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帝王最終不耐深宮寂寥,策動舊臣逼太子退位,自己重掌皇權。
李淵南北征戰許多年,怎願身穿皇袍不久便退位妥讓?所以皇上李淵拽起莫淑妃的衣襟暴怒不已:「你個賤婦,居然膽敢逼朕退位?」
被拉扯的莫淑妃神色依舊平靜,並不曾對李淵猙獰的表情有所恐懼:「皇上。父權子及,周而復始,無人能逆天道輪迴。」
李淵聞言冷哼一聲,拂袖頓首:「那也要等朕百年之後才有的輪迴。」
莫淑妃搖頭輕笑:「若今朝軍權還在皇上手中,皇子們自然等得漫漫數十載不敢輕舉妄動。可此時秦王……已經等不得了。」
提及李世民,李淵心中怒氣便再無法按耐:「等不得了?等不得了,朕便讓他死!」
莫淑妃緩緩從地麵站起,以掌心覆住李淵額見暴跳青筋,輕聲安慰:「其實,此刻結局已定,皇上心中比臣妾還要明白不是嗎?」
李淵怔住,陰鬱雙眼對住莫淑妃溫柔的雙目,慢慢蒙上無邊絕望,「朕,已經再沒有退路了?」
莫淑妃抿了抿耳邊亂發,淡淡笑笑:「皇上還有臣妾。整整二十載,有拓跋氏霸占皇恩,臣妾不曾與皇上同迎日出而眠。若皇上肯憐憫臣妾,請求皇上許臣妾陪皇上退居太安宮。」
「太安宮很冷清的,你受得了?」李淵傷感的望著眼前最後陪伴自己落寞收場的女子。
「沒有皇上的冷清內殿,臣妾也住了二十年,如今有了皇上陪伴,臣妾又怎麽會覺得冷清呢?」莫淑妃似二十幾歲少女般開懷而笑。
李淵淡淡瞧著莫淑妃堅定麵容伸出手去,莫淑妃將手指交在李淵的掌心,兩人十指交扣他不禁苦笑:「沒想到,朕的結局竟會是這般落寞。竇皇後是朕殺的,為了眾多子女朕不得不撒謊欺瞞天下,為籠絡拓跋家族朕又不得不佯裝親近拓跋貴妃,宇文賢妃雖然聰穎卻認為心機過重,尹薰尹德妃她為人太過剛硬,朕仰慕她的才華卻無心親近,而你……朕其實隻屬於一時興趣,卻將你無辜冷落二十年。」
李淵踉蹌從皇帝寶座上站起,莫淑妃上前將他攙扶,兩人並肩向前慢走。
莫淑妃始終用力牽引,老奴見狀推開殿門,李世民與昇平望見李淵蒼老麵容,登時下跪,李淵視線從二人頭頂劃過,迎視殿外血色廣場臉色木然,隻是惶惶的回身拉住莫淑妃的手,又接著啞然回憶當初:「那日見你,你尚不知朕的身份……朕向你問路……朕想,若是能同你長相廝守……」
莫淑妃攙扶蒼老的李淵邁步走出兩儀殿殿門,兩位老人由玉階緩慢而下。
「擄你來時你不曾哭,朕以為你是嚇怕了,不料你已經藏了剪刀在懷……」晨曦慢慢替換黎明夜魅,李淵身上金色龍袍似黎明前的暗夜漸漸褪去顏色,他仍絮叨叨念著,念著,莫淑妃抿唇笑著,笑著。
「朕異常氣結,萬不容易有個心中喜歡的,偏還是這般不懂提順,姑且冷你一冷,讓你知道被冷落的滋味。不料,這一冷便是二十載……」
李淵蒼老嘶啞的的聲音漸行漸遠,兩人互相攙扶著正向太安宮方向走去,他們二人的背影被晨曦籠罩,雖是落寞,卻暖意融融。
李世民低頭瞥見昇平的眼角似有濕意,探手將她纖細手指抓在掌心,緊緊握住。
「若是老時有你楊鸞相伴,我李世民此生無憾了。」他說。 臨春何事斂眉顰
臨近九月秋末,晨曦逼近漸晚。萬丈光芒照映下,大唐文武朝臣已麵色驚惶的入宮朝拜。宮門緊鎖,城牆硝煙未盡,玉石高台下,屍身疊落,兵刃四處散落,廣場上大片蜿蜒流淌的血色,襯得宮闕上俯視眾人舉動的新帝神色清淡。
