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猛地站起身來,一時間手中未完工的長靴拿也不是放也不是,連連翻了幾處也藏不住自己手中對他的濃濃思念。
陡然覺得肚子絞痛,人才冷靜下來,她收斂了嘴邊浮起的笑容漠然坐下,冷冷的側目回答:「回來就回來了,也不必這麽驚惶失措。」
同歡心中頓時覺得驚奇,雖然昇平在人前從不曾說過一句對皇上的思念,但明眼人無不能察覺她無時無刻不顯露的擔憂掛慮。此刻,昇平如果再這樣壓抑自己的情愫,豈不是給昭陽宮已經動身前行一步的長孫皇後以可趁之機?
同歡躡手躡腳的走過去,小聲在昇平身邊央求道:「元妃娘娘,奴婢覺得皇上在進宮時刻,心中最最牽掛的人肯定是元妃娘娘,皇上也必然想知道元妃娘娘連日來心中是否一直在惦記他。元妃娘娘不去,皇上會心中失望的。」
昇平聽得同歡的話語神情有些恍惚,手中動作有些慌亂,針正刺中手指,圓潤一滴血珠從指尖瞬間湧入,她狠狠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皇上回朝入宮後,也能見得本宮,本宮何必要去人前折騰?」
同歡聽見昇平有些負氣的話抿嘴嗤嗤笑了,昇平見她嬉笑凜然板起臉:「你笑什麽?」
「奴婢覺得,元妃娘娘實在是個嘴不應心的人。」同歡近來越發覺得這個元妃娘娘並非外界所言的那般難以接近,隻不過她太慣於隱藏自己的心思本意,常常以冷漠自衛自身安虞,抵他人於千裏仿若拒絕,旁人不查總覺得她冷漠孤傲繼而產生誤會,就像今日。
昇平被同歡猝不防誇讚不由愣住,同歡走過去將昇平手中的針線和長靴接下笑著說:「元妃娘娘,就算奴婢請元妃娘娘出去透透氣也好,好歹給皇上見見元妃娘娘肚子裏的皇子吧。」
說罷同歡挽住昇平的手,歡快的一步步往前牽引她靠近自己內心的悸動所在。昇平從抗拒,至接受,甚至覺得宮中的甬路怎麽會如此漫長,為什麽總也見不到宮門,為什麽總也見不到他。
已經近五個月不見,越是靠近歸來的人,越覺得莫名心慌,似乎總覺得哪裏有些異樣,但說不清楚。
未等昇平隨同歡登上鳳輦,遠遠已見有一群侍衛手持重刃不守內宮規矩的奔入宮巷,驚得左右宮人慌忙用長袖掩住自己的臉麵,匍匐在地。
隨即一人疾步逆著朝陽向昇平走來。
戰靴著地,踏踏有聲,如同敲在人的心頭震盪所有心神。玄黑披麾因步履向前而迎風飄展在身後,帶著匆匆風塵和濃重的血腥氣息向她襲來。
他歸來了,猶如昇平日夜期盼的那樣。不知何時淚已經蘊在昇平眼中,迎著刺目陽光險些落下。
李世民身上的盔甲還有硝煙味道,風塵僕僕的他甚至沒有掃去身上塵土便趕來見搬回棲鳳宮的昇平。離昇平還有一步之遙時,他頓住腳步,驚異的視線停留在昇平隆起的腹部,宛如癡傻般愣在原地,口中還在不住的喃喃:「朕以為,朕以為……」他以為昇平隻是有孕,卻不曾想已如此渾圓明顯,幾乎墜得昇平羸弱的身子向前傾斜。
昇平周圍的宮人內侍見皇上佇立在棲鳳宮前,立即迎接聖駕匍匐一片,口誦萬歲之聲比比迭起。
昇平也要隨之俯身,李世民一把將她抱住,而後怕自己的動作過於粗猛傷害了她,又小心翼翼的退後一步,他盯著生命希望所在的隆起傻傻的笑:「看來,朕,要做父皇了?」
昇平第一次見李世民如此癡傻模樣,朝堂上執掌江山素來雷厲風行的他,這時候怕也是連自己究竟姓什麽也不甚清楚了,隻顧著笑。
李世民怔怔的看了昇平一遍又一便,忽地邁步上了台階俯視昇平露出笑容,以額抵住她的甜蜜對視,語聲竟有些哽咽和顫動:「阿鸞,哪怕接到頡利可汗此次的降書朕也不曾這般高興過,你知道嗎,朕現在幾乎不能自已。」
