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薰此生最為感激的人是李淵。正是他肯在自己心傷時細心安撫體貼憐愛,莫氏雖因端木氏敗落,卻能在歸順大唐後得以恢復以往榮耀,不得不說是李淵對尹薰多加關照的結果。她心中與楊堅遺憾過往和今日此情此恩相比,已漸漸淡去不足掛齒。方才拓跋氏一席話猶如利刃迫她恨不能就此剜去自己雙眼,怪自己認錯了李淵的為人。
原來既往自己所受的無邊寵愛皆因為了換取莫家殘餘勢力的效忠,並非欣賞她的才幹和性情。
尹德妃不禁悽然一笑,「既然如此,本宮就更不會讓你傷了她,正如拓跋貴妃所說,本宮與她父皇有舊情未了,那麽本宮今日就坐實給你瞧瞧!」
尹薰赤紅著雙眼利落出手,仿若二十餘年前與楊堅的那場貼身近搏,她出手重捏拓跋氏手腕向外輕抬,待到髮簪離開昇平麵頰後再橫掌下斷,重重一下切在拓跋氏手腕上,拓跋氏當即吃痛不住,手中髮簪叮噹落地。
尹德妃牽製住拓跋氏雙臂扭在身後,逼她下跪在自己麵前。尹德妃定定望著拓跋貴妃頭頂斑白的鬢髮,心頭一軟,終還是鬆開她的手腕,:「拓跋貴妃,我們都老了。記得二十年前你曾與本宮交手,彼時,你的武功還略勝本宮一籌,今日,你已經無力反抗了。」
拓跋貴妃因慣力被迫雙膝跪地,她強撐起雙臂支住身驅急劇喘息:「那時,你身懷有孕,算不得數。」
提及那次懷有身孕,尹德妃心頭更覺悲涼,再不肯說了。原本那個身孕來的蹊蹺去的糊塗,她不敢知道真相,生怕自己知道真相後會想親手殺了往昔的恩人。
昇平此時額頭血流不止,血痕蜿蜒爬滿艷美臉頰有些駭人。尹德妃還來不及上前為她擦拭血跡,殿外已有鐵蹄聲紛雜踏來,昇平心中不禁突突直跳,呼吸也近乎停滯。
是他,還是他?或者是結果他們坐收漁翁之利的旁人?
恍若隔世重生再見時的心中忐忑。她在等待宮殺最終結果……
李世民猶如天神般突然由殿門處奔入大殿,血染的長袍迎風飛卷,兩鬢散落幾縷亂發被風吹亂訴說著心中惶急,宮燈搖曳下,他的麵容前所未有的清晰,仿若刻在昇平心頭。
李世民犀利的目光在殿內不住四下尋找,直到望定昇平後方才停住,原本緊抿的薄唇劃出一抹弧度,似笑似喜。
他在找我。昇平心頭一動,溫熱淚水幾乎湧出眼眶。
李世民癡癡望住昇平,見她滿臉血汙卻又不知傷再何處,焦急的疾步邁至近前,寬厚臂膀張開將昇平用力攬入懷中,罩上隻屬於他的氣息,顫抖著聲音問道:「你,還好嗎?」
宮殺絕境何時變得如此令人心懷溫暖?
