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喜得呼雷豹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廄中有著四五匹好馬,膘肥體壯,算是難得的良馬。
放在梁山飛騎營中,亦是稱的上頂尖。
可此時卻擠在一旁,使得棚房右邊空出一塊地方,隻栓有一匹毛色黑黃相間的高大怪馬,但見:
身高體壯形似獸,頷下肉瘤毛發長,四蹄奔月踏青煙,颯爽英姿馬亦然。
此馬長一丈,高八尺,聲若虎吼,常食酒肉,因頷下生有一個肉瘤,上長三根粗毛,人一抓肉瘤,便會輕叫,可一扯毛,此馬就會發出雷鳴叫吼,故稱呼雷豹。
劉玄越看越是喜愛,不由上前撫摸道。
“真是寶馬龍駒,觀其形就知是不下於火裂嘶風馬的千裏好馬。”
呼雷豹神異通靈,若是平時有人靠近,非吼即踢,可劉玄上手撫摸,它卻是低首相蹭,溫馴異常。
陶宗旺見狀,不禁稱奇,曾聞寶馬覓主,今日確是得見,忙向劉玄恭維道。
“哥哥非凡人也!我那舊日主家提過,自許二得此呼雷豹,每日無不親自喂食,日夜相看,亦是近不得此馬半尺,方才我欲靠近,呼雷豹便氣勢淩人,攝的小弟不敢動彈,不想哥哥竟能上手撫摸。”
劉玄回頭說道。
“兄弟不知,劉某師承自有相馬之術,且呼雷豹非是凡馬,可通靈擇主。”
劉玄口中的師承就是係統灌輸的兩位武將經驗,馬超和呂布。
雖是武力技藝經驗,可夾雜了不少私貨,其中就有騎術,而相馬自然包括在內。
呂布有赤兔,無所不知,馬超亦是有一匹絕世好馬,裏飛沙。
超一流武將,最重要的三件東西,兵器,甲胄,馬。
凡是能成為超一流武將的,就很少不會相馬和馴馬的,劉玄自是如此。
當然,劉玄也沒有一見麵就能讓呼雷豹臣服的技術。
他剛剛隻是相馬第一步,準備上前近看,誰知呼雷豹不曾抗拒,順水推舟之下,就試探的撫摸了一下,結果是呼雷豹就親近起自己了。
二人當然不知天地奇妙,似呼雷豹這類異獸早已通了幾分人性,孰強孰弱,自有感應。
劉玄往這一站,體內氣機自顯,磅礴血氣如日中天,呼雷豹既是被人囚禁圈養,早已少了幾分野性,感到劉玄強大,自是溫順臣服。
既得呼雷豹,何不順手牽個馬。
劉玄當即將呼雷豹解開,並五匹好馬一同牽出棚房,正待離去。
忽聽到馬廄轉角處由遠及近傳來一陣腳步聲,伴隨著聲聲喝罵。
“你這個廢物點心,連一個打脊潑才都要來請我出手,養你個狗娘養的還有何用?”
“那陶宗旺亦是個醃臢賤漢,連老爺的人都敢打,他不知道我姐夫是這光州的天嘛!”
“****我***他***......”
這小嘴就跟抹了蜜似的,劉玄隻覺聽力太好也不是個事,這再聽下去怕不是得長針耳。
想來來人應是陶宗旺所說的許二,被罵的就是那賴皮蛇了。
劉玄不等陶宗旺反應,將手中韁繩隨意挽在樁上,一個健步衝向轉角處。
陶宗旺本是不解劉玄為何有此突兀舉動,正欲發問,便隱隱聽到馬廄轉角處傳來叫罵,頓時心知有人來了。
義氣九尾龜忙握緊手中鐵鍬,靜步跟上劉玄,雙雙藏於轉角。
此間宅院主人許二領著三個伴當,對著那賴皮蛇邊走邊罵,幾人剛轉將進來,便見棚房內馬匹竟是全被牽出,許二當即麵色大變,正欲發怒。
劉玄早被其滿嘴汙言穢語惹得不悅,若不是不知府內詳情,怕打草驚蛇,節外生枝,早殺將出去把他嘴堵上了。
見得幾人送上門來,哪還耐得住性子。
未曾等許二出聲,劉玄閃將上去,伸手就是一個懷中抱月。
幾人隻覺眼前刷的出現一道黑影,許二就軟塌塌的癱倒在地,不過呼吸之間,三個伴當和賴皮蛇都步了後塵。
陶宗旺手中鐵鍬剛舉起,還沒有揮下,就見幾人皆被劉玄解決,為了不顯尷尬,忙用鐵鍬杵了杵地上的賴皮蛇,發現其並未死去,又杵了周邊幾人,卻皆沒了氣息,他轉頭朝劉玄問道。
“哥哥,這鳥人平日無惡不作,何不一並殺了了事?”
