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了是嗎?」思及可能,昇平頓時哽住喉嚨,澀澀然問。
那名內侍被昇平猛地問到真相愣了一下,隨即眯眼笑道:「自然是沒有,許是再過些日子,太子妃娘娘就會看見長樂了。」
想必,長樂已經死了。昇平剎那間明白。
不,也許昨夜目睹一切的人都已經死了,隻有她還活著。
而她能苟且偷生並非因為太子捨不得殺了她,而是,他還在留著她做最後殺手鐧來牽製李世民。
長樂是大隋最後倖存下來的宮人,除她以外再沒有人與昇平說南語了。昇平昂起頭不肯因此落淚讓那名內侍窺去。硬生生憋了許久才又淡淡又問:「代王呢?」
「代王還在辱母處。」內侍觀察昇平容色,輕聲回答。
「把代王帶過來吧。」昇平狀似無意的喃喃道:「也不知侑兒這些日睡的如何,是否還會跌落被子。」
「太子妃娘娘,奴才不能將代王送來。」那內侍滿臉堆笑。
昇平指甲刮在床榻邊掛鉤的瓔珞上,一個用力竟將瓔珞整個帶落。她深吸口氣側目笑問:「怎麽,這又是太子殿下吩咐的?」
「這倒不是太子殿下吩咐的,隻是奴才聽禦醫說代王出了疹子,暫時需避諱人,辱母已經將代王抱出宮去避水了。」內侍滴水不漏的回答反似編了許久的謊話,讓人不敢相信。
昇平淡淡掃了那名內侍一眼點頭,半晌才從齒fèng間吐出幾個字來:「那代王現在在哪兒,本宮去探望他。」
內侍垂手恭敬道:「太子妃娘娘,您就不必為難奴才們了,您此刻身體有恙,別說走出宮門,現在隻怕連東宮殿門也出不去的。」
「好,好,好。」昇平冷冷笑了,「你們居然敢囚禁本宮。不出便不出,沒什麽要緊的!」
內侍恭謹拱手慢慢退下,昇平目光隨他直出大殿,殿門外所有明亮光線再被瞬間關閉的朱赤金門切斷。
陰暗宮殿內,昇平的神色異常堅毅,眼底閃過不肯屈服的光芒。
李世民,若你能猜透本宮話中的奧妙便要盡快取得先機,否則,翻覆雲雨,你我皆會死無葬身之地!
長孫無垢所坐的車駕停在承天門口整整兩個時辰也不見李世民出來,唯恐內宮生變的她自然心中焦急萬分,不住掀簾向外眺望。
她仔細打量四周宮門,隻見宮門內外守衛似都換了陌生麵孔,連清晨守謹賞過金錁子的侍衛也不見了蹤影。此刻的守衛一個個身穿鐵甲,麵色沉峻目光冷氷,直逼得長孫無垢近乎陷入無底絕望。
莫非,太子建成今日待到他們入宮時分已將宮門守衛換掉?單等今日朝堂上彈劾完畢即當場擒住李世民,又唯恐寒族將士就此謀反勤王,所以先派遣心腹戰營接管宮門守衛?
