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李四鳥銃走火,有人已經報信兒到家,李四老婆慌慌張張跑來,見個男人撂倒在地下,烏煙鮮血不辨頭臉,認定就是自家丈夫,撲到身上摟住就號陶大哭。王二麻子老婆來瞧熱鬧,在邊上勸說‘人死吹燈拔蠟,嫂子再傷心他也活不轉。死的自死,活的還要活。不是我說刻薄話,他活著時候,有點銀子都塞了橋東的王四妞兒,大年下你們也沒少生氣……
“正勸著,李四洗澡回來了,見自己老婆抱著別人哭,問:‘這是他娘的咋回事?’兩個女人一看李四活著,都瞪眼兒發愣。一時人來說:‘死的是王二麻子。’他老婆一認,真的是自己男人!李四老婆起身,王二麻子老婆換上去,就哭得倒噎氣發昏。李四老婆在旁邊勸:‘人死吹燈拔蠟。弟妹的話,死的自死,活的還要活!我也說句刻薄話,他有點錢不都填還了葛巧兒那丫頭子了?’……”
他似乎是在裏頭連說帶比劃形容兒,說得活靈活現的,太後、皇後和一群女人都笑。幹隆正要進去,聽太後說道:“這個笑話拿死人開心,罪過的。趁你阿瑪沒來,罰你再說一個。他來,你就放不開了。”幹隆想了想,臉上掛了笑,一腳跨進殿裏,笑著對母親一揖,說道:“母親這話兒子當不起,沒的我來了,倒不能招額娘開心?”一眾人等見他進來,炕上地下牆邊桌旁忽地跪倒一片,隻太後不動,那拉氏偏身下炕蹲福行禮。太後道:“不是不開心,在你跟前都得講規矩,禮拘著,又要講說話分寸,我老天拔地的人了,愛聽俗話笑話兒,那些雅文章雖好,我們不懂!”幹隆笑著唯唯答應,從腰下解了玉珮放在桌上,對幾個兒子道:“誰來盡這個孝道?就說俗故事俗笑話兒,逗樂了老佛爺,這個就賞他!”
“兒子想得這個彩頭。”幾個兒子互相遞了一陣眼色,八阿哥顒琁乍了膽子,起身一揖,笑道:“說個一一傻女婿走丈母娘故事兒!”話一出口,連幹隆也隨眾笑了。太後笑道:“我就最愛聽這些個一一你放膽兒說,有我在,你阿瑪也不得拘你!”“是。”顒琁哈腰賠笑,打疊精神說道:“有個人,是個不夠數兒。老丈母過生日,兩口子回去,媳婦怕他丟醜,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這回回去要支起樣兒叫他們瞧瞧。告訴你,我們家門上那個鋪首銜環是古銅的,你進門時候盯著看看,用手敲敲,就說‘噢,是古銅的’,堂上香爐也是古銅,也要認認敲敲,就說‘嗯,這香爐也是古銅的!’我們家中堂有幅畫,見了就說‘這是唐朝古畫兒’……再有就是吃飯,別在席上張牙舞爪狼吞虎咽,我在廚屋裏筷子敲一下碟子,你就夾一口菜。還有和客人敬酒,要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別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傻女婿一一答應記住了。
“這麽交待清慡,兩口子騎驢回門。老嶽父家是紳士人家,這日老親故友自然不少,都知道他有個傻女婿,他們一到門上就招眼,人們都留神瞧這女婿動作。隻見他不慌不忙搖著方步一一”顒旋學那樣子,皺著眉頭,拿腔作勢向四周點頭致意,又上下審視那“門”,用手指虛敲了敲:‘嗯,這個鋪首銜環是古銅的!’
“眾客人一聽,都是一怔:這不像是個傻子呀!說話氣派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的,蠻好的嘛!