四處躲避的宮人內侍此刻也已紛紛忐忑匍匐跪倒隨侍,仍有些許猶豫不決的朝臣仍妄圖尋找昨日還曾朝拜過的舊日君主前來主持政事。
遠遠處,已有一駕朱紅車輦悄然駛入,恰是在最巧妙的時機出現,等待即將發生的所有。
睨看下方眾朝臣驚惶不定,李世民緊抿嘴角忽而揚出一絲笑意,晨輝光芒正籠罩在他血染的衣袍上,如鎏金戰甲罩住偉岸身軀,挺直立在兩儀殿門前,接受天下人的質疑與臣服。
此時李世民與昇平仍十指相扣,由始至終不曾躲閃逃避,料得下方朝臣必然因此驚異忿然也絕不肯放手。
昇平側身,望他。
他與她對視,目光再輕柔不過,雖無言語,動作卻比言語更動昇平心扉。
與楊廣不同,最高處,他依舊願意與她並肩同立。眉眼唇角所含皆是不容置疑的堅定。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淡定迎接眾目睽睽的鄙夷和猜測,身附光彩勝過晨曦耀眼,刺得昇平不得不別開雙眼才能平靜自己心中的起伏情緒。
終有人按耐不住,一聲萬歲嘶吼過後跪倒在地,以頭磕下,聲聲結實。
識時務者領先下拜,還有誰願尊逝者為帝?滿堂朝臣慌忙紛紛拜倒,唯恐自己落在人後。他們疊聲齊呼三聲萬歲,引得周圍隨李世民征行將士情漲勃發,眾兵將齊齊將手中丈矛長槍高舉過頭不住的振臂隨喊。
「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喊聲直入雲霄,在宮闕中迴蕩,唯獨靜靜停止在宮牆下的那輛車輦依舊不被驚擾,始終無聲無息。
昇平看見了那輛車輦,知道李世民也會看見,她冷冷垂低視線掙脫他的手指,向後退去一步。此刻,她無權與他並肩接受朝臣景仰。
李世民驚異回首,隻見昇平已別開麵容向右不肯理睬自己。來不及再說緣由,有知事文臣已掀袍顛跑至玉階上,上前賣弄般高聲頌讀虛無的退位聖旨。
門下:前因廢太子戾擅鑄兵刃,存侍東宮,逼宮未遂,欲挾虎符,偽聖意調軍擾亂社稷。秦王戰,蕩平叛臣,明德有功,安撫朝堂,益顯臣節忠孝。
因事並無準備,此人言辭著實雜亂不堪,李世民見狀不由得蹩眉,心中被掃興頗為不悅。正在此時,昇平瞥見廣場後方有侍從躬身押人行過,此人衣衫骯髒,嘴塞滿破布,發須散亂,一雙眼還死死盯著侍衛屍骸不住的搖頭,滿臉淚流不止。
昇平發覺此人有些眼熟,仔細思量後立即回首命宮人傳他上來。
宮人窸窸窣窣走下玉階,跑去與押解侍衛交涉。此時李世民正在惱怒,冷冷嗬斥那名文官道:「不知是什麽的胡言亂語,退下!」
那名文臣心中驚惶,聞得新帝嗬斥竟嚇得滾落玉階,此舉惹得朝臣鬧笑,那人連忙收了衣襟躲在人群不敢再現。
此時,宮人已經將此人迎上兩儀殿正階。數以百計朝臣俯跪殿下,見有一個身穿襤褸的人登上天階紛紛仰頭偷窺他的身份,或有熟知者紛紛竊笑,深以為此次新帝必然會被此人惹怒。
昇平行至那人近前,親手將他嘴上所塞的破布扯開,畢恭畢敬的喚了一聲,「魏公。」
隨著昇平靠近,幽香襲來,她長發低垂遮掩了一雙妖瞳似在誘他叛變。
魏徵見狀漠然別首,不理睬眼前這個有違婦德宮規的女人,他伸過脖子一口又將昇平手中破布重新咬上,冷冷哼了不語。
李世民望見昇平如此放下身段動作,心中似已明了那個舍皇位救太子的計策究竟出自誰手,他幾步走過來也躬俯下身,以寬厚雙手托住魏徵正欲下跪的雙膝。
玉階下眾臣無不驚訝,紛紛倒吸口冷氣。帝王如此屈尊奉迎一名區區諫官,眾人何時見過?
