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與妻書+方燒臘+曹冰粉+喬涼粉+麗人行 作者:盛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明鐺想起了張家的大花園,想起了那些和妹妹們追逐嬉戲的童年光陰。那園子裏濃濃的草木香,那些個午後的陽光,那些一去永遠不會再回來的無憂無慮的好時光啊,它們都去了什麽地方?
想到這些,明鐺拿出妝盒,認認真真地打理自己的門麵,再換了一身好衣裳,也不搖電話,出門叫了一輛黃包車,她要去看妹妹們。
出得門去,早晨清新而又有幾份冷冽的空氣猛地撞了過來,縱是裹著大衣,仍有幾分寒意。明鐺坐在車上,微微眯了眼,吸一口氣,覺得這空氣是香的。從肺裏一直舒服到毛孔,嗬,活著的感覺。哪怕就是貪戀這一個剎那的舒服,活著也是好的。從這一刻,明鐺下定決心要好好地活下去,哈,上海,你以為我完了嗎?還早著呢!
第24章
“小鳳仙就要回來了。”放下手裏的一張紙,若蓮說。雖然力求語氣平淡,可熟悉的人感覺得出她嗓子裏力壓著的那股歡欣之氣。
小鳳仙。劉勇的眼前浮現的,是一個長手長腳,又瘦又黑的女孩子以及她中暑後蒼白的臉,隱忍的神色。還有,大多數時候,她是一個沉默拘謹的影子,似乎努力把自己的存在感減到最低。算來,今年她應該已經二十四歲。和入畫家的碧鐺一樣大。可是,她應該和碧鐺很不一樣吧。若蓮和入畫就是多麽的不同啊。
“小姐大概還有多久能到?”劉勇收斂心神,“家裏店裏都要準備一下。”
“電報是從香港拍來的。”若蓮說,“她在那裏耽擱一周,差不多十天應該就到家了。也沒什麽好準備的,到時候咱們去碼頭接她也就是了。這個家,她還找不到方向呢。”
“好。”劉勇點頭。
這十年間,若蓮說什麽,劉勇都回答一個“好”,幹脆,簡單,直接。從不多問。即使那一年的午夜,若蓮的電話將他從床上叫起:“你馬上出門,用一輛眼生的黃包車,兩個小時後,接我去一個地方。”他也是簡簡單單地應了一聲,“好。”然後披衣下床。
那天晚上很冷,嘴巴呼出的白氣在眼前凝成一團一團的煙霧,久久不散。他披了破舊棉襖,戴著一頂氈帽,拖著車,在靜得沒有一個人的大街上奔跑。天真冷,他大步跑著,一條街又一條街,幾乎有點喘不過氣。一個街口的轉角處,他遇到了巡街的警察。
“東家太太病了,去仁濟醫院呢。”他停下來擦汗,把香菸給警察點上。
火柴和菸頭的微光裏,警察從大蓋帽下看了他一眼,再湊到車前,掀起簾子察看。車子裏是一個麵色蠟黃的女人,半新不舊的棉旗袍,身上披了一件掉了一半毛的羊皮襖子,腿上搭著棉被,有氣無力地將眼睛撐開一條細縫,看了他一眼,努力在嘴角扯出一個討好的笑來。
看看沒有什麽可疑,掌心又被劉勇填了好幾個銀角子,終於揮揮手放行。