昇平笑了,開懷的淚水卻抑製不住的滾落在他的肩頭。
數日隱忍終得釋放,堆積在一起竟凝不成半句言語,答不上他的問話。
察覺殿內眾人的沉默,李世民猛地將昇平從懷中拉出,他的手指顫抖,幾乎不敢觸摸昇平臉上那片血色。他輕輕撫過她臉上的血痕,一擦,一寸幹淨,一抹,一寸安虞。直至額頭傷口處昇平吃痛避縮,他的手指才遲疑定住。
李世民回身瞥見地上金光晃晃的簪子,再瞧拓跋貴妃和宇文賢妃二人畏縮模樣,心中已經明了。
李世民克製自己情緒許久,方才對拓跋貴妃和宇文賢妃二人低喝:「你們自我了斷吧。明日我會奏請父皇,送你們的全屍回家。」
拓跋貴妃對這種命令不曾匍匐哀求,她隻是怒睜雙眼怨憤看著緊緊相擁的兩人不住的冷笑:「不消秦王勞心本宮去處,本宮自然知道成者王侯敗者賊的道理。隻是本宮在天之靈不會放過這個賤婦,本宮會詛咒她終生抑鬱,不得善終!」
毒咒說罷,心高氣傲的拓跋貴妃回過身,一頭碰在牆壁,頓時血流滿麵昏厥過去。
宇文賢妃見拓跋貴妃死狀備受驚嚇,恐懼的扭曲被昇平劃傷的麵容,猙獰著哭喊,似已就此瘋魔。
李世民麵色陰沉望著癡愣佇立在一旁的尹薰,也想將她置之死地:「你……」
昇平止住李世民接下來的言語:「是德妃娘娘救了臣妾。」
尹薰見兩人神色黯然搖頭,「本宮不是救你,而是在害你。」說罷從昇平身邊走過,專注望了望昇平熟悉的容顏,目光藹然,仿佛又見彼時心中牽掛的的那個人,而後由李世民腰間拔出長劍,李世民知她要做什麽並沒有阻擋,她將長劍橫在頸項從容向昇平笑笑:「有時候,本宮真羨慕你母後能留住他一生。」
長劍飛刃,寒光抹斷尹德妃最終的溫柔語句,似此塵世再無值得她留戀的情愛,選擇毅然離去。
金戈封鍪帝王業
李世民以手掌適時的遮住昇平視線,昇平握住他的手腕,緩緩從自己眼前落下。
尹德妃正躺在金石堇毯上,脖頸上噴濺出大片殷紅鮮血,手足仍在抽搐嘴角卻噙著對往事釋然的深深笑意。
李世民解下肩頭披麾蓋住尹薰臨別笑容,起身後將昇平摟在懷中:「你不是她,不會如此結局。」
昇平依在李世民的懷中輕輕頜首,心中無限感慨。
也許天家女子命中注定坎坷不定,她一路走來歷經跌宕起伏,艱難有時,痛楚有時,唯心中信念從不曾放棄:既生於宮闕,怎會為尋常兒女情愫困擾?正如獨孤皇後那般心中所思所想皆是霸業征程才是真正當得起這樣的名號。
身邊夫君胸懷天下時,隨其披荊斬棘不謂其苦,枕側良人穩坐天下時,與之治理政事少覺疲累。此生唯有與朝堂生死沉浮方能得抒心中鴻誌,若將其養置深宮,反會頹靡心誌心中苦悶。
幸而,李世民定不會負她。不會如尋常皇族般豢養美眷藏匿在深宮宅內,更不會因見鋒芒顯現而驚恐冷落閨中良臣。
他說過,他日成就,必跪送鳳冠至她麵前。她記得,她等著。
昇平嘆息著依在李世民胸口,傾聽他怦怦心跳那般沉穩有力,慢慢闔攏視線,心中暖意湧動升起。
東宮殘局自然有宮人打理,尹德妃屍首送往宮內永安寺,待皇上賜諡號再行入殮。碰頭昏迷的拓跋貴妃則被李世民所帶侍衛挾往北宮囚禁,宇文賢妃瘋癲異常自然也一同隨往。兩人臨行時,李世民毫不避諱身邊的昇平,冷聲吩咐道:「在北宮宮門裏送她們上路,屍首還回拓跋家和宇文家。」
昇平不曾對此加以阻攔。毀她容貌者,得此下場已是寬容,她做不到偽善寬待得罪自己的敵人。
昇平發覺李世民胸口衣襟血染大片,她命宮人尋到禦用傷藥,屏退宮人親自為李世民更換。她為他默默解開衣扣,除去外衣,凝結在胸口的血疤再次因為先前玄武門求生而扯動,又裂開些許。再細瞧昇平又想起自己那日下手之重,心中不由得發酸。