昇平對李世民的激動莞爾一笑,他當即興奮的回身吩咐身後侍衛:「去,去告訴魏徵和李靖,今晚的慶功宴由他們主持。朕要留在棲鳳殿。」
同歡聞聽李世民的言語頓時喜上眉梢,一是魏徵被皇上重用,二是昇平從此得到君心。隻是眼前一切並不真實,元妃的笑,欣然中含帶憂慮,皇上的喜,開懷裏透著忐忑,似乎有些不好的徵兆。
李世民一把握緊昇平的手,察覺她手腳冰冷,臉色頓時肅嚴起來「怎麽如此冰冷?也不注意身體,快,回去休息。」
「許久不曾出門,大概是臣妾的手腳還沒暖和過來。」昇平唯恐此時棲鳳宮前人多嘴雜,刻意往回抽回自己的手指。
「不行,與朕回去。」李世民用力攥住昇平的手指不放,硬是將她帶回到殿內。昇平扭不過,隻得被他按倒在長榻上,乖乖躺下。
李世民拿錦被為昇平掖好,人也笑著坐在榻上,而後似被什麽東西咯住猛地站起,由身下摸出一隻長靴,他定定看了上麵繡的龍紋又掃了一眼昇平,促狹的問:「這是什麽?」
被他發現自己心思的昇平臉色頓時紅成一片,立即起身去搶,「不過是隻長靴,有什麽好稀奇的?」
李世民繞過昇平的羞澀爭搶,已將手上的寶貝牢牢握在手中:「明明是做給朕的,為何阿鸞不給朕看看?」
昇平故意不理李世民的調侃別過臉:「明明這靴子是同歡做給皇上的,又不是臣妾做的,臣妾不屑拿他人的東西向皇上獻寶。」
同歡佇立在一旁,無奈的雙手合十小聲嘟囔:「阿彌陀佛,這可不是奴婢做的,這長靴上的繡工給奴婢十雙手來也繡不出那般靈性。」
李世民聽得同歡有意泄底嗤的笑了,將手中長靴仔細端量,不住頜首:「果然靈性十足,定是阿鸞在思念朕的時候繡的。」說罷,他將腳上戰靴脫去,踏了一隻長靴在足上,單腳站立在地麵,果然非常舒適尺寸恰好。
他抿嘴一笑:「還以為阿鸞不曾注意過朕,原來是一直在心中悄悄惦念。」
被李世民輕佻語氣惹惱了,她故意轉過身不理他,李世民見昇平怒了,又是嘆氣,俯身在她耳側輕問:「朕想阿鸞整整五個月,怎麽說一句阿鸞也想朕就如此的難?」
昇平聽李世民輕聲訴說情話心頭驟暖,不由自主的回過身:「皇上當真想了臣妾五個月?」
李世民作勢又要舉起十指頭來發誓,昇平連忙笑著抓住他的龍袍衣袖,嗔笑:「沒見過誰家帝王像皇上這般日日靠發誓哄人的。」
李世民撫額,無奈向昇平搖頭輕笑:「奈何朕的元妃平生隻相信誓言,朕隻能做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了。」
昇平嗤的輕笑,他已貼身上來細細吻住自己思念許久的雙唇:「阿鸞許朕再發一次誓好不好?」
昇平一怔,回頭望著他,一雙美目眼波流轉:「發什麽誓?」
李世民望著昇平緋紅的臉頰低低的笑:「阿鸞親手為朕做的鞋子,朕一輩子都穿著,好不好?」
他的眉目含帶寵溺,嘴角凝著所有思念,眼前一切都仿佛像是夢幻裏的景象,昇平隻覺得此生最幸福的時刻就是今日,她笑意眷眷的貼在他的胸前。
同歡識相垂首,輕輕偕同宮人內侍退去,將殿門輕輕關攏。
兩人在床榻上糾纏了片刻,他的喘息已重,昇平忽然推開身邊的李世民,小聲道:「禦醫說,需要保胎,不可……。」
李世民懊惱的親親昇平光潔的額頭,低啞嗓音笑了:「朕忘了,朕饒了阿鸞就是。」
他屏住呼吸摟昇平入懷,兩人並肩躺在榻上依靠對方的體溫,靜靜享有難能可貴的安逸,她貼在他的胸前聽著胸腔裏怦怦跳動的熟悉聲響,不惜笑容。
