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穿成影帝的小嬌妻[穿書] 作者:綰山係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薩朗舞結束後,八位嘉賓被請去換上羌族傳統服飾。
方才跳薩朗舞的時候,羌族的小哥哥小姐姐甚至阿婆阿爺們都盛裝出席,不光衣服嶄新,脖頸耳朵手腕上都戴著金銀首飾或是綠鬆石等,可見把家底都拿出來了。
過了一會,八位嘉賓隆重出現,女的嬌美,男的英俊,當即贏得在場遊客的歡呼聲。
這分明又是一場亮眼的羌族時裝秀。
梁雯作為女性代表上前,郭老師詳細講解道:“羌族年紀輕的女性一般穿的是像雯雯這樣的傳統服飾。頭上的頭帕極具羌族特色,叫一匹瓦 。就像古建上的瓦片似的,幾層瓦片狀的青布疊在一起,邊緣繡著色彩艷麗的花樣。衣服呢,長衫及腳,領口袖口繡花邊,腰上束著繡花裙和飄帶。如果到冬天,就穿著一件無袖的羊皮褂子取暖。”
梁雯轉了一圈,配飾叮咚作響。郭老師繼續道:“家底厚的人,就會像雯雯這樣戴銀牌、耳環、手鐲等。”
梁雯屈膝致謝,齊墨率先鼓掌,啪啪地響。眾人愣了下,這才鼓掌。
郭老師又拉著丘寶解釋了一番羌族男性服飾的重點,大家換裝完畢開始下一個遊戲環節。
甲爾木寨為了係統展示羌族文化,在寨子內設置一處非遺講習所。很多村民農閑時候都來非遺講習所為遊客展示表演羌族的非物質遺產文化。
大家走進講習所,一溜看過去,有和黎錦、西蘭卡普一樣性質的羌繡,也有和土家的甩腰帶類似的推桿遊戲,還有和土家族山歌同性質的羌族多聲部演唱等等。
丘寶:“為了中午的羌族美食,大家可要拚了啊。兩隊先把隊名起一下。”
八人兩組分別湊在一起起隊名。
屈思陽感嘆道:“我看雯雯和齊墨剛好在一起湊成個‘文墨’,我又是個文盲學渣,音希你學習怎麽樣?”
葉音希毫無遲鈍,“學渣!”
屈思陽一拍手,“那就得了。那我們四個就是‘文墨不通’隊,如何?”
#哈哈哈哈哈。學渣的自覺有沒有?
#怎麽辦?音希好直好剛,我粉上了。
#文墨???文墨cp這個旗子我實在舉不起來啊。兩人在一起就是姐姐和小屁孩的感覺,cp感太弱了。
#我也不行。吃不進去這一對。
#你們當然吃不進啊。良辰cp了解一下。隻要兩人對視,分分鍾一堆粉紅泡泡冒出來。齊墨和雯雯站一起隻有泥石流啊。
尚煉看了一眼隊友,“川川,詩韻,樂俊,我們四個是從第一期走到現在的老人了。那就叫老四樣如何?”
三人同時聳肩,表示無異議。
#感覺這四人已經喪失了鬥誌。哈哈哈哈。
#川川離開了梁雯和屈思陽,就像失去了靈魂。
隊名起好,丘寶喊著兩隊前往講習所裏頭那一間。還未走近,就聽到一道激昂跌宕的笛音,時而高亢到炸耳,時而悲涼到心塞。一波接著一波,聲音清澈中帶著些沙啞,聽起來莫名讓人聯想到荒漠孤煙,紅柳古堡。
這是什麽樂器,竟具有如此的魔力?
眾人走進一看,隻見一位穿著羊皮褂子的中年羌族大叔,正用嘴吹著一種形製奇怪的樂器。
丘寶:“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許大叔吹的是傳說中的羌笛!”
大家恍然。賀詩韻出聲道:“就是‘羌笛何須怨楊柳’的羌笛?”