忽地,一滴水意滴落在李世民掌心。
李世民原本沉靜望著昇平僵硬著舉動,見自己手背存留的圓潤淚滴,以指抬起她的下頜,笑得猶如頑皮孩子:「我南征北戰受過無數次刀傷劍傷,這些不過是尋常傷罷了,居然也能讓公主為我哭泣?」
昇平被他戲謔有些尷尬,昂頭頓回眼底淚意,恢復以往冷靜麵容道:「本宮不過是在為尹德妃傷感,誰說是為了秦王?」
李世民聞言哈哈大笑,連袒露在外的傷口也顧不得,一意握住昇平柔雙手:「不許強嘴,否則……」
「否則,傷口再難痊癒。」昇平隨口堵李世民一句,低垂眼目繼續為他包紮,隻是頸項已經粉紅一片,掩不住心中燥熱。
自年少時與楊廣耳鬢廝磨,也有此般暖意情動時刻,今日與李世民嗔笑卻發覺當時情狀有異。楊廣對她來說似兄似父,寵溺常多於情愛。李世民與她,歷經波折生死,不覺中早已魂牽心念連動一起。眼下太子奪嫡風波除盡,終可放鬆心弦,再聽得他情話一句,竟有些恍然如夢的錯覺。
「對著傷口癡癡的在想什麽?」李世民的眼底萌動笑意。
「本宮在想,當初為什麽不再多用些力氣。」昇平似生氣般,加速手上動作。
李世民不理會昇平的賭氣,定定望著她不肯承認自己情愫的意氣用事,隻是笑。
昔日大興宮內驚鴻一瞥,天闕女子首次讓他知曉何為窒住呼吸。宮傾國亡他犯下重錯,單是昇平醒來後那一縷怨恨目光已使他羞愧萬分。大婚之時,玉階天梯上紅裳凜烈,似夢似幻攝掉他所有心魄。再謀大業時,已難阻擋深宮別離,日日相思夜夜牽掛之情。
今日,心中的人終於在近前,不知為何心卻先怯了。馳騁疆場血戰數年的男子,手刃千計悍敵善於用兵的男子,竟連一句心中情話也說不出。
李世民隻會笑,是能笑,心中,眼中,唯有昇平一人。
細心包紮胸前傷口完畢,昇平拉過李世民寬厚手掌,隻見上麵一道透骨傷口,鮮血仍在不住向外湧出。大概是剛剛在玄武門廝殺時所受的箭傷。昇平無聲嘆息,
她抬眼與癡癡的李世民對視,見他不閃躲視線心中又有些忐忑,整個人也渾身熱的厲害,昇平霍然站起閃到一邊:「現在已是醜時。秦王殿下可暫且休息片刻,等待明日早朝,群臣發現事變後怕是又有一番深淺較量。」
「東營我已命人持皇上虎符進行收編。東西南北四門守將已悉數歸降。」李世民也知昇平話中所含深意,沉思片刻道:「我也知曉明日一早,朝臣定對此事有有非議。」
「朝官隻是向皇帝寶座俯首稱臣,哪管寶座上所坐何人?秦王對此倒是不必多慮。」昇平從容應答,李世民聽聞頜首贊同。
「秦王,屬下有事要報。」殿門外忽而響起聲響,話音急促,似有內情。
「進來稟報!」李世民此時並不避諱昇平,反手將自己身上的衣裳披好,招侍衛入內。
侍衛知是此處是東宮,有許多避諱,入內時眼觀鼻,鼻觀口,進門立即跪倒不敢擅自左右觀看,「回稟秦王,長孫常尉他……」
李世民聽得長孫無忌危急,陡然站起:「長孫常尉怎麽了?」
「長孫常尉中毒箭性命垂危,禦醫說隻怕不能撐過今晚。長孫常尉命屬下帶信給秦王……」侍衛緊聲稟告。
李世民急抓住侍衛肩膀,「說!」
「長孫常尉道,太子被誅關聯的拓跋氏必然會反,消息一旦向外傳出,難堵天下百姓悠悠眾口,不若請秦王再往前走一步……」
李世民聞言呆住,思量片刻方才示意侍衛繼續說:「還有別的嗎?」
