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軍餉,是勒敏在信中寫給傅恆的,前天剛剛收到。但查遍金鉷金輝奏摺,都隻字未提這件事。傅恆心裏一震:金鉷竟敢貪這筆財!但此時卻無可對證,傅恆一邊想,一邊說道:“五百兩金子一兌二十四市價,是一萬二千兩足紋,不是一筆小數目,好查。”
“查!”幹隆咬著牙說道。“朕以寬為政,是指與民休息。當然也有個官場和熙,雍穆平靜的意思。世宗爺雷厲風行整頓之後,雅不願官場雞飛狗跳人人自危。誰知吏治竟敗壞得如此之快!看來不殺幾個封疆大吏難得防微杜漸!”他掏出表來看看,對兆惠道:“今日你講這隻是一麵之詞。朕先聽聽,待訥親解回,讞明審定,才能最後處置——卜信,帶他養蜂夾道去,由劉統勛安置。”
兆惠施禮卻步,跟著卜信退了出去。傅恆知道,外邊不知有多少官員揮汗如雨,焦急地等待著自己。正要說話,幹隆問道:“尹繼善啟程去南京沒有?”傅恆忙躬身道:“早前一天接到他的稟啟,說即日動身,由漢口水路到南京。他母親現在南京身子不適,他心裏比誰都急呢!但廣東如今軍政民政財政今非昔比,洋人傳教,中外貿易這些事內地是沒有的,尹繼善幾次來信,說花在這上頭的精力占了一半還多。”幹險笑道:“這個他在密折上也說過幾次。禁海,就斷了個大財路,開海,就免不了這些麻煩——你接著說。”
“尹繼善因在南京任上幾次被‘一枝花’脫逃,一直引為憾事。恨自己不如已故李衛善能緝盜。”傅恆說道,“因此想請調黃天霸到他總督衙門,三年之內捉不到‘一枝花’,他就引咎辭職。現在廣州華夷雜處,也沒有好通譯官,中外語言都不通。他擔心再出個洋‘一枝花’來,就更增自己的罪戾了。”
“有沒有通西語的官員?”幹隆轉臉問紀昀。紀昀怔了一下,思量著說道:“有的,四夷館幾個接待外夷的筆帖式,都能說夷語。但他們要隨朝隨駕侍候——有了,翰林院的賈治軍,自小隨他姨媽在廣州做洋貨買賣,英吉利語、法蘭西語和紅毛國語都來得,還嘰裏咕嚕給我背過一通英國詩——派他去還是相宜的。”“賈治軍?”幹隆說道:“這個名字聽過。”
紀昀陪笑道:“皇上記性真好!三年頭前,幾個翰林朝考繳了白卷,臣在他卷子上批語‘皓月當空,一塵不染。君何各賜教乃爾!’皇上還召他們進來訓誨過,”幹隆道:“想起來了。是不是說話吞聲吞氣的那個?”紀昀道:“是。他笑起來也是吞吞的,像……像倒夜壺那種聲兒。”
幹隆哈哈大笑,身子仰著挪腿下炕,手指著紀昀道:“你這人哪——幾時才能改了這個毛病兒?奏對場合也不忘了說笑話兒!”傅恆笑道:“紀昀已經改了不少。他是瞧著皇上鬱悶,給您開開心的。”
幹隆起身出去方便了,一時回來,兀自麵帶笑容,洗著手,說道:“朕知道——方才的話不要記檔。就是這個賈治軍吧——回頭引見一下,教他沖外國人倒夜壺去。”又對傅恆道:“你接著說。”
“原議的金鉷和尹繼善對調。”傅恆斂了笑,說道:“但金鉷才具實遜於尹繼善。兆惠繳金的事也要說說明白。奴才一時還想不清楚該怎麽料理,要請旨聖裁……”接著,傅恆又說賑災的事,說到劉墉要到德州,又講金川戰敗善後,有罪官員要交部議處,金輝應立即撤差待勘,連帶著又提及榆林糧庫軍糧黴爛可疑,又略述江南“一枝花”飄忽不定,到處施藥傳道,銅礦、江南織機作坊工人聚集,叫歇罷工的時而發生……紀昀起先還聽得認真,後來愈聽愈繁雜,還要預備幹隆問自己的差使,思路便轉到修《四庫全書》上去了。一時想到書籍徵集難辦,各地官員根本不當正經事辦,又無權硬派;又想編輯人手不夠,有些古籍用西夏文、金文,得有專門人才;徵集書要用錢,戶部沒有旨意一文不撥……
