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她還和溫七說了不少府裏的事情——
比如溫家三房的小孩都是一個齒序,大伯的兒子溫榕年紀最大,不考科舉,跑軍營裏去了,如今隨鎮遠軍去了南邊,不在家。
然後就是他們二房的長子,同輩排行老二的二哥溫棠,今日與書院裏的同窗一塊出了門,也不在家。
三姐是大伯家的,去歲就嫁了。
四哥溫竹是三房的,吊兒郎當遊手好閑,不好好讀書,也不愛舞刀弄槍,成天不著家,今日也是如此。
溫五本人是二房庶出,也是他們家唯一的庶女。
六姐溫瑤則是三叔家的。說起溫瑤,溫五有著濃濃的不滿:“六妹見天的到處亂跑,兩年前還想一個人騎馬去隱山,好不容易才被帶回來。今天一大早也不見她人,說是又去聚賢樓了,一個姑娘家家的,成天往男人堆裏擠,不害臊。”
溫七是啞巴,溫五說什麽她都安靜聽著,一不小心就讓溫五產生了自己是在樹洞的錯覺,沒一會兒就人設盡毀,拉著溫七幾乎把前十幾年攢下的牢騷全說完了。
溫七,保持微笑。
等好不容易能睡了,溫七恨不得死在柔軟的被窩裏,被叫醒的時候還有些起床氣,冷冷淡淡掃了來叫自己的丫鬟一眼,嚇得那丫鬟跟見了鬼似的。
中午在溫五這邊用了飯,下午溫七的院子終於被打掃出來,連帶著給溫七準備的丫鬟也備齊了。
貼身伺候的大丫鬟四個,其中一個是老夫人賞的,一個是溫二太太——也就是溫七親娘給的。
老夫人給的那個叫知書,溫二太太給的那個叫煮雨。
溫七嫌麻煩就沒改名。
剩下兩個是從二等丫鬟升上來的,一個叫梅香一個叫銀環。
溫七聽了腦殼痛,就拿紙筆給這倆改了名字,梅香那個改叫紅箋,銀環那個改叫皎月。
其他還有二等三等的丫鬟婆子,溫七一個都沒記住,改好名溫二太太那邊就派了人過來給溫七量身,說是要做新衣。
溫七閉著眼抬著手,木頭樁子似的杵了半天,等丫鬟們量好身,便迫不及待地撲到了床上,睡了個昏天暗地。
又是要用飯了被叫起來,沐浴更衣,收拾好被領去了飯廳。
晚上家裏人倒是齊了不少,除了還在南境的大哥,其他人都在,溫七一一認了人,一家人一塊吃了頓飯。
飯後自覺關係親近的溫五拉著溫七一塊走,之前被溫五抱怨過的溫瑤湊了上來,張口就是:“七妹剛回家,有哪裏不習慣的,隻管說,祖母寬厚仁慈,你這般一聲不吭反而容易招她老人家不喜。”
溫瑤長相可愛笑容明媚,頭上梳著雙螺髻,髻上點綴拇指大小的用金絲與珍珠串成的花,紫玉做的花蕊,垂下細小金環扣成的流蘇,襯得人矜貴又可愛。
夜間風大,三人身上皆披著鬥篷,獨獨溫瑤的鬥篷是如火的紅色,上繡雲月與白梅,邊沿滾了一層雪白的狐狸毛。因隻是風大,並不多冷,溫瑤沒怎麽攏著鬥篷,隨著她朝她們走來的動作,能隱約看到鬥篷下紫羅蘭色的短襖與紺色的馬麵裙,無論是布料還是繡工,皆是上等。
對比之下,溫五和溫七的衣著就顯得有些不夠細緻了。
倒不是他們二房比三房窮,隻是溫五是府裏唯一的庶出,就算溫二太太不為難她,也總有顧不上的地方,且今日也不是什麽節日,溫五穿的也不過是一身半新不舊的襖裙,外麵披著墨綠的鬥篷,本是沉穩的顏色,在溫瑤的襯托下,反而顯得老氣了起來。
溫七這一身倒都是新衣,不過是溫二太太在溫七回來前估摸著尺寸做的,難免有些不適合的地方。
溫瑤話落,早有不滿的溫五借題發揮,聲音尖銳:“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故意來嘲笑小妹的嗎?”