“接著進正房拜壽了,那媳婦都在身邊,禮數、風度都漂亮。他又走到香爐跟前,這麽伸手一敲,側耳聽著,又說:‘嶽丈,這香爐也是古銅的,嗯,好!’這麽著一手賣弄,人們誰也不敢小看這傻子了。
“接著便上席。他是嬌客,自然和鄉大人們同坐首桌。姑奶奶回門,照例到廚屋裏幫嫂子們忙兒。那媳婦兒擇菜洗盤子,眼裏留神丈夫,隔一會兒,就用筷子‘當——’敲一下盤子。傻女婿坐在上頭,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專聽這一聲響,他就夾一口菜填嘴裏,慢慢嚼咽。”
顒琁說著,臉上板得一本正經,手伸著比個夾菜樣兒,“吃”到口裏,磨著嘴“嚼”了又“咽”了,逗得太後前仰後合笑不可遏,指著顒旋道:“這孩子伶俐,隻聽說是個讀書種兒,詩寫得好,說古記兒也這麽愛人的!”顒琁便忙收科,笑著斟了一小杯葡萄酒,雙手捧了敬給祖母,又斟一杯捧給幹隆,道:“祖母、阿瑪都笑了,這是兒子孝心虔誠,請老佛爺、皇阿瑪賞臉用一點。”還要敬皇後,那拉氏笑道:“皇上用了,也就有我的了,你隻管說笑,老佛爺、皇上開心就好。”幹隆聽這話,真覺得入情入理,無可挑剔,滿心要冷淡皇後的,又復疑思不定,隻向皇後點頭微笑了一下,舉杯飲了。
“酒席筵上丁點毛病沒出,傻女婿又過一關。”顒琁接著說道,“人們私下裏交頭接耳議論:誰說人家女婿傻?文雅端莊,活脫兒一個黌門秀才嘛!
“接著老丈母下來勸酒,傻女婿就起身幫著張羅——‘來來來,今兒個高興,酒逢知己千杯少一一請幹了這杯!’人們紛紛起身回敬,都來逢迎,說‘令賢婿知書達禮,日後前途不可限量’、‘乘龍騰達’、‘慧眼識東床’之類亂嘈。誰想偏這時候兒出了毛病。”顒琁笑著頓住。
二十六——
眾人都用眼盯著顒琁,顒琁卻頗沉得住氣,取茶飲了一口,這才接著說道:“那老丈母一高興,不留神就放了個屁。這女婿受了誇獎,也就忘乎所以,伸指頭往空裏彈了彈,似模像樣側著耳朵‘聽’那屁聲,然後斬釘截鐵地說:‘嶽母大人,您這屁也是古銅的!”
他話音一落,眾人初時一怔,突然爆發一陣狂笑。老太後正合碗蓋,連茶碗一下子扣了炕桌上;那拉皇後指著顒琁捂著胸,咳得滿臉漲紅,隻說不出話來;幹隆手舉酒杯正往唇邊送,一口笑出氣來,吹得酒都濺出去;陳氏、汪氏、金隹氏、魏隹氏在底下笑倒了一片;滿殿宮女也都東倒西歪站不穩;隻和卓氏聽不大懂,跟著眾人訕笑而已;顒琪幾個阿哥也都笑不可遏,隻迫於幹隆嚴父在場,撐著不肯失態。
還是顒琁拿得住,偏他不笑,上前跪到太後身邊替她捶背,待稍平靜,又道,“老丈人在邊兒上吹鬍子瞪眼,指著嗬斥:‘這都是什麽話?’
“傻女婿這才想起來,指著堂屋中間那幅畫說:‘我還沒說呢,這是唐朝古畫!’
“‘混帳!’