「還有,長孫場常尉說秦王許諾他的事,他追隨秦王十餘載,深知秦王殿下是守信之人,他在此不再復提……」侍衛畏縮的停住語音,瞧了瞧一旁佇立的太子妃。
「不必再提什麽?」昇平忽然輕聲問道。侍衛語塞,忙悄悄抬起頭窺視李世民的神色。
李世民立即沉下麵容,不容他解釋,當即嗬斥:「下去!」
惶惶侍衛不敢停留,連忙躬身退去,殿內再留昇平與李世民二人佇立。
「什麽諾言如此重要,要長孫常尉以性命來逼問?」昇平雙眼直直望住李世民,笑容仍在。她走至李世民麵前,伸手為他整理好衣襟,捋順鬢髮。血染長袍重新披在他的身上,李世民赤紅雙眼似欲說千言萬語,薄削嘴唇張合幾次,卻也不能為自己辯解。他無顏麵對坦蕩若此的昇平。
原來既往自己所受的無邊寵愛皆因為了換取莫家殘餘勢力的效忠,並非欣賞她的才幹和性情。
尹德妃不禁悽然一笑,「既然如此,本宮就更不會讓你傷了她,正如拓跋貴妃所說,本宮與她父皇有舊情未了,那麽本宮今日就坐實給你瞧瞧!」
尹薰赤紅著雙眼利落出手,仿若二十餘年前與楊堅的那場貼身近搏,她出手重捏拓跋氏手腕向外輕抬,待到髮簪離開昇平麵頰後再橫掌下斷,重重一下切在拓跋氏手腕上,拓跋氏當即吃痛不住,手中髮簪叮噹落地。
尹德妃牽製住拓跋氏雙臂扭在身後,逼她下跪在自己麵前。尹德妃定定望著拓跋貴妃頭頂斑白的鬢髮,心頭一軟,終還是鬆開她的手腕,:「拓跋貴妃,我們都老了。記得二十年前你曾與本宮交手,彼時,你的武功還略勝本宮一籌,今日,你已經無力反抗了。」
拓跋貴妃因慣力被迫雙膝跪地,她強撐起雙臂支住身驅急劇喘息:「那時,你身懷有孕,算不得數。」
提及那次懷有身孕,尹德妃心頭更覺悲涼,再不肯說了。原本那個身孕來的蹊蹺去的糊塗,她不敢知道真相,生怕自己知道真相後會想親手殺了往昔的恩人。
昇平此時額頭血流不止,血痕蜿蜒爬滿艷美臉頰有些駭人。尹德妃還來不及上前為她擦拭血跡,殿外已有鐵蹄聲紛雜踏來,昇平心中不禁突突直跳,呼吸也近乎停滯。
是他,還是他?或者是結果他們坐收漁翁之利的旁人?
恍若隔世重生再見時的心中忐忑。她在等待宮殺最終結果……
李世民猶如天神般突然由殿門處奔入大殿,血染的長袍迎風飛卷,兩鬢散落幾縷亂發被風吹亂訴說著心中惶急,宮燈搖曳下,他的麵容前所未有的清晰,仿若刻在昇平心頭。
李世民犀利的目光在殿內不住四下尋找,直到望定昇平後方才停住,原本緊抿的薄唇劃出一抹弧度,似笑似喜。
他在找我。昇平心頭一動,溫熱淚水幾乎湧出眼眶。
李世民癡癡望住昇平,見她滿臉血汙卻又不知傷再何處,焦急的疾步邁至近前,寬厚臂膀張開將昇平用力攬入懷中,罩上隻屬於他的氣息,顫抖著聲音問道:「你,還好嗎?」
宮殺絕境何時變得如此令人心懷溫暖?
昇平笑了,開懷的淚水卻抑製不住的滾落在他的肩頭。
數日隱忍終得釋放,堆積在一起竟凝不成半句言語,答不上他的問話。
察覺殿內眾人的沉默,李世民猛地將昇平從懷中拉出,他的手指顫抖,幾乎不敢觸摸昇平臉上那片血色。他輕輕撫過她臉上的血痕,一擦,一寸幹淨,一抹,一寸安虞。直至額頭傷口處昇平吃痛避縮,他的手指才遲疑定住。
李世民回身瞥見地上金光晃晃的簪子,再瞧拓跋貴妃和宇文賢妃二人畏縮模樣,心中已經明了。
李世民克製自己情緒許久,方才對拓跋貴妃和宇文賢妃二人低喝:「你們自我了斷吧。明日我會奏請父皇,送你們的全屍回家。」
拓跋貴妃對這種命令不曾匍匐哀求,她隻是怒睜雙眼怨憤看著緊緊相擁的兩人不住的冷笑:「不消秦王勞心本宮去處,本宮自然知道成者王侯敗者賊的道理。隻是本宮在天之靈不會放過這個賤婦,本宮會詛咒她終生抑鬱,不得善終!」