昇平再次將魏徵嘴中破布扯開,靠近他耳邊幽聲道:「此時太子已經伏誅,齊王被she殺在玄武門。智者常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若魏公一心赴死本宮絕不阻攔,隻是聽聞魏公雙親尚在……聽聞又有長兄乍生子侄居住在魏公府內……全家老小幾十口的性命,魏公不能不以為然吧?」
魏徵聽完昇平的話猝然抬頭,臉色不由驟變,他用力吐開破布開口大罵:「賤婦,你昔日東宮承幸,今日新皇奉迎,居然還厚顏無恥的以我家人相逼就範,果然是個性yin心噁心腸毒辣的女子!」
李世民聽得魏徵的話不禁憤然,正欲命身邊侍衛結果魏徵螻蟻性命,昇平眼神示意他止住動作,隨即又垂首媚笑,她身上暖香氣息直拂魏徵耳側:「若是魏公能成為新朝重臣,又怎麽會讓本宮有輕易涉足後位的機會?」
魏徵冷笑,對昇平所使的激將法不以為意。
昇平行至魏徵身後,親手將綁繩解開。魏徵目含疑惑揉搓自己雙腕,並不肯輕信昇平會有此好心,兩人四目相遇,昇平動作萬分坦然,她的目光中似暗藏勾魂迷藥難以躲避。直至片刻,魏徵方才驚醒,躲閃目光向一旁,心中怦怦亂跳。
她素衣長發,麵色絕艷,麵前這個女子實在善於掌握顛倒眾生的資本,他雖無凡心卻也難免心中驚慌,生怕自己再多瞧幾眼,人已墮落輪迴□。
「你到底要我做什麽?」魏徵半晌方才沉聲。「我不予亂臣賊子歌功頌德。」
「本宮隻想請魏公昭告天下蒼生,今日天地已換,新帝即將登基。」昇平向魏徵深深施禮:「魏公應該知道太子個性過於陰狠,秦王手握重兵善於用人,秦王接替太子繼位此乃萬民幸事,何不就此順應民心?」
東向冉冉躍出金輪,萬道輝芒俯照凡塵,世間原本彌散的裊裊晨霧漸漸退去,天地清明,萬物皆靜,唯等待九重宮闕向外宣告江山已經易主,盛世即將來臨。
血染宮苑,永遠隻能覆染磚石,宮牆碧瓦仿佛不曾動搖一絲分毫。殺氣血腥遮不住日盛開花蕊,轉眼間亭亭又綻燦然,根本看不出昨日夜間曾蒙受催殺。
更迭,終難阻擋。
魏徵看見台階下匍匐跪倒的朝臣不禁垂首長嘆,他推開李世民的攙扶,依舊雙膝噗通跪倒在地,閉目宏聲高頌:
朕惶涕下:君臣睽隔,彼此難平,臨朝數日不曾安民,以至莫輟於途,士露於野,國體一日不改,民生一日不安。夫天造糙昧,樹之司牧,所以陶鈞三極,統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選賢與能,隆替無常期,禪代非一族,貫之百王,由來尚矣。秦王戰,天縱聖德,靈武秀世,一匡頹運,再造區夏,固以興滅繼絕,舟航淪溺矣。若夫仰在璿璣,旁穆七政,薄伐不庭,開復疆宇。遂乃三俘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故四靈效瑞,侑嶽啟圖,嘉祥雜遝,休應炳著,玄象表革命之期,華裔注樂推之願。代德之符,著乎幽顯,瞻烏爰止,允集明哲,夫豈延康有歸,鹹熙告謝而已哉朕雖庸暗,昧於大道,永鑒廢興,為日已久。念四代之高義,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遜位太安宮,歸位於子,一依漢魏聖賢故事。1
欽此。
玉階下眾臣沉寂片刻,隨即為此文采折服頓呼萬歲,李世民感激的向昇平抱拳,昇平動動嘴角,依舊退在他身後垂首佇立。
