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半晚,二人駕馬行了六七裏,一路山明水秀,但見:


    山影深沉,槐陰漸沒,疏荊籬落,渾如膩粉輕鋪;黃土繞牆,卻似鉛華布就。


    過了一條板橋,劉玄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樹木叢中閃著一所莊院,莊後重重疊疊都是亂山。


    身旁陶宗旺喜道。


    “哥哥,想來那就是老太公莊上,果是一派悠然處所。”


    劉玄點點頭,策馬揚鞭,高呼一聲。


    “哈哈,兄弟,看誰先到莊上,後到的今夜且先飲酒三碗。”


    陶宗旺看著劉玄騎著呼雷豹一騎絕塵,忙催馬趕去。


    可惜他胯下的隻是一般良馬,便是揮斷馬鞭亦是無用。


    為何陶宗旺不騎劉玄的火裂嘶風馬,隻能說馬嫌人醜,兩匹千裏馬縱使劉玄不騎,亦不讓他靠近半分。


    在趕往青州的路上,劉玄強令之下,兩馬倒是將他顛得七葷八素,哇哇吐個不停,至此,陶宗旺是再也不敢騎乘兩馬。


    劉玄飛馬到得莊前,看到數個莊客正筆直站在門前,好似白楊立定。


    莊客見劉玄縱馬而來,個個擺出陣勢,持刀拿棍,渾似百戰精兵,氣勢洶洶不弱人。


    劉玄勒馬立足,瞬間看出莊客是梁山戰兵假扮的,身上那股子士氣正是劉玄一步步培養而成,劉玄大喜,出言讚賞道。


    “不錯,氣勢如虹,任誰看了都得說聲精兵。”


    聞聽此言,領頭的莊客仔細一瞧來人,發現竟是劉玄,急忙行禮說道。


    “李雲將軍麾下,什長柳慶,拜見總兵。”


    梁山將戰兵單獨劃出一道管理體係,劉玄任總兵,掌管梁山一切兵馬,非危急時刻,戰兵不用聽從除戰兵體係頭領外的其他頭領命令。


    例如杜遷就不能指揮戰兵,而宋萬隻能指揮戰兵。


    劉玄深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別梁山上大多是半文盲和文盲,能幹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還是不要給他們加太多負擔,老老實實的幹一件事就行了,不是誰都是諸葛亮的。


    劉玄翻身下馬,朝柳慶問道。


    “柳慶,爾等到了幾日?李雲可在莊內?”


    “總兵,我等......”


    聽得柳慶一番稟報,劉玄暗道:時間剛好,這李雲倒是個有本事的,看來是真想幹些事業。


    劉玄奔波兩州,花了半個月左右。


    李雲雖率五百人馬直奔青州,可還要攜帶糧草物資,且麾下兵馬多為步兵,不能像劉玄一樣大張旗鼓地縱馬而行,隻能一路作客商打扮,延大路行進,故也花費了十來天,僅比劉玄早到兩日。


    李雲亦是個好漢,到了劉家莊後,裝作客商停歇,兩日間靜默待發,不曾驚擾桃花山上的周通,隻是帶人摸排山寨消息。


    直到方才天色無光,才回轉莊內,隻提前劉玄一步罷了。


    這時,陶宗旺騎馬趕到,下馬對劉玄故作埋怨道。


    “哥哥逞龍駒之利,欺我一個莊戶人,我卻是不依。嘿嘿,不過便是三碗酒下肚,今夜俺也要讓哥哥做不得莊上佳婿賢夫。”


    “兀那廝鳥,竟敢對劉玄哥哥不敬,莫不是小覷我梁山威名!敢與我青眼虎一決不!”


    人未到,聲已至。


    青睛虎須的李雲大步從莊內衝出,怒目而視,直驚得陶宗旺呆立當場。


    果是英雄豪傑青眼虎,膽氣衝頂貫雲霄。


    李雲自從見識過劉玄單騎踏營的威風,早已將劉玄視若天神,時常恭敬,容不得旁人半點不尊劉玄。


    劉玄忙開口說道。


    “李雲兄弟,莫要氣惱。此乃劉某結識的好漢,九尾龜陶宗旺的是也。一路打趣慣了,不知兄弟氣性。”


    聽得劉玄話語,李雲方壓下火氣,不冷不熱朝陶宗旺道。


    “既是與哥哥相交,我便向陶兄弟賠個不是,隻是李雲性子直,若是驚得兄弟,要打要罵,皆由你定個道來。”


    陶宗旺瞧見李雲身姿雄壯,虎目錚錚,天然一股煞氣,當下便有意相交,行禮說道


    “李雲哥哥,小弟妄言有失,應是過錯,怎來賠個不是?我看哥哥威儀堂堂,恨不能相識,隻盼哥哥能不計小弟失言便可。”


    “沒成想兄弟也是個豪氣的,李雲方才倒是衝動了。待得席間,必與兄弟共飲三杯。”


    水滸中但凡是個好漢的,此間惱了,必捉刀廝殺,說得話開了,又能意氣相投。


    李雲和陶宗旺就是這樣的人,三言兩語間,已是聊得火熱,氣氛親近。


    劉玄待要對二人說先行進莊,隻見莊裏走出一個老人,但見:


    頭裹三山暖帽,足穿四縫寬靴,腰間絛係佛頭青,身上羅衫魚肚白,好似山前都土地,正如海底老龍君。


    那老人白須鶴發,年近六旬之上,拄一條過頭拄杖,走將出來,掃視一眼,見得劉玄,眼含熱淚道。


    “你莫不是我那兄弟的遺子劉玄,真是想殺老夫了。”


    聽到老人情真意切的話語,想來就是未來嶽父劉太公了,劉玄趕忙上前行禮道。


    “小子正是劉玄,拜見老太公,老太公安好。”


    劉太公緩步上前,仔細打量一番劉玄,語氣哽咽道。


    “多年未見,沒成想賢侄竟長得這般高大英武。可恨老夫年邁至此,竟是未能見到你父最後一麵,實在慚愧。”


    “老太公,不必如此,斯人已矣,生者長存。劉玄早已看開了。”


    “是我著相了。老夫從來敬重佛天三寶,竟是沒有賢侄看得清。且將進莊,老夫待與賢侄相敘。”


    劉玄跟著劉太公進入莊內,李雲陶宗旺隨後,直到正堂,分賓主坐下,聊了些重逢話語,訴盡了兩家多年情誼。


    不多時,早已有莊客下人備好酒席,眾人紛紛落座。


    酒過三巡,劉太公關切的對身側劉玄說道。


    “賢侄,我知你現今在那梁山水泊落下,麾下好漢眾多,可那桃花山亦不是好相與的,聚集了七八百人,又有地利,我實不放心賢侄的安全,不若帶上小女回了梁山,免去這樁兵事也好。”


    聞言,對席的李雲開口道。


    “老太公,我梁山兵強馬壯,您既是不放心哥哥安全,憑我李雲一人,亦可除了這個禍害,何須躲去。”


    “是啊,老太公,想那周通無甚名聲,豈須劉玄哥哥出手。我陶宗旺能得哥哥賞識,今次便是也要出一份力,除了這廝。”


    兄弟們都說話了,劉玄豈能落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