幹隆卻聽得一絲不苟,有時還隨口問幾句,用筆在紙上記下來,因天又熱起來,傅恆和紀昀頰上出汗,又吩咐太監打扇……足聽了多半個時辰,傅恆才說完。紀昀見幹隆始終盤膝端坐毫無倦意,不由暗自佩服:“這主兒真好坐功!”正自胡思亂想,幹隆說道:“看來你一時也說不完。軍機處阿桂明天到差,有些事你們再參酌一下再奏。黃天霸既有能耐,他也誇了海口,就調他南京尹繼善處。授副將銜,實授參將缺,還有那個吳瞎子,改授刑部員外郎,賞侍郎銜,專管天下各民間幫會事務……紀昀,你呆呆的,坐著發什麽愣?”
“唔?噢……皇上!”紀昀忙回神陪笑,“臣在想自己的差使呢!”因將任上種種繁難說了。又道:“這種差役不比學差,那是人人巴結,個個關心的。徵集圖書,半點權益也沒有,平白得罪人,作好了也難見政績,肯出實力的外官京官都少。上回吃酒,人家還說臣像三國彌衡說的,‘汝似廟中泥胎,雖受人敬,恨無靈驗’……”幹隆微微一哂,說道:“早已知道你的煩難了。一次又一次奏朕,下旨戶部撥銀子,確實不成,這樣——你改授四庫全書的副總裁!”
這話說得連傅恆心裏也是一震:“紀昀的總裁已經詔告天下,平白無故的,怎麽降了?”未及說話,聽幹隆又道:“朕親任這個正總裁。這是一。六部尚書、三卿、各大學士大臣都兼副總裁。仍由你來主持辦差。該要錢,就是戶部的差使,抗著不辦差不征書的,知會都察院糾舉彈劾,差使辦得好的,辦得不力的,由吏部考績,按首項政績記檔。還有,主持南北闈科考、順天府大考的學差、沒有進過四庫全書當值編纂的,一律不派。有這麽幾條,公明正道頒布天下,怕他們不擠破了頭往你那裏鑽——隻一條,你不能貪墨,出了這種事,處罰也要加重!”
“謝皇上重重之恩!”紀昀早已喜得眉開眼笑,立起蝦著身子作揖,笑道:“如此,這差使就好辦了。連傅恆也受著臣約束的了——臣是有旨可以隨意吃胙肉的,皇上皇後賞了宅第、俸祿之外,還賞了一處莊園,既有吃有用,還要手長,那不是得了錢癆麽,不過,‘貪墨’二字,是臣的天性——”見幹隆詫異,徐徐笑著解說,“自三歲以來無論寒暑,臣寫字日記作文章無一日空過,又修四庫全書,沒有‘墨’,臣就玩不轉了!”說得幹隆傅恆都是一笑。
幹隆聽外殿大座鍾沙啦啦響,接著悠揚洪亮的撞擊聲便傳進來,知道已到午時。見傅恆和紀昀都有告辭的意思,因笑道:“朕不忙,你們忙什麽?今兒得把緊要事務理出個頭緒來,你們留下陪朕一處進膳——王八……恥,叫小廚房預備。就三個人,寧可少一點,好一點。”見王恥出去,幹隆將王恥改名的事又笑說了,惹得二人也是遏著性子發笑,幹隆道:“朕於臣下奴才以心相交,卻十分謹慎後宮。後妃嬪禦,一言幹政,必受重處;太監有弄權營私的,除了殺,沒有別的處分。這是最要緊的,漢亡於斯,唐亡於斯,明亡於斯,殷鑑鑿鑿啊。至於心膂大臣,隻要不是秦檜那樣的梟獍,都知道感恩圖報的。”
“查!”幹隆咬著牙說道。“朕以寬為政,是指與民休息。當然也有個官場和熙,雍穆平靜的意思。世宗爺雷厲風行整頓之後,雅不願官場雞飛狗跳人人自危。誰知吏治竟敗壞得如此之快!看來不殺幾個封疆大吏難得防微杜漸!”他掏出表來看看,對兆惠道:“今日你講這隻是一麵之詞。朕先聽聽,待訥親解回,讞明審定,才能最後處置——卜信,帶他養蜂夾道去,由劉統勛安置。”