毒咒說罷,心高氣傲的拓跋貴妃回過身,一頭碰在牆壁,頓時血流滿麵昏厥過去。
宇文賢妃見拓跋貴妃死狀備受驚嚇,恐懼的扭曲被昇平劃傷的麵容,猙獰著哭喊,似已就此瘋魔。
李世民麵色陰沉望著癡愣佇立在一旁的尹薰,也想將她置之死地:「你……」
昇平止住李世民接下來的言語:「是德妃娘娘救了臣妾。」
尹薰見兩人神色黯然搖頭,「本宮不是救你,而是在害你。」說罷從昇平身邊走過,專注望了望昇平熟悉的容顏,目光藹然,仿佛又見彼時心中牽掛的的那個人,而後由李世民腰間拔出長劍,李世民知她要做什麽並沒有阻擋,她將長劍橫在頸項從容向昇平笑笑:「有時候,本宮真羨慕你母後能留住他一生。」
長劍飛刃,寒光抹斷尹德妃最終的溫柔語句,似此塵世再無值得她留戀的情愛,選擇毅然離去。
金戈封鍪帝王業
李世民以手掌適時的遮住昇平視線,昇平握住他的手腕,緩緩從自己眼前落下。
尹德妃正躺在金石堇毯上,脖頸上噴濺出大片殷紅鮮血,手足仍在抽搐嘴角卻噙著對往事釋然的深深笑意。
李世民解下肩頭披麾蓋住尹薰臨別笑容,起身後將昇平摟在懷中:「你不是她,不會如此結局。」
昇平依在李世民的懷中輕輕頜首,心中無限感慨。
也許天家女子命中注定坎坷不定,她一路走來歷經跌宕起伏,艱難有時,痛楚有時,唯心中信念從不曾放棄:既生於宮闕,怎會為尋常兒女情愫困擾?正如獨孤皇後那般心中所思所想皆是霸業征程才是真正當得起這樣的名號。
身邊夫君胸懷天下時,隨其披荊斬棘不謂其苦,枕側良人穩坐天下時,與之治理政事少覺疲累。此生唯有與朝堂生死沉浮方能得抒心中鴻誌,若將其養置深宮,反會頹靡心誌心中苦悶。
幸而,李世民定不會負她。不會如尋常皇族般豢養美眷藏匿在深宮宅內,更不會因見鋒芒顯現而驚恐冷落閨中良臣。
他說過,他日成就,必跪送鳳冠至她麵前。她記得,她等著。
昇平嘆息著依在李世民胸口,傾聽他怦怦心跳那般沉穩有力,慢慢闔攏視線,心中暖意湧動升起。
東宮殘局自然有宮人打理,尹德妃屍首送往宮內永安寺,待皇上賜諡號再行入殮。碰頭昏迷的拓跋貴妃則被李世民所帶侍衛挾往北宮囚禁,宇文賢妃瘋癲異常自然也一同隨往。兩人臨行時,李世民毫不避諱身邊的昇平,冷聲吩咐道:「在北宮宮門裏送她們上路,屍首還回拓跋家和宇文家。」
昇平不曾對此加以阻攔。毀她容貌者,得此下場已是寬容,她做不到偽善寬待得罪自己的敵人。
昇平發覺李世民胸口衣襟血染大片,她命宮人尋到禦用傷藥,屏退宮人親自為李世民更換。她為他默默解開衣扣,除去外衣,凝結在胸口的血疤再次因為先前玄武門求生而扯動,又裂開些許。再細瞧昇平又想起自己那日下手之重,心中不由得發酸。
忽地,一滴水意滴落在李世民掌心。
李世民原本沉靜望著昇平僵硬著舉動,見自己手背存留的圓潤淚滴,以指抬起她的下頜,笑得猶如頑皮孩子:「我南征北戰受過無數次刀傷劍傷,這些不過是尋常傷罷了,居然也能讓公主為我哭泣?」
昇平被他戲謔有些尷尬,昂頭頓回眼底淚意,恢復以往冷靜麵容道:「本宮不過是在為尹德妃傷感,誰說是為了秦王?」
李世民聞言哈哈大笑,連袒露在外的傷口也顧不得,一意握住昇平柔雙手:「不許強嘴,否則……」
「否則,傷口再難痊癒。」昇平隨口堵李世民一句,低垂眼目繼續為他包紮,隻是頸項已經粉紅一片,掩不住心中燥熱。
