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永寧笑了笑,在張牙舞爪的小霸王頭上一拍,從躍出院外的枝丫上折了一枝梨花,推開院門抬步走了進去。
韓仲遠被帝永寧這一拍搗騰得一愣,尷尬地抖了抖身子,貓著腰跟著遛了進去。
汀瀾小居燈火依稀,人影微有攢動。兩人悄然臨近迴廊,離正房不過幾步之遙。許是有些氣悶,正房的紙窗突然被推開,房內光景透了出來。
隱隱瞧見窗後軟榻上靠著的熟悉身影,帝永寧眼底飛快劃過一抹驚喜,大跨一步就要走近,卻因正房裏突然響起的話語頓住了腳步。
“小姐,這是莊少爺入夜前差人送來的,都是些好東西,您快來瞧瞧!”房內,一綠衣丫鬟從內室走出,指揮兩個小丫頭將數個錦盒端出,放置在葉詩瀾麵前的桌子上。她的手在錦盒上劃過,臉上喜氣洋洋眉飛色舞,“小姐,這是百繡坊剛織出的新樣式,可是用價值千金的流雲錦織出來的。還有,莊少爺把金喜樓上好的金銀玉石全給您送來了,任您在大婚那日挑著戴呢!”
綠衣丫鬟揮手讓小丫頭退下,走到葉詩瀾身後替她揉肩,她看著錦盒裏金光閃閃的首飾,滿眼艷羨。
窗外的帝永寧唇角微抿,將身子隱在迴廊後,隔著梨花的間隙望著房內的少女。
柳葉眉,瓜子臉,葉詩瀾生得一副好相貌,再配上一副柔弱溫雅的氣質,端是個惹人憐愛從畫中走出的書卷女子。
她從軟榻上坐起,漫不經心掃過錦盒,“他倒是有心了。”雖未如丫鬟一般激動,眼底卻也很是滿意。
“小姐,莊少爺什麽好東西都往您這送,等您過門了,還不定怎麽疼您呢。哪像那個寧書生,日日就會寫些詩詞畫些畫送給小姐您,也不嫌寒酸!”
“綠蓮!”葉詩瀾眉一凝,纖柔的麵容冷沉下來,直直看向綠蓮,眼底露出一抹淩厲。
月影裏藏著的韓仲遠聽見了裏頭的對話,看著麵前僵硬的身影,心底隱約有些後悔。他一心攛掇帝永寧搶妻,卻未想到葉家竟是這般不堪的人家,連個丫鬟也能置喙主子的事。
“小姐。”綠蓮臉色一白,朝葉詩瀾看了一眼,小心翼翼討好道:“奴婢也是擔心您,前門的人下午來回,說是寧子謙鬧上門了,您一直也沒個話,老爺傍晚的時候去了莊家,莊老爺派了幾個護衛一同回府。奴婢隻是怕……”
綠蓮話裏話外事事為主,葉詩瀾未再怪罪她,隻眉一皺道:“怕什麽,他自然亂不了,莊家在蒼城一手遮天,一個文弱書生如何能撼得動蒼天大樹?”話到一半,葉詩瀾微一沉默,聲音裏有些嘆然:“我原本以為他會更聰明些……”
“小姐?”綠蓮頭一垂,看向葉詩瀾,眼底滿是疑惑。
“既知是蒲糙移磐石,無力相抗,又何必回來。”
都說葉家小姐溫婉柔弱,可就這冷冷淡淡幾句話,便知其絕非是傳聞中的性子。寧子謙尋上門的事,她不僅知,還看得頗為透徹。
迴廊外,清瘦的人影埋在月色裏,觀不到他垂下的麵容,隻能悄悄瞥見他手中的梨花因握得過緊而一瓣瓣散落在地。
“小姐,若是婚禮那日寧子謙鬧上了城主府,可如何是好?”在綠蓮看來,寧子謙若執著一時意氣,未必不會做下如此蠢事。
“婚禮在即,賓客已至蒼城,聽說連中原韓家都遣了禮來,如此盛事,莊家自會將隱患擯除,他們丟不起這個臉,此事不用葉家插手。”
“可是……”綠蓮聲音一低,隱有幾分擔心,“小姐,雖然您自己謄寫了一遍,可流傳出去的字畫都是寧子謙當初贈與您的。他長留蒼城,若是機緣巧合知曉了此事,奴婢怕他不會善罷甘休。”
“住口!”葉詩瀾聲音一冷,斥道:“我早就告訴過你,這件事給我咽進肚子裏!”
