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與妻書+方燒臘+曹冰粉+喬涼粉+麗人行 作者:盛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1980年,68歲的張明鐺皺紋橫生,眼神閃亮。在口袋裏揣了一張某個歐洲小國的護照,準備以海外投資商的身份重返文明世界。“哈,上海,你以為我完了嗎?還早著呢。”她喃喃低語。旋即又笑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什麽時候完吶……”
雲鐺和雪鐺接到明鐺還活著的消息,幾乎是欣喜欲狂。和小鳳仙的擔憂不同,她們認定這是一個絕對正麵的信號,“阿姐一定有她的想法,”雲鐺說,“九姐你放心,她一定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雪鐺笑著說,“對呀對呀。阿姐是誰呀,她是天才啊。天才跟我們倆是不一樣的。我們猜不出來她要幹什麽,但我們知道她一定有辦法。”
“隻要她活著,什麽都不是大事。”雲鐺十分篤定。
小鳳仙聽著電話裏她們活潑潑的自信語氣,也放鬆了下來——雙胞胎這些年裏,一貫沒心沒肺到令人髮指,可細究下來,竟然從未吃過大虧。她們活得無比熱烈無比茁壯,而今是社區裏最受人歡迎的優dy,她們家兩周一次的下午茶會是方圓百裏的盛事,因名額有限故,搶手到需提前半年預訂席位,並且甜品還得自帶!!小鳳仙在偶然的機會有幸出席過一次,簡直佩服到五體投地。她當下就確信,如果姐妹們將來比拚葬禮隆重程度的話,雙胞胎可以完勝她們全部。那是將來要整個小鎮一起送別的節奏啊,搞不好還會降個旗什麽的。
嗬,現在已經會偶爾想到葬禮。帶著點輕鬆戲謔,又藏著點悲傷——我們會慢慢加大參加葬禮的密度,直到最後一次,接受生者的追思和告別。小鳳仙放下電話,低頭看看自己的手:還好,還沒有叢生的老年斑,甚至也沒有太多皺褶,隻是肌肉稍顯鬆弛而已。大概離歸路還有好長一段光陰。最近十年,她已經依次送別了憐卿姨媽、母親、大姨燕飛,還得到了入畫的死訊。母親那一輩,而今隻剩下愛卿姨媽。她和金寶都住在蘇格蘭。金寶在聖安德魯斯大學做著一份行政工作,一幹三十年,從最初接電話的慢慢變成排課表的,再到如今會在學校開學時作為部門主管對著幾百名學生講話,為他們的選課作出建議……她一步一步走過來,安穩、踏實、波瀾不驚。愛卿姨媽獨居在她附近,愛好園藝和編織,園子裏常年花開不敗,還有一架木頭鞦韆。金寶的孩子們可以說是在這架鞦韆上被鮮花簇擁著長大的。至於編織……現在而今眼目下,小鳳仙身上這件薄薄黑色套頭無袖羊絨衫就是她老人家的傑作。
這樣的編織作品是愛卿姨媽獨家的新年禮物,總會在元旦以後,除夕之前寄到各個晚輩手上。近幾年愛卿的眼睛已經不好,即使戴上老花鏡也織不出原來那麽細密的針腳。她開始用粗線棒針織寬大的外套,其配色、花形、版式設計堪稱精妙,每一件都走在當時的流行前沿,用來搭配牛仔褲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被孫女輩奉為神品,大力追捧。於是,一年一至的新年禮物額度被更年輕的一輩霸占——grace的行李裏就有這麽一件,去哪裏都會帶著,愛若珍寶。說實話,那種款式小鳳仙看來略有不習慣,雖然確實好看,但很難理解為何孩子們會興奮到那個程度。當然,更難理解的是愛卿姨媽怎麽織出來的——她已經80歲了!!80歲老太太的設計會得到grace這樣的傢夥的狂熱喜愛,不得不說,這是天份。
