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與妻書+方燒臘+曹冰粉+喬涼粉+麗人行 作者:盛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飛對小軍的經濟支持一直堅持到1962年。那時,小軍已經十九歲。燕飛深知,人人赤貧之下,一點點財富都會招來橫禍,更何況自己老且孤,隻能加倍謹慎。故,她殫精竭慮,變換了好幾種方式來做遮掩。她最開始託付的朋友,幫忙轉寄了幾年匯款就自顧不暇,實在無心亦無力管這閑事。燕飛隻能每隔一段時間坐公交到另一個區去匯款,可後來發現,在“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肅清一切反革命分子”的運動中,她這樣的行為會給高度警惕的群眾們以無窮髮揮空間,趕緊停止了。左思右想之後,她找到小軍,請他幫忙照顧她:比如幫她排隊買回生活必須的副食,比如幫忙生個爐子等等,作為交換,她負擔他的生活。她這樣的要求對於當時的小軍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他的生活來源,他自以為的不知在何方的父母寄來的錢,不知為何已經斷絕了兩個月。於是,對她頗為感激,親親熱熱地喚她一聲“阿婆”。誰知燕飛冷冷地阻止了他:“我和你什麽關係也沒有,不要叫我阿婆。”這樣一瓢冷水不留情麵地兜頭澆下,讓小軍的自尊心狠狠受了一點傷,僵立半天才反應過來,訕訕地回一聲:“曉得了。”這樣的冷漠甚至是刻意的打壓在他們的關係間長久持續,讓他也曾想過負氣地往幫她買的吃食裏吐一口唾沫以示不屑不甘,但終究還是一次也沒有。小小少年其實和他那個他完全不記得的父親一樣,在秉性裏懷著一絲寬厚和克製——在小軍母親汙言穢語擠兌到燕飛都覺得他可能再也忍受不下去的時候,他也不曾衝破最後的底線。
小軍並不明白,這是燕飛用自己的方式在保護他。不要靠太近,不要被她所累。不要靠太近,也就不會生出更多的念想,不會被考驗人性。這樣的保護後來被事實證明是必要的。但是,年輕的時候他卻看不清楚。當時,倔強少年少不了“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屈辱感,少不了他朝我若揚眉必吐氣的狂想。所以,當1966年那令所有人瘋狂的浪潮席捲而至的時候,他雖然心懷一絲惻隱,沒有去動燕飛,但卻也不曾試圖保護她。他當時沉浸在對自己偉大未來的規劃中——他敏銳地看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打破固有規則,向這世界奪取更多東西的機會。他小心經營,表現出無比的忠誠高度的熱情和謀定而後動的智慧,一步一步朝他想要的東西靠近,同時卻並沒有真正陷入狂熱。他並不曾意識到,這些能力並非天賦亦非學校生活可以給予,這裏麵其實深藏著燕飛的影子。當他偶爾回到他的舊居的時候,看到顫顫巍巍滿頭白髮的燕飛站在高台之上,胸前掛著“婊子”、“破鞋”字樣的牌子的時候,他雖有些難過,亦沒有想到伸手去扶上一把。他隻是轉過頭不去看,略略加快腳步,盡量從容地離開了現場,並且很久不再經過那個街區。在他走後,一種說法流傳開來:每個片區必須要有一定數目的壞分子,如有死亡,須得票選出新人頂替。據說這是在外地已經被執行的新政策,上海雖然還沒搞,但很可能快了。
第84章
“你們要找的地址就在這條弄堂裏,車子開不進去了。”司機對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寧平說。寧平點點頭,“那我們就在這裏下吧。”
三人打開車門,一股刺骨的寒風灌了過來。早春的上海風很利,濕度又大,又冷又濕的空氣膩到人的皮膚上,再一路浸到骨子裏去,讓人覺得仿佛在曠野中獨行,冷得無依無靠。小鳳仙站在街頭,覺得那種從骨頭縫裏浸出來的寒意讓她必須將牙關咬緊才能防止它們相互叩擊,發出不雅的嗒嗒聲。但是,咬緊牙關也不能控製的是身體的顫抖。太冷了。人們都說春寒料峭,沒想到可以料峭到這個程度,這樣的冷,絕不是“春”這個名稱,絕不是一點點剛露端倪的春意可以簡單消弭的。轉頭朝那弄堂裏望進去,隻見逼仄幽深,從人家戶裏伸出來的長長短短的晾衣杆在半空中交錯,因下雪故,那上麵隻有不知哪戶人家收漏了的一件半舊汗衫孤零零地在風裏抖,顯得十分寂寥。他們順著巷子往裏走,小心地避開地上密布的坑窪和人家門口堆出來的雜物。不知何時開始,雪開始密集起來,掛在精心燙染過的頭髮上,落在羊絨大衣的肩頭,一片未化一片又至。搭眼望去,象是沒洗幹淨的頭屑,更象是頃刻白頭。這一段路,那就是——青絲、白髮、不歸人。