綠蓮被駭得一跳,腿一軟差點跪下來,隻喏噎喚了一聲“小姐”,吶吶不敢再語。
窗外的韓仲遠幾乎是在聽到這幾句話的立時就憤怒地抬步朝內房走去,卻在跨過帝永寧的時候被一隻手拉住。腕上之力如鐵堅硬,如血灼熱,一時間竟製得他不能動彈,韓仲遠一驚,抬首看去。
帝永寧麵上毫無表情,他的手拖住韓仲遠,眼卻望向房內燈盞下搖曳生姿的女子,眼底劃過震驚、荒謬、失望、痛苦……最後隻剩死水一般的寧靜。
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能爆發如此蠻力?韓仲遠在帝永寧眼底尋到了原因。若非失望痛心到極致,他也不會如此。
看來這位才名遠揚、讓葉府破格低娶的葉詩瀾不過是個弄虛作假玩弄心計的女子,流傳出去的字畫皆出自帝永寧手筆。葉詩瀾的名聲半年前於蒼城鵲起,算起來正是帝永寧離開葉府的時間,或許帝永寧從一開始就隻是這位葉家小姐嫁入莊家的一枚棋子。
這回他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以為幫上帝永寧一把能拉進韓帝兩家交情,哪知倒連累他成了助紂為虐的惡人。若非他堅持帶帝永寧入葉府,也不會讓帝永寧受這種屈辱。
韓仲遠張了張嘴不知該如何寬慰,隻得將滿心憤怒撒在葉詩瀾身上,對窗戶裏的女子橫眉怒視。
帝永寧仍然隻是安靜而沉默地看著屋內,仿似石化了一般。
“小姐,奴婢隻是怕那寧子謙再生事端……”
屋內,綠蓮忐忑的聲音又起,卻被葉詩瀾冷冷打斷:“此事已過,去告訴父親,把他阻於城外,別讓他出現在蒼城內,以後這個人休得再提。”
“是,小姐。”綠蓮應了聲,忙不迭朝外走,卻又被葉詩瀾喚住。
“攔住即是,別傷他性命。”葉詩瀾神色依舊冷淡,隻是在不經意間回眼望向窗外瞥見滿園梨花時,突然道了這麽一句。
綠蓮一愣,點點頭退了下去,眼底不免有些感慨。即便當初小姐隻是因為寧子謙的才氣將其算計,可幾月相處,未必沒有一分真心。隻可惜寧子謙太過落魄,比起蒼城之主的莊家,低若塵埃。
葉詩瀾行到窗邊,從裏間將窗戶合上,不一會房內燭火熄滅,不聞風聲。
迴廊後安靜異常,在韓仲遠差點被這陣沉默搗騰得窒息時,他身旁的人挪動腳步,轉身朝院外走去。
僵硬的身影出了院門,韓仲遠低頭看了一眼地上一片狼藉的梨花花瓣,突然覺得那個為了葉詩瀾不惜跪在地上和帝家家主倔強相爭的帝永寧和他身上那股子固守的堅持已然消失了。
若帝永寧受不了打擊一蹶不振,他這一生怕是都要毀在這個女人身上。
韓仲遠還來不及感慨,突然想起帝永寧身手平平,跺跺腳越過院牆追去。
“我在這裏。”院牆外,嘶啞的聲音驟然響起,半空中的韓仲遠兀地一驚,強行扭了身落在院牆外。
帝永寧筆直立在門外,臉色蒼白。韓仲遠撓撓頭,什麽都沒說,抓住帝永寧的手腕躍向半空,匆匆離了葉府。
已近天亮,海蜃居二樓,韓子安早已離開回了後院,隻帝盛天一人獨坐。
一灰衣人悄無聲息出現在她身後,半跪於地,將在汀瀾小居聽到的話低聲重複了一遍。
“永寧如何了?”半晌,帝盛天眉目冰冷,沉聲問。
“少爺出了葉府一路朝城外走去了,韓公子一直跟在少爺身邊。”
帝盛天眼一挑,“怎麽,當初千裏迢迢來尋個說法,誰都攔不住,如今知曉了真相,倒是甘心回晉南了?”