李世民悄然向身後伸出手指,輕輕鉤住昇平的寬廣袍袖,昇平垂首瞧見他圓潤指尖正在拉扯自己的,眉眼盡舒。
聲浪陣陣滾過兩儀殿,直奔太安宮,甘露殿,九天宮闕似將展開新朝容色磅礴巍峨,昇平望盡宮闕盡頭,隻覺得自身猶如仍在夢中不敢醒來。
李淵南北征戰許多年,怎願身穿皇袍不久便退位妥讓?所以皇上李淵拽起莫淑妃的衣襟暴怒不已:「你個賤婦,居然膽敢逼朕退位?」
被拉扯的莫淑妃神色依舊平靜,並不曾對李淵猙獰的表情有所恐懼:「皇上。父權子及,周而復始,無人能逆天道輪迴。」
李淵聞言冷哼一聲,拂袖頓首:「那也要等朕百年之後才有的輪迴。」
莫淑妃搖頭輕笑:「若今朝軍權還在皇上手中,皇子們自然等得漫漫數十載不敢輕舉妄動。可此時秦王……已經等不得了。」
提及李世民,李淵心中怒氣便再無法按耐:「等不得了?等不得了,朕便讓他死!」
莫淑妃緩緩從地麵站起,以掌心覆住李淵額見暴跳青筋,輕聲安慰:「其實,此刻結局已定,皇上心中比臣妾還要明白不是嗎?」
李淵怔住,陰鬱雙眼對住莫淑妃溫柔的雙目,慢慢蒙上無邊絕望,「朕,已經再沒有退路了?」
莫淑妃抿了抿耳邊亂發,淡淡笑笑:「皇上還有臣妾。整整二十載,有拓跋氏霸占皇恩,臣妾不曾與皇上同迎日出而眠。若皇上肯憐憫臣妾,請求皇上許臣妾陪皇上退居太安宮。」
「太安宮很冷清的,你受得了?」李淵傷感的望著眼前最後陪伴自己落寞收場的女子。
「沒有皇上的冷清內殿,臣妾也住了二十年,如今有了皇上陪伴,臣妾又怎麽會覺得冷清呢?」莫淑妃似二十幾歲少女般開懷而笑。
李淵淡淡瞧著莫淑妃堅定麵容伸出手去,莫淑妃將手指交在李淵的掌心,兩人十指交扣他不禁苦笑:「沒想到,朕的結局竟會是這般落寞。竇皇後是朕殺的,為了眾多子女朕不得不撒謊欺瞞天下,為籠絡拓跋家族朕又不得不佯裝親近拓跋貴妃,宇文賢妃雖然聰穎卻認為心機過重,尹薰尹德妃她為人太過剛硬,朕仰慕她的才華卻無心親近,而你……朕其實隻屬於一時興趣,卻將你無辜冷落二十年。」
李淵踉蹌從皇帝寶座上站起,莫淑妃上前將他攙扶,兩人並肩向前慢走。
莫淑妃始終用力牽引,老奴見狀推開殿門,李世民與昇平望見李淵蒼老麵容,登時下跪,李淵視線從二人頭頂劃過,迎視殿外血色廣場臉色木然,隻是惶惶的回身拉住莫淑妃的手,又接著啞然回憶當初:「那日見你,你尚不知朕的身份……朕向你問路……朕想,若是能同你長相廝守……」
莫淑妃攙扶蒼老的李淵邁步走出兩儀殿殿門,兩位老人由玉階緩慢而下。
「擄你來時你不曾哭,朕以為你是嚇怕了,不料你已經藏了剪刀在懷……」晨曦慢慢替換黎明夜魅,李淵身上金色龍袍似黎明前的暗夜漸漸褪去顏色,他仍絮叨叨念著,念著,莫淑妃抿唇笑著,笑著。
「朕異常氣結,萬不容易有個心中喜歡的,偏還是這般不懂提順,姑且冷你一冷,讓你知道被冷落的滋味。不料,這一冷便是二十載……」
李淵蒼老嘶啞的的聲音漸行漸遠,兩人互相攙扶著正向太安宮方向走去,他們二人的背影被晨曦籠罩,雖是落寞,卻暖意融融。
李世民低頭瞥見昇平的眼角似有濕意,探手將她纖細手指抓在掌心,緊緊握住。
「若是老時有你楊鸞相伴,我李世民此生無憾了。」他說。 臨春何事斂眉顰
臨近九月秋末,晨曦逼近漸晚。萬丈光芒照映下,大唐文武朝臣已麵色驚惶的入宮朝拜。宮門緊鎖,城牆硝煙未盡,玉石高台下,屍身疊落,兵刃四處散落,廣場上大片蜿蜒流淌的血色,襯得宮闕上俯視眾人舉動的新帝神色清淡。