劉玄淡淡說道。
“此人既與兄弟有仇隙,當交由兄弟處置。”
聞言,陶宗旺心中一驚,想來自己的打算已被劉玄看穿,便不再多言,揮起手中鐵鍬,一鍬斷送了賴皮蛇的性命。
劉玄好歹也兩世為人,有著不少見識,看過好幾遍水滸,哪還不知道陶宗旺心中的小九九。
從劉玄提出買馬時,陶宗旺就用呼雷豹引出刁難他的賴皮蛇及幕後主家,勾劉玄進許府,要知道劉玄如今可是綠林大寨梁山的一把手。
梁山打的旗號就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劉玄進了許府,那作惡多端的許二和賴皮蛇還能有好下場。
這種順勢而為的勾當,劉玄在網文中看得多了。
陶宗旺上梁山是真,奪馬是真,引劉玄一道進城殺賴皮蛇也是真。
一個最終落草的強人,怎麽會幹脆的和劉玄離開光州,必然要殺了屢次刁難自己的仇人。
而且水滸中陶宗旺可能就是因為這賴皮蛇,才會流落綠林,在黃門山落草。
可劉玄確實想要呼雷豹這等寶馬,加上許二等人亦不是良人,既然陶宗旺有所打算,那麽劉玄就故作不知,當是滿足收小弟的潛在要求了。
隻是事情總不能都讓劉玄幹了,這賴皮蛇還是交給陶宗旺親自動手為好,殺了人,也算是加深他上梁山的決心,亦是一種警示。
至於這幾個倒黴鬼,誰叫他們惡事做多了,光州離梁山又遠,連勞動改造的機會都沒有,留著也是禍害,怪不得劉玄下手狠辣。
沒了礙事的,劉玄喚上陶宗旺,牽了馬匹,從後門退出,直奔城外,一路倒是無事發生。
二人取路向青州來,曉行夜停,風餐露宿,一路交談,交情漸厚。
行了八九日,道邊漸有桃樹,路見行人,駐馬一問,已是到了青州桃花山地界。
放在梁山飛騎營中,亦是稱的上頂尖。
可此時卻擠在一旁,使得棚房右邊空出一塊地方,隻栓有一匹毛色黑黃相間的高大怪馬,但見:
身高體壯形似獸,頷下肉瘤毛發長,四蹄奔月踏青煙,颯爽英姿馬亦然。
此馬長一丈,高八尺,聲若虎吼,常食酒肉,因頷下生有一個肉瘤,上長三根粗毛,人一抓肉瘤,便會輕叫,可一扯毛,此馬就會發出雷鳴叫吼,故稱呼雷豹。
劉玄越看越是喜愛,不由上前撫摸道。
“真是寶馬龍駒,觀其形就知是不下於火裂嘶風馬的千裏好馬。”
呼雷豹神異通靈,若是平時有人靠近,非吼即踢,可劉玄上手撫摸,它卻是低首相蹭,溫馴異常。
陶宗旺見狀,不禁稱奇,曾聞寶馬覓主,今日確是得見,忙向劉玄恭維道。
“哥哥非凡人也!我那舊日主家提過,自許二得此呼雷豹,每日無不親自喂食,日夜相看,亦是近不得此馬半尺,方才我欲靠近,呼雷豹便氣勢淩人,攝的小弟不敢動彈,不想哥哥竟能上手撫摸。”
劉玄回頭說道。
“兄弟不知,劉某師承自有相馬之術,且呼雷豹非是凡馬,可通靈擇主。”
劉玄口中的師承就是係統灌輸的兩位武將經驗,馬超和呂布。
雖是武力技藝經驗,可夾雜了不少私貨,其中就有騎術,而相馬自然包括在內。
呂布有赤兔,無所不知,馬超亦是有一匹絕世好馬,裏飛沙。
超一流武將,最重要的三件東西,兵器,甲胄,馬。
凡是能成為超一流武將的,就很少不會相馬和馴馬的,劉玄自是如此。
當然,劉玄也沒有一見麵就能讓呼雷豹臣服的技術。
他剛剛隻是相馬第一步,準備上前近看,誰知呼雷豹不曾抗拒,順水推舟之下,就試探的撫摸了一下,結果是呼雷豹就親近起自己了。
二人當然不知天地奇妙,似呼雷豹這類異獸早已通了幾分人性,孰強孰弱,自有感應。
劉玄往這一站,體內氣機自顯,磅礴血氣如日中天,呼雷豹既是被人囚禁圈養,早已少了幾分野性,感到劉玄強大,自是溫順臣服。
既得呼雷豹,何不順手牽個馬。
劉玄當即將呼雷豹解開,並五匹好馬一同牽出棚房,正待離去。
忽聽到馬廄轉角處由遠及近傳來一陣腳步聲,伴隨著聲聲喝罵。
“你這個廢物點心,連一個打脊潑才都要來請我出手,養你個狗娘養的還有何用?”