兆惠施禮卻步,跟著卜信退了出去。傅恆知道,外邊不知有多少官員揮汗如雨,焦急地等待著自己。正要說話,幹隆問道:“尹繼善啟程去南京沒有?”傅恆忙躬身道:“早前一天接到他的稟啟,說即日動身,由漢口水路到南京。他母親現在南京身子不適,他心裏比誰都急呢!但廣東如今軍政民政財政今非昔比,洋人傳教,中外貿易這些事內地是沒有的,尹繼善幾次來信,說花在這上頭的精力占了一半還多。”幹險笑道:“這個他在密折上也說過幾次。禁海,就斷了個大財路,開海,就免不了這些麻煩——你接著說。”
“尹繼善因在南京任上幾次被‘一枝花’脫逃,一直引為憾事。恨自己不如已故李衛善能緝盜。”傅恆說道,“因此想請調黃天霸到他總督衙門,三年之內捉不到‘一枝花’,他就引咎辭職。現在廣州華夷雜處,也沒有好通譯官,中外語言都不通。他擔心再出個洋‘一枝花’來,就更增自己的罪戾了。”
“有沒有通西語的官員?”幹隆轉臉問紀昀。紀昀怔了一下,思量著說道:“有的,四夷館幾個接待外夷的筆帖式,都能說夷語。但他們要隨朝隨駕侍候——有了,翰林院的賈治軍,自小隨他姨媽在廣州做洋貨買賣,英吉利語、法蘭西語和紅毛國語都來得,還嘰裏咕嚕給我背過一通英國詩——派他去還是相宜的。”“賈治軍?”幹隆說道:“這個名字聽過。”
紀昀陪笑道:“皇上記性真好!三年頭前,幾個翰林朝考繳了白卷,臣在他卷子上批語‘皓月當空,一塵不染。君何各賜教乃爾!’皇上還召他們進來訓誨過,”幹隆道:“想起來了。是不是說話吞聲吞氣的那個?”紀昀道:“是。他笑起來也是吞吞的,像……像倒夜壺那種聲兒。”
幹隆哈哈大笑,身子仰著挪腿下炕,手指著紀昀道:“你這人哪——幾時才能改了這個毛病兒?奏對場合也不忘了說笑話兒!”傅恆笑道:“紀昀已經改了不少。他是瞧著皇上鬱悶,給您開開心的。”
幹隆起身出去方便了,一時回來,兀自麵帶笑容,洗著手,說道:“朕知道——方才的話不要記檔。就是這個賈治軍吧——回頭引見一下,教他沖外國人倒夜壺去。”又對傅恆道:“你接著說。”
“原議的金鉷和尹繼善對調。”傅恆斂了笑,說道:“但金鉷才具實遜於尹繼善。兆惠繳金的事也要說說明白。奴才一時還想不清楚該怎麽料理,要請旨聖裁……”接著,傅恆又說賑災的事,說到劉墉要到德州,又講金川戰敗善後,有罪官員要交部議處,金輝應立即撤差待勘,連帶著又提及榆林糧庫軍糧黴爛可疑,又略述江南“一枝花”飄忽不定,到處施藥傳道,銅礦、江南織機作坊工人聚集,叫歇罷工的時而發生……紀昀起先還聽得認真,後來愈聽愈繁雜,還要預備幹隆問自己的差使,思路便轉到修《四庫全書》上去了。一時想到書籍徵集難辦,各地官員根本不當正經事辦,又無權硬派;又想編輯人手不夠,有些古籍用西夏文、金文,得有專門人才;徵集書要用錢,戶部沒有旨意一文不撥……
幹隆卻聽得一絲不苟,有時還隨口問幾句,用筆在紙上記下來,因天又熱起來,傅恆和紀昀頰上出汗,又吩咐太監打扇……足聽了多半個時辰,傅恆才說完。紀昀見幹隆始終盤膝端坐毫無倦意,不由暗自佩服:“這主兒真好坐功!”正自胡思亂想,幹隆說道:“看來你一時也說不完。軍機處阿桂明天到差,有些事你們再參酌一下再奏。黃天霸既有能耐,他也誇了海口,就調他南京尹繼善處。授副將銜,實授參將缺,還有那個吳瞎子,改授刑部員外郎,賞侍郎銜,專管天下各民間幫會事務……紀昀,你呆呆的,坐著發什麽愣?”