灰衣人聽出帝盛天話裏的怒氣,謹慎道:“主子,可要把少爺帶回來?”
帝盛天揮手,起身朝樓下走去,大步之間,未有絲毫猶豫,“他若是連回海蜃居麵對我的勇氣都沒有,何敢姓帝!”
後院,得知帝盛天反應的韓子安眼底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何敢姓帝?何敢姓帝?帝盛天,怕是天底下,隻有你敢說出這般狂妄之話!”
雖是一句感慨,可不遠處立著的趙福卻聽出了這話裏淡淡的欣賞。趙福眼底劃過一抹擔心,卻終究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荒唐,將此事暗暗埋下。
帝永寧(二)
以韓仲遠桀驁跳脫的性子,能如此耐心跟在別人身後留神照顧,是個極罕見的事兒,若不是攤上的是帝家世子,怕貿然回去被自家老子教訓一頓,他還真沒這個時間。打了個哈欠,他望了一眼泛白的天色,又瞅一眼前麵不遠處默默走著的帝永寧,被磨得半點脾氣都不剩。
堂堂帝家子弟,放眼天下望去,誰家貴女不是趨之若鶩,竟被蒼城一個小小寒門女子玩弄於股掌之間,真是荒唐!韓仲遠雖僅十二歲,但自小長於高門士族,歷經疆場禍亂,心性比之帝永寧隻怕更堅決果斷些,自是不耐他的小情小愛。
眼見著帝永寧一直朝城外的方向走,韓仲遠總算急起來。若他真想不開顧自回了晉南,自己身上一頓板子是少不了了。韓仲遠微一猶疑,連走幾步拉住帝永寧的袖子,“帝世兄,這眼看著都要出城了,你是要去哪啊?”
帝永寧身影一頓,垂頭喪氣吐出幹癟的兩個字,“晉南。”
想到那個氣勢驚人的帝家家主,韓仲遠心底一抖,急了,忙勸:“這怎麽成,你姑姑還在海蜃居呢,你就是要回也不能拋下你姑姑一個人回晉南啊!”
帝永寧聽見帝盛天的名字,臉色更白,就要掙開韓仲遠的手離開。
正在這時,人群熙攘聲自不遠處傳來,喧囂至極。韓仲遠心底犯疑,這時辰夠早,城門處嚷成這樣也太奇怪了。帝永寧還沒發現異樣,兩人拉扯著走了幾步,轉過街道,城門處的情景突兀呈現在他們麵前,讓兩人頓住了腳步。
城門處,一群百姓被莊家的護衛隊推搡著朝城外走,這群人老弱婦孺盡有,皆衣衫襤褸,麵色蠟黃,身形瘦弱,一眼望去便知是乞丐流民。護衛隊立在城門口,衣甲光鮮,眼神傲慢,和百姓映成鮮明對比。他們不時將冰冷的長戟敲在流民身上,怒喝著讓他們盡快離城。孩童和老人的哭泣求饒聲交織在一處,讓城門處喧鬧不堪。
帝永寧和韓仲遠立在不遠處,眉頭微皺,顯是不明白莊家如此大動幹戈所為何?
就在兩人躊躇之際,一個麻衣老丈被人群擠壓得摔倒在兩人麵前,他年老體衰,被洶湧的人流踐踏,掙紮著難以起身。
帝永寧不忍,急忙將老丈扶到一旁的石階上坐下。韓仲遠朝不遠處開著的店麵跑去,替老丈尋了一碗水來。
“多謝兩位公子。”老丈緩過神才打量身旁兩個忙前忙後的少年郎,瞧見他們的穿著,頗為受寵若驚。此時,遠處護衛隊的驅趕咆哮聲傳來,老丈被駭得一抖,隨即惶恐不安地喘著粗氣就要起身,“老朽還是早些走,莊家的護衛跟豺狼一樣,免得連累了兩位公子!”