那一夜,劉勇沒有去找朋友老王借車,而是去了一家黑車行,拍出五百個銀元和一把槍,弄了一輛車和一套行頭。完事之後,他把車和行頭全都沉進了黃浦江。自始至終,他隻知道若蓮要趕去某地送一個人。為什麽送,送的是誰,他一概沒問。
“沒什麽事的話,我先去店裏。”劉勇同若蓮打了個招呼,出門去。他們的那家米店,規模不大不小,生意不好不壞。這些年並非沒有擴張的機會,但是若蓮說,“樹大招風。亂世裏,苟且偷生也就是了,誰還想在這上麵發財不成。”
樹大招風。若蓮對這一點,有刻骨的痛。當然,她的痛和當事人比起來,怎麽也隔了一層。劉勇出門以後,她走到了花園裏,在冰涼的石凳上坐下,輕輕嘆出一口氣。小鳳仙就要回來了。嗬,真是一個好消息。隻可惜,這個上海,和十年前比起來,已經是滿目瘡痍,有不少壞消息在等著她呢。
別的都還好說,該怎麽告訴她關於李子明的事呢?那個十年前一力承擔她,負擔她學費和生活費的人,現如今在什麽地方?那個晚上,若蓮坐在劉勇的黃包車裏,暗沉沉,趕去赴的,就是同李子明的生離。不是不知道這是冒了要命的危險,不是不知道這麽做甚至可能拖累劉勇,拖累所有上海和她有聯繫的人。但是,一定要去。不顧一切也要去。這輩子,和李子明大抵是不會再見麵了吧?原以為,用那樣的相處方式,即使不能日日相守,卻可以不鹹不淡相望一生,誰知還是不能。真所謂造化弄人。這些年下來,若蓮早已學會,一件事,如果好得不象真的,那就一定不是真的。凡事從不敢用力太過,寄託太深。有時候甚至想,如果和李子明相對的日子數目是註定的,那情願一個月見一次,甚至半年一年見一次也好,不要多,不要密,隻求久一點。然,還是生離。
要到下定決心去送他的那一刻,若蓮才知道,真真正正,她愛著這個男人。其實,所謂的送,也不過是在那不是碼頭的碼頭握一握手,連擁抱的時間都沒有。兩個人的臉在黑到極處的夜裏,掩在破衣爛衫當中,連悲喜的表情都來不及做。第一次分別時,她知道,總有一天,他會回來,即使這個回來是作為別人的夫別人的父。可是她知道,還會再見。哪怕是在稠人廣眾的社交場合,隔著酒杯隔著重重疊疊的人臉,望一眼也好啊,至少知道他一切安好。而這一次,是生離,也可能是死別。誰也說不出再見。他的船消逝在視線的那一年那一夜,她四十歲。可那一刻的心境,卻仿佛八十歲。某個瞬間,她甚至恨不得真的已經八十歲,那樣的話,至少時日無多,可盼來生。
想到這些,明鐺拿出妝盒,認認真真地打理自己的門麵,再換了一身好衣裳,也不搖電話,出門叫了一輛黃包車,她要去看妹妹們。
出得門去,早晨清新而又有幾份冷冽的空氣猛地撞了過來,縱是裹著大衣,仍有幾分寒意。明鐺坐在車上,微微眯了眼,吸一口氣,覺得這空氣是香的。從肺裏一直舒服到毛孔,嗬,活著的感覺。哪怕就是貪戀這一個剎那的舒服,活著也是好的。從這一刻,明鐺下定決心要好好地活下去,哈,上海,你以為我完了嗎?還早著呢!