良久以後,李世民才笑著說:「朕在渭水之濱心中始終念著阿鸞,倒是回京的路上不再記掛了。」
昇平淡淡一笑:「皇上是想說自己近鄉不情切?」
李世民緩緩搖頭,望著昇平略有些小氣的模樣朗朗大笑起來:「朕此刻想的最多的是……該給朕的太子起個什麽樣的名字!」
昇平頓時有些羞澀,垂首玩弄李世民腰間的玉佩並不言語,他一把抓住她的手指:「不許亂動。阿鸞不想知道朕給太子起了什麽名字?」
昇平沉吟了一下,反問:「啟?」
李世民笑著搖頭,摟緊昇平肩頭:「這麽中庸的名字怎麽能適合朕的皇子,朕想好了,他叫承幹!」
承幹,繼承幹坤。思及名字中的意思昇平心中既是歡喜又有惆悵。歡喜的是,他依舊不介意皇嗣血脈是否純正以她為重。惆悵的是,萬一腹中是公主,那麽眼前鏡花水月終還是空……
「若臣妾腹中是個公主……」昇平忐忑提出。李世民連日趕路非常疲倦,並沒有察覺昇平心中忐忑的異樣,笑著安撫她:「如果阿鸞誕下公主的話,就讓那個鐵嘴魏徵說一個封號就是。」
望著李世民在自己身邊沉沉睡去,昇平再一次陷入無邊陰暗。
她不住的撫摸腹部隆起的地方暗暗出神。明明他已歸來,她卻覺得依舊孤單。
如果,腹中骨肉真的隻是公主,那麽隻能再做其他打算了。
翌日,李世民歸朝後首次登朝,連月操勞的昇平也終於可以停歇,安穩過上一段平靜的日子。隻是不想所見的人又打破了她渴望沉寂的希冀美夢。
聽見蕭氏入宮覲見的通稟時,昇平怔怔回頭,幾乎忘記自己手中還有為腹中孩子所做的袷衣,針線與袷衣一同飄飄墜落在地。
大隋朝兵敗宮傾那日,蕭氏也意外留存了自己的性命。隻是她留存性命的原因是宇文化及在宮傾時從中做了手腳,以假屍換了蕭氏出宮。
不知何時宇文化及那個亂臣賊子竟然對美貌絕倫的蕭氏起了心意,為了她,他願親手顛覆故主王朝,引大軍入關毀了自家宮牆。
國亡後宇文化及與蕭氏一同隱去,尋了一塊僻靜之所共同起坐。很快,中原群雄逐鹿的訊息傳遍大江南北,得知李淵即將入主大興宮後,這個已經得到美人在手的亂世梟雄又開始後悔自己曾經痛失江山,於是在聊城自立為帝,立國號「許」,並冊封蕭氏為皇後,穩坐六宮昭陽院。稱帝不出半年,宇文化及敗走魏縣,又被前來營救大隋皇後的竇建德擊敗,擒而殺之。
蕭氏被竇建德救出,心存感激。然而竇建德亦並非良人,將聊城攻克後掠走蕭氏,礙於蕭氏隋朝皇後的身份隻能秘密將其納為幃帳裏的新寵,為並不展笑顏的蕭氏,竇建德竟將原配妻子就此廢棄以博開懷。
竇建德攜蕭氏回京到達武強縣1時,東突厥處羅可汗的可敦2義成公主3聽秘密奏報說蕭氏宮傾後四處飄零流落在武夫身邊,不覺為堂弟4明帝楊廣覺得顏麵羞辱,勞請處羅可汗出麵將大隋皇後蕭氏從竇建德手中要回,對於突厥可汗的要求竇建德不敢不從,遂忍痛將蕭氏送往東突厥。
蕭氏再次被轉手,從隋朝故土踏入他國領地,滿眼黃沙遮天蔽日,猶如她的前途般不見首尾。果然,處羅可汗乍見蕭氏美貌更勝於義成公主,心中萬分歡喜。他寵愛初來乍到的蕭氏遠遠勝過義成公主,又為蕭氏單獨建立可敦營帳。對此義成公主心中不滿,經常羞辱蕭氏出宮後多次被掠,放蕩□的行徑有辱皇室宮闈。蕭氏對此常默默忍受,不肯多加辯解。
陡然覺得肚子絞痛,人才冷靜下來,她收斂了嘴邊浮起的笑容漠然坐下,冷冷的側目回答:「回來就回來了,也不必這麽驚惶失措。」
同歡心中頓時覺得驚奇,雖然昇平在人前從不曾說過一句對皇上的思念,但明眼人無不能察覺她無時無刻不顯露的擔憂掛慮。此刻,昇平如果再這樣壓抑自己的情愫,豈不是給昭陽宮已經動身前行一步的長孫皇後以可趁之機?