四處躲避的宮人內侍此刻也已紛紛忐忑匍匐跪倒隨侍,仍有些許猶豫不決的朝臣仍妄圖尋找昨日還曾朝拜過的舊日君主前來主持政事。
遠遠處,已有一駕朱紅車輦悄然駛入,恰是在最巧妙的時機出現,等待即將發生的所有。
睨看下方眾朝臣驚惶不定,李世民緊抿嘴角忽而揚出一絲笑意,晨輝光芒正籠罩在他血染的衣袍上,如鎏金戰甲罩住偉岸身軀,挺直立在兩儀殿門前,接受天下人的質疑與臣服。
此時李世民與昇平仍十指相扣,由始至終不曾躲閃逃避,料得下方朝臣必然因此驚異忿然也絕不肯放手。
昇平側身,望他。
他與她對視,目光再輕柔不過,雖無言語,動作卻比言語更動昇平心扉。
與楊廣不同,最高處,他依舊願意與她並肩同立。眉眼唇角所含皆是不容置疑的堅定。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淡定迎接眾目睽睽的鄙夷和猜測,身附光彩勝過晨曦耀眼,刺得昇平不得不別開雙眼才能平靜自己心中的起伏情緒。
終有人按耐不住,一聲萬歲嘶吼過後跪倒在地,以頭磕下,聲聲結實。
識時務者領先下拜,還有誰願尊逝者為帝?滿堂朝臣慌忙紛紛拜倒,唯恐自己落在人後。他們疊聲齊呼三聲萬歲,引得周圍隨李世民征行將士情漲勃發,眾兵將齊齊將手中丈矛長槍高舉過頭不住的振臂隨喊。
「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喊聲直入雲霄,在宮闕中迴蕩,唯獨靜靜停止在宮牆下的那輛車輦依舊不被驚擾,始終無聲無息。
昇平看見了那輛車輦,知道李世民也會看見,她冷冷垂低視線掙脫他的手指,向後退去一步。此刻,她無權與他並肩接受朝臣景仰。
李世民驚異回首,隻見昇平已別開麵容向右不肯理睬自己。來不及再說緣由,有知事文臣已掀袍顛跑至玉階上,上前賣弄般高聲頌讀虛無的退位聖旨。
門下:前因廢太子戾擅鑄兵刃,存侍東宮,逼宮未遂,欲挾虎符,偽聖意調軍擾亂社稷。秦王戰,蕩平叛臣,明德有功,安撫朝堂,益顯臣節忠孝。
因事並無準備,此人言辭著實雜亂不堪,李世民見狀不由得蹩眉,心中被掃興頗為不悅。正在此時,昇平瞥見廣場後方有侍從躬身押人行過,此人衣衫骯髒,嘴塞滿破布,發須散亂,一雙眼還死死盯著侍衛屍骸不住的搖頭,滿臉淚流不止。
昇平發覺此人有些眼熟,仔細思量後立即回首命宮人傳他上來。
宮人窸窸窣窣走下玉階,跑去與押解侍衛交涉。此時李世民正在惱怒,冷冷嗬斥那名文官道:「不知是什麽的胡言亂語,退下!」
那名文臣心中驚惶,聞得新帝嗬斥竟嚇得滾落玉階,此舉惹得朝臣鬧笑,那人連忙收了衣襟躲在人群不敢再現。
此時,宮人已經將此人迎上兩儀殿正階。數以百計朝臣俯跪殿下,見有一個身穿襤褸的人登上天階紛紛仰頭偷窺他的身份,或有熟知者紛紛竊笑,深以為此次新帝必然會被此人惹怒。
昇平行至那人近前,親手將他嘴上所塞的破布扯開,畢恭畢敬的喚了一聲,「魏公。」
隨著昇平靠近,幽香襲來,她長發低垂遮掩了一雙妖瞳似在誘他叛變。
魏徵見狀漠然別首,不理睬眼前這個有違婦德宮規的女人,他伸過脖子一口又將昇平手中破布重新咬上,冷冷哼了不語。
李世民望見昇平如此放下身段動作,心中似已明了那個舍皇位救太子的計策究竟出自誰手,他幾步走過來也躬俯下身,以寬厚雙手托住魏徵正欲下跪的雙膝。
玉階下眾臣無不驚訝,紛紛倒吸口冷氣。帝王如此屈尊奉迎一名區區諫官,眾人何時見過?