“唔?噢……皇上!”紀昀忙回神陪笑,“臣在想自己的差使呢!”因將任上種種繁難說了。又道:“這種差役不比學差,那是人人巴結,個個關心的。徵集圖書,半點權益也沒有,平白得罪人,作好了也難見政績,肯出實力的外官京官都少。上回吃酒,人家還說臣像三國彌衡說的,‘汝似廟中泥胎,雖受人敬,恨無靈驗’……”幹隆微微一哂,說道:“早已知道你的煩難了。一次又一次奏朕,下旨戶部撥銀子,確實不成,這樣——你改授四庫全書的副總裁!”
這話說得連傅恆心裏也是一震:“紀昀的總裁已經詔告天下,平白無故的,怎麽降了?”未及說話,聽幹隆又道:“朕親任這個正總裁。這是一。六部尚書、三卿、各大學士大臣都兼副總裁。仍由你來主持辦差。該要錢,就是戶部的差使,抗著不辦差不征書的,知會都察院糾舉彈劾,差使辦得好的,辦得不力的,由吏部考績,按首項政績記檔。還有,主持南北闈科考、順天府大考的學差、沒有進過四庫全書當值編纂的,一律不派。有這麽幾條,公明正道頒布天下,怕他們不擠破了頭往你那裏鑽——隻一條,你不能貪墨,出了這種事,處罰也要加重!”
“謝皇上重重之恩!”紀昀早已喜得眉開眼笑,立起蝦著身子作揖,笑道:“如此,這差使就好辦了。連傅恆也受著臣約束的了——臣是有旨可以隨意吃胙肉的,皇上皇後賞了宅第、俸祿之外,還賞了一處莊園,既有吃有用,還要手長,那不是得了錢癆麽,不過,‘貪墨’二字,是臣的天性——”見幹隆詫異,徐徐笑著解說,“自三歲以來無論寒暑,臣寫字日記作文章無一日空過,又修四庫全書,沒有‘墨’,臣就玩不轉了!”說得幹隆傅恆都是一笑。
幹隆聽外殿大座鍾沙啦啦響,接著悠揚洪亮的撞擊聲便傳進來,知道已到午時。見傅恆和紀昀都有告辭的意思,因笑道:“朕不忙,你們忙什麽?今兒得把緊要事務理出個頭緒來,你們留下陪朕一處進膳——王八……恥,叫小廚房預備。就三個人,寧可少一點,好一點。”見王恥出去,幹隆將王恥改名的事又笑說了,惹得二人也是遏著性子發笑,幹隆道:“朕於臣下奴才以心相交,卻十分謹慎後宮。後妃嬪禦,一言幹政,必受重處;太監有弄權營私的,除了殺,沒有別的處分。這是最要緊的,漢亡於斯,唐亡於斯,明亡於斯,殷鑑鑿鑿啊。至於心膂大臣,隻要不是秦檜那樣的梟獍,都知道感恩圖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