韓仲遠被帝永寧這一拍搗騰得一愣,尷尬地抖了抖身子,貓著腰跟著遛了進去。
汀瀾小居燈火依稀,人影微有攢動。兩人悄然臨近迴廊,離正房不過幾步之遙。許是有些氣悶,正房的紙窗突然被推開,房內光景透了出來。
隱隱瞧見窗後軟榻上靠著的熟悉身影,帝永寧眼底飛快劃過一抹驚喜,大跨一步就要走近,卻因正房裏突然響起的話語頓住了腳步。
“小姐,這是莊少爺入夜前差人送來的,都是些好東西,您快來瞧瞧!”房內,一綠衣丫鬟從內室走出,指揮兩個小丫頭將數個錦盒端出,放置在葉詩瀾麵前的桌子上。她的手在錦盒上劃過,臉上喜氣洋洋眉飛色舞,“小姐,這是百繡坊剛織出的新樣式,可是用價值千金的流雲錦織出來的。還有,莊少爺把金喜樓上好的金銀玉石全給您送來了,任您在大婚那日挑著戴呢!”
綠衣丫鬟揮手讓小丫頭退下,走到葉詩瀾身後替她揉肩,她看著錦盒裏金光閃閃的首飾,滿眼艷羨。
窗外的帝永寧唇角微抿,將身子隱在迴廊後,隔著梨花的間隙望著房內的少女。
柳葉眉,瓜子臉,葉詩瀾生得一副好相貌,再配上一副柔弱溫雅的氣質,端是個惹人憐愛從畫中走出的書卷女子。
她從軟榻上坐起,漫不經心掃過錦盒,“他倒是有心了。”雖未如丫鬟一般激動,眼底卻也很是滿意。
“小姐,莊少爺什麽好東西都往您這送,等您過門了,還不定怎麽疼您呢。哪像那個寧書生,日日就會寫些詩詞畫些畫送給小姐您,也不嫌寒酸!”
“綠蓮!”葉詩瀾眉一凝,纖柔的麵容冷沉下來,直直看向綠蓮,眼底露出一抹淩厲。
月影裏藏著的韓仲遠聽見了裏頭的對話,看著麵前僵硬的身影,心底隱約有些後悔。他一心攛掇帝永寧搶妻,卻未想到葉家竟是這般不堪的人家,連個丫鬟也能置喙主子的事。
“小姐。”綠蓮臉色一白,朝葉詩瀾看了一眼,小心翼翼討好道:“奴婢也是擔心您,前門的人下午來回,說是寧子謙鬧上門了,您一直也沒個話,老爺傍晚的時候去了莊家,莊老爺派了幾個護衛一同回府。奴婢隻是怕……”
綠蓮話裏話外事事為主,葉詩瀾未再怪罪她,隻眉一皺道:“怕什麽,他自然亂不了,莊家在蒼城一手遮天,一個文弱書生如何能撼得動蒼天大樹?”話到一半,葉詩瀾微一沉默,聲音裏有些嘆然:“我原本以為他會更聰明些……”
“小姐?”綠蓮頭一垂,看向葉詩瀾,眼底滿是疑惑。
“既知是蒲糙移磐石,無力相抗,又何必回來。”
都說葉家小姐溫婉柔弱,可就這冷冷淡淡幾句話,便知其絕非是傳聞中的性子。寧子謙尋上門的事,她不僅知,還看得頗為透徹。
迴廊外,清瘦的人影埋在月色裏,觀不到他垂下的麵容,隻能悄悄瞥見他手中的梨花因握得過緊而一瓣瓣散落在地。
“小姐,若是婚禮那日寧子謙鬧上了城主府,可如何是好?”在綠蓮看來,寧子謙若執著一時意氣,未必不會做下如此蠢事。
“婚禮在即,賓客已至蒼城,聽說連中原韓家都遣了禮來,如此盛事,莊家自會將隱患擯除,他們丟不起這個臉,此事不用葉家插手。”
“可是……”綠蓮聲音一低,隱有幾分擔心,“小姐,雖然您自己謄寫了一遍,可流傳出去的字畫都是寧子謙當初贈與您的。他長留蒼城,若是機緣巧合知曉了此事,奴婢怕他不會善罷甘休。”
“住口!”葉詩瀾聲音一冷,斥道:“我早就告訴過你,這件事給我咽進肚子裏!”