丘寶點頭稱讚,“詩韻厲害。就是這個羌笛!”
郭老師出聲道:“大家注意看,這位傳承人吹羌笛到時候,不停鼓腮,通過腔內換氣的方法吹響羌笛。吹羌笛最大的特點是不能換氣,要一口氣吹完。隻可惜,現在精通羌笛的人越來越少了。”
他話音剛落,丘寶道:“所以,第一項比賽,吹羌笛。”
#哈哈哈哈哈。這個一聽就很難吹響。
#嘉賓們吹不響不許吃飯。
八位嘉賓每人發一個羌笛。梁雯仔細觀察,這羌笛竟與常見的笛子非常不同。它很小,巴掌大,看起來像兩根竹筷拚湊起來,雙排各六孔。每一根羌笛下還寶貝似的綴著一個繡包。
許大叔下場教導,“羌笛是雙管,所以要用雙倍的氣功去吹。”
八位嘉賓再怎麽說有些體育藝術基礎,都迫不及待地吹了起來。
然而,隻有梁雯、祁川川、葉音希勉強還算吹響了一點聲響,但也就隻是響了一下。
#啊啊啊還真是很難哦。
#太難了吧。這絕壁故意為難嘉賓,就是不想讓他們吃飯。
#這節目好坑。
#可憐我家墨寶正在長身體。
#誰家愛豆不在長身體啊。我家傻川一頓不吃就更傻了。
許大叔笑了下,“我講下技法啊。要把口腔中的氣保留下來,然後鼻腔吸氣,口腔吹氣,鼻腔和口腔的氣要連接上,這樣才能保持氣體才口腔內的持續,就能吹響笛子,並一口氣吹下去。”
#什麽啊。完全聽不懂。
#就是要在鼻子和嘴巴之間實現氣體的連續進出。這樣就不用在吹的時候停下換氣。
#原來羌笛這麽難吹。難怪現在會吹這個的人越來越少了。
#加油加油!
大家聽著許大叔的解釋,各自揣摩著。
方才跳薩朗舞的時候,羌族的小哥哥小姐姐甚至阿婆阿爺們都盛裝出席,不光衣服嶄新,脖頸耳朵手腕上都戴著金銀首飾或是綠鬆石等,可見把家底都拿出來了。
過了一會,八位嘉賓隆重出現,女的嬌美,男的英俊,當即贏得在場遊客的歡呼聲。
這分明又是一場亮眼的羌族時裝秀。
梁雯作為女性代表上前,郭老師詳細講解道:“羌族年紀輕的女性一般穿的是像雯雯這樣的傳統服飾。頭上的頭帕極具羌族特色,叫一匹瓦 。就像古建上的瓦片似的,幾層瓦片狀的青布疊在一起,邊緣繡著色彩艷麗的花樣。衣服呢,長衫及腳,領口袖口繡花邊,腰上束著繡花裙和飄帶。如果到冬天,就穿著一件無袖的羊皮褂子取暖。”
梁雯轉了一圈,配飾叮咚作響。郭老師繼續道:“家底厚的人,就會像雯雯這樣戴銀牌、耳環、手鐲等。”
梁雯屈膝致謝,齊墨率先鼓掌,啪啪地響。眾人愣了下,這才鼓掌。
郭老師又拉著丘寶解釋了一番羌族男性服飾的重點,大家換裝完畢開始下一個遊戲環節。
甲爾木寨為了係統展示羌族文化,在寨子內設置一處非遺講習所。很多村民農閑時候都來非遺講習所為遊客展示表演羌族的非物質遺產文化。
大家走進講習所,一溜看過去,有和黎錦、西蘭卡普一樣性質的羌繡,也有和土家的甩腰帶類似的推桿遊戲,還有和土家族山歌同性質的羌族多聲部演唱等等。
丘寶:“為了中午的羌族美食,大家可要拚了啊。兩隊先把隊名起一下。”
八人兩組分別湊在一起起隊名。
屈思陽感嘆道:“我看雯雯和齊墨剛好在一起湊成個‘文墨’,我又是個文盲學渣,音希你學習怎麽樣?”