現在,這個很有天份的老太太正坐在自家客廳裏,滿頭銀絲燙成美麗的小卷卷,披著一塊羊毛大披肩,麵前是一杯已經涼了的紅茶。她在出神——她是偶然發現金寶的計劃的。這個女兒有隨手記錄想法的習慣。這一本落在她處的記事簿讓愛卿的心情難以平靜。
金寶似乎在計劃將來某一天回趟中國。當然,不是立刻馬上。她很有耐心地收集著國內的信息,尤其是對歸國華僑的政策的相關信息。這樣的收集大概是兩三年前就開始了——最早一條是1977年,□□在接見港澳同胞國慶代表團和香港知名人士利銘澤夫婦時說的話。那被視為中國在僑胞問題上的一個風向標。最近的一些則是從小鳳仙那裏得來的,關於國內的住宿、交通以及物價。在這裏,用紅筆畫了個遲疑的“?”。
看到這些,愛卿的心情是複雜的。有點擔憂——國內的消息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傳來,每一條都觸目驚心。她有時會想,如果自己當初沒有出來會怎麽樣。這樣的設想令她不寒而慄。但是,某些時候,又會有點嚮往。不,不是懷念過去的舊時光,而是……怎麽形容呢?雖然她也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在此地也安享了多年的歲月靜好。但是,每逢當地節日,都有強烈的疏離感——無論是女王的生日還是聖誕復活等等節,在看了幾年新鮮以後,總覺得寂寥。那些文化那些故事那些歷史,都有距離。她想念端午的艾葉香,想念除夕的爆竹聲,想念許許多多平凡極了的瑣碎細物。她們居住的聖安德魯斯是一座小鎮,三十分鍾就夠走完所有街道。鎮裏很少中國人,一年到頭,東方麵孔也就她和金寶兩張。想看黃皮膚黑眼睛常常隻能互相對望。當然,她知道這樣的不足和國內的燕飛或者入畫或者別的誰比起來,是太不值一提的小事了。所以,她一直都在慶幸,也一直都很珍惜而今的生活。但是……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回去看一眼,真是有點讓人嚮往啊……好吧,顯然,就算現在回去,看到的和自己嚮往的一定有差距,但是,還是不死心啊。
雲鐺和雪鐺接到明鐺還活著的消息,幾乎是欣喜欲狂。和小鳳仙的擔憂不同,她們認定這是一個絕對正麵的信號,“阿姐一定有她的想法,”雲鐺說,“九姐你放心,她一定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雪鐺笑著說,“對呀對呀。阿姐是誰呀,她是天才啊。天才跟我們倆是不一樣的。我們猜不出來她要幹什麽,但我們知道她一定有辦法。”
“隻要她活著,什麽都不是大事。”雲鐺十分篤定。
小鳳仙聽著電話裏她們活潑潑的自信語氣,也放鬆了下來——雙胞胎這些年裏,一貫沒心沒肺到令人髮指,可細究下來,竟然從未吃過大虧。她們活得無比熱烈無比茁壯,而今是社區裏最受人歡迎的優dy,她們家兩周一次的下午茶會是方圓百裏的盛事,因名額有限故,搶手到需提前半年預訂席位,並且甜品還得自帶!!小鳳仙在偶然的機會有幸出席過一次,簡直佩服到五體投地。她當下就確信,如果姐妹們將來比拚葬禮隆重程度的話,雙胞胎可以完勝她們全部。那是將來要整個小鎮一起送別的節奏啊,搞不好還會降個旗什麽的。