綠蓮被駭得一跳,腿一軟差點跪下來,隻喏噎喚了一聲“小姐”,吶吶不敢再語。
窗外的韓仲遠幾乎是在聽到這幾句話的立時就憤怒地抬步朝內房走去,卻在跨過帝永寧的時候被一隻手拉住。腕上之力如鐵堅硬,如血灼熱,一時間竟製得他不能動彈,韓仲遠一驚,抬首看去。
帝永寧麵上毫無表情,他的手拖住韓仲遠,眼卻望向房內燈盞下搖曳生姿的女子,眼底劃過震驚、荒謬、失望、痛苦……最後隻剩死水一般的寧靜。
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能爆發如此蠻力?韓仲遠在帝永寧眼底尋到了原因。若非失望痛心到極致,他也不會如此。
看來這位才名遠揚、讓葉府破格低娶的葉詩瀾不過是個弄虛作假玩弄心計的女子,流傳出去的字畫皆出自帝永寧手筆。葉詩瀾的名聲半年前於蒼城鵲起,算起來正是帝永寧離開葉府的時間,或許帝永寧從一開始就隻是這位葉家小姐嫁入莊家的一枚棋子。
這回他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以為幫上帝永寧一把能拉進韓帝兩家交情,哪知倒連累他成了助紂為虐的惡人。若非他堅持帶帝永寧入葉府,也不會讓帝永寧受這種屈辱。
韓仲遠張了張嘴不知該如何寬慰,隻得將滿心憤怒撒在葉詩瀾身上,對窗戶裏的女子橫眉怒視。
帝永寧仍然隻是安靜而沉默地看著屋內,仿似石化了一般。
“小姐,奴婢隻是怕那寧子謙再生事端……”
屋內,綠蓮忐忑的聲音又起,卻被葉詩瀾冷冷打斷:“此事已過,去告訴父親,把他阻於城外,別讓他出現在蒼城內,以後這個人休得再提。”
“是,小姐。”綠蓮應了聲,忙不迭朝外走,卻又被葉詩瀾喚住。
“攔住即是,別傷他性命。”葉詩瀾神色依舊冷淡,隻是在不經意間回眼望向窗外瞥見滿園梨花時,突然道了這麽一句。
綠蓮一愣,點點頭退了下去,眼底不免有些感慨。即便當初小姐隻是因為寧子謙的才氣將其算計,可幾月相處,未必沒有一分真心。隻可惜寧子謙太過落魄,比起蒼城之主的莊家,低若塵埃。
葉詩瀾行到窗邊,從裏間將窗戶合上,不一會房內燭火熄滅,不聞風聲。
迴廊後安靜異常,在韓仲遠差點被這陣沉默搗騰得窒息時,他身旁的人挪動腳步,轉身朝院外走去。
僵硬的身影出了院門,韓仲遠低頭看了一眼地上一片狼藉的梨花花瓣,突然覺得那個為了葉詩瀾不惜跪在地上和帝家家主倔強相爭的帝永寧和他身上那股子固守的堅持已然消失了。
若帝永寧受不了打擊一蹶不振,他這一生怕是都要毀在這個女人身上。
韓仲遠還來不及感慨,突然想起帝永寧身手平平,跺跺腳越過院牆追去。
“我在這裏。”院牆外,嘶啞的聲音驟然響起,半空中的韓仲遠兀地一驚,強行扭了身落在院牆外。
帝永寧筆直立在門外,臉色蒼白。韓仲遠撓撓頭,什麽都沒說,抓住帝永寧的手腕躍向半空,匆匆離了葉府。
已近天亮,海蜃居二樓,韓子安早已離開回了後院,隻帝盛天一人獨坐。
一灰衣人悄無聲息出現在她身後,半跪於地,將在汀瀾小居聽到的話低聲重複了一遍。
“永寧如何了?”半晌,帝盛天眉目冰冷,沉聲問。
“少爺出了葉府一路朝城外走去了,韓公子一直跟在少爺身邊。”
帝盛天眼一挑,“怎麽,當初千裏迢迢來尋個說法,誰都攔不住,如今知曉了真相,倒是甘心回晉南了?”