自年少時與楊廣耳鬢廝磨,也有此般暖意情動時刻,今日與李世民嗔笑卻發覺當時情狀有異。楊廣對她來說似兄似父,寵溺常多於情愛。李世民與她,歷經波折生死,不覺中早已魂牽心念連動一起。眼下太子奪嫡風波除盡,終可放鬆心弦,再聽得他情話一句,竟有些恍然如夢的錯覺。
「對著傷口癡癡的在想什麽?」李世民的眼底萌動笑意。
「本宮在想,當初為什麽不再多用些力氣。」昇平似生氣般,加速手上動作。
李世民不理會昇平的賭氣,定定望著她不肯承認自己情愫的意氣用事,隻是笑。
昔日大興宮內驚鴻一瞥,天闕女子首次讓他知曉何為窒住呼吸。宮傾國亡他犯下重錯,單是昇平醒來後那一縷怨恨目光已使他羞愧萬分。大婚之時,玉階天梯上紅裳凜烈,似夢似幻攝掉他所有心魄。再謀大業時,已難阻擋深宮別離,日日相思夜夜牽掛之情。
今日,心中的人終於在近前,不知為何心卻先怯了。馳騁疆場血戰數年的男子,手刃千計悍敵善於用兵的男子,竟連一句心中情話也說不出。
李世民隻會笑,是能笑,心中,眼中,唯有昇平一人。
細心包紮胸前傷口完畢,昇平拉過李世民寬厚手掌,隻見上麵一道透骨傷口,鮮血仍在不住向外湧出。大概是剛剛在玄武門廝殺時所受的箭傷。昇平無聲嘆息,
她抬眼與癡癡的李世民對視,見他不閃躲視線心中又有些忐忑,整個人也渾身熱的厲害,昇平霍然站起閃到一邊:「現在已是醜時。秦王殿下可暫且休息片刻,等待明日早朝,群臣發現事變後怕是又有一番深淺較量。」
「東營我已命人持皇上虎符進行收編。東西南北四門守將已悉數歸降。」李世民也知昇平話中所含深意,沉思片刻道:「我也知曉明日一早,朝臣定對此事有有非議。」
「朝官隻是向皇帝寶座俯首稱臣,哪管寶座上所坐何人?秦王對此倒是不必多慮。」昇平從容應答,李世民聽聞頜首贊同。
「秦王,屬下有事要報。」殿門外忽而響起聲響,話音急促,似有內情。
「進來稟報!」李世民此時並不避諱昇平,反手將自己身上的衣裳披好,招侍衛入內。
侍衛知是此處是東宮,有許多避諱,入內時眼觀鼻,鼻觀口,進門立即跪倒不敢擅自左右觀看,「回稟秦王,長孫常尉他……」
李世民聽得長孫無忌危急,陡然站起:「長孫常尉怎麽了?」
「長孫常尉中毒箭性命垂危,禦醫說隻怕不能撐過今晚。長孫常尉命屬下帶信給秦王……」侍衛緊聲稟告。
李世民急抓住侍衛肩膀,「說!」
「長孫常尉道,太子被誅關聯的拓跋氏必然會反,消息一旦向外傳出,難堵天下百姓悠悠眾口,不若請秦王再往前走一步……」
李世民聞言呆住,思量片刻方才示意侍衛繼續說:「還有別的嗎?」
「還有,長孫場常尉說秦王許諾他的事,他追隨秦王十餘載,深知秦王殿下是守信之人,他在此不再復提……」侍衛畏縮的停住語音,瞧了瞧一旁佇立的太子妃。
「不必再提什麽?」昇平忽然輕聲問道。侍衛語塞,忙悄悄抬起頭窺視李世民的神色。
李世民立即沉下麵容,不容他解釋,當即嗬斥:「下去!」
惶惶侍衛不敢停留,連忙躬身退去,殿內再留昇平與李世民二人佇立。
「什麽諾言如此重要,要長孫常尉以性命來逼問?」昇平雙眼直直望住李世民,笑容仍在。她走至李世民麵前,伸手為他整理好衣襟,捋順鬢髮。血染長袍重新披在他的身上,李世民赤紅雙眼似欲說千言萬語,薄削嘴唇張合幾次,卻也不能為自己辯解。他無顏麵對坦蕩若此的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