不對,不可能。擅動京中守備必須經過皇帝手中虎符,太子不會做此舉動惹人懷疑實則是自己準備謀反。
那為何宮門悄無聲息的換人,為何秦王殿下他還不出城?長孫無垢再次焦急掀開窗幃探望,忽聽得車外守謹歡悅的稟告:「娘娘,秦王來了!」
長孫無垢聞聲當即放下窗帷,收回自己過於關切的視線,一顆心突突跳個不絕。
遠遠的,李世民□什伐赤跟隨著太子和李元吉的坐騎悠閑行來,三人馬到宮門停住腳步,李世民回身抱拳:「多謝太子殿下相送,二弟先行告退,四弟也多多保重。」
李元吉哈哈一笑:「二哥如此急著回家,怕是因為心中不快了吧!此次西征畢始可汗的突厥部落父皇本該派二哥去的。隻是二哥正值新婚,哪裏顧及得過來呢?四弟就代二哥去為國效力也沒什麽要緊的!」
「四弟,你這可算是做了個順水人情阿,你征戰突厥用的是二弟的兵馬,打的是二弟的旗號,偏偏父皇就是不讓二弟做先鋒統帥,二弟心中怎會高興?」太子建成提及此事也是麵容帶笑,眼眉間飛揚得意神色……
「其實無事一身輕正是臣弟此時的心思寫照,多謝四弟替我領兵出征,我感激於心又怎麽心生怨懟?」李世民不動聲色答道。
長孫無垢窩在車上聽得不由心驚:莫非今日皇上已經卸掉秦王殿下的兵權了?居然由齊王代他出征,此事非同小可,皇上此舉明著隻道是體諒秦王新婚不願與新人分別,暗裏已經開始分解兵權斷掉李世民的後路,這樣一來,秦王已無退法……長孫無垢勉強定住心神,再仔細聽。
「四弟明日還要出征突厥,二弟千萬不要誤了時辰送行阿。」李建成刻意瞥了一眼長孫無垢的車駕輕笑:「今晚怕要是要少睡些,將溫柔鄉忘在腦後才是。」
李世民聞言哈哈一笑錯過回答,他旋即拱手再次告辭,兩人又復相送,三人拖拖遝遝過了一刻的時間才準向宮門外前行。
車駕起行,粼粼向秦王府駛去,途中一隊人馬寂靜無聲,萬不容易顛顛簸簸進到府門又是用了一炷香的時間,至此處才聽得齊齊一陣鐵靴踏地聲迎麵而來,眾人在前方齊呼:「秦王,你可算回來了。」
長孫無忌越身上前,一把挽住什伐赤的韁繩,勒住再往上看,此事秦王李世民已是麵色慘白支撐不住,整個人晃晃悠悠蕩在馬背上,幾乎跌落馬下。
長孫無垢再顧不得儀態從車駕上跳下,與長孫無忌共同攙李世民下馬,李世民緊握長孫無忌右臂,堅持許久才咬牙道出半句話:「今日兵權被解,我們兄弟定活不到明日了……」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一同出生入死十餘年,自然明白他話中含義,以往重兵在握,即便是皇上想要刻意針對時也需多加掂量謹慎,今朝一旦兵權分散,被架空閑職,除做砧上魚俎已無他法。
李世民視線越過長孫無忌直望他身後的鐵甲兵士,虛弱笑道:「各位兄弟,你們跟隨我世民南征北戰十餘年,刀風劍雨皆不曾退縮過。隻是此時非比以往,所行之事必將牽扯家人九族。若有人需自保者,待明日收編至李元吉麾下必能得活,若不願離去者可與我李世民迎敵殺出血路,來日得勝,封爵犒賞我李世民絕不吝嗇!」
長孫無忌一把抱住李世民徐軟雙腿不斷下墜的身子,忿然道:「秦王不必以此些羞臊人的東西許給屬下,此處所站誰人不是與秦王殿下同生同死的兄弟,怎麽能捨棄秦王而獨自苟且偷生?所有校尉將軍聽令!立即歸至各位所轄軍營聽秦王命令而動,咱們與其坐以待斃不若翻手奪權!」
長孫無忌一聲怒吼,眾人自然毫不猶豫響應,當下十餘人赤膊歃血發誓,甚至立言不惜以死換取李世民完勝。
