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書轉身下了城頭直奔城主府內韓燁的書房。


    苑書走進書房的時候,韓燁正立在沙盤前。


    苑書在帝梓元身邊時沒大沒小,在韓燁麵前卻矜持沉穩得很。她清了清嗓子,先朝韓燁行了個禮才沉聲開口:“殿下,努昊領了五萬援軍過來,臣猜最多不過三日鮮於煥就會攻城,待冰牆融化,鄴城將無險可守。鄴城內還有三萬百姓,臣懇請殿下馬上帶著百姓離城,並向青南城求援。”


    苑書久戰沙場,從不做以卵擊石的無謂犧牲。鮮於煥隻有七萬兵力時她尚能一戰,可如今十二萬大軍,鄴城必破。


    青南城裏還有帝梓元一手操練的八萬帝家軍。如今帝梓元昏迷,也隻有韓燁能以兵符調遣這八萬大軍。


    韓燁抬頭朝苑書看去,“你讓孤帶著百姓走,那你呢?”


    苑書眼底的堅毅一覽無餘:“臣會死守鄴城,等殿下帶著援軍回來。”


    韓燁一怔,眼底一抹感傷極快劃過,他緩緩開口,沉聲道:“一個安寧就夠了。”


    “殿下!”苑書眼底露出急色。


    “苑書,不必再言,孤不會離開鄴城。況且半個月前溫朔離城時孤讓他帶走了兵符,如今青南城的八萬大軍已經隨溫朔去了山南城。”韓燁朝苑書擺手,麵上恢復了冷靜,轉身朝沙盤看去。


    苑書神情訝異,“殿下,臣還以為您會親自……”


    “軍獻城才是我大靖第一鐵關,當初若不是秦景偷開城門,盜走布兵圖,軍獻城絕不會失守。隻要重新奪回軍獻城,北秦短時間內再難叩關,可保我大靖子民十年無憂。”


    韓燁望向沙盤上大靖的疆土,“苑書,誰奪回軍獻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替那五萬被坑殺的百姓拿回故土,給施家和無辜慘死的大靖子民一個交代。如今連瀾清生死不明,新任將領遠沒有連瀾清善戰,是我們奪回軍獻城的最好時機。兩日之後,歸西會在潼關出兵和溫朔的十五萬大軍匯合,兵發軍獻城。”


    “殿下,那我們鄴城?”


    一旦軍獻城的烽火點燃,鮮於煥必會同時燃起鄴城的戰火,那豈不是連最後三日時間都沒有。後無援兵,麵對北秦大軍的瘋狂攻勢,別說奪回雲景,保住鄴城都很艱難。韓燁如此做豈不是根本沒給鄴城留下退路?若是如此,即便奪回軍獻城,鄴城這條攻入中原的極北之路一樣會被北秦撕開口子。


    苑書安靜地等韓燁回答,若不是有其他方法,韓燁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苑書,如今雲景城內是否還有大靖子民?”


    果不其然,韓燁問出了苑書根本沒想到的問題。她搖頭,“殿下,雲景城是最早被北秦占領的城池,除了當初死於戰亂的百姓,所有大靖子民都被北秦蠻夷驅逐出城,如今的雲景城隻剩下北秦大軍。”


    “如此便好。苑書,你可聽過雲景城的傳言。”韓燁突然開口。


    苑書麵上露出一抹疑惑,忽然想起當年在安樂寨時帝梓元時常為她和苑琴說的野史,道:“臣聽說二十幾年前咱們大靖建國時北秦王曾遣使來賀,宴席上北秦使者酒後大放厥詞,言北秦兵強馬壯,總有一日將馬踏邊關,取走我們大靖軍獻和雲景兩城。”


    “你可知先皇當時是如何回他的?”