第24章
“小鳳仙就要回來了。”放下手裏的一張紙,若蓮說。雖然力求語氣平淡,可熟悉的人感覺得出她嗓子裏力壓著的那股歡欣之氣。
小鳳仙。劉勇的眼前浮現的,是一個長手長腳,又瘦又黑的女孩子以及她中暑後蒼白的臉,隱忍的神色。還有,大多數時候,她是一個沉默拘謹的影子,似乎努力把自己的存在感減到最低。算來,今年她應該已經二十四歲。和入畫家的碧鐺一樣大。可是,她應該和碧鐺很不一樣吧。若蓮和入畫就是多麽的不同啊。
“小姐大概還有多久能到?”劉勇收斂心神,“家裏店裏都要準備一下。”
“電報是從香港拍來的。”若蓮說,“她在那裏耽擱一周,差不多十天應該就到家了。也沒什麽好準備的,到時候咱們去碼頭接她也就是了。這個家,她還找不到方向呢。”
“好。”劉勇點頭。
這十年間,若蓮說什麽,劉勇都回答一個“好”,幹脆,簡單,直接。從不多問。即使那一年的午夜,若蓮的電話將他從床上叫起:“你馬上出門,用一輛眼生的黃包車,兩個小時後,接我去一個地方。”他也是簡簡單單地應了一聲,“好。”然後披衣下床。
那天晚上很冷,嘴巴呼出的白氣在眼前凝成一團一團的煙霧,久久不散。他披了破舊棉襖,戴著一頂氈帽,拖著車,在靜得沒有一個人的大街上奔跑。天真冷,他大步跑著,一條街又一條街,幾乎有點喘不過氣。一個街口的轉角處,他遇到了巡街的警察。
“東家太太病了,去仁濟醫院呢。”他停下來擦汗,把香菸給警察點上。
火柴和菸頭的微光裏,警察從大蓋帽下看了他一眼,再湊到車前,掀起簾子察看。車子裏是一個麵色蠟黃的女人,半新不舊的棉旗袍,身上披了一件掉了一半毛的羊皮襖子,腿上搭著棉被,有氣無力地將眼睛撐開一條細縫,看了他一眼,努力在嘴角扯出一個討好的笑來。
看看沒有什麽可疑,掌心又被劉勇填了好幾個銀角子,終於揮揮手放行。
那一夜,劉勇沒有去找朋友老王借車,而是去了一家黑車行,拍出五百個銀元和一把槍,弄了一輛車和一套行頭。完事之後,他把車和行頭全都沉進了黃浦江。自始至終,他隻知道若蓮要趕去某地送一個人。為什麽送,送的是誰,他一概沒問。
“沒什麽事的話,我先去店裏。”劉勇同若蓮打了個招呼,出門去。他們的那家米店,規模不大不小,生意不好不壞。這些年並非沒有擴張的機會,但是若蓮說,“樹大招風。亂世裏,苟且偷生也就是了,誰還想在這上麵發財不成。”
樹大招風。若蓮對這一點,有刻骨的痛。當然,她的痛和當事人比起來,怎麽也隔了一層。劉勇出門以後,她走到了花園裏,在冰涼的石凳上坐下,輕輕嘆出一口氣。小鳳仙就要回來了。嗬,真是一個好消息。隻可惜,這個上海,和十年前比起來,已經是滿目瘡痍,有不少壞消息在等著她呢。
別的都還好說,該怎麽告訴她關於李子明的事呢?那個十年前一力承擔她,負擔她學費和生活費的人,現如今在什麽地方?那個晚上,若蓮坐在劉勇的黃包車裏,暗沉沉,趕去赴的,就是同李子明的生離。不是不知道這是冒了要命的危險,不是不知道這麽做甚至可能拖累劉勇,拖累所有上海和她有聯繫的人。但是,一定要去。不顧一切也要去。這輩子,和李子明大抵是不會再見麵了吧?原以為,用那樣的相處方式,即使不能日日相守,卻可以不鹹不淡相望一生,誰知還是不能。真所謂造化弄人。這些年下來,若蓮早已學會,一件事,如果好得不象真的,那就一定不是真的。凡事從不敢用力太過,寄託太深。有時候甚至想,如果和李子明相對的日子數目是註定的,那情願一個月見一次,甚至半年一年見一次也好,不要多,不要密,隻求久一點。然,還是生離。
要到下定決心去送他的那一刻,若蓮才知道,真真正正,她愛著這個男人。其實,所謂的送,也不過是在那不是碼頭的碼頭握一握手,連擁抱的時間都沒有。兩個人的臉在黑到極處的夜裏,掩在破衣爛衫當中,連悲喜的表情都來不及做。第一次分別時,她知道,總有一天,他會回來,即使這個回來是作為別人的夫別人的父。可是她知道,還會再見。哪怕是在稠人廣眾的社交場合,隔著酒杯隔著重重疊疊的人臉,望一眼也好啊,至少知道他一切安好。而這一次,是生離,也可能是死別。誰也說不出再見。他的船消逝在視線的那一年那一夜,她四十歲。可那一刻的心境,卻仿佛八十歲。某個瞬間,她甚至恨不得真的已經八十歲,那樣的話,至少時日無多,可盼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