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訥親挺了一下微駝的背,臉上透出一絲血色,不疾不徐說道,“金川之役自上下瞻對斑滾脫逃算起,已經打了整整十三年,至今為止,敵我仍舊是對峙局麵。皇上雖高居九重,自從委我為經略大臣,幾乎三日一詔五日一命,垂詢進軍情形。但事到如今,我軍還僅隻是對大小金川造了個合圍形勢。兩軍數次接戰都因中間隔了一百餘裏的糙地沼澤,不能為久戰之計。訥親身為經略大臣、忝在高位屍居素餐,領軍以來半年有餘,未有寸功建樹。中夜推枕、捫心徘徊,真是愧惶不能自已!上無以對主上宵旰焦慮,體念元元之情,下愧對三軍將士跋涉泥途、激切用命之心。勞軍糜餉師誌而無功。這樣下去,不但朝廷不能容,就是我們自己,又何以對君父百姓?”他說到這裏,輕輕嘆息一聲,指著勒敏身邊那位官員,說道:“這位是剛從北京趕來傳旨的李侍堯李大人。他來,給我們帶了六十五萬兩的軍餉,還有犒賞三軍的三十萬斤風幹牛肉。沒有開始計議軍事前,先請李大人訓示!”
將軍們不禁麵麵相覷:在座的軍將統帥,職位高的官居極品,至不濟的也是統兵三品參將,這個小小道員有什麽資格在這場合訓話?
“兄弟是代天訓示!”李侍堯倚幾而坐亢聲說道。他仿佛患天花痊癒不久,臉上的麻子脫痂嫩肉在窗下泛著光,聲音又尖又亮,還帶著金屬一樣絲絲顫音:“本來,兄弟是奉旨去雲南主理銅政司,可臨陛辭時皇上在幹清宮親自召見,天語諄諄叮嚀,整整說了兩個半時辰,命兄弟前來勞軍。”
“奉旨勞軍,用什麽‘勞’?六十五萬銀子是從戶部錢度那裏調出來,從湖廣藩庫直運金川,都由兄弟一手經辦。一切衙門都不能經辦此事。怕的是那些黑心胥吏短稱少兩剋扣了‘火耗’。我從北京走時帶了三個師爺,現在帶到這裏隻剩下一個……”
他說到這裏,軍將們已經有人在竊竊私議:
“這鬼崽子,怎麽這麽羅嗦……”
“餵——老王,你在兵部當過差,知道他是哪裏選出來的麽?”
“……別小看了,是傅六爺薦出來的!”
“怪不得這般大模大樣!”
“哼!狐假虎威……”
霎時,他們的議論就被李侍堯的話震住了:“另外兩個,我在漢陽碼頭請了湖廣巡撫的王命旗牌當眾正法了——銀箱裝船,他們趁亂,竟往自己船上裝了一箱!”
李侍堯眼中閃著狠毒的光,聲氣卻是依然如故:“這似乎是題外的話了。皇上說,金川莎羅奔男女老少一共算起還不到七萬人,前後兩次興軍征伐,我軍傷亡已經三萬,屢戰屢敗,耗資二百餘萬兩,沒有寸步之功……皇上說著落淚,我也哭伏在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侍堯受主知遇之恩,豈敢因私枉公?!因此,六十五萬銀子一兩不少,三天後運到軍中,三十萬斤牛肉,是我從銅政司厘金裏調出來額外孝敬各位將軍的。以此為限,若踏不平大小金川,生擒不了莎羅奔,對西川蠻地若做不到犁庭掃穴,我另送諸位老兄每人一口棺材!”說罷起身一揖坐下,神態平靜如故。候見廳裏鴉雀無聲,靜得連一根針落地也能聽見。
“嗯,這個——侍堯大人方才講的,都是聖諭裏的。沒有向諸位宣讀諭旨,是旨意專對訥相和我講的。”張廣泗清清嗓子,眯fèng著眼幽幽說道:“小金川之役,慶復剛愎自用,不聽諫勸深入孤地,招致大敗。我為副帥,也難辭其咎。我是帶了幾十年兵的老行伍,吃了這麽大的虧,也真羞辱難當,氣得大病一場。我們做臣子的,講究的就是個文死諫,武死戰。這一陣打不贏,且不說天威不測君恩難負,我自己也臊死了。兄弟們,金川隻是個彈九之地,我軍七倍於敵,將其團團圍困,反而折騰得自己人仰馬翻,不愧麽?也實在是贏得起,輸不起了!大家都是和我一塊刀槍箭雨斷城炮灰裏滾出來的人了,好歹這次爭口氣,成全我這把老骨頭,也成全了你們自己……”他用抑鬱的,近乎央求的目光掃視大家一眼,繃住了嘴,像要穿透牆壁一樣遙視著前方。