同歡躡手躡腳的走過去,小聲在昇平身邊央求道:「元妃娘娘,奴婢覺得皇上在進宮時刻,心中最最牽掛的人肯定是元妃娘娘,皇上也必然想知道元妃娘娘連日來心中是否一直在惦記他。元妃娘娘不去,皇上會心中失望的。」
昇平聽得同歡的話語神情有些恍惚,手中動作有些慌亂,針正刺中手指,圓潤一滴血珠從指尖瞬間湧入,她狠狠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皇上回朝入宮後,也能見得本宮,本宮何必要去人前折騰?」
同歡聽見昇平有些負氣的話抿嘴嗤嗤笑了,昇平見她嬉笑凜然板起臉:「你笑什麽?」
「奴婢覺得,元妃娘娘實在是個嘴不應心的人。」同歡近來越發覺得這個元妃娘娘並非外界所言的那般難以接近,隻不過她太慣於隱藏自己的心思本意,常常以冷漠自衛自身安虞,抵他人於千裏仿若拒絕,旁人不查總覺得她冷漠孤傲繼而產生誤會,就像今日。
昇平被同歡猝不防誇讚不由愣住,同歡走過去將昇平手中的針線和長靴接下笑著說:「元妃娘娘,就算奴婢請元妃娘娘出去透透氣也好,好歹給皇上見見元妃娘娘肚子裏的皇子吧。」
說罷同歡挽住昇平的手,歡快的一步步往前牽引她靠近自己內心的悸動所在。昇平從抗拒,至接受,甚至覺得宮中的甬路怎麽會如此漫長,為什麽總也見不到宮門,為什麽總也見不到他。
已經近五個月不見,越是靠近歸來的人,越覺得莫名心慌,似乎總覺得哪裏有些異樣,但說不清楚。
未等昇平隨同歡登上鳳輦,遠遠已見有一群侍衛手持重刃不守內宮規矩的奔入宮巷,驚得左右宮人慌忙用長袖掩住自己的臉麵,匍匐在地。
隨即一人疾步逆著朝陽向昇平走來。
戰靴著地,踏踏有聲,如同敲在人的心頭震盪所有心神。玄黑披麾因步履向前而迎風飄展在身後,帶著匆匆風塵和濃重的血腥氣息向她襲來。
他歸來了,猶如昇平日夜期盼的那樣。不知何時淚已經蘊在昇平眼中,迎著刺目陽光險些落下。
李世民身上的盔甲還有硝煙味道,風塵僕僕的他甚至沒有掃去身上塵土便趕來見搬回棲鳳宮的昇平。離昇平還有一步之遙時,他頓住腳步,驚異的視線停留在昇平隆起的腹部,宛如癡傻般愣在原地,口中還在不住的喃喃:「朕以為,朕以為……」他以為昇平隻是有孕,卻不曾想已如此渾圓明顯,幾乎墜得昇平羸弱的身子向前傾斜。
昇平周圍的宮人內侍見皇上佇立在棲鳳宮前,立即迎接聖駕匍匐一片,口誦萬歲之聲比比迭起。
昇平也要隨之俯身,李世民一把將她抱住,而後怕自己的動作過於粗猛傷害了她,又小心翼翼的退後一步,他盯著生命希望所在的隆起傻傻的笑:「看來,朕,要做父皇了?」
昇平第一次見李世民如此癡傻模樣,朝堂上執掌江山素來雷厲風行的他,這時候怕也是連自己究竟姓什麽也不甚清楚了,隻顧著笑。
李世民怔怔的看了昇平一遍又一便,忽地邁步上了台階俯視昇平露出笑容,以額抵住她的甜蜜對視,語聲竟有些哽咽和顫動:「阿鸞,哪怕接到頡利可汗此次的降書朕也不曾這般高興過,你知道嗎,朕現在幾乎不能自已。」
昇平對李世民的激動莞爾一笑,他當即興奮的回身吩咐身後侍衛:「去,去告訴魏徵和李靖,今晚的慶功宴由他們主持。朕要留在棲鳳殿。」