“那陶宗旺亦是個醃臢賤漢,連老爺的人都敢打,他不知道我姐夫是這光州的天嘛!”
“****我***他***......”
這小嘴就跟抹了蜜似的,劉玄隻覺聽力太好也不是個事,這再聽下去怕不是得長針耳。
想來來人應是陶宗旺所說的許二,被罵的就是那賴皮蛇了。
劉玄不等陶宗旺反應,將手中韁繩隨意挽在樁上,一個健步衝向轉角處。
陶宗旺本是不解劉玄為何有此突兀舉動,正欲發問,便隱隱聽到馬廄轉角處傳來叫罵,頓時心知有人來了。
義氣九尾龜忙握緊手中鐵鍬,靜步跟上劉玄,雙雙藏於轉角。
此間宅院主人許二領著三個伴當,對著那賴皮蛇邊走邊罵,幾人剛轉將進來,便見棚房內馬匹竟是全被牽出,許二當即麵色大變,正欲發怒。
劉玄早被其滿嘴汙言穢語惹得不悅,若不是不知府內詳情,怕打草驚蛇,節外生枝,早殺將出去把他嘴堵上了。
見得幾人送上門來,哪還耐得住性子。
未曾等許二出聲,劉玄閃將上去,伸手就是一個懷中抱月。
幾人隻覺眼前刷的出現一道黑影,許二就軟塌塌的癱倒在地,不過呼吸之間,三個伴當和賴皮蛇都步了後塵。
陶宗旺手中鐵鍬剛舉起,還沒有揮下,就見幾人皆被劉玄解決,為了不顯尷尬,忙用鐵鍬杵了杵地上的賴皮蛇,發現其並未死去,又杵了周邊幾人,卻皆沒了氣息,他轉頭朝劉玄問道。
“哥哥,這鳥人平日無惡不作,何不一並殺了了事?”
劉玄淡淡說道。
“此人既與兄弟有仇隙,當交由兄弟處置。”
聞言,陶宗旺心中一驚,想來自己的打算已被劉玄看穿,便不再多言,揮起手中鐵鍬,一鍬斷送了賴皮蛇的性命。
劉玄好歹也兩世為人,有著不少見識,看過好幾遍水滸,哪還不知道陶宗旺心中的小九九。
從劉玄提出買馬時,陶宗旺就用呼雷豹引出刁難他的賴皮蛇及幕後主家,勾劉玄進許府,要知道劉玄如今可是綠林大寨梁山的一把手。
梁山打的旗號就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劉玄進了許府,那作惡多端的許二和賴皮蛇還能有好下場。
這種順勢而為的勾當,劉玄在網文中看得多了。
陶宗旺上梁山是真,奪馬是真,引劉玄一道進城殺賴皮蛇也是真。
一個最終落草的強人,怎麽會幹脆的和劉玄離開光州,必然要殺了屢次刁難自己的仇人。
而且水滸中陶宗旺可能就是因為這賴皮蛇,才會流落綠林,在黃門山落草。
可劉玄確實想要呼雷豹這等寶馬,加上許二等人亦不是良人,既然陶宗旺有所打算,那麽劉玄就故作不知,當是滿足收小弟的潛在要求了。
隻是事情總不能都讓劉玄幹了,這賴皮蛇還是交給陶宗旺親自動手為好,殺了人,也算是加深他上梁山的決心,亦是一種警示。
至於這幾個倒黴鬼,誰叫他們惡事做多了,光州離梁山又遠,連勞動改造的機會都沒有,留著也是禍害,怪不得劉玄下手狠辣。
沒了礙事的,劉玄喚上陶宗旺,牽了馬匹,從後門退出,直奔城外,一路倒是無事發生。
二人取路向青州來,曉行夜停,風餐露宿,一路交談,交情漸厚。
行了八九日,道邊漸有桃樹,路見行人,駐馬一問,已是到了青州桃花山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