嗬,現在已經會偶爾想到葬禮。帶著點輕鬆戲謔,又藏著點悲傷——我們會慢慢加大參加葬禮的密度,直到最後一次,接受生者的追思和告別。小鳳仙放下電話,低頭看看自己的手:還好,還沒有叢生的老年斑,甚至也沒有太多皺褶,隻是肌肉稍顯鬆弛而已。大概離歸路還有好長一段光陰。最近十年,她已經依次送別了憐卿姨媽、母親、大姨燕飛,還得到了入畫的死訊。母親那一輩,而今隻剩下愛卿姨媽。她和金寶都住在蘇格蘭。金寶在聖安德魯斯大學做著一份行政工作,一幹三十年,從最初接電話的慢慢變成排課表的,再到如今會在學校開學時作為部門主管對著幾百名學生講話,為他們的選課作出建議……她一步一步走過來,安穩、踏實、波瀾不驚。愛卿姨媽獨居在她附近,愛好園藝和編織,園子裏常年花開不敗,還有一架木頭鞦韆。金寶的孩子們可以說是在這架鞦韆上被鮮花簇擁著長大的。至於編織……現在而今眼目下,小鳳仙身上這件薄薄黑色套頭無袖羊絨衫就是她老人家的傑作。
這樣的編織作品是愛卿姨媽獨家的新年禮物,總會在元旦以後,除夕之前寄到各個晚輩手上。近幾年愛卿的眼睛已經不好,即使戴上老花鏡也織不出原來那麽細密的針腳。她開始用粗線棒針織寬大的外套,其配色、花形、版式設計堪稱精妙,每一件都走在當時的流行前沿,用來搭配牛仔褲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被孫女輩奉為神品,大力追捧。於是,一年一至的新年禮物額度被更年輕的一輩霸占——grace的行李裏就有這麽一件,去哪裏都會帶著,愛若珍寶。說實話,那種款式小鳳仙看來略有不習慣,雖然確實好看,但很難理解為何孩子們會興奮到那個程度。當然,更難理解的是愛卿姨媽怎麽織出來的——她已經80歲了!!80歲老太太的設計會得到grace這樣的傢夥的狂熱喜愛,不得不說,這是天份。
現在,這個很有天份的老太太正坐在自家客廳裏,滿頭銀絲燙成美麗的小卷卷,披著一塊羊毛大披肩,麵前是一杯已經涼了的紅茶。她在出神——她是偶然發現金寶的計劃的。這個女兒有隨手記錄想法的習慣。這一本落在她處的記事簿讓愛卿的心情難以平靜。
金寶似乎在計劃將來某一天回趟中國。當然,不是立刻馬上。她很有耐心地收集著國內的信息,尤其是對歸國華僑的政策的相關信息。這樣的收集大概是兩三年前就開始了——最早一條是1977年,□□在接見港澳同胞國慶代表團和香港知名人士利銘澤夫婦時說的話。那被視為中國在僑胞問題上的一個風向標。最近的一些則是從小鳳仙那裏得來的,關於國內的住宿、交通以及物價。在這裏,用紅筆畫了個遲疑的“?”。
看到這些,愛卿的心情是複雜的。有點擔憂——國內的消息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傳來,每一條都觸目驚心。她有時會想,如果自己當初沒有出來會怎麽樣。這樣的設想令她不寒而慄。但是,某些時候,又會有點嚮往。不,不是懷念過去的舊時光,而是……怎麽形容呢?雖然她也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在此地也安享了多年的歲月靜好。但是,每逢當地節日,都有強烈的疏離感——無論是女王的生日還是聖誕復活等等節,在看了幾年新鮮以後,總覺得寂寥。那些文化那些故事那些歷史,都有距離。她想念端午的艾葉香,想念除夕的爆竹聲,想念許許多多平凡極了的瑣碎細物。她們居住的聖安德魯斯是一座小鎮,三十分鍾就夠走完所有街道。鎮裏很少中國人,一年到頭,東方麵孔也就她和金寶兩張。想看黃皮膚黑眼睛常常隻能互相對望。當然,她知道這樣的不足和國內的燕飛或者入畫或者別的誰比起來,是太不值一提的小事了。所以,她一直都在慶幸,也一直都很珍惜而今的生活。但是……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回去看一眼,真是有點讓人嚮往啊……好吧,顯然,就算現在回去,看到的和自己嚮往的一定有差距,但是,還是不死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