昇平再次將魏徵嘴中破布扯開,靠近他耳邊幽聲道:「此時太子已經伏誅,齊王被she殺在玄武門。智者常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若魏公一心赴死本宮絕不阻攔,隻是聽聞魏公雙親尚在……聽聞又有長兄乍生子侄居住在魏公府內……全家老小幾十口的性命,魏公不能不以為然吧?」
魏徵聽完昇平的話猝然抬頭,臉色不由驟變,他用力吐開破布開口大罵:「賤婦,你昔日東宮承幸,今日新皇奉迎,居然還厚顏無恥的以我家人相逼就範,果然是個性yin心噁心腸毒辣的女子!」
李世民聽得魏徵的話不禁憤然,正欲命身邊侍衛結果魏徵螻蟻性命,昇平眼神示意他止住動作,隨即又垂首媚笑,她身上暖香氣息直拂魏徵耳側:「若是魏公能成為新朝重臣,又怎麽會讓本宮有輕易涉足後位的機會?」
魏徵冷笑,對昇平所使的激將法不以為意。
昇平行至魏徵身後,親手將綁繩解開。魏徵目含疑惑揉搓自己雙腕,並不肯輕信昇平會有此好心,兩人四目相遇,昇平動作萬分坦然,她的目光中似暗藏勾魂迷藥難以躲避。直至片刻,魏徵方才驚醒,躲閃目光向一旁,心中怦怦亂跳。
她素衣長發,麵色絕艷,麵前這個女子實在善於掌握顛倒眾生的資本,他雖無凡心卻也難免心中驚慌,生怕自己再多瞧幾眼,人已墮落輪迴□。
「你到底要我做什麽?」魏徵半晌方才沉聲。「我不予亂臣賊子歌功頌德。」
「本宮隻想請魏公昭告天下蒼生,今日天地已換,新帝即將登基。」昇平向魏徵深深施禮:「魏公應該知道太子個性過於陰狠,秦王手握重兵善於用人,秦王接替太子繼位此乃萬民幸事,何不就此順應民心?」
東向冉冉躍出金輪,萬道輝芒俯照凡塵,世間原本彌散的裊裊晨霧漸漸退去,天地清明,萬物皆靜,唯等待九重宮闕向外宣告江山已經易主,盛世即將來臨。
血染宮苑,永遠隻能覆染磚石,宮牆碧瓦仿佛不曾動搖一絲分毫。殺氣血腥遮不住日盛開花蕊,轉眼間亭亭又綻燦然,根本看不出昨日夜間曾蒙受催殺。
更迭,終難阻擋。
魏徵看見台階下匍匐跪倒的朝臣不禁垂首長嘆,他推開李世民的攙扶,依舊雙膝噗通跪倒在地,閉目宏聲高頌:
朕惶涕下:君臣睽隔,彼此難平,臨朝數日不曾安民,以至莫輟於途,士露於野,國體一日不改,民生一日不安。夫天造糙昧,樹之司牧,所以陶鈞三極,統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選賢與能,隆替無常期,禪代非一族,貫之百王,由來尚矣。秦王戰,天縱聖德,靈武秀世,一匡頹運,再造區夏,固以興滅繼絕,舟航淪溺矣。若夫仰在璿璣,旁穆七政,薄伐不庭,開復疆宇。遂乃三俘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故四靈效瑞,侑嶽啟圖,嘉祥雜遝,休應炳著,玄象表革命之期,華裔注樂推之願。代德之符,著乎幽顯,瞻烏爰止,允集明哲,夫豈延康有歸,鹹熙告謝而已哉朕雖庸暗,昧於大道,永鑒廢興,為日已久。念四代之高義,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遜位太安宮,歸位於子,一依漢魏聖賢故事。1
欽此。
玉階下眾臣沉寂片刻,隨即為此文采折服頓呼萬歲,李世民感激的向昇平抱拳,昇平動動嘴角,依舊退在他身後垂首佇立。
李世民悄然向身後伸出手指,輕輕鉤住昇平的寬廣袍袖,昇平垂首瞧見他圓潤指尖正在拉扯自己的,眉眼盡舒。
聲浪陣陣滾過兩儀殿,直奔太安宮,甘露殿,九天宮闕似將展開新朝容色磅礴巍峨,昇平望盡宮闕盡頭,隻覺得自身猶如仍在夢中不敢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