溫瑤被嚇得一愣,不懂一向溫和的五姐怎麽會突然這麽凶。
溫瑤身邊的丫鬟因為主子得寵脾氣也不小,當下就護在溫瑤身前,“五姑娘好生不講道理!我家姑娘不過是看七姑娘一直不說話,過來關心關心,你憑什麽這麽兇巴巴地罵人?”
“這裏哪輪得到你說話!滾開!”溫五早就看不慣溫瑤身邊的丫鬟一個個譜擺得比她還大,忍了多年的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朝著那個丫鬟就吼了一聲。
溫瑤自覺委屈至極,含著眼淚推開身前的丫鬟,朝著溫五倔強道:“五姐若有不滿,罵我就是,何苦作踐我身邊的人。隻是我不懂,我做了什麽惹惱了五姐,我不過是來關心一下七妹。”
“你這叫關心?你要是真的關心你就該知道……”
“這是在做什麽?”一道帶著少年稚氣的聲音打斷了溫五的話,眾人回頭,才發現不遠處站了兩個人,一個是他們的二哥溫棠,一個是四哥溫竹。
開口打斷溫五說話的,就是溫竹。
溫瑤那個膽大的丫鬟開口就劈裏啪啦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因為覺得自己家姑娘占理,她是一點都沒有添油加醋,完了還讓身邊其他丫鬟作證。
溫棠皺起了眉頭,溫竹則是挑挑眉,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說話的那個丫鬟。
丫鬟自覺給自家姑娘出了頭,全府再沒有比她更忠心的了,又看四少爺這麽看著自己,驕傲之餘不由得臉紅了一下。
溫瑤還扯了扯丫鬟的衣袖,勸到:“好了別說了,五姐也不是故意的,許是出了什麽事正氣頭上,趕巧被我撞上了。”
丫鬟:“那也不能無緣無故就拿姑娘撒氣啊!”
比如溫家三房的小孩都是一個齒序,大伯的兒子溫榕年紀最大,不考科舉,跑軍營裏去了,如今隨鎮遠軍去了南邊,不在家。
然後就是他們二房的長子,同輩排行老二的二哥溫棠,今日與書院裏的同窗一塊出了門,也不在家。
三姐是大伯家的,去歲就嫁了。
四哥溫竹是三房的,吊兒郎當遊手好閑,不好好讀書,也不愛舞刀弄槍,成天不著家,今日也是如此。
溫五本人是二房庶出,也是他們家唯一的庶女。
六姐溫瑤則是三叔家的。說起溫瑤,溫五有著濃濃的不滿:“六妹見天的到處亂跑,兩年前還想一個人騎馬去隱山,好不容易才被帶回來。今天一大早也不見她人,說是又去聚賢樓了,一個姑娘家家的,成天往男人堆裏擠,不害臊。”
溫七是啞巴,溫五說什麽她都安靜聽著,一不小心就讓溫五產生了自己是在樹洞的錯覺,沒一會兒就人設盡毀,拉著溫七幾乎把前十幾年攢下的牢騷全說完了。
溫七,保持微笑。
等好不容易能睡了,溫七恨不得死在柔軟的被窩裏,被叫醒的時候還有些起床氣,冷冷淡淡掃了來叫自己的丫鬟一眼,嚇得那丫鬟跟見了鬼似的。
中午在溫五這邊用了飯,下午溫七的院子終於被打掃出來,連帶著給溫七準備的丫鬟也備齊了。
貼身伺候的大丫鬟四個,其中一個是老夫人賞的,一個是溫二太太——也就是溫七親娘給的。
老夫人給的那個叫知書,溫二太太給的那個叫煮雨。
溫七嫌麻煩就沒改名。
剩下兩個是從二等丫鬟升上來的,一個叫梅香一個叫銀環。
溫七聽了腦殼痛,就拿紙筆給這倆改了名字,梅香那個改叫紅箋,銀環那個改叫皎月。
其他還有二等三等的丫鬟婆子,溫七一個都沒記住,改好名溫二太太那邊就派了人過來給溫七量身,說是要做新衣。
