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與妻書+方燒臘+曹冰粉+喬涼粉+麗人行 作者:盛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某一天,寧平叫了小鳳仙和劉勇談話,他們神色憔悴地看著他,等他開口。
“現在她很痛苦。”寧平說。小鳳仙警覺地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寧平輕輕抬起一隻手, “不,我不是那個意思。”吸了一口氣,他接著說下去,“現在病人很痛苦。除了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說到這裏,他停了一停,“有很多很多病人都是這樣。並不僅僅是對死亡的畏懼,還有在死亡和痛苦麵前逐漸的迷失。”
小鳳仙有一點困惑,又有一點明白。
“我們該怎麽辦?”劉勇說。
“沒有辦法,隻有靠她自己。”寧平低低地說,“這段時間不會太長了。”停頓了一下,他又再重複了一遍:“她很痛苦。”
是的,寧平真正明白若蓮這無法表達無法形容的痛苦,身體上的痛和各種無能為力的衰竭是一部分,心智的漸漸迷失是另一個部分。人們往往會在迴光返照那個剎那才會回到最初,當然,也有人即使在那個剎那也不曾擺脫各種惡的糾纏。
可是,若蓮,到底不同。她沒有等到最後光陰藉助激素水平上升才找回自己。她在苦苦掙紮中最終突圍——她在混沌和清醒中找到了一條路,不再壓製所有的懷疑、委曲、嫉妒等等本能,而是又一條一條地駁斥它們,戰勝它們。就宛若手起刀落,一個一個地對付身體的膿瘡。是的,她在人生最後的光陰裏開始自省,在病痛折磨中開始痛苦自省。將這一生以為想通其實沒通的所有問題一個一個地拎出來,直麵藏得最深的自己,提問:“是否真的懷疑,是否真的抱怨,是否真的委曲,是否又真的嫉妒?”答案是:“不,不,不,不,不。”
我這一生,無有懷疑,無有抱怨,無有委曲,無有嫉妒。過往時光均是好時光,因為不曾迷失。那些堅持和忍耐不是向現實屈服的不甘,而是真正的我最想要的。
若蓮,最終打贏了這最艱險的一仗,在沒有上帝或者別的神的幫助下,如同初生嬰兒一般通透地走向了死亡。無憂無怖,無掛無礙。
第100章
21筆。叮噹的海外帳戶上有21筆限額取款記錄。小鳳仙看著這個數字有點遲疑,不知道算多還是算少。可能還是算少吧,近十年時間裏,隻有21個人成功抵達。不,也許已經很多了,那條來路有多少周折,沒有人知道。從那天叮噹的謹慎看來,即使已經是1980年,這也還是一個秘密。並且,大概要永遠沉寂下去。在查詢叮噹帳戶的同時,小鳳仙也查了明鐺的。非常讓人振奮,唯一的一筆取款記錄是兩個月以前,這是明鐺還活著的信號;令人不安的是,這一筆支出占到了總金額的一半,這說明明鐺急需大筆資金。算算時間,張明鐺已經七十上下,此刻需要大筆資金怎麽看都讓人忐忑。除非——除非是移民置業。可就算是這樣也不可能一次性需要這麽多錢啊。可是,就算是猜測和擔憂又能怎麽樣呢?小鳳仙坐在車裏,出神地想。這許多許多年下來,明鐺一點消息都沒有。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否再見一麵?也許是可以期待的吧,就連母親都能在家門口和李子明偶遇。隻要活著,就有可能。
小鳳仙並不知道,70來歲的張明鐺不但活著,而且正在籌劃又一場豪賭。她嗅到了春風裏的生機,準備大幹一場。她的直覺一向敏銳,當年從山寨下來,帶著十幾個最心腹的弟兄,輾轉去了中蘇邊境很偏僻的一個島,在那裏從頭開始。他們由土匪轉行開做貿易。當然,不是賣點海產品那種溫和純良的貿易。他們以該島為據點,活動於附近的三不管混亂地帶,什麽都倒賣,走的是黑市路線。有人、有槍、有戰鬥經驗,還有一點錢,這是最適合他們的行業。事實證明,明鐺在金融投資上雖然一塌糊塗,但在倒買倒賣上頗有天份。再加上她逐漸生成了一種氣場,讓人情不自禁地願意一腔熱血死心塌地地追隨。故,她仿佛那原野上的荒草,又風生水起,野蠻生長了十年。在這期間,中蘇政治交惡,但黑市始終繁榮。即使是在另外一個十年裏,這條線也沒有真正斷絕。相反,利潤更高。當然,風險也更大。他們不但轉手貨物,也轉手人口——偷渡。她並不知道,她的隊伍護送過的人裏,也有叮噹親手送出的。他們是國境線內最後一站,由於業務素質優異,經他們手的人群,傷亡較小,幾乎也算是業界翹楚了。這項業務收益不大,有時甚至還會倒貼。“主要是賺個口碑。”明鐺笑著對兄弟們說,“這不是咱的主業。”事實上,這項業務是徹底倒貼的——那些拿出來看的收益全都是明鐺和她伴侶的私蓄。也因此,當她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她必須動用那筆錢了。
當春風吹化凍土,第一縷草芽尚未從地底冒尖的時候,動物憑藉本能會感知到春天的來臨。張明鐺也一樣。她站在自家灰撲撲的平房前,眯著眼睛看向遠方,她清晰地感覺到又一個時代正在來臨。這個時代將有著春天的勃勃生機,大概也一樣會有著隨氣候轉暖而來的蚊蟲鼠蟻。她仿佛看見這片廣袤的土地化開冰層,冒出綠意,那綠意瘋狂蔓延,轉瞬就是草深過膝,大河奔騰。這是她徹底轉行上岸的最佳時間——那些灰線上欠過她人情的沉默的人們多半不介意在順手的時候拉拔一下。