弄堂盡頭,迎接他們的是小軍,還有無數藏在各扇門後探測的目光以及無數的竊竊私語。
小軍和燕飛這對祖孫是這條弄堂裏特別的存在。在他們搬來的10年間,有無數版本的猜測紛紛流傳,但沒有一個人敢去證實——自從某一次小軍拎著一把雪亮的菜刀把一個說燕飛是□□的傢夥足足追出三條街以後,所有的雜音都消失了。
造反派小軍轉變為提菜刀的小軍是緣於他對自己身世的追查。在他的步步為營下,他終於到達了一個相對的高位。如果他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其實很難保證不最終迷失。沒想到命運待他甚厚——有時候,良知的覺醒是需要一點運氣的,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小軍的運氣真的不錯,所以在某一天,一個造反派戰友在和他交流了很久的國際國內形勢之後,總結曰:“我們是肩負歷史的一代人,我們是幸運的一代人,我們要有打破一個舊世界,重建一個新世界的豪情和勇氣!”這個人在他們中間很有威望和名氣,因為念過高中,很會鼓動。當然,那時候的人都很善於鼓動別人和自己的情緒,但這個人鼓動起來很有理論性,也就很被推崇。送這個人走後,小軍覺得忽然心有觸動,但卻無法確切地知道這觸動來自於哪裏。不是那些熟悉得如同呼吸的“豪情”“勇氣”,是什麽?忽然,他頓住了,是“幸運”。他怎麽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幸運?他出身市井,並無不見人間疾苦的純潔天真,怎麽沒有意識到自己幸運得有點奇怪?嗬,在他成年前的近二十年光陰裏,城市底層的貧民並不見得好過,最困難的年月裏,黑市上一個南瓜的價格可以和一個教師的月薪等同。所以,有“南瓜教師”的說法。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雖然餓死人的事不常發生,但因飢而病,因病而死的不知凡幾。自己這樣無父無母的孤兒能夠安然長大且高中畢業,看來看去都是個異數。更年少一些的時候,他總認為房東太太是個好人,如果沒有她的救濟,他已凍餓街頭。後來知道了其實是因為有他父或他母的匯款支撐——且房東太太還不知從中剋扣幾何。當時悲憤莫名又無能為力的感覺至今還記得。而再過幾年,又慢慢覺得那匯款是父母寄來的想法有點不太可靠:如果真的是他們,為何這些年未見隻言片語?也許他們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款項斷絕的那一次便是他們出了意外。他一直是這麽認為的,但在這個晚上,他被“幸運”這個詞語觸動,忽然就不那麽確定起來。
小軍並不明白,這是燕飛用自己的方式在保護他。不要靠太近,不要被她所累。不要靠太近,也就不會生出更多的念想,不會被考驗人性。這樣的保護後來被事實證明是必要的。但是,年輕的時候他卻看不清楚。當時,倔強少年少不了“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屈辱感,少不了他朝我若揚眉必吐氣的狂想。所以,當1966年那令所有人瘋狂的浪潮席捲而至的時候,他雖然心懷一絲惻隱,沒有去動燕飛,但卻也不曾試圖保護她。他當時沉浸在對自己偉大未來的規劃中——他敏銳地看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打破固有規則,向這世界奪取更多東西的機會。他小心經營,表現出無比的忠誠高度的熱情和謀定而後動的智慧,一步一步朝他想要的東西靠近,同時卻並沒有真正陷入狂熱。他並不曾意識到,這些能力並非天賦亦非學校生活可以給予,這裏麵其實深藏著燕飛的影子。當他偶爾回到他的舊居的時候,看到顫顫巍巍滿頭白髮的燕飛站在高台之上,胸前掛著“婊子”、“破鞋”字樣的牌子的時候,他雖有些難過,亦沒有想到伸手去扶上一把。他隻是轉過頭不去看,略略加快腳步,盡量從容地離開了現場,並且很久不再經過那個街區。在他走後,一種說法流傳開來:每個片區必須要有一定數目的壞分子,如有死亡,須得票選出新人頂替。據說這是在外地已經被執行的新政策,上海雖然還沒搞,但很可能快了。