“那女婿見丈人發了脾氣,擺手兒後退,說:‘算了算了不說了,跟您沒話說!哦一一我跟丈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跟你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大家聽著,又復一陣一陣譁笑,太後便命幹隆賞他!顒旋一邊領賞,一邊謝過,說道:“兒子的笑話兒太俗,是打馮夢龍《古今笑》裏頭編掇出來的,裏頭難免輕浮,皇阿瑪不見責,兒子就歡喜了。”幹隆原疑他是在外頭串館子吃茶,狐朋狗友們噱笑打諢出來的故事兒,聽見是讀書得來,不禁釋然,笑道:“馮夢龍不同於柳三變,柳是自喜風流,馮是懷才不遇,退而著書勸世。我看過他的《警世通言》,雖然不少街巷俚言,大旨勸善懲惡,於世道人心無害的。你的笑話雖俗,老佛爺聽得歡喜,這就入了孝悌大道,就是老萊子斑衣戲彩,娛親之樂的正經,說不上‘輕浮’二字。”這麽著說,滿殿裏人都放了心。太後知道幹隆尚未進膳,便命:“汪氏帶皇帝迸內殿,待候你主子進膳了,出來我們猜燈謎兒耍子。皇帝去吧,我還叫他們說笑話兒等著你。”
“正勸著,李四洗澡回來了,見自己老婆抱著別人哭,問:‘這是他娘的咋回事?’兩個女人一看李四活著,都瞪眼兒發愣。一時人來說:‘死的是王二麻子。’他老婆一認,真的是自己男人!李四老婆起身,王二麻子老婆換上去,就哭得倒噎氣發昏。李四老婆在旁邊勸:‘人死吹燈拔蠟。弟妹的話,死的自死,活的還要活!我也說句刻薄話,他有點錢不都填還了葛巧兒那丫頭子了?’……”
他似乎是在裏頭連說帶比劃形容兒,說得活靈活現的,太後、皇後和一群女人都笑。幹隆正要進去,聽太後說道:“這個笑話拿死人開心,罪過的。趁你阿瑪沒來,罰你再說一個。他來,你就放不開了。”幹隆想了想,臉上掛了笑,一腳跨進殿裏,笑著對母親一揖,說道:“母親這話兒子當不起,沒的我來了,倒不能招額娘開心?”一眾人等見他進來,炕上地下牆邊桌旁忽地跪倒一片,隻太後不動,那拉氏偏身下炕蹲福行禮。太後道:“不是不開心,在你跟前都得講規矩,禮拘著,又要講說話分寸,我老天拔地的人了,愛聽俗話笑話兒,那些雅文章雖好,我們不懂!”幹隆笑著唯唯答應,從腰下解了玉珮放在桌上,對幾個兒子道:“誰來盡這個孝道?就說俗故事俗笑話兒,逗樂了老佛爺,這個就賞他!”
“兒子想得這個彩頭。”幾個兒子互相遞了一陣眼色,八阿哥顒琁乍了膽子,起身一揖,笑道:“說個一一傻女婿走丈母娘故事兒!”話一出口,連幹隆也隨眾笑了。太後笑道:“我就最愛聽這些個一一你放膽兒說,有我在,你阿瑪也不得拘你!”“是。”顒琁哈腰賠笑,打疊精神說道:“有個人,是個不夠數兒。老丈母過生日,兩口子回去,媳婦怕他丟醜,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這回回去要支起樣兒叫他們瞧瞧。告訴你,我們家門上那個鋪首銜環是古銅的,你進門時候盯著看看,用手敲敲,就說‘噢,是古銅的’,堂上香爐也是古銅,也要認認敲敲,就說‘嗯,這香爐也是古銅的!’我們家中堂有幅畫,見了就說‘這是唐朝古畫兒’……再有就是吃飯,別在席上張牙舞爪狼吞虎咽,我在廚屋裏筷子敲一下碟子,你就夾一口菜。還有和客人敬酒,要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別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傻女婿一一答應記住了。
“這麽交待清慡,兩口子騎驢回門。老嶽父家是紳士人家,這日老親故友自然不少,都知道他有個傻女婿,他們一到門上就招眼,人們都留神瞧這女婿動作。隻見他不慌不忙搖著方步一一”顒旋學那樣子,皺著眉頭,拿腔作勢向四周點頭致意,又上下審視那“門”,用手指虛敲了敲:‘嗯,這個鋪首銜環是古銅的!’
“眾客人一聽,都是一怔:這不像是個傻子呀!說話氣派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的,蠻好的嘛!