同歡聞聽李世民的言語頓時喜上眉梢,一是魏徵被皇上重用,二是昇平從此得到君心。隻是眼前一切並不真實,元妃的笑,欣然中含帶憂慮,皇上的喜,開懷裏透著忐忑,似乎有些不好的徵兆。
李世民一把握緊昇平的手,察覺她手腳冰冷,臉色頓時肅嚴起來「怎麽如此冰冷?也不注意身體,快,回去休息。」
「許久不曾出門,大概是臣妾的手腳還沒暖和過來。」昇平唯恐此時棲鳳宮前人多嘴雜,刻意往回抽回自己的手指。
「不行,與朕回去。」李世民用力攥住昇平的手指不放,硬是將她帶回到殿內。昇平扭不過,隻得被他按倒在長榻上,乖乖躺下。
李世民拿錦被為昇平掖好,人也笑著坐在榻上,而後似被什麽東西咯住猛地站起,由身下摸出一隻長靴,他定定看了上麵繡的龍紋又掃了一眼昇平,促狹的問:「這是什麽?」
被他發現自己心思的昇平臉色頓時紅成一片,立即起身去搶,「不過是隻長靴,有什麽好稀奇的?」
李世民繞過昇平的羞澀爭搶,已將手上的寶貝牢牢握在手中:「明明是做給朕的,為何阿鸞不給朕看看?」
昇平故意不理李世民的調侃別過臉:「明明這靴子是同歡做給皇上的,又不是臣妾做的,臣妾不屑拿他人的東西向皇上獻寶。」
同歡佇立在一旁,無奈的雙手合十小聲嘟囔:「阿彌陀佛,這可不是奴婢做的,這長靴上的繡工給奴婢十雙手來也繡不出那般靈性。」
李世民聽得同歡有意泄底嗤的笑了,將手中長靴仔細端量,不住頜首:「果然靈性十足,定是阿鸞在思念朕的時候繡的。」說罷,他將腳上戰靴脫去,踏了一隻長靴在足上,單腳站立在地麵,果然非常舒適尺寸恰好。
他抿嘴一笑:「還以為阿鸞不曾注意過朕,原來是一直在心中悄悄惦念。」
被李世民輕佻語氣惹惱了,她故意轉過身不理他,李世民見昇平怒了,又是嘆氣,俯身在她耳側輕問:「朕想阿鸞整整五個月,怎麽說一句阿鸞也想朕就如此的難?」
昇平聽李世民輕聲訴說情話心頭驟暖,不由自主的回過身:「皇上當真想了臣妾五個月?」
李世民作勢又要舉起十指頭來發誓,昇平連忙笑著抓住他的龍袍衣袖,嗔笑:「沒見過誰家帝王像皇上這般日日靠發誓哄人的。」
李世民撫額,無奈向昇平搖頭輕笑:「奈何朕的元妃平生隻相信誓言,朕隻能做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了。」
昇平嗤的輕笑,他已貼身上來細細吻住自己思念許久的雙唇:「阿鸞許朕再發一次誓好不好?」
昇平一怔,回頭望著他,一雙美目眼波流轉:「發什麽誓?」
李世民望著昇平緋紅的臉頰低低的笑:「阿鸞親手為朕做的鞋子,朕一輩子都穿著,好不好?」
他的眉目含帶寵溺,嘴角凝著所有思念,眼前一切都仿佛像是夢幻裏的景象,昇平隻覺得此生最幸福的時刻就是今日,她笑意眷眷的貼在他的胸前。
同歡識相垂首,輕輕偕同宮人內侍退去,將殿門輕輕關攏。
兩人在床榻上糾纏了片刻,他的喘息已重,昇平忽然推開身邊的李世民,小聲道:「禦醫說,需要保胎,不可……。」
李世民懊惱的親親昇平光潔的額頭,低啞嗓音笑了:「朕忘了,朕饒了阿鸞就是。」
他屏住呼吸摟昇平入懷,兩人並肩躺在榻上依靠對方的體溫,靜靜享有難能可貴的安逸,她貼在他的胸前聽著胸腔裏怦怦跳動的熟悉聲響,不惜笑容。
良久以後,李世民才笑著說:「朕在渭水之濱心中始終念著阿鸞,倒是回京的路上不再記掛了。」