葉音希毫無遲鈍,“學渣!”
屈思陽一拍手,“那就得了。那我們四個就是‘文墨不通’隊,如何?”
#哈哈哈哈哈。學渣的自覺有沒有?
#怎麽辦?音希好直好剛,我粉上了。
#文墨???文墨cp這個旗子我實在舉不起來啊。兩人在一起就是姐姐和小屁孩的感覺,cp感太弱了。
#我也不行。吃不進去這一對。
#你們當然吃不進啊。良辰cp了解一下。隻要兩人對視,分分鍾一堆粉紅泡泡冒出來。齊墨和雯雯站一起隻有泥石流啊。
尚煉看了一眼隊友,“川川,詩韻,樂俊,我們四個是從第一期走到現在的老人了。那就叫老四樣如何?”
三人同時聳肩,表示無異議。
#感覺這四人已經喪失了鬥誌。哈哈哈哈。
#川川離開了梁雯和屈思陽,就像失去了靈魂。
隊名起好,丘寶喊著兩隊前往講習所裏頭那一間。還未走近,就聽到一道激昂跌宕的笛音,時而高亢到炸耳,時而悲涼到心塞。一波接著一波,聲音清澈中帶著些沙啞,聽起來莫名讓人聯想到荒漠孤煙,紅柳古堡。
這是什麽樂器,竟具有如此的魔力?
眾人走進一看,隻見一位穿著羊皮褂子的中年羌族大叔,正用嘴吹著一種形製奇怪的樂器。
丘寶:“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許大叔吹的是傳說中的羌笛!”
大家恍然。賀詩韻出聲道:“就是‘羌笛何須怨楊柳’的羌笛?”
丘寶點頭稱讚,“詩韻厲害。就是這個羌笛!”
郭老師出聲道:“大家注意看,這位傳承人吹羌笛到時候,不停鼓腮,通過腔內換氣的方法吹響羌笛。吹羌笛最大的特點是不能換氣,要一口氣吹完。隻可惜,現在精通羌笛的人越來越少了。”
他話音剛落,丘寶道:“所以,第一項比賽,吹羌笛。”
#哈哈哈哈哈。這個一聽就很難吹響。
#嘉賓們吹不響不許吃飯。
八位嘉賓每人發一個羌笛。梁雯仔細觀察,這羌笛竟與常見的笛子非常不同。它很小,巴掌大,看起來像兩根竹筷拚湊起來,雙排各六孔。每一根羌笛下還寶貝似的綴著一個繡包。
許大叔下場教導,“羌笛是雙管,所以要用雙倍的氣功去吹。”
八位嘉賓再怎麽說有些體育藝術基礎,都迫不及待地吹了起來。
然而,隻有梁雯、祁川川、葉音希勉強還算吹響了一點聲響,但也就隻是響了一下。
#啊啊啊還真是很難哦。
#太難了吧。這絕壁故意為難嘉賓,就是不想讓他們吃飯。
#這節目好坑。
#可憐我家墨寶正在長身體。
#誰家愛豆不在長身體啊。我家傻川一頓不吃就更傻了。
許大叔笑了下,“我講下技法啊。要把口腔中的氣保留下來,然後鼻腔吸氣,口腔吹氣,鼻腔和口腔的氣要連接上,這樣才能保持氣體才口腔內的持續,就能吹響笛子,並一口氣吹下去。”
#什麽啊。完全聽不懂。
#就是要在鼻子和嘴巴之間實現氣體的連續進出。這樣就不用在吹的時候停下換氣。
#原來羌笛這麽難吹。難怪現在會吹這個的人越來越少了。
#加油加油!
大家聽著許大叔的解釋,各自揣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