    苑書點頭,“臣知道,先皇命人將那北秦使者綁了起來,並修了一封國書給北秦王。”


    “大靖軍獻,永不可破,若破,大靖必取之。大靖雲景,永不可奪,若奪,大靖必毀之。凡朕有生之年,大靖國土,若失一寸,十年之內,大靖塞外諸國,永不復存。”


    若犯我大靖一寸國土,必以國來還!


    當年韓子安立國,一封國書昭告雲夏,自此邊疆安穩數年,他有生之年,北秦和東騫未敢再興戰火。


    如今,韓燁立在漠北邊疆戰場,以大靖儲君的身份重新燃起了韓子安二十幾年前的這道響徹雲夏的護國國書。


    第四十一章


    凡奪雲景,大靖必毀之。


    一座無堅不摧的邊塞城池,被他國所奪後,如何能輕易摧毀?


    “殿下,如今雲景城有北秦十二萬大軍,非普通人力可抗。”世上能以一己之力摧毀一城的隻有傳說中的大宗師,但大宗師早已超脫世俗,無法插手俗世中事。


    “韓家興起於北地,雲景城自古是韓家領地,乃韓氏先祖一百五十年前所建。雲景城下沃野千裏,韓家先祖卻依託地勢險峻的雲景山山體建造了雲景城。你可知為何?”


    苑書眉毛一挑,搖頭。雲景城建造數百年,從來無人關注它到底是如何建成。


    “雲景城城下曾是西北之地上最大的河床,韓家先祖花費數十年之工填平河床,在河底支起十二根鼎城石柱,開鑿山體才建城了如今的雲景城。”


    河床?十二根鼎城石柱?太子是想……苑書神情猛地一變,朝韓燁看去。


    “隻有韓家代代相傳的嫡係才知道雲景城那十二根鼎城石柱埋藏的位置。如果雲景山山體和那十二根鼎城石柱同時斷裂……”


    “殿下!”苑書神情一變,失聲開口。


    韓燁頷首,目光冷沉,“鮮於煥想三日內攻城,孤便讓他北秦大軍走不出雲景城一步。軍獻城屬於大靖,雲景城也是,孤就算毀了這座百年城池,也絕不交到北秦人手裏。”


    雲景城失去基石,整座城池將會毀於一旦,徹底坍塌。難怪太祖會說天下誰人敢奪雲景,大靖必毀之,原來竟是如此!


    城內十二萬北秦大軍……苑書長吐一口氣,神色複雜無比,卻沒有反對韓燁的決定。這場戰爭下大靖無辜慘死的百姓和戰亡沙場的將士又何嚐沒有十萬之眾?若讓北秦奪下鄴城,大靖百姓一樣會死於北秦人的屠刀之下。


    戰爭造成的殺戮,從來沒有對錯。


    “殿下,那十二根鼎城石柱都分布在何處?若臣猜得不錯,應至少有半數是在城內吧。”苑書心性果敢,明白韓燁的打算後便開始為他分析雲景城的現狀。


    韓燁點頭,“十二根鼎城石柱中有八根以星羅狀分布在四麵城牆之下,剩餘四根在城中心。”


    “城中心?可是在城主府?”城主府守衛森嚴,就算暗探混進城,也難以接近。


    “不是,韓家先祖怕萬一有一日雲景有毀城之禍,那四根鼎城石柱的上麵修建的並非是城主府,而是宗祠。”


    宗祠位於城主府往西五百米處,平日裏隻用於祭祀。過往百年宗祠雖受百姓尊崇,卻守衛鬆散,如今雲景城落入北秦之手,更無人守衛此處。


    “殿下,臣馬上去安排潛進城的探子……”


    “不用了,朝廷安插在北秦軍營的死士並不少。一個月前孤就下令讓潛伏在雲景城的死士在祠堂和城牆內埋滿了火藥,三日後軍獻城烽火燃起之時,就是我們毀城之日。”


    一個月前?苑書神情愕然,那時虎嘯山之難還未發生,小姐沒有受傷昏迷,原本戍守在鄴城的應該是小姐,太子怎麽會頒下這道命令?難道太子會提早知道自己會獨守鄴城?這怎麽可能?


