉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親自去辦。


    東昌府的官軍全部出動,隻留下一二百老弱守軍維護治安,毫無防備,丁得孫又是守將,有他帶頭,拿下東昌府應是不費吹灰之力。


    聽到劉玄讓自己去賺取東昌城,事小功勞大,活計還輕鬆,丁得孫自是答應道。


    “哥哥既是已有安排,小弟無有不可,那東昌城且看我的。”


    隨即,劉玄派阮小二領二百梁山戰兵混同丁得孫麾下二百官軍,扮作敗軍,先行一步回返東昌府,又發人去通知杜遷接應諸事。


    張清和龔旺歇了一陣,卻不見丁得孫趕上,不禁有些疑惑。


    莫不是丁得孫也下令讓輜重隊歇息避涼。


    張清喚來哨馬,前去催促丁得孫行軍,並探清後軍離了多遠。


    半個時辰後,張清仍不見哨馬回報,頓時心覺不妙,丁得孫平日沉穩,就算是天氣炎熱落下行程,也必會發人來報,讓張清提前有所準備,可眼下派出的哨馬不回,也沒有丁得孫部的令兵來報。


    丁得孫的輜重隊出事了。


    張清連忙叫來龔旺,將心中推算一一道出。


    龔旺驚道:“都監,這不可能吧,丁賢弟的本事我們都清楚,若是遇伏,便是不敵,亦應能夠將消息傳出來,向我們求援的。”


    張清眉頭緊皺道。


    “哨馬不歸,極有可能是我們和丁得孫之間已經被切斷了,能對官軍動手的,必是梁山。我聽說獨龍崗上的鐵棒欒廷玉已經歸順梁山,他亦是西軍出身,若是梁山派他截斷道路......”


    “鐵棒欒廷玉?我也有所耳聞,都傳他僅憑手中一條龍紋棍,就能獨鬥一二十西夏武士,端的威風,要真的是他,難怪哨馬沒有消息傳來。”


    見張清還在思考,龔旺連忙說道。


    “都監,丁賢弟麾下隻有五百士卒,那些勞役都是不頂事的,怕是撐不了多久,我們還是速速發兵救援丁賢弟,不然輜重受創,恐會影響軍心啊。”


    其實糧草輜重怎麽樣,龔旺並不是很在乎,他關心的唯有好兄弟丁得孫而已。


    看張清無動於衷,還不派兵支援丁得孫,龔旺怒道。


    “張清!你莫不是忘了兄弟間的情誼?須知救人如救火,你還不發兵是在等什麽!難道要眼睜睜看著丁兄弟被梁山圍殺嗎?好,你不救,我去救!”


    龔旺氣憤又心痛,麵目猙獰,脖子上的虎頭愈發鮮活,紅豔豔的,好似要跳將出來一般。


    張清連忙叫住龔旺,喝令道。


    “龔旺,你給我站住,我何時說過不支援丁得孫了。”


    “既要支援,那還在此作甚!”


    “你豈知若真是欒廷玉斷道,梁山欲做何事乎?”


    龔旺就是一個大老粗,打打殺殺那是家常便飯,讓他想問題,那可就難為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