候命已畢,眾人各自分散開去帶動人馬,長孫無忌則用力攙扶李世民踉蹌步入新房。
長孫無忌將李世民放在塌上,示意長孫無垢上前為秦王包紮,嘴上卻沒有停歇:「齊王此次回京帶領五萬人馬停在東郊軍營,若要讓他聯繫突厥殘部與咱們的將士遭遇,必然會激發一場殊死搏殺。不如就此讓屬下帶一幹精銳人馬圍困皇宮,以武諫逼皇上立即做出廢立太子的決斷。」
長孫無垢輕輕為李世民解開外衣,因為在皇宮內耽擱的時間過長,血已染滿胸口,再揭一層衣服,皮肉又被粘起大塊,李世民額頭已經滲出細密汗珠,緊咬牙關微閉雙眼強撐著。
「或逼出太子和齊王,咱們先下手為強,將他們……」長孫無忌寬厚的手掌向下一橫,做出個切的動作。
李世民勉強睜眼虛弱搖頭:「此事萬萬不可。眼下圍困皇宮必會造成內亂。天下人可都瞧著咱們的舉動呢。」
「自古成者王侯敗者寇,記錄史書的史官也是由寶座上的九五之尊任命的,即便真是將太子和齊王結果了,天下百姓也未必知曉內裏實情,怕什麽?」長孫無忌大手一搓有些不解。
長孫無垢將刀傷藥倒至傷口處,幹幹一層粉末蟄得李世民倒吸一口冷氣,頸項上青筋似要繃開般凸起,他抓過桌上茶盞生生在掌心捏碎,抿緊嘴唇斬釘截鐵地拒絕:「不行,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能逼宮殺戮。「
「秦王是怕一旦出手逼宮會傷了東宮太子妃吧?」長孫無垢說罷忽地站起,將手中藥瓶放置桌上,淡淡回身:「今日嬪妾去東宮探病時發現太子妃已被太子禁錮不能動彈了,她趁人不備也隻對我說了兩個字,兵刃。如此看來,怕是太子早有準備,就算咱們不出手逼宮,太子妃也未必真能得到些許安穩。」
李世民怔住:「你是說,她已經被太子禁錮?」
長孫無忌:「兵刃,兵刃,莫不是……太子妃是想說,太子正在私下鑄造兵刃以圖謀反?」
「太子東宮靠近內宮,歷來不許私自藏匿兵器,太子現在膽敢藏匿必是做好準備放手一搏了,他料到卸掉秦王的兵權必遭反抗,屆時隻需攜帶兵刃單等秦王攜人再次入宮時下手為強便可成就大業。」長孫無垢愣住:「幸好咱們先一步知道,否則……」
房內頓時一片寂靜,隻剩下三人各自孤坐,若有所思,一縷薰香在中間裊裊散發,暖意並不能驅散每人心中的陰冷。
昇平這個消息幾乎能救所有人性命,但她的性命顯然已經危在旦夕。
長孫無忌思想片刻,先變幻了神色,又瞥了一眼自家妹子道:「不如這樣做吧,玄武門守衛常何1是屬下麾下舊人,今晚屬下先去會會他探探內宮風聲。」
李世民鎮定頜首表示贊同:「不過,你必須令南營先做不動以備後患,如果能策反常何,你再帶人換了守備再說!」
長孫無忌抱拳,「遵令!」他慡利轉身離開,長孫無垢心中憂慮兄長安危蹙眉又追了出去,兄妹兩人轉過迴廊,長孫無忌方才停住腳步回頭望定長孫無垢:「妹子,今晚為兄一定會為你謀劃。」
長孫無垢驚得神色一變:「哥哥,你要做什麽?」
長孫無忌向她鄭重道:「今夜是謀劃的最佳時機,錯過今夜良機,你我來日就算打算再多也是無用了。」
已經猜到長孫無忌行動的長孫無垢頻頻搖頭,她焦急的阻止:「萬萬不可,你明知此事是秦王的心結,你若敢擅動的話,怕是必遭責怪……」
昏暗迴廊裏,長孫無忌麵沉似水:「你不必管了,妹子,你先去尋些千年人參切片給秦王含在舌根下,無論如何今晚秦王必須挺過,否則,你我兄妹都要隨他魂飛魄散了!」