溫七閉著眼抬著手,木頭樁子似的杵了半天,等丫鬟們量好身,便迫不及待地撲到了床上,睡了個昏天暗地。
又是要用飯了被叫起來,沐浴更衣,收拾好被領去了飯廳。
晚上家裏人倒是齊了不少,除了還在南境的大哥,其他人都在,溫七一一認了人,一家人一塊吃了頓飯。
飯後自覺關係親近的溫五拉著溫七一塊走,之前被溫五抱怨過的溫瑤湊了上來,張口就是:“七妹剛回家,有哪裏不習慣的,隻管說,祖母寬厚仁慈,你這般一聲不吭反而容易招她老人家不喜。”
溫瑤長相可愛笑容明媚,頭上梳著雙螺髻,髻上點綴拇指大小的用金絲與珍珠串成的花,紫玉做的花蕊,垂下細小金環扣成的流蘇,襯得人矜貴又可愛。
夜間風大,三人身上皆披著鬥篷,獨獨溫瑤的鬥篷是如火的紅色,上繡雲月與白梅,邊沿滾了一層雪白的狐狸毛。因隻是風大,並不多冷,溫瑤沒怎麽攏著鬥篷,隨著她朝她們走來的動作,能隱約看到鬥篷下紫羅蘭色的短襖與紺色的馬麵裙,無論是布料還是繡工,皆是上等。
對比之下,溫五和溫七的衣著就顯得有些不夠細緻了。
倒不是他們二房比三房窮,隻是溫五是府裏唯一的庶出,就算溫二太太不為難她,也總有顧不上的地方,且今日也不是什麽節日,溫五穿的也不過是一身半新不舊的襖裙,外麵披著墨綠的鬥篷,本是沉穩的顏色,在溫瑤的襯托下,反而顯得老氣了起來。
溫七這一身倒都是新衣,不過是溫二太太在溫七回來前估摸著尺寸做的,難免有些不適合的地方。
溫瑤話落,早有不滿的溫五借題發揮,聲音尖銳:“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故意來嘲笑小妹的嗎?”
溫瑤被嚇得一愣,不懂一向溫和的五姐怎麽會突然這麽凶。
溫瑤身邊的丫鬟因為主子得寵脾氣也不小,當下就護在溫瑤身前,“五姑娘好生不講道理!我家姑娘不過是看七姑娘一直不說話,過來關心關心,你憑什麽這麽兇巴巴地罵人?”
“這裏哪輪得到你說話!滾開!”溫五早就看不慣溫瑤身邊的丫鬟一個個譜擺得比她還大,忍了多年的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朝著那個丫鬟就吼了一聲。
溫瑤自覺委屈至極,含著眼淚推開身前的丫鬟,朝著溫五倔強道:“五姐若有不滿,罵我就是,何苦作踐我身邊的人。隻是我不懂,我做了什麽惹惱了五姐,我不過是來關心一下七妹。”
“你這叫關心?你要是真的關心你就該知道……”
“這是在做什麽?”一道帶著少年稚氣的聲音打斷了溫五的話,眾人回頭,才發現不遠處站了兩個人,一個是他們的二哥溫棠,一個是四哥溫竹。
開口打斷溫五說話的,就是溫竹。
溫瑤那個膽大的丫鬟開口就劈裏啪啦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因為覺得自己家姑娘占理,她是一點都沒有添油加醋,完了還讓身邊其他丫鬟作證。
溫棠皺起了眉頭,溫竹則是挑挑眉,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說話的那個丫鬟。
丫鬟自覺給自家姑娘出了頭,全府再沒有比她更忠心的了,又看四少爺這麽看著自己,驕傲之餘不由得臉紅了一下。
溫瑤還扯了扯丫鬟的衣袖,勸到:“好了別說了,五姐也不是故意的,許是出了什麽事正氣頭上,趕巧被我撞上了。”
丫鬟:“那也不能無緣無故就拿姑娘撒氣啊!”