“現在她很痛苦。”寧平說。小鳳仙警覺地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寧平輕輕抬起一隻手, “不,我不是那個意思。”吸了一口氣,他接著說下去,“現在病人很痛苦。除了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說到這裏,他停了一停,“有很多很多病人都是這樣。並不僅僅是對死亡的畏懼,還有在死亡和痛苦麵前逐漸的迷失。”
小鳳仙有一點困惑,又有一點明白。
“我們該怎麽辦?”劉勇說。
“沒有辦法,隻有靠她自己。”寧平低低地說,“這段時間不會太長了。”停頓了一下,他又再重複了一遍:“她很痛苦。”
是的,寧平真正明白若蓮這無法表達無法形容的痛苦,身體上的痛和各種無能為力的衰竭是一部分,心智的漸漸迷失是另一個部分。人們往往會在迴光返照那個剎那才會回到最初,當然,也有人即使在那個剎那也不曾擺脫各種惡的糾纏。
可是,若蓮,到底不同。她沒有等到最後光陰藉助激素水平上升才找回自己。她在苦苦掙紮中最終突圍——她在混沌和清醒中找到了一條路,不再壓製所有的懷疑、委曲、嫉妒等等本能,而是又一條一條地駁斥它們,戰勝它們。就宛若手起刀落,一個一個地對付身體的膿瘡。是的,她在人生最後的光陰裏開始自省,在病痛折磨中開始痛苦自省。將這一生以為想通其實沒通的所有問題一個一個地拎出來,直麵藏得最深的自己,提問:“是否真的懷疑,是否真的抱怨,是否真的委曲,是否又真的嫉妒?”答案是:“不,不,不,不,不。”
我這一生,無有懷疑,無有抱怨,無有委曲,無有嫉妒。過往時光均是好時光,因為不曾迷失。那些堅持和忍耐不是向現實屈服的不甘,而是真正的我最想要的。
若蓮,最終打贏了這最艱險的一仗,在沒有上帝或者別的神的幫助下,如同初生嬰兒一般通透地走向了死亡。無憂無怖,無掛無礙。
第100章
21筆。叮噹的海外帳戶上有21筆限額取款記錄。小鳳仙看著這個數字有點遲疑,不知道算多還是算少。可能還是算少吧,近十年時間裏,隻有21個人成功抵達。不,也許已經很多了,那條來路有多少周折,沒有人知道。從那天叮噹的謹慎看來,即使已經是1980年,這也還是一個秘密。並且,大概要永遠沉寂下去。在查詢叮噹帳戶的同時,小鳳仙也查了明鐺的。非常讓人振奮,唯一的一筆取款記錄是兩個月以前,這是明鐺還活著的信號;令人不安的是,這一筆支出占到了總金額的一半,這說明明鐺急需大筆資金。算算時間,張明鐺已經七十上下,此刻需要大筆資金怎麽看都讓人忐忑。除非——除非是移民置業。可就算是這樣也不可能一次性需要這麽多錢啊。可是,就算是猜測和擔憂又能怎麽樣呢?小鳳仙坐在車裏,出神地想。這許多許多年下來,明鐺一點消息都沒有。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否再見一麵?也許是可以期待的吧,就連母親都能在家門口和李子明偶遇。隻要活著,就有可能。
小鳳仙並不知道,70來歲的張明鐺不但活著,而且正在籌劃又一場豪賭。她嗅到了春風裏的生機,準備大幹一場。她的直覺一向敏銳,當年從山寨下來,帶著十幾個最心腹的弟兄,輾轉去了中蘇邊境很偏僻的一個島,在那裏從頭開始。他們由土匪轉行開做貿易。當然,不是賣點海產品那種溫和純良的貿易。他們以該島為據點,活動於附近的三不管混亂地帶,什麽都倒賣,走的是黑市路線。有人、有槍、有戰鬥經驗,還有一點錢,這是最適合他們的行業。事實證明,明鐺在金融投資上雖然一塌糊塗,但在倒買倒賣上頗有天份。再加上她逐漸生成了一種氣場,讓人情不自禁地願意一腔熱血死心塌地地追隨。故,她仿佛那原野上的荒草,又風生水起,野蠻生長了十年。在這期間,中蘇政治交惡,但黑市始終繁榮。即使是在另外一個十年裏,這條線也沒有真正斷絕。相反,利潤更高。當然,風險也更大。他們不但轉手貨物,也轉手人口——偷渡。她並不知道,她的隊伍護送過的人裏,也有叮噹親手送出的。他們是國境線內最後一站,由於業務素質優異,經他們手的人群,傷亡較小,幾乎也算是業界翹楚了。這項業務收益不大,有時甚至還會倒貼。“主要是賺個口碑。”明鐺笑著對兄弟們說,“這不是咱的主業。”事實上,這項業務是徹底倒貼的——那些拿出來看的收益全都是明鐺和她伴侶的私蓄。也因此,當她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她必須動用那筆錢了。
當春風吹化凍土,第一縷草芽尚未從地底冒尖的時候,動物憑藉本能會感知到春天的來臨。張明鐺也一樣。她站在自家灰撲撲的平房前,眯著眼睛看向遠方,她清晰地感覺到又一個時代正在來臨。這個時代將有著春天的勃勃生機,大概也一樣會有著隨氣候轉暖而來的蚊蟲鼠蟻。她仿佛看見這片廣袤的土地化開冰層,冒出綠意,那綠意瘋狂蔓延,轉瞬就是草深過膝,大河奔騰。這是她徹底轉行上岸的最佳時間——那些灰線上欠過她人情的沉默的人們多半不介意在順手的時候拉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