灰衣人聽出帝盛天話裏的怒氣,謹慎道:“主子,可要把少爺帶回來?”
帝盛天揮手,起身朝樓下走去,大步之間,未有絲毫猶豫,“他若是連回海蜃居麵對我的勇氣都沒有,何敢姓帝!”
後院,得知帝盛天反應的韓子安眼底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何敢姓帝?何敢姓帝?帝盛天,怕是天底下,隻有你敢說出這般狂妄之話!”
雖是一句感慨,可不遠處立著的趙福卻聽出了這話裏淡淡的欣賞。趙福眼底劃過一抹擔心,卻終究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荒唐,將此事暗暗埋下。
帝永寧(二)
以韓仲遠桀驁跳脫的性子,能如此耐心跟在別人身後留神照顧,是個極罕見的事兒,若不是攤上的是帝家世子,怕貿然回去被自家老子教訓一頓,他還真沒這個時間。打了個哈欠,他望了一眼泛白的天色,又瞅一眼前麵不遠處默默走著的帝永寧,被磨得半點脾氣都不剩。
堂堂帝家子弟,放眼天下望去,誰家貴女不是趨之若鶩,竟被蒼城一個小小寒門女子玩弄於股掌之間,真是荒唐!韓仲遠雖僅十二歲,但自小長於高門士族,歷經疆場禍亂,心性比之帝永寧隻怕更堅決果斷些,自是不耐他的小情小愛。
眼見著帝永寧一直朝城外的方向走,韓仲遠總算急起來。若他真想不開顧自回了晉南,自己身上一頓板子是少不了了。韓仲遠微一猶疑,連走幾步拉住帝永寧的袖子,“帝世兄,這眼看著都要出城了,你是要去哪啊?”
帝永寧身影一頓,垂頭喪氣吐出幹癟的兩個字,“晉南。”
想到那個氣勢驚人的帝家家主,韓仲遠心底一抖,急了,忙勸:“這怎麽成,你姑姑還在海蜃居呢,你就是要回也不能拋下你姑姑一個人回晉南啊!”
帝永寧聽見帝盛天的名字,臉色更白,就要掙開韓仲遠的手離開。
正在這時,人群熙攘聲自不遠處傳來,喧囂至極。韓仲遠心底犯疑,這時辰夠早,城門處嚷成這樣也太奇怪了。帝永寧還沒發現異樣,兩人拉扯著走了幾步,轉過街道,城門處的情景突兀呈現在他們麵前,讓兩人頓住了腳步。
城門處,一群百姓被莊家的護衛隊推搡著朝城外走,這群人老弱婦孺盡有,皆衣衫襤褸,麵色蠟黃,身形瘦弱,一眼望去便知是乞丐流民。護衛隊立在城門口,衣甲光鮮,眼神傲慢,和百姓映成鮮明對比。他們不時將冰冷的長戟敲在流民身上,怒喝著讓他們盡快離城。孩童和老人的哭泣求饒聲交織在一處,讓城門處喧鬧不堪。
帝永寧和韓仲遠立在不遠處,眉頭微皺,顯是不明白莊家如此大動幹戈所為何?
就在兩人躊躇之際,一個麻衣老丈被人群擠壓得摔倒在兩人麵前,他年老體衰,被洶湧的人流踐踏,掙紮著難以起身。
帝永寧不忍,急忙將老丈扶到一旁的石階上坐下。韓仲遠朝不遠處開著的店麵跑去,替老丈尋了一碗水來。
“多謝兩位公子。”老丈緩過神才打量身旁兩個忙前忙後的少年郎,瞧見他們的穿著,頗為受寵若驚。此時,遠處護衛隊的驅趕咆哮聲傳來,老丈被駭得一抖,隨即惶恐不安地喘著粗氣就要起身,“老朽還是早些走,莊家的護衛跟豺狼一樣,免得連累了兩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