    苑書壓下心底的疑惑,總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卻又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殿下,雲景城被毀雖會重創北秦大軍,但北秦兵個個驍勇善戰,武力不低,臣認為至少有半數能逃出城去。有鮮於煥在,剩下的北秦軍仍有一戰之力。”


    韓燁頷首,欣慰於苑書沒有把整場戰爭的勝負全壓在毀滅雲景城上。


    “剩下的戰場,孤陪你一起守。沒有奪回雲景城的後顧之憂,孤相信你不隻可以守住鄴城,還能重創鮮於煥,讓他再不敢犯我大靖疆土分毫。”


    “是,殿下!”苑書守家衛國的豪情瞬間被韓燁點燃,她狠狠朝韓燁點頭,朗聲回:“臣必不負殿下所望,臣這就去步兵操練,等兩日後的決戰。”


    她說完轉身朝書房外走去,跨、過門檻時突然想起一事,迴轉頭看向韓燁,“殿下……”


    韓燁抬頭朝她看去。


    “近來小姐戍守鄴城的消息傳遍了西北,可是殿下有意為之?”苑書覺得奇怪,就算小姐重傷昏迷的消息必須保密,也無需說她戍守在鄴城,如今就連鄴城的將士也以為每日在書房裏頒下軍令的是靖安侯君。


    “決戰之前孤的身份不宜暴露。至於原因,苑書,孤有必須這麽做的理由。凡城中有人問及此事,你隻需告訴他們留在城主府的是靖安侯君。”


    “是,殿下。”韓燁不願言明,苑書也不宜再問下去,轉身退了出去。


    書房內,韓燁望著沙盤上的雲景山兀自出神,久久未言。


    與此同時,山南城,城郊軍營。


    溫朔剛操練完將士,頂著滿頭大汗一腳跨、進營帳便看見了沉著臉立在帳中的宋瑜。


    溫朔連忙行禮,“見過宋將軍。”


    宋瑜擺擺手,並不在意這些虛禮,隻問:“溫朔,我問你,殿下去哪了?”


    溫朔取下盔甲的手一頓,笑了笑,道:“末將不是給將軍帶了殿下的密信,這幾日殿下正在臨近幾城巡視。”


    “半月前你也是如此告訴我,我三日前遣人去各城打探,並無一城將領在半月內見過殿下到訪。”宋瑜沉眼看向溫朔,“溫朔,殿下和你一起離城,如今隻有青南城八萬大軍隨你而歸。殿下究竟去了哪裏?”


    見溫朔不答,宋瑜上前一步,厲聲喝問:“溫朔,太子殿下貴為儲君,又是三軍統帥,他的安危茲事體大,若他出事,我們如何向陛下交代?”


    如今滿西北都在傳韓燁戍守山南欲親自掌旗奪回軍獻城,宋瑜作為山南城守將,半月來根本連太子的影子都沒見過,自然坐不住。


    帝梓元昏迷的消息不能為人所知,太子留在鄴城也是為了隱瞞此事。見宋瑜怒髮衝冠,溫朔知道今日不給他一個交代必定糊弄不過去。他從大帳案桌後拿出一方墨盒,遞到宋瑜麵前。


    “宋將軍,殿下臨走時吩咐,無論將軍有何疑問,將來他會為將軍解惑,現今將軍隻需見此符聽令。”


    宋瑜打開墨盒,白玉雕纂的三軍虎符置於其中,他端著墨盒的手一抖就要跪下行禮,卻被溫朔穩穩抬住。


    “將軍不必如此,不過一些虛禮。”


    主帥不在,掌有虎符者有暫代統帥調遣三軍的權力。宋瑜看了看自己的小副將,把虎符遞還給他,著實有些尷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皇書第2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零並收藏帝皇書第2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