長孫無垢聞言不由得臉色慘白,過了許久才點頭小心叮囑:「大哥你也要多加保重,小心刀劍無眼。」
長孫無忌冷笑:「不過是打了敗仗的五萬酒囊飯袋,怎比得我南營廝殺多年的精銳鐵士?若是真在皇宮裏拚殺起來,孰贏孰輸尚且難以定論呢!」
長孫無忌說罷疾步離開。倒是長孫無垢知道今夜必然大事頻發雙腿發軟,強撐在迴廊柱上喘息,半日才回過神來。
1常何:生卒年不詳,唐初將領。原為秦王李世民部將,後因功升為玄武門守將。太子李建成在魏徵的授意下,極力與常何結交,使其成為自己一係的心腹。李世民在危急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製人。李世民暗訪常何,常何看出其中厲害,決定助李世民成事。武德九年六月二十四,李建成和李元吉經玄武門一同入朝,常何待二人入門後將玄武門關閉,使二人的手下無法進入救援,使李世民順利的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為了大唐太子。
那名內侍被昇平猛地問到真相愣了一下,隨即眯眼笑道:「自然是沒有,許是再過些日子,太子妃娘娘就會看見長樂了。」
想必,長樂已經死了。昇平剎那間明白。
不,也許昨夜目睹一切的人都已經死了,隻有她還活著。
而她能苟且偷生並非因為太子捨不得殺了她,而是,他還在留著她做最後殺手鐧來牽製李世民。
長樂是大隋最後倖存下來的宮人,除她以外再沒有人與昇平說南語了。昇平昂起頭不肯因此落淚讓那名內侍窺去。硬生生憋了許久才又淡淡又問:「代王呢?」
「代王還在辱母處。」內侍觀察昇平容色,輕聲回答。
「把代王帶過來吧。」昇平狀似無意的喃喃道:「也不知侑兒這些日睡的如何,是否還會跌落被子。」
「太子妃娘娘,奴才不能將代王送來。」那內侍滿臉堆笑。
昇平指甲刮在床榻邊掛鉤的瓔珞上,一個用力竟將瓔珞整個帶落。她深吸口氣側目笑問:「怎麽,這又是太子殿下吩咐的?」
「這倒不是太子殿下吩咐的,隻是奴才聽禦醫說代王出了疹子,暫時需避諱人,辱母已經將代王抱出宮去避水了。」內侍滴水不漏的回答反似編了許久的謊話,讓人不敢相信。
昇平淡淡掃了那名內侍一眼點頭,半晌才從齒fèng間吐出幾個字來:「那代王現在在哪兒,本宮去探望他。」
內侍垂手恭敬道:「太子妃娘娘,您就不必為難奴才們了,您此刻身體有恙,別說走出宮門,現在隻怕連東宮殿門也出不去的。」
「好,好,好。」昇平冷冷笑了,「你們居然敢囚禁本宮。不出便不出,沒什麽要緊的!」
內侍恭謹拱手慢慢退下,昇平目光隨他直出大殿,殿門外所有明亮光線再被瞬間關閉的朱赤金門切斷。
陰暗宮殿內,昇平的神色異常堅毅,眼底閃過不肯屈服的光芒。
李世民,若你能猜透本宮話中的奧妙便要盡快取得先機,否則,翻覆雲雨,你我皆會死無葬身之地!
長孫無垢所坐的車駕停在承天門口整整兩個時辰也不見李世民出來,唯恐內宮生變的她自然心中焦急萬分,不住掀簾向外眺望。
她仔細打量四周宮門,隻見宮門內外守衛似都換了陌生麵孔,連清晨守謹賞過金錁子的侍衛也不見了蹤影。此刻的守衛一個個身穿鐵甲,麵色沉峻目光冷氷,直逼得長孫無垢近乎陷入無底絕望。
莫非,太子建成今日待到他們入宮時分已將宮門守衛換掉?單等今日朝堂上彈劾完畢即當場擒住李世民,又唯恐寒族將士就此謀反勤王,所以先派遣心腹戰營接管宮門守衛?