他的口氣雖然平靜,在座的軍將一多半都是跟他二十餘年的,無論在青海,縱橫萬裏黃沙戈壁,還是在雲貴險山惡水間,和強蒙強苗對陣,那種機敏果決,指揮若定的剛毅,那種領先破陣,叱吒三軍的氣勢,似乎都在小金川一戰慘敗中煙消雲散了。他從來也沒有這樣侃侃懇懇,以平等的口氣和屬下講過話,更不用說話語裏還帶著淒涼和無奈的懇求!聽著他說話,看看他額前白了一多半的短髮,將軍們麵上不動聲色,心裏都是一沉。正沒奈何處,訥親又轉頭問勒敏:“勒大人,你要不要講幾句話?”
“不敢!”勒敏在椅中一欠身,說道:“軍務上的事學生不懂,不能混插言。我奉天子詔命,總管大軍糧秣。軍中但一日缺糧,都是我的幹係。已經飛遞文書給兩江總督尹繼善,特選三千石精米速運來金川,打了勝仗,讓兄弟們好生打打牙祭。雖然大金川一戰失利,但哀兵必勝,這次好生籌措,趁春旱時間道路好走,雨季前打好這一仗!別的沒得說的。”說完站起身,微笑著雙手抱拳,團團一揖,輕輕將搭在肩上的辮子理到身後,又復坐下。他是破落旗人,潦倒京師讀書,居然一舉身登龍門魁天下,殿試狀元,放著花團錦簇似的文官前程不走,自動請纓軍前效力。這份誌氣深得幹隆愛重,幾年間連連超遷,已加了右副都禦史的銜。又不歸招討大營建製管轄,所以從慶復到訥親、張廣泗都對他禮敬有加。
訥親待勒敏說完,溫和地向他和李侍堯點點頭,對身邊的張廣泗道:“昨晚我們商議了一夜,你和大家說說,看各位將軍有什麽高見。”張廣泗隻一笑,說道:“訥相,說好了的嘛!還是你主持。我以下諸將唯命是從!”“那好。”訥親轉臉過來,稍稍提高了嗓門,說道:“我們檢討小金川失利,犯了孤軍深入,後援不繼的兵家大忌。南路攻小金川,一路沼澤三百餘裏,進兵路上陷進泥淖死的兵士就有八百多人。用竹竿插在泥潭上的標記,藏民夜裏稍一移動,又要重新再試再標,中軍深入腹地,阿桂又深入刮耳崖,達維、小金川和刮耳崖被莎羅奔段段分割,首尾不能相顧。莎羅奔部人都是土著,地形熟悉,又不怕瘴氣,兵士能單兵作戰吃苦耐熬,所以我們吃了大虧。”他站起身來,從戈什哈手中接過一根杆棒,吩咐“撤座”,用杆棒指著沙盤,說道:“大家請看!”
“紮!”
幾十名軍將齊應一聲紛紛起身,頓時馬刺佩劍碰得叮噹作響。在大沙盤前圍成一個半月形,聽訥親布署指揮。
“大家來看這木圖!”訥親變得有些興奮,頰上泛出cháo紅,眼睛也閃爍生光,用杆棒指著沙盤朗聲說道:“這裏是刷經寺,這裏是我們的鬆崗糧庫,這裏就是大金川。我已傳將令勒龍的南路軍進駐黑卡,康定曹國禎部也占領了丹巴。敵人不能西逃甘孜,也無路亡命雲貴。這是大形勢。”他頓了一下,聲音柔和中帶著點嘶啞,又道:“我軍兩次攻取大金川,都因為糧食供應不上去,大金川和鬆崗之間一百多裏糙地成了天然屏障,其中關鍵鎖鑰就是我們始終沒有占領下寨。下寨在大金川和鬆崗之間,打下了它,就等於有了過糙地的橋。所以,這次要用最精銳的侯英部,兩萬人強攻下寨。南路軍和西路軍一律按兵不動。這樣,莎羅奔必定向刮耳崖逃竄。我已幾次派人偵探刮耳崖,地形雖然險要,但隻要截斷丹溪,他的老巢就要斷水。這是比斷糧還要厲害的一著。莎羅奔若不退刮耳崖,就在這百裏方圓成了流寇,十幾萬大軍合圍之下,也隻有束手就擒——大家以為如何?”