第84章
“你們要找的地址就在這條弄堂裏,車子開不進去了。”司機對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寧平說。寧平點點頭,“那我們就在這裏下吧。”
三人打開車門,一股刺骨的寒風灌了過來。早春的上海風很利,濕度又大,又冷又濕的空氣膩到人的皮膚上,再一路浸到骨子裏去,讓人覺得仿佛在曠野中獨行,冷得無依無靠。小鳳仙站在街頭,覺得那種從骨頭縫裏浸出來的寒意讓她必須將牙關咬緊才能防止它們相互叩擊,發出不雅的嗒嗒聲。但是,咬緊牙關也不能控製的是身體的顫抖。太冷了。人們都說春寒料峭,沒想到可以料峭到這個程度,這樣的冷,絕不是“春”這個名稱,絕不是一點點剛露端倪的春意可以簡單消弭的。轉頭朝那弄堂裏望進去,隻見逼仄幽深,從人家戶裏伸出來的長長短短的晾衣杆在半空中交錯,因下雪故,那上麵隻有不知哪戶人家收漏了的一件半舊汗衫孤零零地在風裏抖,顯得十分寂寥。他們順著巷子往裏走,小心地避開地上密布的坑窪和人家門口堆出來的雜物。不知何時開始,雪開始密集起來,掛在精心燙染過的頭髮上,落在羊絨大衣的肩頭,一片未化一片又至。搭眼望去,象是沒洗幹淨的頭屑,更象是頃刻白頭。這一段路,那就是——青絲、白髮、不歸人。
弄堂盡頭,迎接他們的是小軍,還有無數藏在各扇門後探測的目光以及無數的竊竊私語。
小軍和燕飛這對祖孫是這條弄堂裏特別的存在。在他們搬來的10年間,有無數版本的猜測紛紛流傳,但沒有一個人敢去證實——自從某一次小軍拎著一把雪亮的菜刀把一個說燕飛是□□的傢夥足足追出三條街以後,所有的雜音都消失了。
造反派小軍轉變為提菜刀的小軍是緣於他對自己身世的追查。在他的步步為營下,他終於到達了一個相對的高位。如果他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其實很難保證不最終迷失。沒想到命運待他甚厚——有時候,良知的覺醒是需要一點運氣的,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小軍的運氣真的不錯,所以在某一天,一個造反派戰友在和他交流了很久的國際國內形勢之後,總結曰:“我們是肩負歷史的一代人,我們是幸運的一代人,我們要有打破一個舊世界,重建一個新世界的豪情和勇氣!”這個人在他們中間很有威望和名氣,因為念過高中,很會鼓動。當然,那時候的人都很善於鼓動別人和自己的情緒,但這個人鼓動起來很有理論性,也就很被推崇。送這個人走後,小軍覺得忽然心有觸動,但卻無法確切地知道這觸動來自於哪裏。不是那些熟悉得如同呼吸的“豪情”“勇氣”,是什麽?忽然,他頓住了,是“幸運”。他怎麽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幸運?他出身市井,並無不見人間疾苦的純潔天真,怎麽沒有意識到自己幸運得有點奇怪?嗬,在他成年前的近二十年光陰裏,城市底層的貧民並不見得好過,最困難的年月裏,黑市上一個南瓜的價格可以和一個教師的月薪等同。所以,有“南瓜教師”的說法。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雖然餓死人的事不常發生,但因飢而病,因病而死的不知凡幾。自己這樣無父無母的孤兒能夠安然長大且高中畢業,看來看去都是個異數。更年少一些的時候,他總認為房東太太是個好人,如果沒有她的救濟,他已凍餓街頭。後來知道了其實是因為有他父或他母的匯款支撐——且房東太太還不知從中剋扣幾何。當時悲憤莫名又無能為力的感覺至今還記得。而再過幾年,又慢慢覺得那匯款是父母寄來的想法有點不太可靠:如果真的是他們,為何這些年未見隻言片語?也許他們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款項斷絕的那一次便是他們出了意外。他一直是這麽認為的,但在這個晚上,他被“幸運”這個詞語觸動,忽然就不那麽確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