不對,不可能。擅動京中守備必須經過皇帝手中虎符,太子不會做此舉動惹人懷疑實則是自己準備謀反。
那為何宮門悄無聲息的換人,為何秦王殿下他還不出城?長孫無垢再次焦急掀開窗幃探望,忽聽得車外守謹歡悅的稟告:「娘娘,秦王來了!」
長孫無垢聞聲當即放下窗帷,收回自己過於關切的視線,一顆心突突跳個不絕。
遠遠的,李世民□什伐赤跟隨著太子和李元吉的坐騎悠閑行來,三人馬到宮門停住腳步,李世民回身抱拳:「多謝太子殿下相送,二弟先行告退,四弟也多多保重。」
李元吉哈哈一笑:「二哥如此急著回家,怕是因為心中不快了吧!此次西征畢始可汗的突厥部落父皇本該派二哥去的。隻是二哥正值新婚,哪裏顧及得過來呢?四弟就代二哥去為國效力也沒什麽要緊的!」
「四弟,你這可算是做了個順水人情阿,你征戰突厥用的是二弟的兵馬,打的是二弟的旗號,偏偏父皇就是不讓二弟做先鋒統帥,二弟心中怎會高興?」太子建成提及此事也是麵容帶笑,眼眉間飛揚得意神色……
「其實無事一身輕正是臣弟此時的心思寫照,多謝四弟替我領兵出征,我感激於心又怎麽心生怨懟?」李世民不動聲色答道。
長孫無垢窩在車上聽得不由心驚:莫非今日皇上已經卸掉秦王殿下的兵權了?居然由齊王代他出征,此事非同小可,皇上此舉明著隻道是體諒秦王新婚不願與新人分別,暗裏已經開始分解兵權斷掉李世民的後路,這樣一來,秦王已無退法……長孫無垢勉強定住心神,再仔細聽。
「四弟明日還要出征突厥,二弟千萬不要誤了時辰送行阿。」李建成刻意瞥了一眼長孫無垢的車駕輕笑:「今晚怕要是要少睡些,將溫柔鄉忘在腦後才是。」
李世民聞言哈哈一笑錯過回答,他旋即拱手再次告辭,兩人又復相送,三人拖拖遝遝過了一刻的時間才準向宮門外前行。
車駕起行,粼粼向秦王府駛去,途中一隊人馬寂靜無聲,萬不容易顛顛簸簸進到府門又是用了一炷香的時間,至此處才聽得齊齊一陣鐵靴踏地聲迎麵而來,眾人在前方齊呼:「秦王,你可算回來了。」
長孫無忌越身上前,一把挽住什伐赤的韁繩,勒住再往上看,此事秦王李世民已是麵色慘白支撐不住,整個人晃晃悠悠蕩在馬背上,幾乎跌落馬下。
長孫無垢再顧不得儀態從車駕上跳下,與長孫無忌共同攙李世民下馬,李世民緊握長孫無忌右臂,堅持許久才咬牙道出半句話:「今日兵權被解,我們兄弟定活不到明日了……」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一同出生入死十餘年,自然明白他話中含義,以往重兵在握,即便是皇上想要刻意針對時也需多加掂量謹慎,今朝一旦兵權分散,被架空閑職,除做砧上魚俎已無他法。
李世民視線越過長孫無忌直望他身後的鐵甲兵士,虛弱笑道:「各位兄弟,你們跟隨我世民南征北戰十餘年,刀風劍雨皆不曾退縮過。隻是此時非比以往,所行之事必將牽扯家人九族。若有人需自保者,待明日收編至李元吉麾下必能得活,若不願離去者可與我李世民迎敵殺出血路,來日得勝,封爵犒賞我李世民絕不吝嗇!」
長孫無忌一把抱住李世民徐軟雙腿不斷下墜的身子,忿然道:「秦王不必以此些羞臊人的東西許給屬下,此處所站誰人不是與秦王殿下同生同死的兄弟,怎麽能捨棄秦王而獨自苟且偷生?所有校尉將軍聽令!立即歸至各位所轄軍營聽秦王命令而動,咱們與其坐以待斃不若翻手奪權!」
長孫無忌一聲怒吼,眾人自然毫不猶豫響應,當下十餘人赤膊歃血發誓,甚至立言不惜以死換取李世民完勝。
候命已畢,眾人各自分散開去帶動人馬,長孫無忌則用力攙扶李世民踉蹌步入新房。
長孫無忌將李世民放在塌上,示意長孫無垢上前為秦王包紮,嘴上卻沒有停歇:「齊王此次回京帶領五萬人馬停在東郊軍營,若要讓他聯繫突厥殘部與咱們的將士遭遇,必然會激發一場殊死搏殺。不如就此讓屬下帶一幹精銳人馬圍困皇宮,以武諫逼皇上立即做出廢立太子的決斷。」
長孫無垢輕輕為李世民解開外衣,因為在皇宮內耽擱的時間過長,血已染滿胸口,再揭一層衣服,皮肉又被粘起大塊,李世民額頭已經滲出細密汗珠,緊咬牙關微閉雙眼強撐著。