將軍們不禁麵麵相覷:在座的軍將統帥,職位高的官居極品,至不濟的也是統兵三品參將,這個小小道員有什麽資格在這場合訓話?
“兄弟是代天訓示!”李侍堯倚幾而坐亢聲說道。他仿佛患天花痊癒不久,臉上的麻子脫痂嫩肉在窗下泛著光,聲音又尖又亮,還帶著金屬一樣絲絲顫音:“本來,兄弟是奉旨去雲南主理銅政司,可臨陛辭時皇上在幹清宮親自召見,天語諄諄叮嚀,整整說了兩個半時辰,命兄弟前來勞軍。”
“奉旨勞軍,用什麽‘勞’?六十五萬銀子是從戶部錢度那裏調出來,從湖廣藩庫直運金川,都由兄弟一手經辦。一切衙門都不能經辦此事。怕的是那些黑心胥吏短稱少兩剋扣了‘火耗’。我從北京走時帶了三個師爺,現在帶到這裏隻剩下一個……”
他說到這裏,軍將們已經有人在竊竊私議:
“這鬼崽子,怎麽這麽羅嗦……”
“餵——老王,你在兵部當過差,知道他是哪裏選出來的麽?”
“……別小看了,是傅六爺薦出來的!”
“怪不得這般大模大樣!”
“哼!狐假虎威……”
霎時,他們的議論就被李侍堯的話震住了:“另外兩個,我在漢陽碼頭請了湖廣巡撫的王命旗牌當眾正法了——銀箱裝船,他們趁亂,竟往自己船上裝了一箱!”
李侍堯眼中閃著狠毒的光,聲氣卻是依然如故:“這似乎是題外的話了。皇上說,金川莎羅奔男女老少一共算起還不到七萬人,前後兩次興軍征伐,我軍傷亡已經三萬,屢戰屢敗,耗資二百餘萬兩,沒有寸步之功……皇上說著落淚,我也哭伏在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侍堯受主知遇之恩,豈敢因私枉公?!因此,六十五萬銀子一兩不少,三天後運到軍中,三十萬斤牛肉,是我從銅政司厘金裏調出來額外孝敬各位將軍的。以此為限,若踏不平大小金川,生擒不了莎羅奔,對西川蠻地若做不到犁庭掃穴,我另送諸位老兄每人一口棺材!”說罷起身一揖坐下,神態平靜如故。候見廳裏鴉雀無聲,靜得連一根針落地也能聽見。
“嗯,這個——侍堯大人方才講的,都是聖諭裏的。沒有向諸位宣讀諭旨,是旨意專對訥相和我講的。”張廣泗清清嗓子,眯fèng著眼幽幽說道:“小金川之役,慶復剛愎自用,不聽諫勸深入孤地,招致大敗。我為副帥,也難辭其咎。我是帶了幾十年兵的老行伍,吃了這麽大的虧,也真羞辱難當,氣得大病一場。我們做臣子的,講究的就是個文死諫,武死戰。這一陣打不贏,且不說天威不測君恩難負,我自己也臊死了。兄弟們,金川隻是個彈九之地,我軍七倍於敵,將其團團圍困,反而折騰得自己人仰馬翻,不愧麽?也實在是贏得起,輸不起了!大家都是和我一塊刀槍箭雨斷城炮灰裏滾出來的人了,好歹這次爭口氣,成全我這把老骨頭,也成全了你們自己……”他用抑鬱的,近乎央求的目光掃視大家一眼,繃住了嘴,像要穿透牆壁一樣遙視著前方。
他的口氣雖然平靜,在座的軍將一多半都是跟他二十餘年的,無論在青海,縱橫萬裏黃沙戈壁,還是在雲貴險山惡水間,和強蒙強苗對陣,那種機敏果決,指揮若定的剛毅,那種領先破陣,叱吒三軍的氣勢,似乎都在小金川一戰慘敗中煙消雲散了。他從來也沒有這樣侃侃懇懇,以平等的口氣和屬下講過話,更不用說話語裏還帶著淒涼和無奈的懇求!聽著他說話,看看他額前白了一多半的短髮,將軍們麵上不動聲色,心裏都是一沉。正沒奈何處,訥親又轉頭問勒敏:“勒大人,你要不要講幾句話?”