昇平淡淡一笑:「皇上是想說自己近鄉不情切?」
李世民緩緩搖頭,望著昇平略有些小氣的模樣朗朗大笑起來:「朕此刻想的最多的是……該給朕的太子起個什麽樣的名字!」
昇平頓時有些羞澀,垂首玩弄李世民腰間的玉佩並不言語,他一把抓住她的手指:「不許亂動。阿鸞不想知道朕給太子起了什麽名字?」
昇平沉吟了一下,反問:「啟?」
李世民笑著搖頭,摟緊昇平肩頭:「這麽中庸的名字怎麽能適合朕的皇子,朕想好了,他叫承幹!」
承幹,繼承幹坤。思及名字中的意思昇平心中既是歡喜又有惆悵。歡喜的是,他依舊不介意皇嗣血脈是否純正以她為重。惆悵的是,萬一腹中是公主,那麽眼前鏡花水月終還是空……
「若臣妾腹中是個公主……」昇平忐忑提出。李世民連日趕路非常疲倦,並沒有察覺昇平心中忐忑的異樣,笑著安撫她:「如果阿鸞誕下公主的話,就讓那個鐵嘴魏徵說一個封號就是。」
望著李世民在自己身邊沉沉睡去,昇平再一次陷入無邊陰暗。
她不住的撫摸腹部隆起的地方暗暗出神。明明他已歸來,她卻覺得依舊孤單。
如果,腹中骨肉真的隻是公主,那麽隻能再做其他打算了。
翌日,李世民歸朝後首次登朝,連月操勞的昇平也終於可以停歇,安穩過上一段平靜的日子。隻是不想所見的人又打破了她渴望沉寂的希冀美夢。
聽見蕭氏入宮覲見的通稟時,昇平怔怔回頭,幾乎忘記自己手中還有為腹中孩子所做的袷衣,針線與袷衣一同飄飄墜落在地。
大隋朝兵敗宮傾那日,蕭氏也意外留存了自己的性命。隻是她留存性命的原因是宇文化及在宮傾時從中做了手腳,以假屍換了蕭氏出宮。
不知何時宇文化及那個亂臣賊子竟然對美貌絕倫的蕭氏起了心意,為了她,他願親手顛覆故主王朝,引大軍入關毀了自家宮牆。
國亡後宇文化及與蕭氏一同隱去,尋了一塊僻靜之所共同起坐。很快,中原群雄逐鹿的訊息傳遍大江南北,得知李淵即將入主大興宮後,這個已經得到美人在手的亂世梟雄又開始後悔自己曾經痛失江山,於是在聊城自立為帝,立國號「許」,並冊封蕭氏為皇後,穩坐六宮昭陽院。稱帝不出半年,宇文化及敗走魏縣,又被前來營救大隋皇後的竇建德擊敗,擒而殺之。
蕭氏被竇建德救出,心存感激。然而竇建德亦並非良人,將聊城攻克後掠走蕭氏,礙於蕭氏隋朝皇後的身份隻能秘密將其納為幃帳裏的新寵,為並不展笑顏的蕭氏,竇建德竟將原配妻子就此廢棄以博開懷。
竇建德攜蕭氏回京到達武強縣1時,東突厥處羅可汗的可敦2義成公主3聽秘密奏報說蕭氏宮傾後四處飄零流落在武夫身邊,不覺為堂弟4明帝楊廣覺得顏麵羞辱,勞請處羅可汗出麵將大隋皇後蕭氏從竇建德手中要回,對於突厥可汗的要求竇建德不敢不從,遂忍痛將蕭氏送往東突厥。
蕭氏再次被轉手,從隋朝故土踏入他國領地,滿眼黃沙遮天蔽日,猶如她的前途般不見首尾。果然,處羅可汗乍見蕭氏美貌更勝於義成公主,心中萬分歡喜。他寵愛初來乍到的蕭氏遠遠勝過義成公主,又為蕭氏單獨建立可敦營帳。對此義成公主心中不滿,經常羞辱蕭氏出宮後多次被掠,放蕩□的行徑有辱皇室宮闈。蕭氏對此常默默忍受,不肯多加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