「或逼出太子和齊王,咱們先下手為強,將他們……」長孫無忌寬厚的手掌向下一橫,做出個切的動作。
李世民勉強睜眼虛弱搖頭:「此事萬萬不可。眼下圍困皇宮必會造成內亂。天下人可都瞧著咱們的舉動呢。」
「自古成者王侯敗者寇,記錄史書的史官也是由寶座上的九五之尊任命的,即便真是將太子和齊王結果了,天下百姓也未必知曉內裏實情,怕什麽?」長孫無忌大手一搓有些不解。
長孫無垢將刀傷藥倒至傷口處,幹幹一層粉末蟄得李世民倒吸一口冷氣,頸項上青筋似要繃開般凸起,他抓過桌上茶盞生生在掌心捏碎,抿緊嘴唇斬釘截鐵地拒絕:「不行,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能逼宮殺戮。「
「秦王是怕一旦出手逼宮會傷了東宮太子妃吧?」長孫無垢說罷忽地站起,將手中藥瓶放置桌上,淡淡回身:「今日嬪妾去東宮探病時發現太子妃已被太子禁錮不能動彈了,她趁人不備也隻對我說了兩個字,兵刃。如此看來,怕是太子早有準備,就算咱們不出手逼宮,太子妃也未必真能得到些許安穩。」
李世民怔住:「你是說,她已經被太子禁錮?」
長孫無忌:「兵刃,兵刃,莫不是……太子妃是想說,太子正在私下鑄造兵刃以圖謀反?」
「太子東宮靠近內宮,歷來不許私自藏匿兵器,太子現在膽敢藏匿必是做好準備放手一搏了,他料到卸掉秦王的兵權必遭反抗,屆時隻需攜帶兵刃單等秦王攜人再次入宮時下手為強便可成就大業。」長孫無垢愣住:「幸好咱們先一步知道,否則……」
房內頓時一片寂靜,隻剩下三人各自孤坐,若有所思,一縷薰香在中間裊裊散發,暖意並不能驅散每人心中的陰冷。
昇平這個消息幾乎能救所有人性命,但她的性命顯然已經危在旦夕。
長孫無忌思想片刻,先變幻了神色,又瞥了一眼自家妹子道:「不如這樣做吧,玄武門守衛常何1是屬下麾下舊人,今晚屬下先去會會他探探內宮風聲。」
李世民鎮定頜首表示贊同:「不過,你必須令南營先做不動以備後患,如果能策反常何,你再帶人換了守備再說!」
長孫無忌抱拳,「遵令!」他慡利轉身離開,長孫無垢心中憂慮兄長安危蹙眉又追了出去,兄妹兩人轉過迴廊,長孫無忌方才停住腳步回頭望定長孫無垢:「妹子,今晚為兄一定會為你謀劃。」
長孫無垢驚得神色一變:「哥哥,你要做什麽?」
長孫無忌向她鄭重道:「今夜是謀劃的最佳時機,錯過今夜良機,你我來日就算打算再多也是無用了。」
已經猜到長孫無忌行動的長孫無垢頻頻搖頭,她焦急的阻止:「萬萬不可,你明知此事是秦王的心結,你若敢擅動的話,怕是必遭責怪……」
昏暗迴廊裏,長孫無忌麵沉似水:「你不必管了,妹子,你先去尋些千年人參切片給秦王含在舌根下,無論如何今晚秦王必須挺過,否則,你我兄妹都要隨他魂飛魄散了!」
長孫無垢聞言不由得臉色慘白,過了許久才點頭小心叮囑:「大哥你也要多加保重,小心刀劍無眼。」
長孫無忌冷笑:「不過是打了敗仗的五萬酒囊飯袋,怎比得我南營廝殺多年的精銳鐵士?若是真在皇宮裏拚殺起來,孰贏孰輸尚且難以定論呢!」
長孫無忌說罷疾步離開。倒是長孫無垢知道今夜必然大事頻發雙腿發軟,強撐在迴廊柱上喘息,半日才回過神來。
1常何:生卒年不詳,唐初將領。原為秦王李世民部將,後因功升為玄武門守將。太子李建成在魏徵的授意下,極力與常何結交,使其成為自己一係的心腹。李世民在危急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製人。李世民暗訪常何,常何看出其中厲害,決定助李世民成事。武德九年六月二十四,李建成和李元吉經玄武門一同入朝,常何待二人入門後將玄武門關閉,使二人的手下無法進入救援,使李世民順利的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為了大唐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