“不敢!”勒敏在椅中一欠身,說道:“軍務上的事學生不懂,不能混插言。我奉天子詔命,總管大軍糧秣。軍中但一日缺糧,都是我的幹係。已經飛遞文書給兩江總督尹繼善,特選三千石精米速運來金川,打了勝仗,讓兄弟們好生打打牙祭。雖然大金川一戰失利,但哀兵必勝,這次好生籌措,趁春旱時間道路好走,雨季前打好這一仗!別的沒得說的。”說完站起身,微笑著雙手抱拳,團團一揖,輕輕將搭在肩上的辮子理到身後,又復坐下。他是破落旗人,潦倒京師讀書,居然一舉身登龍門魁天下,殿試狀元,放著花團錦簇似的文官前程不走,自動請纓軍前效力。這份誌氣深得幹隆愛重,幾年間連連超遷,已加了右副都禦史的銜。又不歸招討大營建製管轄,所以從慶復到訥親、張廣泗都對他禮敬有加。
訥親待勒敏說完,溫和地向他和李侍堯點點頭,對身邊的張廣泗道:“昨晚我們商議了一夜,你和大家說說,看各位將軍有什麽高見。”張廣泗隻一笑,說道:“訥相,說好了的嘛!還是你主持。我以下諸將唯命是從!”“那好。”訥親轉臉過來,稍稍提高了嗓門,說道:“我們檢討小金川失利,犯了孤軍深入,後援不繼的兵家大忌。南路攻小金川,一路沼澤三百餘裏,進兵路上陷進泥淖死的兵士就有八百多人。用竹竿插在泥潭上的標記,藏民夜裏稍一移動,又要重新再試再標,中軍深入腹地,阿桂又深入刮耳崖,達維、小金川和刮耳崖被莎羅奔段段分割,首尾不能相顧。莎羅奔部人都是土著,地形熟悉,又不怕瘴氣,兵士能單兵作戰吃苦耐熬,所以我們吃了大虧。”他站起身來,從戈什哈手中接過一根杆棒,吩咐“撤座”,用杆棒指著沙盤,說道:“大家請看!”
“紮!”
幾十名軍將齊應一聲紛紛起身,頓時馬刺佩劍碰得叮噹作響。在大沙盤前圍成一個半月形,聽訥親布署指揮。
“大家來看這木圖!”訥親變得有些興奮,頰上泛出cháo紅,眼睛也閃爍生光,用杆棒指著沙盤朗聲說道:“這裏是刷經寺,這裏是我們的鬆崗糧庫,這裏就是大金川。我已傳將令勒龍的南路軍進駐黑卡,康定曹國禎部也占領了丹巴。敵人不能西逃甘孜,也無路亡命雲貴。這是大形勢。”他頓了一下,聲音柔和中帶著點嘶啞,又道:“我軍兩次攻取大金川,都因為糧食供應不上去,大金川和鬆崗之間一百多裏糙地成了天然屏障,其中關鍵鎖鑰就是我們始終沒有占領下寨。下寨在大金川和鬆崗之間,打下了它,就等於有了過糙地的橋。所以,這次要用最精銳的侯英部,兩萬人強攻下寨。南路軍和西路軍一律按兵不動。這樣,莎羅奔必定向刮耳崖逃竄。我已幾次派人偵探刮耳崖,地形雖然險要,但隻要截斷丹溪,他的老巢就要斷水。這是比斷糧還要厲害的一著。莎羅奔若不退刮耳崖,就在這百裏方圓成了流寇,十幾萬大軍合圍之下,也隻有束手就擒——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