“接著進正房拜壽了,那媳婦都在身邊,禮數、風度都漂亮。他又走到香爐跟前,這麽伸手一敲,側耳聽著,又說:‘嶽丈,這香爐也是古銅的,嗯,好!’這麽著一手賣弄,人們誰也不敢小看這傻子了。
“接著便上席。他是嬌客,自然和鄉大人們同坐首桌。姑奶奶回門,照例到廚屋裏幫嫂子們忙兒。那媳婦兒擇菜洗盤子,眼裏留神丈夫,隔一會兒,就用筷子‘當——’敲一下盤子。傻女婿坐在上頭,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專聽這一聲響,他就夾一口菜填嘴裏,慢慢嚼咽。”
顒琁說著,臉上板得一本正經,手伸著比個夾菜樣兒,“吃”到口裏,磨著嘴“嚼”了又“咽”了,逗得太後前仰後合笑不可遏,指著顒旋道:“這孩子伶俐,隻聽說是個讀書種兒,詩寫得好,說古記兒也這麽愛人的!”顒琁便忙收科,笑著斟了一小杯葡萄酒,雙手捧了敬給祖母,又斟一杯捧給幹隆,道:“祖母、阿瑪都笑了,這是兒子孝心虔誠,請老佛爺、皇阿瑪賞臉用一點。”還要敬皇後,那拉氏笑道:“皇上用了,也就有我的了,你隻管說笑,老佛爺、皇上開心就好。”幹隆聽這話,真覺得入情入理,無可挑剔,滿心要冷淡皇後的,又復疑思不定,隻向皇後點頭微笑了一下,舉杯飲了。
“酒席筵上丁點毛病沒出,傻女婿又過一關。”顒琁接著說道,“人們私下裏交頭接耳議論:誰說人家女婿傻?文雅端莊,活脫兒一個黌門秀才嘛!
“接著老丈母下來勸酒,傻女婿就起身幫著張羅——‘來來來,今兒個高興,酒逢知己千杯少一一請幹了這杯!’人們紛紛起身回敬,都來逢迎,說‘令賢婿知書達禮,日後前途不可限量’、‘乘龍騰達’、‘慧眼識東床’之類亂嘈。誰想偏這時候兒出了毛病。”顒琁笑著頓住。
二十六——
眾人都用眼盯著顒琁,顒琁卻頗沉得住氣,取茶飲了一口,這才接著說道:“那老丈母一高興,不留神就放了個屁。這女婿受了誇獎,也就忘乎所以,伸指頭往空裏彈了彈,似模像樣側著耳朵‘聽’那屁聲,然後斬釘截鐵地說:‘嶽母大人,您這屁也是古銅的!”
他話音一落,眾人初時一怔,突然爆發一陣狂笑。老太後正合碗蓋,連茶碗一下子扣了炕桌上;那拉皇後指著顒琁捂著胸,咳得滿臉漲紅,隻說不出話來;幹隆手舉酒杯正往唇邊送,一口笑出氣來,吹得酒都濺出去;陳氏、汪氏、金隹氏、魏隹氏在底下笑倒了一片;滿殿宮女也都東倒西歪站不穩;隻和卓氏聽不大懂,跟著眾人訕笑而已;顒琪幾個阿哥也都笑不可遏,隻迫於幹隆嚴父在場,撐著不肯失態。
還是顒琁拿得住,偏他不笑,上前跪到太後身邊替她捶背,待稍平靜,又道,“老丈人在邊兒上吹鬍子瞪眼,指著嗬斥:‘這都是什麽話?’
“傻女婿這才想起來,指著堂屋中間那幅畫說:‘我還沒說呢,這是唐朝古畫!’
“‘混帳!’
“那女婿見丈人發了脾氣,擺手兒後退,說:‘算了算了不說了,跟您沒話說!哦一一我跟丈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跟你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大家聽著,又復一陣一陣譁笑,太後便命幹隆賞他!顒旋一邊領賞,一邊謝過,說道:“兒子的笑話兒太俗,是打馮夢龍《古今笑》裏頭編掇出來的,裏頭難免輕浮,皇阿瑪不見責,兒子就歡喜了。”幹隆原疑他是在外頭串館子吃茶,狐朋狗友們噱笑打諢出來的故事兒,聽見是讀書得來,不禁釋然,笑道:“馮夢龍不同於柳三變,柳是自喜風流,馮是懷才不遇,退而著書勸世。我看過他的《警世通言》,雖然不少街巷俚言,大旨勸善懲惡,於世道人心無害的。你的笑話雖俗,老佛爺聽得歡喜,這就入了孝悌大道,就是老萊子斑衣戲彩,娛親之樂的正經,說不上‘輕浮’二字。”這麽著說,滿殿裏人都放了心。太後知道幹隆尚未進膳,便命:“汪氏帶皇帝迸內殿,待候你主子進膳了,出來我們猜燈謎兒耍子。皇帝去吧,我還叫他們說笑話兒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